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毕业设计.docx
《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毕业设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设计(论文)题目: 松南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 专 业 班 级: 计算机控制技术101班 学 生 姓 名: 黎 邦 玉 指 导 教 师: 唐林、郑小蓉、李崇 设 计 时 间: 5月20日6月17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下达日期:5月20日设计(论文)题目:松南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1. 设计的主要内容针对松南煤矿对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问题,进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简介、开发新型煤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及安全管理系统, 就可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随时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如果发生灾变,
2、还可立即从监控计算机上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遇险人员撤退线路等信息,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利用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功能,对矿井人员进行安全管理。2.设计要求(1)虚心接受指导老师的指导,按时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2)爱护设计算机室的设备,注意场所的安全与卫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3)认真学校毕业设计规范,按规范要求完成设计;(4)按时参加答辩,答辩结束后,及时上交毕业设计打印稿、电子稿等资料。教研室主任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
3、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学生姓名黎邦玉系别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控制技术101班设计(论文)题目松南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说明书共 页,图纸共 张答 辩 情 况提 出 问 题回 答 问 题正确基本正确有一般性错误有原则性错误回答不清12345678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年 月 日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进一步加大,煤矿在我国能源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煤矿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传统的煤矿生产方式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安全问题严重,据统计,2012年全国煤矿发生瓦斯事故72起、死亡350人,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为利用信息自动化监测、监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设信息化、
4、现代化矿井,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以及信息自动化升级。这对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有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矿井人员定位监控系统研究也就显十分必要了。对于松南煤矿安装人员定位系统,定位监测井下人员,实时掌握井下人员数量、分布情况和工作路线,并可对人员进行考勤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在煤矿井下安装人员定位系统就可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随时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如果发生灾变,还可立即从监控计算机上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遇险人员撤退线路等信息,为事故抢险提供
5、科学依据,同时也可利用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功能,对矿井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矿井人员定位监控系统是采用当前典型三层架构,自底向上依次是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这种经典架构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多次检验,被认为是合理、有效的分层设计,在本系统实现过程中,沿袭这种经典架构,使用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的三层架构体系。251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对煤矿的井下人员实时跟踪定位,移动目标监测查询、人员安全保障及统计考勤等功能。充分利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平台,无须重复布线,仅需增加相应的人员跟踪定位无线数据采集基站、无线编码发射器、人员跟踪定位处理软件即可实现。关键词: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
6、安装 调校 目 录1 松南煤矿简介11.1 松南煤矿概况11.2 松南煤矿建设条件1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认识22.1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22.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简介22.3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组成32.4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特性32.5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必要性43松南煤矿251型人员定位系统53.1251型人员定位系统的简介53.2251型人员定位系统的作用53.3251型人员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53.4251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备分析63.4.1、数据传输接口63.4.2、识别卡73.4.3、读卡分站73.4.4、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73.4.5、通讯电缆83.4.6、工控机、激光打映机和电源8
7、3.5、251型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的主要特点83.5.1、读卡分站特点83.5.2、人员识别卡特点93.5.3、数据传输接口特点93.5.4、软件管理系统特点94、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制度104.1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岗位责任制104.1.1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104.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与调校114.2.1中心站114.3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查找与救援一三5松南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一五6结论与展望166.1结论166.2展望167 体会17致谢19参考文献20 1松南煤矿简介1.1松南煤矿概况松南煤矿承办单位为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由湖北松宜煤业有限公司、遵义市东阳光实业发展
8、有限公司、乳源瑶族自治县阳之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了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来开发桐梓北部片区煤炭。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1日,在贵州省拥有5亿吨的煤炭资源,所拥有的矿区已列入贵州省大矿规划项目。其经营范围是煤炭资源的开发和销售、深加工产品相关配套原辅材料的消售,是一家专门从事煤炭生产和销售大型股份制企业。旗下现有两个生产矿井:松南煤矿和兴隆煤矿。1.2松南煤矿建设条件松南煤矿位于桐梓县北部,松坎木瓜庙煤矿勘探区,行政区划属于桐梓县松坎镇所辖。井田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长约7.78,宽约1.1,面积为9.2042 2。井田中心位于桐梓县城以北直距65。地理坐标为:经度10651
9、一五1065500,纬度283100283445。渝黔铁路,崇遵高速公路及210国道从井田西侧通过,渝黔铁路从工业广场旁经过,国道210距矿井工业广场均400m,并有乡村公路相连通达井田,工业广场距松坎站约5,交通较为方便。工业场地距离桐梓县约35,距离遵义市约105,距离贵阳205,距离重庆市约160。本井田位于云贵高原黔北山地北部与四川盆地南部衔接的过渡斜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平地少见,地形总体上受区域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属构造侵蚀、剥蚀山地地貌为主的高、中山地区。区内最高海拔+1462.20m,最低为松坎河,标高+403.00m,最大高差1059.20m,总体地势为东
10、高西低,北东高南西低。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认识2.1煤矿事故案例分析2012年2月3日一三时20分左右,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维新镇钓鱼台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事故造成一三人遇难,4人受伤,1人失踪。2012年7月17日,贵州省铜仁地区蒲溪井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人死亡。事故发生后,该矿直至7月一八日一八时50分才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2012年7月25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安利来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5人被困。事故发生后,该矿未报告,自行施救,施救过程中再次发生冒顶,又造成53名救援人员被困。7月26日14时25分接群众举报后,经全力抢救,截至7月29日19时27分,
11、所有被困人员成功获救。2012年9月11日23时30分许,贵州省福泉市龙昌镇谷坝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42人下井,事故发生成功升井34人,当班领导为安全副矿长下井带班(安全升井),仍有8人被困井下。截至10月11日8时,找到2名遇难者遗体,尚有6人被困井下。2012年11月8日19时30分,重庆市重庆能投集团南桐矿业公司东林煤矿发生一起冒顶事故,造成3人死亡。2.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简介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对煤矿安全日益重视,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大中型煤矿和众多乡镇小煤矿均已大量装备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有效遏制了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但是,缺乏对井下人员位
12、置信息的监控,目前还普遍存在入井人员管理困难,井上人员难以及时准确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和作业情况,一旦发生事故,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特别是事故发生后对矿井人员的抢救缺乏可靠的位置信息,严重地制约了抢险救灾的效率,失去最宝贵地抢救时机。安全生产的核心是人的安全。因此,煤矿对利用相应的矿井人员跟踪定位设备,全天候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自动跟踪和考勤,随时掌握每个员工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全矿井下人员的位置分布情况等需求迫切。人员定位系统属于矿山安全定位技术,首创独有的信号飞行时间定位技术,结合矿上三维系统生动形象的再现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及其他系统运行情况,如环境监测、电力监控、提升系统。监
13、控中心主机根据距离信息准确的判断出人员的具体位置,可以基本消除信号的强度带来的影响,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获得精确的定位数据,基本不受井下特殊环境的影响。2.3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组成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利用世界最新的无线射频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最新无线网路的传输技术,定位专利技术及煤矿井下通信基站专利技术,在国内外首次以经济实用的方法,真正实现了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和其他各业务的需要(手机通信、瓦斯等实际数据传输、无线视频监控)。可提供丰富的数据、图形信息,能从地面实时监测井下人员、设备当前位置、行走路径,统计井下人员数量和分布情况,按照煤矿的实际情况提供考勤功能,从而,在
14、事故发生前,安全生产监控中心,可以随时掌握井下不同位置的各种安全生产的要素。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事故发生后,可快速检索事故发生当时,甚至事故发生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井下工作人员的具体分布位置,从而制定出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并实施有效的现场抢救指挥。2.4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特性(1)实现井下巷道作业面的工作人员的精确位置,及时准确的提供井下人员的数量、位置、分布情况和每个人员任意时刻所在的位置及各时间段的活动轨迹。为处理事故和救援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保证抢险救灾和安全救护工作的高效运作。提供直观的巷道图,可随时方便的观察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和系统设备的工作状态。同时,以简便快速的数据处理
15、和查询手段提高协助救援工作的效率。(2)实现各工作人员的考勤管理,能够出具各部门及个人的各种综合、明细考勤报表,为管理层对生产部门及个人的工作考核提供依据。(3)实现井下定点考勤功能,可以帮助监督特殊部门工作人员是否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工作,以达到强化井下作业管理的目的。(4)信息存储和历史数据回放:系统具有数据存储和回放功能。系统可存储1周人员分布情况。调度员可随时回放这该时间段内任一时段的人员分布情况,以便为事故分析提供依据。(5)突发情况报警功能,井下人员遇到突发情况(如火灾、瓦斯爆炸、冒顶、透水等)可通过矿用本安型定位卡上的报警按钮进行报警。(6)自诊断:检测网络上的通信分站工作是否正
16、常。2.5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必要性鉴于国家对煤矿安全的日益重视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确保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松南煤矿管理人员及调度人员需要动态实时的知道矿井人员分布、出入井的准确人数、领导跟班情况汇总及特殊工种人员的活动轨迹等情况。 矿山井下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无法对员工的作业情况进行跟踪和核查,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不下井虚报考勤,员工提前上井等情况,人员定位系统从技术上可以保证考勤准确、实事求是。 矿山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只有对人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与规范才能确保整个矿山的安全。因为矿山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影响安全生产环节众多,在众多环节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只有对下井职工进行有
17、效监督,才能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当煤矿发生事故后,指挥部可以立即调阅定位系统查询灾变区域遇险人员情况,根据定位系统提供的信息,从而减少人员伤亡数量,减小煤矿损失,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3松南煤矿251型人员定位系统3.1251型人员定位系统的简介251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由通讯接口46、电源避雷器、信号避雷器90 90、矿用读卡器201、识别卡116A、人员定位软件251、人员管理分站25一八组成。3.2251型人员定位系统的作用251人员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对松南煤矿的井下人员实时跟踪定位,移动目标监测查询、人员安全保障及统计考勤等功能。充分利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平台,无须重复布线,仅需增
18、加相应的人员跟踪定位无线数据采集基站、无线编码发射器、人员跟踪定位处理软件即可实现。系统具有无须重复布线,节约投资;使用维护工作量小,维护费用低;采用的无线通信技术成熟、覆盖范围大、功耗低等特点。新型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能够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矿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可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利用系统的日常考勤管理功能,对全矿井人员进行考勤管理。3.3251型人员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人员随身携带的标识卡进入读卡器工作区域被激活后,即将人员编码加密信息发射出去,读卡器接收到标识卡发来的无线信号,经分站接受处理后,提取出人员编码相关信息,经数据传输接口送至地面监控计算机,完成矿井
19、人员自动跟踪定位管理和考勤。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应用射频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井上调度室或者监控室设置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入井口设置井口读卡分站,也可设置验卡系统(根据煤矿需要),在井下重点位置设置读卡分站(重点巷道、变电所,水房,岔路口,弯道处,采掘面,采空区以及其他危险区域等等),也可根据矿井实际需要,加设读卡分站。当井下作业人员携带人员信息卡经过这些区域时,会自动向读卡分站无线发射信号(人员卡号),读卡分站和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过矿用通信电缆(总线)或者光缆连接,经数传接口传输数据。井下作业人员、车辆以及其他设备分别携带银利华科技人员信息卡,系统通过读卡分站与
20、人员信息卡之间的无线通讯,实现对别识别对象的目标定位和无线寻呼,从而为矿上安全生产指挥调度,安全监测检查,人员验卡考勤,区域进入控制,紧急事件处理等工作提供有效手段,系统可同时将有关数据上传至各级管理部门,为各级领导监督指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主要采用和 S模式。图3.1井下人员定位定位系统251原理图 3.4251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备分析3.4.1数据传输接口(1) 数据传输接口支持总线, 光纤和以太网等传输方式;(2)数据传输接口与读卡分站等设备具有双向通信及其指示功能; (3) 数据传输接口具有故障诊断和指示功能。3.4.2识别卡根据251型人员定位系统的认识,首先在井下安装读卡分站,德兴
21、煤矿一般下井人数在80-110多,每人下井都必须携带识别卡,性能完好的识别卡总数,至少比下井人员的总数多10%。如这次下井人数为100人他总数需要的识别卡位110张。 发射唯一的人员编码信息,人员识别卡有腰式,灯绳式两种,推荐灯绳式,不易换卡,便于人员携带,便于管理,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1)识别卡具有发送卡号的功能;(2)识别卡具有发送报警信息功能;(3)识别卡具有接收巡呼信息功能。3.4.3读卡分站根据人员定位系统设置平面图,首先安装了读卡分站如下:读卡分站安装点及名称F1副井读卡分站F2+930m轨道运输大巷读卡分站F3变电所读卡分站F4主水仓读卡分站F5+760带式输送机运输
22、石门读卡分站F6中部车场读卡分站F7104采煤工作面读卡分站 接收人员卡发出的无线编码信号,能够存储检测到人员卡信息。根据巷道实际情况,在人行巷的岔路口,掘进头,工作面安装。(1)读卡分站具有与数据传输接口双向通信功能;(2)读卡分站具有自诊断和故障指示功能;(3)读卡分站与读卡分站之间具有双向无线数据通信的功能;(4)读卡分站具有与280识别卡进行双向无线数据通信的功能。3.4.4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井下交流输入电压:127V; 直流输出电压:12V,1A。具有停电自动切换电池供电的功能:电池容量:123.52h。给读卡分站单独供电。3.4.5通讯电缆主通信电缆型号参数:电缆型号主要参数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员 定位 系统 应用 毕业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