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健康照顾与社会福利制度结构性特征的比较研究.docx
《中、日、韩健康照顾与社会福利制度结构性特征的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韩健康照顾与社会福利制度结构性特征的比较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日、韩健康照顾与社会福利制度结构性特征的比较研究刘继同(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副教授 北京 100083) 本文摘自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6期摘要:中日韩三国同属亚洲和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典型反映东方文化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历程既具有显著相似性,又具有诸多的差异之处。本文主要以中日韩三国近代健康照顾(health care)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社会政策研究方法,从社会福利理论与社会政策框架视角比较三国卫生保健制度,以期描述三国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制度变迁的过程轨迹、基本特征和方向,探索三国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福利政策框架
2、的结构性异同之处、共同性规律和历史经验教训,深入探讨东亚福利模式和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功能、角色、地位、作用变化规律,为转变政府职能和社会管理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提供比较政策研究基础。关键词:中日韩比较研究 健康照顾 公共卫生 东亚福利模式 社会福利 社会政策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730(2007)06-0098-12一、“东亚福利模式”与比较社会政策研究议题福利国家分类或类型学研究是个十分基础、经典的现实、理论、政策和世界性研究议题,“东亚福利”模式是个新兴的热点研究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理论、政策和世界意义。19世纪末
3、期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国家”体制和“追求生活质量运动”成为欧洲国家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实,不同福利国家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之处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福利国家制度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什么,不同福利国家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模式有何异同之处,福利国家制度发展演变的结构性普遍规律是什么,社会发展方向与福利国家体制的关系如何?为回答这些基础理论政策议题,对福利国家的历史起源、政策目标、组织体系、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结构功能、资金来源、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分类和比较的类型学研究日趋流行,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例如安德森将福利资本主义区分为自由主义、合作主义和社会民主三大类型,对福利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
4、多样性、差异性和趋同性做了权威分类1。但是,欧洲学者分类研究普遍存在的明显不足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和分类学研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前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并未纳入他们类型学和比较社会政策研究的视野,因此1990年代以来“东亚福利模式”议题应运而生2。在全球化处境下,“东亚福利模式”议题的现实、理论、政策研究已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福利国家分类和类型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比较社会政策研究,比较社会政策研究是超越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传统两分法的最佳方法,对理解社会福利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是观察社会现象、区分正常现象与病态现象、划分社会类型和科学研究的灵魂和精髓
5、,是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基本准则,是探索同类现象异同之处和普遍发展规律的最佳方法3。197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和制度变迁,欧洲学者的比较社会政策研究逐渐增多、日趋流行,比较社会政策研究成为探讨欧洲内部、东西方国家和世界范围福利制度异同之处的首选方法。因为比较社会政策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之间结构性异同之处,有助于通过对其他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的差异之处和经验教训分析,来加深对本国制度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社会政策领域中的“赶时髦、追风尚”问题,避免制度学习变味,有助于通过比较社会政策研究及时发现现存问题,调整本国社会政策框架和福利服务体系,有助于了解、认识世界各国
6、社会政策框架与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未来发展方向4。在全球化处境和区域合作日趋紧密的背景下,中、日、韩社会福利制度比较研究已迫在眉睫。二、中、日、韩健康照顾制度比较研究与分析框架中、日、韩健康照顾制度(health care system,中文习惯说法是卫生保健制度)的异同之处和普遍性发展规律比较研究,是探索东亚福利模式、比较东亚社会政策框架和社会福利制度结构性特征的最佳视角,对东亚和世界范围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卫生部门改革和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东亚地区唯一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经济强国,南韩是著名的“亚洲四小龙”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典型代表之
7、一,三者都是东亚亚洲地区和世界上有影响的重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梯级分布状况,三国均处于东亚地区,拥有相似的历史发展经验和共同的文化传统,是比较研究的最佳对象。健康照顾政策与健康服务制度是东亚和世界各国社会政策框架与社会福利制度最重要部分,在整个社会政策框架与社会福利制度中处于最高层次,典型反映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阶段,是观察、比较、分析、解释、预测不同国家社会政策框架与社会福利制度类型的最佳领域,是探索整个社会福利制度与健康照顾制度发展、变迁的结构性、共同性规律的最佳视角5。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健康照顾制度的比较研究,探讨中、日、韩三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性特征。更重要的是,中、日、韩三国社会
8、福利制度与健康照顾制度都处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阶段,三国政府共同面临诸多严峻的社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老龄化、医疗保障和疾病模式转变,身心健康需要普遍成为所有国民最重要的需要。如何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和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特别是通过中、日、韩三国健康照顾制度的比较研究发现各国家现存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总结归纳三国健康照顾制度框架设计、健康政策模式选择与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经验教训,探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制度发展、健康照顾制度发展和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方向,实现健康公平、健康平等与社会公平、社会平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政府工作的战略重点。中、日、韩健康照顾制度的异同之处和普遍性发展规律,基本是个
9、宏观取向的比较研究,我们将从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健康照顾制度安排、政策框架等宏观制度安排层面比较中、日、韩健康照顾制度的异同之处,探索三国健康照顾制度的发展方向。由于语言文字和交流沟通,日本与中国、南韩和其他亚太区国家之间政治、外交问题等缘故,目前中、日、韩和亚太区国家之间的普遍状况是,各国大多处于分散零碎的简要介绍阶段,这种“简要介绍”多局限于某个专业领域,基本出发点多是参考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的经验教训6。1990年以来,日本与韩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福利与健康照顾制度的比较研究增多,但是,中、日、韩三国和其他亚太区国家之间健康照顾制度的比较研究凤毛麟角,刚刚起步7。客
10、观上说,由于我们严重缺乏有关中、日、韩三国健康照顾制度的全面、足够、最新的资料,无法进行严谨科学、深入系统和专门集中于中、日、韩三国健康照顾制度的全面比较研究。主观上说,由于宏观的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至关重要,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边界,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教育制度与健康照顾制度的关系密切,我们将主要从社会制度背景、宏观社会环境、制度安排、政策框架和管理机制等宏观层面,对中、日、韩三国健康照顾制度的异同之处和未来发展方向予以宏观取向的比较政策研究。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我们掌握日本、韩国资料的有限性,我们将尽量利用其他可用的资料,目的是初步勾勒中、日、韩三国社会政策框
11、架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总体图画”和“现实状况”,以增强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依存,促进亚太地区和平与发展。具体来说,本研究比较分析的框架主要由中、日、韩三国的基本国情,例如人口、国土面积,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健康照顾制度安排等多方面内容组成,试图将宏观制度框架与微观的医疗服务结合起来,将纵向历史变迁比较与横向结构比较结合起来,将国家案例研究与地区比较研究结合起来,将健康照顾制度局部比较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整体比较结合起来,以发现中、日、韩三国健康照顾制度框架的异同之处,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中、日、韩健康照顾的制度背景与社会特征中、日、韩三国的基本国情和宏
12、观的制度背景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之处,为理解三国健康照顾制度结构性差异奠定制度基础。中、日、韩三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状况多姿多彩。首先,三国的国土面积和领土范围差距巨大,中国为959.8万平方公里,日本为37.8万平方公里,韩国为9.9万平方公里。需要强调的是,中、日、韩三国都面临“领土完整”问题。其次,三国人口总数和人口规模明显不同。2002年时,中国总人口为1281百万,日本为127百万,韩国为48百万,三国人口规模差距巨大,人口规模问题直接影响社会服务的提供。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三国的人口密度状况恰恰相反,中国人口数量最多,但是人口密度最低。2002年,中国每平方公里有137人,
13、日本有349人,韩国有483人,人口密度差距明显8。中、日、韩三国的政治制度框架、国家权力结构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差异之处,国家政治体制的国情、状况将直接影响社会福利制度与健康照顾制度框架和政策模式选择。国家政治体制决定经济制度,经济政策框架决定社会政策框架。这意味社会福利与健康照顾制度深受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的影响,因为国家的权力结构决定公民权利、义务和生活状况。近代以来,三国都有过曾经沦为殖民地的惨痛历史经验,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间不一,现代民族主权国家形成和现代化进程的时间不同,中国以1911年辛亥革命为现代民族主权国家诞生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中华人
14、民共和国的国庆节日。日本以1868年明治维新为开端,标志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和现代民族主权国家的诞生。韩国是二战历史产物,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成立,标志现代民族主权国家韩国诞生9。更为重要的是,三国的宪法、宪政和政治体制截然不同,中国宪法规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政府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务院和职能部门,司法机关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日本宪法规定日本是君主立宪国家,天皇名义和形式上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实际上国家权力掌握在内阁大臣和政府各职能部门手中。韩国宪法规定,韩国是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民主政体,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实行总统制,立法权属于一
15、院制的国会,大法院是韩国的最高法院,掌管司法大权,韩国实行多党政治与合作。最为重要的是,中、日、韩国家政治体制、权力结构与政府行政管理机关设置的差异,集中反映在三国健康照顾制度与行政管理机构上,反映在政府行政管理机关名称、组织结构、功能和职能范围上。例如,从中央政府健康照顾机构设置角度看,中国政府负责健康照顾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是卫生部,健康照顾服务主要由卫生部一家负责,而且健康照顾服务与其他社会福利服务例如福利服务与劳动保障没有联系,缺乏社会政策理念与社会福利制度。但是,1938年,日本成立厚生省,厚生省的具体涵义是健康与福利服务部,其主要职能是主管全国健康照顾与社会福利事务。2005年,日本
16、厚生省与劳动省合并,成立厚生劳动省,将健康照顾、社会福利和劳动就业三者联系起来,说明日本社会福利制度的范围不断扩大,典型说明健康照顾、社会福利与劳动就业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系统化密切联系10。韩国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同样是健康福利部,将健康照顾与社会福利事务整合在一起。简言之,政府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结构功能、职责范围将直接影响健康照顾服务体系与质量。中、日、韩三国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别是国民经济发展总量规模与结构状况直接影响各自国家的健康照顾与社会福利制度安排。2004年,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6493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290美元。日本国内生产总
17、值为46234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7180美元。韩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797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3980美元11。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呈梯级状况。中、日、韩三国的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现代化程度,特别是反映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与健康照顾服务的总量规模与结构状况,直接影响各自国家健康照顾与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按照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时,中国就业结构和第三产业的就业率为12.9%,日本就业结构和第三产业的就业率为63.9%,韩国就业结构和第三产业的就业率为62.3%。韩国与日本的就业结构和第三产业就业率已十分接近,但是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就业结构差距则十分明显。总
18、体来说,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制度、产业结构现代化程度明显不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中国是“低收入国家”,韩国是“上中等收入国家”,日本是“高收入国家”,分属三个世界。中、日、韩三国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状况,特别是贫困、教育、健康照顾服务状况反映了各自国家的社会现代化程度,反映了国民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反映了个人福利状况与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87-2001年间,中国最贫困的1/5人口收入或消费占国民收入或消费的百分比为5.9%,日本为10.6%,韩国为7.9%。相对来说,中国贫富差距最大,日本贫富差距最小。与此同时,2001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比率为10%,
19、日本和韩国则无此类数据,反映中、日、韩三国在根除绝对贫困和饥饿方面面临截然不同的形势,中国的贫困问题严峻。更为重要的是,中、日、韩三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同样存在显著的差距,说明三国社会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距。例如,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从三国用于每个学生教育的公共支出水平看,2000年,中国小学教育支出占人均GDP的百分比为6.1%,日本小学教育支出占人均GDP的百分比为21.3%,韩国小学教育支出占人均GDP的百分比为18.3%,韩国与日本的水平比较接近,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差距较为明显。简言之,中、日、韩三国社会现代化水平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差距,呈梯级分布状况。中、日、韩三国的文化习俗、历史传
20、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显著的差异。三国之间既拥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基础与历史渊源,又拥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中、日、韩三国都处于东亚地区,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虽然日、韩二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汉族儒家文化是其共同基础。目前,我们并不关心什么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什么,中、日、韩三国的儒家文化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三国儒家文化有何异同之处,而主要探讨传统文化与社会福利的关系。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东亚福利体制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最为关键的研究问题是,儒家文化在东亚福利制度形成发展中扮演什么样角色?有些学者认为,儒
21、家文化成为东亚政府治理社会和谋求政治合法性的工具,成为东亚国家限制约束社会政策的基本理由12。四、中、日、韩健康照顾制度的相似与差异之处中、日、韩健康照顾制度框架设计、政策模式选择、服务体系建设和医疗服务成效结果,都是比较健康政策研究的基本领域,是观察、分析和解释三国社会福利制度差异的最佳领域。首先,中、日、韩三国健康照顾制度的性质和健康照顾政策范围的归属处于截然不同的状况。由于目前中国尚无明确、清晰的社会政策概念和社会政策概念框架,而且学术界、社会大众对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和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概念理解存在问题,背离“国际惯例”,社会保障是个大概念,
22、社会福利是个小概念,严重影响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与政策的理解。因此,中国健康照顾制度与政策模式是否属于社会保障,或者说社会福利制度的性质尚存争议13。日本健康照顾制度的性质是社会福利和主观幸福感色彩浓厚的“社会福祉”(so-cial wellbeing)。韩国健康照顾制度的性质也是社会福利,而且社会福利概念内涵和外延包括就业、住房、健康与医药服务、社会保障、妇女福利五大部分,接近欧洲国家的社会政策概念框架与社会福利制度。制度性质的归属是个关键问题,直接决定制度框架设计、政策模式选择和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表1中、日、韩三国的基本国情与健康照顾制度背景状况比较一览表表较的层面韩国日本中国*国土面积99
23、千平方公里3789598人口数量48百万人1271281人口密度483人每平方公里349137现代主权国家形成时期1948年18681911独立建国日1948.8.151949.10.1健康照顾行政管理机构健康与社会福利部健康、福利与劳动部卫生部国内生产总值6797亿美元4623416493人均GDP13980美元371801290第三产业就业率62.363.912.9最贫困1/5人口占国民收入百分比7.910.65.9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比率无数据无数据10*本文有关“中国”的数据主要局限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数据未包括在内。其次,中、日、韩三国健康照顾制度的价值基础
24、与价值目标体系存在明显的不同,直接决定、影响健康照顾制度的安排和服务质量。价值基础与价值目标是制度安排的灵魂与精髓,是决定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的深层次基础结构体系,地位、功能、作用异常重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卫生改革目标含糊不清,健康不公平与健康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特别是“政府不满意、群众不满意和卫生系统自己也不满意”的状况凸现健康照顾制度缺乏应有价值基础与价值目标的困境,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效果14。日本健康照顾制度,特别是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框架设计和政策模式的选择以健康公平为首要目标,“全民皆年金、全民皆保险”和较高程度的健康平等成为日本健康照顾制度基本特征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照顾 社会福利 制度 结构性 特征 比较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