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众的人才开发实践--汽车产业.docx
《上海大众的人才开发实践--汽车产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众的人才开发实践--汽车产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大众的人才开发实践(上)2009-4-10 摘 要:技术人才,尤其是支撑型技术人才是提升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上海大众支撑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主要做法及成果的基础上,阐明了技术人才培养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为我国同类型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专家道路,支撑型技术人才,人才开发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大众”)成立于1985年3月,截至2008年1月,已累计产销量超过400万辆,是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企业。目前有员工13700多名,其中50%以上的员工属于技术和技能型人才。上海大众经过二十多年的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开创了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新模
2、式,逐步形成了“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企业价值观和“人才是公司长远发展的根本,人力资源是支撑公司稳定增长的关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面对新的竞争形势,上海大众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2003年以来创建了以知识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素质模型为特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保留人才为目标,以专业技术人员为对象的“专家道路”工程。 一、“专家道路”工程的实施背景与内涵 上海大众实施“专家工程”有如下背景: 1.新时期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汽车产业的转型需要大量高素质汽车人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高速增长,需要大量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中国汽
3、车市场需求量世界排名由2001年的第7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3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3亿辆,年产量达到1500万辆,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创建阶段、成长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之后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作为上海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也会迎来二次成长,完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这种转变实质就是由产业集群到知识集群的转变,靠的就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技能汽车人才。 2.上海大众“精良造车、永争第一”企业定位的重点在于技术人才的培养。上海大众作为一家合资公司,正在从技术引进、联合开发向自主开发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转变,“精良造车、永争第一”的企业定位要求企业
4、具备卓越的研发、工程制造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为此,上海大众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积极投入和充满活力的稳定员工队伍,必须成为一流的学习型企业。这就要求企业开发员工多元化发展通道,尤其关注技术人才的培养。 3.基于人才培养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库积累的知识管理模式是提升汽车研发水平、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以往,“官本位”的思想在企业人才管理中普遍存在,致使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单一。如何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安心本职工作,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上海大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了旨在提高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核心能力的“专家道路”工程,运用有效的知识管理模式实现有效的人才开发,更好地对组织内
5、外的专业技术知识进行有效的获取、沉淀、共享、应用和再创新,从而实现人才的稳定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基于“专家道路”工程的企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内涵是: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运用胜任力模型构建技术人才的成长道路阶梯,在实施中不断拓展知识管理、创新员工管理,实现知识的溢出和知识资本积累,该培养体系有“技术专家”道路和“技能师”道路两条实现路径。技术专家是指那些来自于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并从事技术开发、质量工艺规划等技术工作,符合上海大众技术专家分级标准的员工,具体细分为技术专家、高级技术专家和特级技术专家三个层次。技能师特指那些来自技术生产岗位,并从事生产制造
6、、维修技术等工作,符合上海大众分级标准的员工,具体细分为技能师、高级技能师和特级技能师三个等级。通过这两条路径最终实现知识管理所追求的知识的获取、沉淀、共享、应用和再创新。这一培养体系的目的体现在通过培育一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促进形成企业和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并留住员工,促进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形成。 二、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 (一)制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八项原则 为了与“永争第一”的企业定位和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开发战略相适应,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经历了一场重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人力资源部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上海大众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上海
7、大众人力资源管理八项原则”。 1.坚持以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为人力资源工作的出发点; 2.直线经理是第一人力资源经理,培养和辅导员工是重要的领导工作; 3.员工是个人发展的主体;人才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宏观政策规划和指导,并提供系统、工具和服务; 5.在微观上,依靠市场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6.人人都有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7.人人爱岗敬业; 8.倡导员工的企业家精神。 (二)构建“技术专家”和“技能师”能力素质模型,为“专家道路”工程的选拔和评价提供依据 自2003年“专家道路”工程项目开展以来,上海大众就致力于技术人才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经
8、过四年的运行与完善,该模型已基本成熟。该素质模型由对公司的价值、人才的可得性、对公司的贡献、专业发展潜力和敬业精神5个1级指标、11个分解指标和23个评价参数组成,既体现了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一致性,又考虑了员工的个人发展,既体现了员工的现实工作绩效,又考虑了员工的潜在发展能力,既有对公司的贡献等硬性指标,也包括员工职业道德等软性指标。根据评价参数的不同描述和界定分别将技术专家分为技术专家、高级技术专家、特技技术专家,将技能师分为技能师、高级技能师、特级技能师三个等级。 (三)制定“技术专家”和“技能师”选拔及评价机制,实现“专家道路”工程的组织全程有序 1.制定“技术专家”和“技能师”评审办
9、法 2004年,上海大众制定了技术专家和技能师评审办法,详细描述了专家道路的实施目的,规定了项目中的职能分工,界定了技术专家和技能师的评审条件,确定了评审流程,明确了技术专家和技能师的责权利。获评的“技能师”在技术工作、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创新论坛、合理化建议、知识分享和交接7个方面承担一定的责任,“技术专家”除在以上7个方面负有责任外还负有定期举行技术课程和向公司提供建设性建议两个方面的责任。获评的“技能师”和“技术专家”都可以参加下级别人员的评审,都具有参加专业培训和专业协会与会议的优先权。“技术专家”和“技能师”的经济利益主要有等级工资和激励奖金两部分构成。对每一级别的“技术专家”和“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大众 人才 开发 实践 汽车产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