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技师》培训教案-蒲松林.docx
《《维修电工技师》培训教案-蒲松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修电工技师》培训教案-蒲松林.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维修电工技师培训教案蒲松林2015年7月 培训构思教材分析:本培训内容为电子工程系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及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合班学生培训学习内容。主要涉及有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常用控制电机、常用低压电器、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典型设备的电气控制、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等。从培训难度上来讲,变压器及其相关计算、直流电动机原理及控制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且使用实习不多,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可作为选讲或少讲。常用低压电气、电动机控制技术、组合车床电气控制使用率较高,难度相当较低,也是培训重点,且我校的实训条件能够满足其实训需求。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15、16级
2、(16级学生占多数)电子专业学生,大多数以前没有上过该课程,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过程主要侧重于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理论侧重器件识别、选用,实训主要侧重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排故。培训安排:每周培训课时为6节,全部采用实训操作进行。培训大纲:1、 了解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万能转换开关等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接线要求;2、 理解用交流接触器控制的电动机点动、长动及正反转线路和时间继电器控制的电动机Y降压起动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 理解用速度继电器控制电动机反接制动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4、 了解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5、 熟悉6140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并能熟练分析并排除典型故障。6、会正确拆卸和装配常用开关类电器、熔断器、接触器、启动器、继电器和主令电器,会检查和排除其常见故障。7、会在万能网孔板上安装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用接触器辅助触点作联锁且带过载保护的单相运转控制电路,并能排除典型故障。8、会在万能网孔板上安装用接触器辅助触点作联锁和按钮转换的笼型电动机可逆运转控制电路,并能排除典型故障。培训课题元器件的发放、检测及讲解培训时间课 时 数2课题分析在原有基础上检测元器件,认识新的维修电工元件学情分析上学期虽然进行了维修电工的初级工练习,但是经过几个月以后,学生已经生疏了很多,有甚者已无多
4、少记忆。故仍需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练习。培训目标熟悉元件,掌握原理,工艺达一定要求。培训过程一、元件发放 元件 符号 数量(n/人)闸刀开关 QS 1熔断器 FU 5交流接触器 KM 4热继电器 FR 2中间继电器 KA 4时间继电器 KT 2行程开关 SQ 2按钮 SB 2(三档)接线端子 2二、以点动控制线路为例讲解电气控制原理图1.电气原理图分电源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2.各电路在电气原理图中分布的位置3.符号表示相应的触头,直线表示导线5.电源电路、主电路用1.5mm2 的硬导线,控制电路用1.0 mm2的硬导线,按钮的进出线要经过接线端子,用1.0 mm2的软
5、导线三、安装工艺要求1.控制板的布置2.元件的固定3.布线的要求:导线横平竖直、避免交叉线,控制电路杜绝架空线,一个接线柱上所连导线不得超过两根4.线头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a.多股铜芯线的连接b.针孔式接线柱的连接c.瓦片式接线柱的连接d.平压式接线柱的连接(注意弯头的顺螺纹方向)备注培训课题电动机点动与连续混合的控制线路培训时间课时数4课题分析最基本的线路之一,是初级工必考的一张控制线路图学情分析上学期在初级工练习是已经练习过,但是经过几个月以后,学生已经生疏了很多,有甚者已无多少记忆。故仍进行复习、练习。培训目标掌握原理,熟练接线,工艺达一定要求。培训过程1原理图:2原理讲解:先合上电源开关
6、QS。(1)连续控制:(2)点动控制:3按图施工:4电阻法检测:5通电检测:6简易故障排除:故障现象测试状态21232527故障点按下SB1或SB3时,KM不吸合按下SB1不放RRRFR常闭触头接触不良RRSB2接触不良RSB1或SB3接触不良KM线圈断路7小结:8清卫:备注培训课题电动机两地控制的控制线路培训时间课时数2课题分析基础线路学情分析培训目标掌握原理,熟练接线,工艺达一定要求。培训过程1、原理讲解:将各地的启动按钮并联,将各地的停止按钮串联。先合上电源开关QS。2、按图施工:3、通电检测:4、电压法检测:故障现象测试状态2123252729故障点按下SB11或SB21时,KM不吸合
7、按下SB11不放00000FU2熔断380V0000FR常闭触头接触不良380V380V000SB22接触不良380V380V380V00SB12接触不良380V380V380V380V0SB11或SB21接触不良380V380V380V380V380VKM线圈断路6、小结:7、清卫备注培训课题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车控制戏路培训时间课时数4课题分析基础线路学情分析上学期在初级工练习是已经练习过,但是经过几个月以后,学生已经生疏了很多,有甚者已无多少记忆。故仍进行复习、练习。培训目标掌握原理,熟练接线,工艺达一定要求。培训过程1原理讲解:先合上电源开关QS。(1)顺序启动(2)逆序停车:2按图
8、施工:3线路检测:1按电路图或接线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对接线及接线端子处线号是否正确,有无漏接、错接之处。检查导线接点是否符合要求,压接是否牢固。2学生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情况。应选用倍率适当的电阻挡,并进行校零,以防止短路故障的发生。(1)控制电路的检查(可断开主电路),将表棒分别搭在U11、V11线端上,此时读数应为“”。按下SB11(或者用起子按下KM1的衔铁)时,指针应偏转很大,指针应偏转很大,读数应为接触器KM1线圈的直流电阻。按下SB21(或者用起子按下KM2的衔铁)时,指针应不动,此时读数应为“”;再同时用起子按下KM1的衔铁,指针应偏转很大,读数应为接触器KM2线圈的直流电
9、阻。同时按下SB11、SB12,再用起子按下KM2的衔铁,指针应偏转很大,指针应偏转很大,读数应为接触器KM1线圈的直流电阻。(2)对主电路的检查(断开控制电路),看有无开路或短路现象,此时可用手动来代替接触器通电进行检查。3用兆欧表检查线路的绝缘电阻应不得小于1M。4通电试车:必须征得老师同意,并由老师在现场监护。由老师接通三相电源L1、L2、L3,学生合上电源开关QS,按下SB11,观察接触器KM1是否吸合,松开SB11接触器KM1是否自锁,观察电动机M1运行是否正常等;按下SB21,观察接触器KM2是否吸合,松开SB21接触器KM2是否自锁,观察电动机M2运行是否正常等;按下SB12两台
10、电动机应没有影响;先按下SB22,观察接触器KM2是否释放,电动机M2是否停转;再按下SB12,观察接触器KM1是否释放,电动机M1是否停转。4通电试验:5简易故障排除:6小结:7清卫:备注培训课题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培训时间课时数2课题分析基础线路学情分析上学期在初级工练习是已经练习过,但是经过几个月以后,学生已经生疏了很多,有甚者已无多少记忆。故仍进行复习、练习。培训目标掌握原理,熟练接线,工艺达一定要求。培训过程1原理图讲解:先合上电源开关QS。(1)正转控制:(2)反转控制: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是工作安全可靠,缺点是操作不便。因电动机从正转变为反转时,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
11、后,才能按反转启动按钮,否则由于接触器的联锁作用,不能实现反转。2按图施工:安装步骤:(1)在控制板上安装电器元件,并贴上醒目的文字符号。安装时,组合开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的外侧;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均匀,间距合理,便于元件的更换;紧固各元件时要用力均匀,紧固程度适当,做到既要使元件安装牢固,又不使其损坏。(2)线路板上进行槽板布线和套编码管。做到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接点牢固,不得松动,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3)电路图检查控制线路板的正确性。(4)安装电动机。做到安装牢固平稳,以防止在换向时产生滚动而引起事故。(5
12、)可靠连接电动机和按钮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6)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接线。(7)自检。安装完毕的控制线路板,必须按要求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误后才允许通电试车。(8)交验合格后,通电试车。3通电试车:4简易故障排除:5小结:备注培训课题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培训时间课时数4课题分析基础线路学情分析上学期在初级工练习是已经练习过,但是经过几个月以后,学生已经生疏了很多,有甚者已无多少记忆。故仍进行复习、练习。培训目标掌握原理,熟练接线,工艺达一定要求。培训过程1原理讲解:(1)原理图(2)原理(略)2按图施工:安装步骤:(1)在控制板上安装电器元件,并贴上醒目的文字符号。安装时,组合开
13、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的外侧;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均匀,间距合理,便于元件的更换;紧固各元件时要用力均匀,紧固程度适当,做到既要使元件安装牢固,又不使其损坏。(2)线路板上进行槽板布线和套编码管。做到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接点牢固,不得松动,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3)电路图检查控制线路板的正确性。(4)安装电动机。做到安装牢固平稳,以防止在换向时产生滚动而引起事故。(5)可靠连接电动机和按钮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6)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接线。(7)自检。安装完毕的控制线路板,必须按要求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误
14、后才允许通电试车。(8)交验合格后,通电试车。3通电试车:4简易故障排除:5小结:6清卫:备注培训课题位置控制线路培训时间课时数2课题分析基础线路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行程开关,不知其用法培训目标熟悉行程开关,掌握原理,熟练接线,工艺达一定要求。培训过程1原理图讲解: (1)原理图(略) (2)原理(略)2按图施工:3通电试车:4简易故障排除:5小结:6清卫:备注培训课题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线路培训时间课时数4课题分析与以往线路相比有一定难度学情分析培训目标熟悉行程开关,掌握原理,熟练接线,工艺达一定要求。培训过程1原理讲解:(1)原理图:(2)原理:先合上电源开关QS这里SB1、SB2分别作为
15、正转启动按钮和反转启动按钮,若启动时工作台在左端,则应按下SB2进行启动。2按图施工:安装步骤: (1)在控制板上安装走线槽和所有电器元件,并贴上醒目的文字符号,安装走线槽时,应走到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匀称、安装牢固和便于走线等。(2)按电路图进行线路板前线槽配线,并在导线端部套编码管和冷压接线头。 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各电器元件接线端子引出导线的走向,以元件的水平中心线为界线,在水平中心线以上接线端子引出的导线,必须进入元件上面的走线槽;在水平中心线以下接线端子引出的导线,必须进入元件下面的走线槽。任何导线都不允许从水平方向进入走线槽内。 各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引出或引入的导线,除间
16、距很小和元件机械强度很差允许直接架空敷设外,其他导线必须经过走线槽进行连接。 进入走线槽的导线要完全置于走线槽内,并应尽可能避免交叉,装线不要超过其内容的70%,以便于能盖上线槽盖和以后的装配与维修。 各电器元件与走线槽之间的外露导线,应走线合理,并尽可能做到横平竖直,变换走向要垂直。同一个元件上位置一致的端子和同型号电器元件中位置一致的端子上引出或引入的导线,要敷设在同一平面上,并应做到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得交叉。 所有接线端子、导线线头上都应套有与电路图上相应接点线号一致的编码套管,并按线号进行连接,连接必须牢靠,不得松动。 在任何情况下,接线端子必须与导线截面积和材料性质相适应。当接线
17、端子不适应连接软线或较小截面的软线时,可以在导线端头穿上针形或叉形轧头并压紧。 一般一个接线端子只能连接一根导线,如果采用专门设计的端子,可以连接两根或多根导线,但导线的连接方式,必须是公认的、在工艺上成熟的各种方式,如夹紧、压接、焊接、绕接等,并应严格按照连接工艺的工序要求进行。(3)按电路图检验控制板内部部线的正确性。3线路检测及通电试车:1按电路图或接线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对接线及接线端子处线号是否正确,有无漏接、错接之处。检查导线接点是否符合要求,压接是否牢固。2学生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情况。应选用倍率适当的电阻挡,并进行校零,以防止短路故障的发生。(1) 对控制电路的检查(可断开
18、主电路),将表棒分别搭在U11、V11线端上,此时读数应为“”。 按下SB1、或者SQ21、或用起子按下KM1的衔铁时,指针应偏转很大,指针应偏转很大,读数应为接触器KM1线圈的直流电阻。同时再用起子按下KM2的衔铁(或者扳动SQ3),指针应不动,此时读数应为“” 按下SB2、或者SQ12、或用起子按下KM2的衔铁时,指针应偏转很大,指针应偏转很大,读数应为接触器KM2线圈的直流电阻。同时再用起子按下KM1的衔铁(或者扳动SQ4),指针应不动,此时读数应为“”(2)对主电路的检查(断开控制电路),看有无开路或短路现象,此时可用手动来代替接触器通电进行检查。 3用兆欧表检查线路的绝缘电阻应不得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维修电工技师 维修 电工 技师 培训 教案 松林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5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