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平远镇镇环境规划2017621.docx
《01平远镇镇环境规划20176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平远镇镇环境规划2017621.docx(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砚山县平远镇环境保护规划砚山县平远镇环境保护规划 (2014-2020)砚山县平远镇人民政府二一四年三月项目名称:砚山县平远镇环境保护规划主持单位:平远镇人民政府平远镇生态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赵 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卢 阳(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纳跃飞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宣传委员) 成员:胡向焘(镇党政办主任、组织委员)王仕伟(镇工商分局局长)李荀菲(镇财政所所长)余绍科 (镇国税分局局长)代忠跃(镇地税分局局长)王崇献(镇住建分局局长)戴兴勇(镇大型灌区管理局局长)孙泽云 (镇文化站站长)普 瑞(镇统计办负责人)袁 文(镇招商办主任)杨富贵(镇安监站站长)罗红
2、建(镇民政办主任)各村民委支书主任目 录第一章 总论81.1任务由来81.2编制依据81.2.1主要法律法规81.2.2相关技术规范及政策91.2.3主要环境质量标准91.3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01.3.1指导思想101.3.2基本原则101.4规划范围与时限111.4.1规划范围111.4.2规划时限111.5规划方法与技术路线11第二章 基本概况132.1自然环境特征132.1.1地理位置132.1.2行政区划132.1.3历史沿革132.1.4地形地貌132.1.5水文水系142.1.6气候特征142.1.7土壤状况142.1.8植被142.2自然资源状况152.2.1土地资源152.2
3、.2森林资源152.2.3旅游资源152.3经济社会状况152.3.1人口及民族构成情况152.3.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52.3.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62.4环境质量现状162.4.1水环境质量172.4.2大气环境质量172.4.3噪声环境质量18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趋势分析193.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203.1.1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203.1.2人口发展趋势203.1.3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213.2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13.2.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213.2.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233.2.3固体废弃物影响预测与分析243.2.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253.2.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6
4、第四章 生态镇建设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274.1指导思想274.2规划目标274.2.1总体目标274.2.2阶段目标274.2.3规划指标284.2.4规划重点31第五章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335.1区划目的335.2区划原则335.2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345.2.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345.2.2生境敏感性评价345.2.3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355.3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方法365.4生态功能及生态建设方向375.5环境功能区划375.5.1水环境功能区划385.5.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385.5.3噪声环境功能区划39第六章 总体规划化方案406.1污水处理工程建设406.2农村、集镇环境综合整治4
5、06.3现代生态产业发展416.3.1生态农业发展426.3.2生态养殖业发展446.3.3生态工业发展446.4生态人居建设456.4.1城镇生态人居建设456.4.2农村生态人居建设476.4.3生态村建设526.5生态旅游业建设546.5.1规划目的546.5.1规划方案546.5.2规划原则546.5.2规划结构55第七章 重点工程56第八章 规划可达性分析618.1经济承受能力分析618.2技术可达性分析618.3目标可达性分析61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649.1法制保障649.2组织保障649.3资金保障699.4社会保障69第十章 规划效益分析7110.1经济效益7110.2环
6、境效益7110.3社会效益72附图一:平远镇区域位置图附图二:平远镇环境保护类别图附图三:平远镇空间管制规划图附图四:平远镇现状分析图前言平远镇位于文山州西部(平远坝子腹地),东界稼依镇、南抵阿舍乡和文山县德厚镇,西至红河州开远市中和营乡境,北达丘北腻脚乡,国土面积589.90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22.449万亩。距省城昆明275公里、文山州府65公里、砚山县城76公里。省道210线与国道323交线汇于此,广昆高速公路横贯境内,是滇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通信便捷,土地、区位优势明显,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素有“文山西大门”之称。平远镇地势平坦,是云南省八大坝子之一,平远镇多丘陵,坝子
7、面积400余平方公里,耕地及自然资源丰富。平远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而且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经济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其创建生态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资源、环境、经济和民族文化等优势。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砚山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显著成效。平远镇作为砚山县的第一大镇,近些年呈现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的良好局面。平远镇政府立足平远镇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但
8、是,由于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生态文明意识尚不强,发展过程中将面临着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的机遇和矛盾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创建工作,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成为平远镇发展的根本选择和必然要求,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重点。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平远镇工作的核心议题,为了恢复生态、绿化荒山,平远镇一直在做各种努力以及筹备,以期迅速开展植树造林、恢复生态行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平远镇为切实落实植树造林、恢复生态行动,通过各种探索,研究多种方式的可行性,终决定通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愿意投资的商人
9、,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用经济效应牵引植树造林的成效与规模,在主要为了恢复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效应与经济利益的双赢。2013年11月28日上午,平远镇成功引进商人率先与木瓜铺村民委的深沟、阿么觅村小组签约,承包该两个村小组的荒山多亩,开始我镇恢复生态第一步。为保证砚山县生态县建设的顺利推进,平远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按照国家环保部生态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组织编制了砚山县平远镇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平远镇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建设“和谐平远”的战略构思,努力实现“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社会建设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力争使平远镇
10、基本达到国家生态镇(乡)建设的考核标准,建成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绿色经济壮大、人居环境优美、城乡优化发展、生态意识浓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生态城市。规划编制经过反复征求地方政府、部门和专家意见,得到了砚山县环保局及平远镇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在此,对所有指导和帮助本规划编制的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表示感谢。第一章 总论1.1任务由来 平远镇位于文山州西部(平远坝子腹地),国土面积589.90平方公里。党的十八大会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
11、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作为我国伟大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秦光荣书记提出,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蓝天绿地、青山碧水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2013年8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快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云南实际提出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确定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有效提升,生态环境
12、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协调发展成效显著,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平远镇响应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云南省加强生态州(市)、生态县和国家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号召。为了切实加平远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着力提高平远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平远镇建设生态镇,砚山县生态县建设的目标。在砚山县环保局的帮助和指导下,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号)要求,平远镇人民政府对砚山县平远镇环境规划进行修编,所采用数据以2013年为基准。1.2编制依据1.2.1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3、2008.2);(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2.12);(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规划法(2007.1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4);(13)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7);(1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
14、然保护区条例(1994.10.9)。1.2.2相关技术规范及政策(1) 云南省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申报及管理规定(修订)(云环发201298号);(2)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 号;(3)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63 号);(4)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5)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6);(6) 云南省生态乡镇建设验收暂行规定(云环发2003543 号);(7) 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环发201075 号(8)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9) 城市区
15、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规划(GB/T15190-94);(10) 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纲要(国家环保局1990环管水字第104号);(11) 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12)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2007.1.9);1.2.3主要环境质量标准(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4)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15)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1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16、GB18918-2002);(1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1)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3)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1987);(24)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1.3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3.1指导思想牢牢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实施两强一堡”的建设机遇,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17、为重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结合平远镇的生态环境特点、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探索通过保护资源、环境使之可持续利用,努力把平远镇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开放程度较高、投资环境理想、发展活力强劲、文化特色浓郁、人居条件优越、社会安定和谐的现代化开放城镇,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同步进行。1.3.2基本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的方法,探索“排放少、代价小、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区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征、功能定位,规划中确实解决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
18、发挥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合理确定平远镇产业结构及发展规模。(3)坚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4)坚持污染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同意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一体化。(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平远镇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为重点,并为可持续发展提出方向和空间。(6)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即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1.4规划范围与时限1.4.1
19、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平远镇,辖区国土面积589.9km2,全镇辖12个村委会,即:尧房、拉白冲、拖嘎、差黑、洪福、蒲草、永和、大白户、木瓜铺、莲花塘、车白泥、阿三龙;5个社区,即:丰湖社区、新平社区、田心村社区、大新村社区、回龙村社区,共117个自然村155个村民小组。1.4.2规划时限规划期限为2014年2020年;近期规划为2014年2015年;远期规划为2016年2020年。1.5规划方法与技术路线生态乡镇建设规划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系统工程,规划研究以实现平远镇生态环境目标为核心,利用区域分析方法,向外辐射实施点源、非点源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和管理对策,在环境科学、生态学原理基础上,以社会
20、经济的持续发展应用系统论、控制论、预测学等多学科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平远镇环境规划的技术路线见图1-1。现有资源利用状况生态环境质量调查水资源利用森林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声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区域生态环境分析及问题诊断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生态村、乡镇建设规划指标体系与目标确定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平远镇生态建设环境规划方案生态文化建设体系资源与环境保障体系生态人居环境规划生态产业建设规划优选区域甄别方案贡献率分析规划方案实施计划规划方案实施与管理图11 平远镇规划技术路线图第2章 基本概况2.1自然环境特征2.1.1地理位置平远
21、镇位于文山州西部(平远坝子腹地),东接稼依镇、南抵阿舍乡和文山县德厚镇,西至红河州开远市中和营乡境,北达丘北腻脚乡,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等十余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9%。平远地势平坦,是云南省八大坝子之一。距省城昆明275公里、文山州府65公里、砚山县城76公里。省道210线与国道323交线汇于此,锁砚高速公路横贯境内,是滇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通信便捷,土地、区位优势明显,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素有“文山西大门”之称。2.1.2行政区划平远镇,辖区国土面积589.9km2,全镇辖12个村委会,即:尧房、拉白冲、拖嘎、差黑、洪福、蒲草、永和、大白户、木瓜铺、莲花塘、车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1 平远 镇镇 环境规划 201762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2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