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ppt课件.ppt
《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ppt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新疆实验中学高一化学备课组,第三章 第 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 乙烯,石油和煤是化石能源时期的主要能源基础,它的能量源于太阳光能,在加工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多种产品和化工原料。,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中不仅可以得到许多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就是一种最重要的石油产品,也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而苯则是一种来源于煤的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乙烯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苯是重要的工业溶剂.,乙烯有哪些性质呢? 怎样制备?,1864年,美国人发
2、现一件奇怪的事情,煤气灯泄漏出的气体可使附近的树木提前落叶。1892年,在亚速尔群岛,有个木匠在温室中工作时,无意中将美人蕉的碎屑当作垃圾烧了起来,结果美人蕉 屑燃烧的烟雾弥漫开来后,温室中的菠萝一齐开了花。1908年,美国有些康乃馨的培育者将这种名贵的花卉移植到装有石油照明灯的芝加哥温室中,结果花一直未开。,曾令人费解的事情?,煤气灯中漏出的是乙烯,它能使树叶早 落。 美人蕉碎屑燃烧后产生乙烯,它能促使花儿开放。 芝加哥温室中石油照明灯放出的乙烯,它却抑制了康乃馨花儿的开放。看来,做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乙烯对不同的植物施展了不同的魔法。,针对上述事实,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原来这
3、都是乙烯捣的鬼:,?,这是谁的功劳?,如果把青桔子和熟苹果放在同一个塑料袋里,系紧袋口,过一段时间后青桔子就可以变黄、成熟了,乙 烯,乙烯,碎瓷片:积聚热量,增大受热和反应面积,作催化剂,加热位置:碎瓷片,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点燃气体,实验现象:,、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气体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橙红色褪去。3、点燃气体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类比甲烷,酸性KMnO4,溴的CCl4溶液,含碳量高,产生的气体是烷烃吗?为什么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这种物质与烷烃的结构有什么差异呢?,研究表明,石
4、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乙烯和烷烃的混合物,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物质,而且这种物质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和烷烃,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C),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研究表明:,实验证明:,根据上节课的经验,请写出乙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电子式:,结构式:,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及其结构,结构简式的正误书写:正:CH2=CH2 H2C=CH2误:CH2CH2,最简式 CH2,乙烯的空间结构:a、乙烯是平面结构,所有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b、碳原子间以双键结合,其中有一个键不稳定。c、碳氢键角为120,乙烯和乙烷的结构对比,乙烯,乙烷,乙烯与乙烷结
5、构的对比,CC 10928 1.543482C和6H不在同一平面上,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5 g/L,比空气略轻(分子量28),难溶于水。,二、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收集方法,排水法收集,不用排空气法,现象:燃烧 并放出热量,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解释:产生黑烟是因为含碳量高,燃烧不充分;火焰明亮是碳微粒受灼热而发光.,1.氧化反应,(1)在空气中燃烧,三、乙烯的化学性质,规律:有机物含碳量越高,则燃烧时火焰越明亮,黑烟越浓,特别提醒:空气中若含3434(体积分数)的乙烯,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乙烯前应先检验纯度。,与酸性KMnO4的作用:,将
6、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利用这个性质区别烯烃和烷烃,现象:,紫色褪去,(2)被氧化剂氧化, CO2,原理:CH2CH2,1、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吗?2、能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吗?,由于CH4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故可用酸性KMnO4溶液区别CH4和C2H4,但不能用于除去CH4中混有的C2H4,因会有CO2气体混入。,思考:,想一想:乙烯能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反应吗?,实验现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反应实质:,乙烯分子的双键里的一个键易于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CC上,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反应: CH2CH2 Br
7、2,CH2BrCH2Br,将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1, 2 二溴乙烷 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1、能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吗?2、能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吗?,利用乙烯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甲烷(或烷烃)不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既可以鉴别乙烯和甲烷(或烷烃)也可以除去甲烷(或烷烃)中混有的乙烯气体。,思考:,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气体,乙烯分子内碳碳双键的键能(615KJ/mol)小于碳碳单键键能(348KJ/mol)的二倍,说明其中有一条碳碳键键能小,容易断裂。,断一加二,产物单纯,2、加成反应,有机
8、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知 识 拓 展,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区别;,加成反应的特点:断一、加二、都进来。类似无机反应中的化合反应,取代反应的特点:上一下一,有进有出。类似无机反应中的置换反应,练一练,1.乙烯与氢气反应:2.乙烯与氯化氢反应: 3.乙烯与水反应:4.乙烯与氯气反应:,不需要条件,工业上用乙烯水化法制乙醇原理,特点:断一加二,产物单纯,思考:为制得纯净的氯乙烷,应用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而不宜用乙烷与Cl2的取代反应。为什么?因为乙烯与HCl的加成产物只有一种,而乙烷与Cl2的取代产物是多种氯代烷的混合物。,?:你能想出
9、几种方法鉴别乙烯和乙烷,(1)分别点燃两种气体,燃烧时有黑烟的是乙烯.,(2)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能使溶液褪色的是乙烯,(3)分别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的是乙烯,3. 加成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定义: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叫做聚合反应.,乙烯的聚合反应,思考:乙烯分子之间是否有加成反应发生呢?聚乙烯分子还能否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由含不饱和键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以加成的方式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反应叫加成聚合反应,简称为加聚反应。,(聚乙烯),单体,链节,聚合度,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别甲烷和乙烯(烷烃和烯烃),
10、用溴水区别甲烷和乙烯(烷烃和烯烃),总结乙烯的化学性质,四、乙烯的用途,(1)有机化工原料,(2)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思考: 为什么要以乙烯的年产量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1、能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 )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苛性钠溶液 D.四氯化碳溶液,2、 既可以使溴水褪色,又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有 ( ) A. CO B. CO2 C. C2H4 D. C2H6,AB,C,3、 乙烯发生的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 应的是 ( ) A. 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B. 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 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 D.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
11、化碳和水,D,4、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烷和氯化氢反应,C,5、1mol C2H4与Cl2完全加成,再与Cl2彻底取代,两过程共用Cl2()A2 mol B4mol C5molD6mol,C,6、实验室可通过加热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制乙烯,其副反应常伴有SO2产生,SO2也能使溴水或KMnO4(H+)溶液褪色。请回答:SO2、C2H4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检验C2H4中混入SO2?如何除去?检验SO2除尽的方法是什么?,烯烃(简单了解),1、概念: 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烯烃。2、烯烃的通式:
12、CnH2n (n2),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分子式:,C2H4,下列属于烯烃的是:( ),A、CH3CH2CH3,B、CH2=CHCH3,C、CH2=CHCH2Cl,D、CH2=CHCH=CH2,BD,某烯烃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如图:,思考:该烯烃的双键在哪两个碳原子之间,只能是之间,第2课时 苯,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从中得到了苯一种无色 油状液体。,Michael Faraday (1791-1867),来自于煤的,苯,一、物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化学 必修 第三 第二 来自 石油 基本 化工原料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