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版解读ppt课件.ppt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版解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版解读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2015年版)解读与实施要点,1,目录,2,2004年8月由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施行的通知(卫医发2004285号)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起草背景,3,2004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起草背景,4,2009年3月下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200938号)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病
2、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严格控制和规范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起草背景,5,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药品价格昂贵,起草背景,6,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
3、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起草背景,7,以下药物作为“特殊使用”类别管理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液、注射剂),伏立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起草背景,8,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初级资格-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中级资格-限制使用抗菌药物高级资格-特殊使用抗菌药
4、物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同意,会诊人员由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等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和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担任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紧急情况下,医师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1天,起草背景,9,2011年4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2012年3月5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2012年4月24日,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3年5月6日,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起草背景,1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5、六章,59条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四章 监 督 管 理第五章 法 律 责 任第六章 附 则,起草背景,11,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1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1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14,林可酰胺类利福霉素类糖肽类多黏菌素类环脂肽类噁唑烷酮类磷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类硝基咪唑类抗分枝杆菌药抗真菌药
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单环-内酰胺类氧头孢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甘氨酰环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15,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细菌性前列腺炎急性感染性腹泻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腹腔感染骨、关节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口腔、颌面部感染,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眼部感染阴道感染宫颈炎盆腔炎性传播疾病侵袭性真菌病分枝杆菌感染白喉百日咳猩红热鼠疫,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
7、菌感染布鲁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莱姆病立克次体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16,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原则性叙述,无大幅修订,增加“经验治疗”标题,三、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先前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主要修改
8、内容,17,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增加3个关于预防用药方案的附录,以增加合理预防用药和相应监测、管理的可操作性。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将“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改为“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 (附录1),分述预防用药目的、原则,并增加关于针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方案和指征 将“外科手术预防用药”改为“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 (附录2) 增加“特殊诊疗操作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附录3),主要修改内容,18,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预防用药适应证和
9、抗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应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不宜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应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而非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感染。,主要修改内容,19,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1.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3.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4.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5. 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
10、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20,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应积极纠正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原发疾病或基础状况。 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主要修改内容,21,附录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11、预防用药目的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主要修改内容,22,附录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预防用药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表1-1)、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主要修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菌 药物 临床 应用 指导 原则 解读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