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课件: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pptx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课件: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化学九年级课件: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ppt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量的关系,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误区警示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2.不能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简单更换为“反应物”,因为化学反应中往往存在“某些物质过量”问题。,3.不能把化学反应前后“两变”“五不变”“两可能变”混淆。,4.实质在化学变化中,旧的分子被打破,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2、。,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a.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写”出化学式: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左边,将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短线连接。配“配”平: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短线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然后将短线改为等号。注“注”明反应条件,生成气体或沉淀,要用规定的箭头注,明。提示“”和“”是生成物的状态符号,在反应物中都不能标注。若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物中即使有气体也无需用“”符号标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有不溶性固体生成则用“”符号标明;但如果反应物中有不溶性固体,
3、则生成物中的不溶性固体无需用“”符号标明。(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和,奇数配偶法。.奇数配偶法a.适用类型: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且两边的原子个数有一奇一偶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b.举例: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在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Fe2O3和SO2,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基本反应式:FeS2+O2Fe2O3+SO2选定在反应式中出现最多且在反应式两边原子个数分别是一奇一偶的那种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这里可以选氧元素。把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元素所在的化学式前配化学计量数2,把“奇”变为,“偶”。FeS2+O22
4、Fe2O3+SO2逐步求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4FeS2+11O22Fe2O3+8SO2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并检查。4FeS2+11O22Fe2O3+8SO2提示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口诀一找元素出现多,二将奇数配成偶;三按连锁先配法,四用观察配其他。,知识点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2.根据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步骤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列列出比例式求求出未知数答简明地写出答案,3.根据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常见类型(1)纯净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2)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a.将含杂质的已
5、知物的质量换算为纯物质的质量,其关系式为:纯度=100%,纯物质的质量=含杂质物质的质量纯度;b.将纯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c.将计算得到的纯物质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物质的质量:含杂质物质的质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一、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锥形瓶、酒精灯、橡皮塞、导管、试管夹、玻璃棒、气球、细沙、放大镜、火柴、盐酸、大理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白磷等。二、实验方案,核心实验突破,三、原理及现象,1.盐酸和大理石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大量气泡产生,气球鼓起,最终天平平衡。特别提醒(1)气球作用:密封作用,防止
6、实验过程中气体逸出。(2)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2.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原理:4P+5O22P2O5。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冷却后,气球变瘪,天平平衡。特别提醒(1)锥形瓶底部应铺一层细沙,防止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2)白磷的用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3)实验过程中,由于气球膨胀,可能天平会短暂不平衡,但是最终冷却后天平是平衡的。(4)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原理:2NaOH+CuSO4Cu(OH)2+Na2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天平平衡。,4
7、.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5.其他方案上述两个方案无法正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反应都会产生气体,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质量减少,天平指针会发生偏转。改进方案:不改变药品的情况下,将装置密闭,形成密封环境。,6.误差分析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造成不平衡的原因有装置的密封性不好,部分物质进入或者逸散等。例1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填“”或“”),另一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装置不密封。,解析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不合理的是,因为装置不密封,生成的二氧化碳逸
8、散到空气中,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变式1-1(2018辽宁沈阳,12,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解析A项,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利用图示装置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项,可以比较食用油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从而得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一是溶剂的种类;C项,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由于装置不密闭,二氧化碳会扩散到空气中,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泰安真题精练,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2014泰安,10,2分)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
9、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D )A.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气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解析实验室用题述三种物质制取氧气是因为这三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考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2.(2015泰安,11,2分)2015年我国计划发射4颗北斗三期试验卫星,对全球导航中的新技术进行验证。发射卫星的火箭常用的燃料是肼(N2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X+4H2O,则X的化学式是(A )A.N2B.NO2C.NOD.HNO3,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已知反应前共有6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
10、子,反应后已有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N2。,考点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物质的质量,3.(2017泰安,15,2分)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解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据题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反应可表示为丁 丙+甲。丁发生分解反应,丁一
11、定是化合物,故A正确;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故B正确;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故C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故D正确。,4.(2016泰安,19,2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D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C.m的数值为32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减小了10 g-2 g=8 g,
12、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 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 g-8 g=22 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 g-7 g=18 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 g+18 g-8 g=32 g,故m的数值为32+3=35。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故A错误;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故B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m为35,故C错误;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 g32 g=14,故D正确。,山东真题精练,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2017德州,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教版 化学 九年级 课件 第五 单元 定量 研究 化学反应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