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地表环境评估ppt课件.ppt
《第14章 地表环境评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章 地表环境评估ppt课件.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篇 自然地理学的应用 方法、原理与实例,第十四章 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第十五章 地表环境预测第十六章 地表环境的规划与管理第十七章 地表环境的优化与调控,第十四章 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第二节 生物环境分区与评估第三节 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与区划第四节 水资源与水资源分布第五节 土地分类、分级与评估第六节 综合自然区划,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各种天气过程长时期的综合表现,包括天气多年的平均状态和极端状态。一般用某一地区各种气候要素(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等)的统计量来表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世界气象组织建议将30年作为描
2、述气候的标准时段,用气候要素30年的平均值作为气候的特征值。 气候分类就是按一定的标准将全球气候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同一类型的气候,其热量、水等特征均符合同一规定的范围。,一、气候分类,柯本气候分类与主要的气候带和气候型,其中A、C、D、E带为湿润气候,B带为干旱气候,H带为高地气候。各带气候又据气温、降水及自然植被分布划分为若干气候型,用f、m、w等字母放在首位字母后表示,如Af 表示热带雨林气候。在气候型的基础上又根据气温的差异划分出气候副型,用a、b、c、d等字母放在第三位来表示,如Cfa表示副热带湿润气候。,柯本气候分类系统中所用的符号及意义,全球六个气候带(柯本气候分类系统),德国气候
3、学家柯本(W. Koppen)以气温和降水为指标,参照自然植被状况于1900年建立了柯本气候分类系统,在气候分类法中属于经验分类。随后经过多次修订,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气候分类系统。 在柯本气候分类系统中,首先根据气温状况将全球气候分为六个气候带,用A、B、C、D、E和H表示,在柯本气候分类系统中位于表示字母的首位。,气候类型图(据刘德生),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一)热带气候(A) 热带气候以无冬区别于其他气候带,各月的平均温度均在18以上,以2127为典型。气温的年较差小,通常小于5.5,相比而言日较差较大,有时超过11。 在热带气候带降水量和降水形式的变化要大于温度的变
4、化。因此,降水形式就成为划分气候型的基础。据此将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Af)、热带季风气候(Am)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Aw)三种类型。,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1.热带雨林气候(Af)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区域,由赤道向南、向北伸展到约525左右。 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炎热多雨,最冷月均温在18以上,年均温在25左右,最少月降水量在60 mm以上,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 mm以上。这里是植物生长的乐园。未受人类影响的原始森林区森林高大茂密,树种繁多。,热带雨林(海南尖峰岭),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2.热带季风气候(Am) 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夏
5、季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的热带海岸低地带。 热带季风气候区有一明显的干季,干季里至少有一个月的降水不足61 mm,但干季较短,且随后较长的雨季里丰沛的降水补偿了干季降水的不足,年平均降水量仍然超过1,000 mm,没有出现土壤水分亏空现象。热带季风区的植被主要还是常绿林,其间夹杂分布有一些草地。不过,这里的常绿林没有热带雨林区茂密,在与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区临近的地方常绿林逐渐过渡为热带旱生林。,海南尖峰岭,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3.热带疏林草原气候(Aw)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外围、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过渡区,纬度位置一般位于南、北纬515。 尽管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区
6、通常能拥有750 mm1,750 mm的年降水量,但干季的时间更长,已有土壤水分亏空现象出现。干季时间的长短和干燥程度随着距赤道距离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距赤道越远干季时间越长,干燥程度越严重。当热带辐合带向极地方向移动时带来夏季的降水和多云的天气,在副热带高压带影响下,干季温暖而天气晴朗。这里的植被以高草原为主,散生的耐旱乔木点缀其间。,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二)主要的干旱气候(B) 干旱气候区的潜在蒸发量总是大于降水量,全球35以上的陆地属于干旱气候,干旱气候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气候类型,一般出现在两类地方。第一类,由分别位于30N和30S附近的两条不连续的干旱带组成。这类
7、干旱带受半永久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第二类,是冬季受冷高压气团控制的,水汽无法到达的大陆内部和与海岸平行的沿岸山脉背风坡的雨影区。 干旱气候并不一定全年都干燥,年降水量可以波动于0625 mm,接近热带的干旱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750 mm之多。,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1.干旱荒漠气候(BW) 根据热量条件,干旱荒漠气候又细分为低纬度热荒漠气候(BWh)和中纬度冷荒漠气候(BSk)两种气候副型。(1)低纬度热荒漠气候(BWh) 即热带、亚热带荒漠气候,年均温在18以上。这种气候副型一般集中分布于大陆的西岸。降水主要来自夏季的对流雨。有的地方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降水,而另一些地方
8、年降水量可达35 mm。(2)温带冷荒漠气候(BWk) 该气候副型的分布区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中亚各国、和亚洲的蒙古等地。该气候副型区的年均温低于18,而年均降水量仅在150 mm左右。,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2.半干旱草原气候(BS) 根据热量条件,半干旱草原气候又可细分为低纬度热草原气候(BSh)和中纬度冷草原气候(BSk)两种气候副型。(1)低纬度热草原气候(BSh)。该气候副型一般位于热荒漠气候区的外围。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变动形成干的夏季和湿的冬季。年均温在1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低于600 mm。(2)中纬度冷草原气候(BSk)。该气候副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南半球很
9、少。年降水变率较大,波动于200 mm400 mm之间。,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三)温暖带气候(C) 温暖带气候以至少有一个月的平均温度低于18区别于热带气候(A),但最冷月的温度在0以上。以丰富的降水量区别于干旱气候带(B)。从全球规模上,温暖带气候可以看成是热带气候和冷温带气候之间的过渡带气候。根据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夏季气温状况,可将温暖带气候分为夏干温暖气候(Cs)、冬干温暖气候(Cw)和常湿温暖气候(Cf)三种气候类型和若干种气候副型。,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1.常湿温暖气候(Cf) 根据夏季气温状况(表14-1),常湿温暖气候可分为:亚热带湿润气候(Cfa
10、)和温带西海岸海洋性气候(Cfb、Cfc)。 亚热带湿润气候(Cfa):分布于南、北半球2030之间的五个主要大陆的东南部。流向极地的暖洋流在这些地区的海岸带经过。湿润的海洋气团常常带来午后的暴雨降水。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温带西海岸海洋性气候(Cfb、Cfc):中纬度气旋从海洋上给临近的陆地带来稳定的温带湿润海洋气团。在没有地形障碍的地方,Cfb气候可以从北大西洋向东延伸数百千米。但在有山地阻碍湿润的向岸风的地方,这样的气候仅局限于海岸地带。全年丰沛的降水孕育了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2.夏干温暖气候(Cs) 又称为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大陆西岸
11、有冷流流经的地区,包括地中海沿岸、加利福尼亚沿岸、智利中部、南非的西南部海岸和澳大利亚西南部与南部沿海。 夏干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的反映。Cs气候区每年从5月到9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形成干燥的夏季。随着秋季的来临,副热带高压向赤道方向移动,气旋锋面活动的频率增加,降水随之增加,形成湿润的冬季,年降水量的79集中于冬季。 夏干气候可导致夏季水平衡的亏损。冬季降水重新补给土壤水,夏干温暖气候区的自然植被为耐旱的硬叶常绿灌木林。,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3.冬干温暖气候(Cw) 又称冬干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非洲南部亚热带内陆高原和中国南
12、部等地。 一般情况下,伴随着冬季的离岸风是导致冬干的主要原因。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以及澳大利亚东北部,降水主要是由湿润的夏季风带来的。在其他情况下,如非洲中南部,冬干是热带辐合带随着太阳移向北半球的结果。,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四)冷温带气候(D) 冷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暖带气候区(C)的北部。北半球的陆地东西向延伸长达数千千米,因此大陆的内部受海洋的影响很小。全年至少有一个月的平均温度高于10,而最冷月的均温在0以下。该气候带占全球面积的7,但却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1。 冷温气候以全年温度较低为其特征,降水主要出现在温暖的夏季。,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五)
13、极地气候(E) 在北极圈和南极圈内,夏季和冬季与白天和黑夜是相对应的。在两极附近,夏季可有6个月的白天,月均温“跃”至22,而冬季则有6个月的黑夜,持续的辐射损失导致全球极低温和面积广大的冰原的出现。极地气候有两种主要类型,即苔原气候(ET)和冰原气候(EF)。,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1苔原气候(ET)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尤其是北冰洋沿岸。冬季严寒而漫长,最热月均温介于010,相应的植被为苔藓、地衣和矮灌木。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如果未冻结的话,常给沿海地区带来雾天。夏季因排水不良,常形成滞水环境,成为蚊、蝇孳生的场所。降水主要出现在温暖的月份,但年降水量很少超过300 mm。,第一
14、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2冰原气候(EF) 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内部,以及北 冰洋中的浮冰上。严酷的气候条件使气候资料的积累变得十分困难。最热月的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在90mm左右,降雪是主要的降水形式。,第一节 气候类型划分与气候环境评估,(六)高地气候(H) 在高山地带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风力增大,日照增强,在一定坡向和一定高度范围内,降水随高度增大而增大,并在一定高度达到最大降水量(即最大降水量带),随后降水又随高度增高而减少。这就导致高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带性。这种高度带性随山地所处纬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三、气候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气象要素对人体的直接影响:
15、氧气:人类只能忍受大气氧分压20%的降低,因此一般来说,人在高于海拔2000米的地方就会出现高山反应;温度:一般来说人体只能忍受体内4oC的变化。体温低于32oC就会失去知觉,高于41oC就有可能导致人体循环系统的崩溃。热、湿的综合影响:温度20-24oC,湿度40%-60%是体感最舒适的温湿度范围。气候对人类健康的间接影响(不同气候区和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典型疾病,其发病率也不同。风湿病、关节炎的发病率在冷湿地区是干热地区的4倍)气候或气象灾害(不同气候区有不同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生活与生产均带来影响),人对温、湿度感觉分类,温度2024,湿度40%60是体感最舒适的温、湿度范围。当环境的炎
16、热和潮湿组合时,人的感觉极不舒服。温度与湿度的组合情况可以用温湿度指数THI来表示。,第二节 生物环境分区与评估,生物对地表环境的塑造,尤其对地球化学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参与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二)改变大气圈、水圈的组成(三)参与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四)参与岩石和非金属矿物的建造,一、生物与地表环境,生物在地表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参与岩石和非金属矿物的建造,生物在地表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参与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改变大气圈、水圈的组成,参与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二、生物环境评估指标,1、 生物多样性: 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多种活有机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序地结合
17、在一起的总称。它既是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相互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标志。 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通常从物种的丰富程度,以及物种的优势和均匀程度两方面来衡量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状况。,生物环境评估指标,2、静初级生物生产率: 绿色植物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其生产量称为初级生产量。植物在地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速率,减去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质的速率,叫做净初级生产率。只有净初级生产量才能被人或其他动物所利用。净初级生产率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地表无机环境的优劣,同时也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决定
18、了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因此净初级生物生产率可以作为生物环境评估的重要指标。,世界大陆净初级生产率(Huggett,1998),从世界海洋和陆地生物净初级生产率分布图不难看出,生物净初级生产率,陆地高于海洋,近岸浅海高于开阔大洋,森林高于草原,沼泽高于河流、湖泊,草原高于沙漠,草甸高于冻原等等。,三、世界生物环境分区与评估,不同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率(根据Strahler,1997),生物环境分级评价结果,四、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及其分布,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占据一定环境空间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称为种群。 群落是种群集合体,是一个比种群更高级更复
19、杂的生命组织层次。生物群落则是在一定地域的环境空间里,由彼此在发展中有密切联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生物群体。 根据生物群落所居空间环境特征的不同,可将地球表层的生物群落分为陆地生物群落和水域生物群落。,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季相变化,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湖泊到森林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阶段沼泽湿地阶段旱生演替森林,世界陆地生物群(Mackenzie,1998),四、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及其分布,(一)热带雨林生物群落 热带雨林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以内的广大地区,在大陆的向风海岸可延伸到南、北纬1525地区。南美洲的亚
20、马孙河流域和非洲的扎伊尔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生物群落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其次为亚洲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以及居于它们之间的印度尼西亚群岛地区。世界上近一半的森林分布在热带雨林区。,四、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及其分布,热带雨林生物群落的生物组成极其丰富,热带雨林生物群落是个多优势种或无优势种的生物群落,单位面积内物种数很多,但每个种的个体数并不多。在热带雨林中,相邻的两棵树木很少是同种的。 热带雨林生物群落的结构极其复杂。林冠稠密,在真正的热带雨林顶级群落,能透射到地面的阳光有时仅为1。因此,林下只有少数耐阴植物生长。乔木高大,常达4060 m。乔木的根通常较浅,常有板状根作为支撑。层间植物种类繁
21、多,主要有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和寄生植物。动物以树栖攀援型为主。 热带雨林生物群落分布区有机物质分解迅速,因此林下地面积累的枯枝落叶很少。一旦天然植被被清除,强烈的淋滤作用将导致氧化土表层硬化,生态恢复困难。,热带雨林生物群落,热带雨林生物群落,四、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及其分布,(二)热带疏林草原生物群落 热带疏林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外围,常见于东非、南美洲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北部、印度半岛等地。 从外观看,热带疏林草原主要由13 m 高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构成。在草原的背景上,旱生乔木呈单株散生或小丛分布。旱季来临草木枯萎,常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发生火灾,抑制了许多乔木的生长。
22、动物以地栖为生,食草动物占优势地位。随着雨季的到来,植物生长茂盛,各种食草动物和许多食肉动物一起来到草原,昆虫及穴居动物开始活动,草原呈现一派生机。当旱季到来时,草本植物枯萎,乔木落叶,鸟类和许多哺乳动物向水草丰盛的地方迁徙,昆虫等进入蛰伏状态,整个草原寂静而无生气。,热带疏林草原生物群落,热带疏林草原生物群落,四、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及其分布,(三)荒漠生物群落 荒漠生物群落的分布与干旱荒漠气候区(BW)的分布基本一致。在北半球,从非洲北部的大西洋海岸开始,向东北经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伊朗沙漠,直到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塔尔沙漠,以及亚洲中部的沙漠均有荒漠生物群落分布。此外,荒漠生物群落还分布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4章 地表环境评估ppt课件 14 地表 环境 评估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0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