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武大.ppt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武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武大.ppt(7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世界各国的GDP(2003年),01-美国-108572亿美元-人均-37051美元 ;02-日本-49487亿美元-人均-38865美元 03-德国-23862亿美元-人均-28952美元; 04-法国-17316亿美元-人均-28655美元 05-英国-17750亿美元-人均-29451美元;06-意大利-14554亿美元-人均-25067美元 07-中国-13720亿美元-人均-1056美元 08-加拿大-8505亿美元-人均-26161美元 09-西班牙-8271亿美元-人均-20536美元 10-墨西哥-6116亿美元-人均-5827美元 11-印度-5561亿美元-人均-522美元
2、 12-韩国-5209亿美元-人均-10718美元 13-荷兰-5093亿美元-人均-31207美元 14-澳大利亚-5082亿美元-人均-25525美元 15-巴西-5070亿美元-人均-2754美元 16-俄罗斯-4288亿美元人均-2982美元 17-瑞士-3140亿美元-人均-42148美元 18-比利时-3008亿美元-人均-29023美元 19-中国台湾-2995亿美元人均-13165美元 20-瑞典-2975亿美元-人均-33092美元,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第十四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核算解决GDP“是什么”、“是多少”国民收入决定解决GDP为什么会这样“简单”考察
3、“两部门”、“产品市场”第一节 简单模型两部门一、追根溯源:Keynesian Law(一)前提1、短期分析:“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典型:技术不变2、价格刚性(price rigidity):价格一经形成,就不易变动。(二)背景(background)19291933年“大萧条” 1、资源闲置2、AD闲置资源被利用产量、价格不变(三)Keynesian Law: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经济恢复均衡,达到AD=AS状态,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国民收入又名: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的意愿支出。(二
4、)模型1、列表法2、公式法:Y=C+I3、图解法(1)45线法(2)储蓄恒等于投资法,均衡国民收入表,均衡国民收入图,图解简单国民收入,C+I,o,y,45线,C+I,y0,o,S,I,S曲线,I,总供给Y是横轴,无法与纵轴C+I相交。我的每个点都表示Y=C+I,Y,Y0,第二节 消费理论,组成GDP的排头兵,“三驾马车”的第一驾一、消费函数因变量消费,自变量DPI、DPIe、P、生命周期、消费意识、利率、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等等。(一)一般表达式:c=c(y)1、Y与C正相关2、APC与MPC(1)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APC=C/Y
5、(2)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MPC=C/Y=dC/dY表格:我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我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继续,一、消费函数(二)线性表达式1、诠释:c=+y自发消费,不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纵轴截距MPC,直线斜率y引致消费,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2、新解APC与MPCAPC=c/y=(+y)/y=/y+=/y+MPC(1)APCMPC(2) /y0,所以APCMPC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的影子(一)表达式:y=c+ss=y-cs=y- -y=-+(1-) y,o,y,c,C=+y,0,s,y,储蓄曲线,继续,二、储蓄函数(二)AP
6、S与MPSAPS=s/y, MPS=s/y=ds/dy=(1-)APS=s/y=-+(1-) y/y=-/y+(1-),所以,APSMPS (三)形与影1、APC+APS=1证明:y=c+s1=c/y+s/y1=APC+APS2、MPC+MPS=1证明:y=c+s1=c/y+s/y1=MPC+MPS,MPC+APC1,MPS+APS1,继续,三、其他(一)百川归海:家庭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乐队非乐手的简单加总(二)并非凯恩斯的专利消费函数拓展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J.S. Duesenberry)“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 经济衰退y,c存在向下刚性c
7、不变或轻微下降,0,y,c,cl,继续,三、其他(二)消费函数拓展2、生命周期理论(F. Modigliani)YLWL=CNL=CWL+C(NLWL)其中,WL工作期,NL预期寿命,YL每年劳动平均收入,C年消费量,c*(NL-WL)储蓄0t1幼年期,cy, s0,s的用途有:还债,养老储蓄,放债。 t3老年期,cy,s0,t他有两件事要做:消费(用青年期的储蓄),讨债。(三)永久收入消费理论(Milton Friedman),Y,c,o,t,t1,t2,t3,永久收入消费理论,1、前提(Ppermanent,永久;ttransitory,暂时)(1)y=yp+yt, c=cp+ct(2)c
8、p=yp, 为消费倾向(3)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无关,暂时收入用于储蓄2、应用:(1)繁荣阶段,现实收入恒常收入,现实消费=恒常消费,所以现实APC恒常APS(2)萧条阶段,正好相反。所以,政府税收政策失效。,布什的智囊团也无可奈何,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模式,将第十三章中的国民收入基本公式中的C具体化。一、两部门模式(一)代数方法(二)几何方法二、三部门模式(一)代数方法1、政府征收定量税2、政府征收比例所得税(二)几何方法1、定量税2、比例所得税三、四部门模式(一)代数方法(二)几何方法,两部门模式的代数方法,建立方程组:求解此方程组,得:所以,两部门模式的几何方法,Y0之左:YC+I, U
9、nintended Inventary0,生产扩大Y0之右: YC+I,UI0,生产缩减.,三部门模式的代数方法,1、政府征收定量税由此得:I+G=+YTY+T+T整理,得(1-)Y=T+I+G所以2、政府征收比例所得税:从而:I+G=+(1t)(1)Y+tY=+YytY+tY+tY=+(1+t)Y所以,,三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1、定量税:T(S+T)左上移Y02、比例所得税:tS+t(Y)的斜率Y0,O,I+G,S+T,O,I+G,S+tY,四部门模式的代数方法,模型为:得:,四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如图:,C+I+G+(X-M),45度线,O,第四节 乘数理论,内维尔舒特城市的毁灭,非典时期
10、口罩厂的兴盛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凯恩斯经济学的两大支柱之一一、投资乘数两部门经济(一)含义: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KI=Y/I(二)推导:1、直接法;2、公式法之一;3、公式法之二(三)取值范围:因为01,10,011,所以11/(1)(四)节约悖论1、从群蜂怨言讲起:蜜蜂群落为何从繁荣走向衰败?2、悖论:前提正确,推理过程正确,结论却不可思议。3、传统经济学VS凯恩斯经济学:何为美德,何为罪恶?(五)作用:双刃剑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反之亦然。,投资乘数的直推法,1、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20,意味着新雇工人的收入增加20,形成Y1=I=20。2、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
11、收入去购买棉布,带动了棉布的生产,使生产棉布的工人的收入增加。Y2=I3、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生产棉布的工人用他们的收入去购买自行车,使生产自行车的工人收入增加。Y3=2I4、加总:Y=Y1+Y2+Y3+YN=II2In1I=I(12n1)=I ,因为01,所以当n时,n0,于是有Y= I1/(1),所以KI= Y/ I=,何为美德?何为罪恶?,(1)传统经济学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2)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明)陆楫:“予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凯恩斯:“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国。”,投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一,投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二
12、,节约悖论,储蓄是一种节约行为。某个家庭储蓄增加,就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从而使个人收入增加。但如果所有家庭都增加储蓄,则MPS,从而投资乘数下降,国民收入收缩。消费对个人来讲是浪费。个人增加消费使收入减少,但所有的人都消费会导致MPC,从而投资乘数增加,国民收入扩张。,真不可思议!,二、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一)基本表达式:(二)政府支出乘数KG=Y/G所以,KG=Y/G=1/(1),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三)税收乘数:KT=Y/T所以,可得以下结论:(1)T对Y的影响为负;(2)(-)/(1-)的绝对值小于1/(1-)的绝对值,所以税收变动对Y的影响程度小于G对Y的影响.为此,政府需重
13、视政府支出的作用。,新政府的预算(政府支出的作用),在2003年的预算中,虽然继续发行1400亿元建设国债(其中1150亿元纳入中央预算,250亿元代地方政府发行),但国债资金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项目,即继续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使用方向和结构,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中西部地区等方面倾斜。引人注目的是,预算案中明确规定,一般性支出原则上实行零增长,主要是加大重点支出项目的投入和保障力度。 这五大项重点保障的支出是: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三是保障教育、科技。四是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五是增加国防支出。在向全国人大的报告中,财政部
14、长单独详细介绍了前两项支出的具体安排。它们在预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环境变迁,施政的方向也要变迁。预算结构的变化已经显示,新一届政府将向中国之车注入更多保持平稳运行的润滑剂,而不再是提升速度的汽油。,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四)平衡预算乘数:政府同时增税、增支的影响。(五)转移支付乘数:KTR=Y/TR1、基本表达式:,三部门经济:征收定量税,可得基本表达式为:2、KTR的推导:同理可得:结论(1):1/(1-)/(1-),所以改变政府支出相当有效。(2)KTR的绝对值等于KT,所以同时增税、增转移支付不会影响国民收入。,三、三部门经济:征收比例所得税,(一)基本表达式:(二)各种乘数(
15、三)结论:征收比例所得税时,乘数的作用变小。证明:(1-t),-(1-t)-,1-(1-t)1-,,征收比例所得税时的乘数,1、政府支出乘数:2、税收乘数:3、转移支付乘数:4、平衡预算乘数:最后有:KB=1,?,四、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只介绍出口乘数(一)基本表达式(二)KX推导结论:四部门经济中,乘数作用变小。增加的收入中有一部分用作进口。,第十四章 案例,案例1:我国的储蓄问题 我国一直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截至2001年8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06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6.1个百分点,比去年底高5.4个百分点。8月份储蓄存款增加8
16、81亿元,比去年同月多增861亿元。年累计储蓄存款增加6254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748亿元。其中,活期储蓄增加2423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15亿元;定期储蓄增加366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396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多表明储蓄存款稳定性增强。为了刺激我国的经济增长,使大量的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我国央行多次调整利息,2002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这已经是自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以来的第八次降息,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的居民储蓄还是呈不断上升的势头。 问题:1、解释下列名词:消费函数、储蓄函数2、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决定一国储蓄率的
17、原因,并简要说明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案例1的解答,一般来说,一国的储蓄率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决定的:(1)资本市场状况。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居民会把相当大部分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从而降低储蓄率。(2)社会保障体系。如果一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达,居民没有后顾之忧,就会增加消费比率,从而储蓄水平会较低。(3)将来收入的保障情况。如果一国居民的将来收入有较强的保障,则储蓄率就会较低,反之较高。(4)一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案例1的解答(续),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2)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3)将来收入没有保障。我国居民中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将来的
18、收入没有保障,只能靠储蓄积累资金。(4)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低。由于总体收入水平低,所以要考虑将来的各种支出,必然要提高储蓄率。 (5)消费习惯使然。,案例2,国防支出与经济 通过分析美国国防预算对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出政府购买乘数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前期里根执政时,美国国防开支急剧扩张,国防预算从1979年的2710亿美元飞速增长到1987年的409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7.5%。国防建设对经济增长起了很强的刺激作用,帮助经济走出了19811982年的衰退,并且推动了80年代中期经济景气的形成。从1990年开始,美国加快了对国防开支的削减。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防开支已经被削减到低于
19、GDP的5%的水平。这时乘数的作用就相反了,削减国防开支导致90年代初产出增长缓慢,从飞机制造业来说,从1990年到1993年,至少损失掉170000个工作机会。而且,老布什并未使军工企业成功转型。,案例2的问题与解答,说明政府购买乘数乘数发生作用的机制。 政府购买乘数发生作用的变动机制是,增加一单位政府购买,经济中将增加等量的政府购买产品的需求,从而使得所购买商品增加相同的数额。这种商品供给增加使得经济中的总收入增加相同数额,收入的增加又导致家庭增加消费,其数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消费需求增加又如同政府购买引起的需求增加一样引起连锁反应,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第十四章习题,14、(1)均
20、衡收入Y=(100+50)/(1-0.8)=750C=100+0.8X750=700,S=-100+0.2X750=50(2)非自愿存货积累=800-750=50(3)新收入Y1=(100+100)/(1-0.8)=1000所以,新增加的收入Y=1000-750=250(4)收入Y=(100+50)/(1-0.9)=1500S=-100+0.1X1500=50.投资增加,导致新收入Y1=(100+100)/(1-0.9)=2000,所以Y=2000-1500=500(5)乘数随MPC的变动而变动。16、(1)可支配收入YD=YTTR=0.75Y+62.5均衡国民收入=C+I+G=0.6Y+40
21、0所以,Y=400/0.4=1000(2)KI=2.5,KG=2.5,KT=2,KTR=2,,第十五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I0?I并非外生变量,要受到r的影响。rIY引进r以后,产品市场要与货币市场牵手。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一、投资函数:I=e-dr1、e自发投资,不依存于利率的变动而变动的投资2、d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3、投资曲线以数量为横轴,价格为纵轴二、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MEC)(一)含义:厂商增加一笔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公式为:(二)MEC递减规律:,投资曲线,如图:I=e-dr,资本边际效率公式,Rn预期利润,R0投
22、资,rMEC公式一公式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1、内容: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投资的增加,MEC呈递减趋势。2、原因:(1)投资对资本品需求资本品价格投资支出R0MEC(2)投资预期未来产量预期利润下降MEC3、意外收获:MEI(Marginal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缩小之后的MEC。MEIMEC,三、与投资有关的因素,(一)预期收益:预期收益投资1、预期市场需求预期收益2、工资成本预期收益,on the other hand ,工资成本机器替代劳动投资3、减税预期收益(二)投资风险:风险大投资(三)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股票市场价值新建一个企业的成本新建企
23、业优于购买旧企业投资,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亲密接触,建立r与Y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S与I两个桥梁得以建立起来。一、含义:反映r与Y之间关系的曲线,分析I=S时的r与Y组合,表明产品市场的均衡。注意二、推导rISY,桥的两端是利率与国民收入,桥梁是I与S三、方程:(一)两部门经济:1、均衡条件2、方程(二)三部门经济:,两部门均衡条件,IS方程两部门,IS方程三部门,方程,IS曲线含义注意,注意:IS曲线所表示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它只表明当利息率和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反方向变动关系时,投资和储蓄保持相等,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了满足
24、。,IS曲线的推导,图A:由r推出I;图B:由I得出S;图C:由S得出Y;图D:对r与Y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四、斜率大小的决定因素,(一):前提是不考虑t与d1、数学意义:大 (1t)大1 (1 t)小 斜率绝对值小IS曲线平缓2、经济学意义: 大 1 (1 t)小乘数大 Y的变动幅度大(二)d:前提是,不考虑与t1、数学意义: d大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小IS曲线平缓2、经济学意义: d大投资对利率的变动敏感Y的变动幅度大(三)t:前提是不考虑与d1、数学意义: t大1 t 小 ( 1 t )小1 ( 1 t ) 大斜率绝对值大IS曲线陡峭2、经济学意义: t大,乘数小,Y的变动幅度小。,五
25、、IS曲线的移动,斜率变动,影响IS的倾斜度;若截距变动,则导致IS曲线本身发生位移。(一)自发支出变动:+e( +e )/d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IS右移,即r不变时,Y也增加。(相当于教材中对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变动的解释)。(二)乘数变动:1/(1)截距变大IS右移。(三)政府支出变动:方程为:G截距变大IS右移(移动时要体现乘数的作用)(四)T变动:T截距变小IS左移(移动时要体现乘数的作用),第三节 均衡利率的决定,分析IS 时,假定r已知。果真如此?NO!r取决于一、货币的需求(一)特指(L)Liquidity Preference,流动偏好。人们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鸿业 宏观经济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