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ppt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药学部 伍俊妍,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高,占内科疾病的1/4,调查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死亡在各类疾病死因中居第3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病因:吸烟-肺癌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大气和职业污染-SO2、粉尘、刺激性气体、石棉吸入性变应原-尘螨、动物皮毛、汽车尾气、花粉、食物添加剂感染病原体-结核、SARS病毒、禽流感、耐药菌,总 论,呼吸系统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通常以喉的环状软骨为界将呼吸道分为上、下两部,解剖学,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常见症状:咳嗽、咳
2、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等物理诊断:X线、CT、MRI、支气管造影痰液检查:细菌培养、脱落细胞学检查肺功能检查:判断通气和换气功能(阻塞性通 气障碍和限制性通气障碍)纤维支气管镜:对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 直观观察,活检采样 抗原皮试:哮喘的变应原检测;结核菌素试验血清学诊断: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非典型肺炎,内 容,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指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腔、咽部或喉部的急性炎症,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原体:病毒(占90%以上)、细菌、肺炎支原体等发病诱因:免疫
3、力下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病毒: 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 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等,病毒感染后常常继发细菌感染。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婴幼儿时期呼吸系统解剖和免疫特点易患本病。,致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毒,致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细菌,临床类型和表现,冬春季,散发/流行,飞沫传染临床类型:普通感冒(鼻病毒),病毒性咽炎、喉炎(腺病毒),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咽结膜热(腺病毒/副流感、合胞病毒),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溶血性链球菌)典型症状:普通感冒:鼻塞、流涕、打喷嚏、流泪等,严重可发热、咳嗽、头痛、全
4、身乏力等。流感: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咽痛,卡他症状,也可呕吐、腹痛、腹泻血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血清钙病程:3-5天,如无并发症,属自限性疾病,如体温不退或有反复应考虑有并发症。,治疗原则,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且抗病毒药的作用无特异性,目前不主张常规使用抗病毒治疗。治疗原则:对症处理、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劳累和受凉,防治继发细菌感染。细菌感染者全身症状明显,咳黏液痰或脓痰,血液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流感确诊者应隔离治疗。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是流感疫苗。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药物治疗,发热头痛 -非甾体抗炎药
5、: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咳嗽、咳痰-镇咳祛痰药:右美沙芬、可待因,复方干草片、复方止咳糖浆、溴己新、氨溴索卡他症状- 鼻黏膜血管收缩剂:伪麻黄碱 抗组胺药:氯苯那敏、地氯雷他定抗菌药物使用:确认为细菌感染时方有指征使用,抗菌药: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孢,磺胺类药不易清除咽部细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对四环素类耐药者多见。抗病毒药物(不常规使用):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奥司他韦,对症治疗,常见上呼吸道感染复方制剂,用药注意事项,阿司匹林(水杨酸制剂):儿童禁用(瑞夷综合征)伪麻黄碱(肾上腺素能):高血压、心脏病、甲亢慎用氯苯那敏:中枢抑制作用,高空作业和驾驶等禁用;其M胆碱受体作用,肠梗阻、前列
6、腺肥大、青光眼、甲亢慎用对乙酰氨基酚:警惕其肝损害风险联合用药需看清复方药物成分,避免重复用药,第二节 肺炎,肺炎病死率门诊患者15,住院患者平均为12,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者约40。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其中细菌性肺炎占我国成人肺炎的80。发病机制:1.宿主防御功能障碍2.病原体侵入下呼道,肺炎(pneumonia)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实质(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炎症。,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白细胞增多,中性比偏高,干、湿啰音,X线上的斑片状阴影或间质性改变,胸腔积液等医院获得性肺炎、卡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表现和
7、X线往往不典型。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正常胸片,肺炎胸片,肺炎的分类(一),按解剖学分大叶性肺炎,即肺泡性肺炎: 炎症经肺泡肺泡间孔 肺泡 肺段肺叶, 支气管一般不受累,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炎症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肺泡,多继发于其他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间质性肺炎: 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多见于病毒、支原体和过敏因素,肺炎的分类(二),按病因分:细菌性肺炎:G+:肺炎链球菌、金葡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G-: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棒状杆菌、梭状杆菌真菌性肺炎: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病毒性肺炎:腺病毒、呼吸
8、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的分类(三),按获病方式分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病原菌:肺炎链球菌(40-70%),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杆菌、金葡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 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病原菌:革兰染色阴性杆菌(70%),其次为金葡菌,治疗原则,抗感染治疗经验治疗:根据本地区流行
9、病学,广覆盖、选低毒副作用药物特异性病原学治疗:经验治疗前取样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用药方案。支持治疗卧床休息、物理降温、退热药、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祛痰止咳,不用镇咳药老年人或合并COPD:支气管扩张剂缺氧:吸氧重症病例,加强监护,防止MODS,常用抗菌药物类别,-内酰胺类: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为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大环内酯类、氯霉素、林可霉素类: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为抑菌剂,如:阿奇霉素喹诺酮类: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广谱杀菌剂,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氨基糖苷类: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30s亚单位,为静止期杀菌剂,如:丁胺
10、卡那、庆大霉素糖肽类:抑制细菌转肽酶,阻止肽聚糖形成、延长、交联,为杀菌剂,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四环素类: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特异性结合,为广谱抗菌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特异性病原学治疗(一),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林可霉素类、喹诺酮类可作为替代,重症患者可联合用药,耐药病例可用万古霉素。金葡菌和表葡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一般选用头孢菌素、大环内酯、林可霉素类、喹诺酮类,重症患者可联合用药, MRSA 、MRSE可用万古霉素。,特异性病原学治疗(二),肺炎克雷白杆菌: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亚胺培南、氨曲南其他G-杆菌:二、三代头孢、喹诺酮、
11、碳青霉烯 铜绿:哌拉西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军团菌:首选红霉素等大环内酯,多西环素肺炎支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次选四环素类,疗程23周。衣原体: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的疗效不确切,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的抗病毒药有利巴韦林、阿糖腺苷、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奥司他韦(达菲)。肺真菌病:轻者氟康唑,重者两性霉素B,其它药物还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特异性病原学治疗(三),国内CAP常见致病原构成,(* 共入组665例病人,其中完成非典型致病原检测的为610例,故 CAP致病原谱分析在610例样本中计算),3.刘又宁,陈民钧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6年1月第29卷第I期,3
12、-8,CAP的常见致病菌,检出率%,一项研究,109例CAP患者,常规检测肺炎链球菌为第二位病原;应用经胸壁穿刺抽吸物继续检测未检出患者病原,结果病原体比例改变,肺炎链球菌为第一位致病原,Ruiz Gonzalez A, et al. I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he leading cause of pneumonia of unknown etiology ? A microbiologic study of lung aspirates in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m
13、 J Med ,1999 ,106 :385-390.,CAP经验治疗(一),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16年,CAP经验治疗(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16年,CAP经验治疗(三),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16年,HAP经验治疗(一),初始经验治疗的决定因素是患者是否存在多重耐药(MDR)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无MDR感染危险因素、早发的HAP病原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MSSA、抗菌药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变形菌属、粘质沙雷菌等)推荐抗菌药物:头抱曲松、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氨节
14、西林舒巴坦、厄他培南等。,美国2005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HAP经验治疗(二),有MDR感染危险因素、晚发的HAP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MRSA及嗜 肺军团菌。推荐联合用抗菌药物:抗铜绿的-内酰胺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定、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联合抗铜绿的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或联合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有MRSA危险因素或当地MRSA发生率较高的需联合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如肺炎克雷伯菌或不动杆菌属疑为产ESBL菌株, 应选用碳青霉烯类如为嗜肺军团菌, 联合用药方案中应包括大环内酯类或
15、氟喹诺酮类而不用氨基糖苷类,美国2005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疗 程,根据病情轻重、感染获得来源、病原体种类、宿主免疫功能决定一般建议疗程:流感嗜血杆菌10-14天肠杆菌科、不动杆菌14-21天铜绿假单胞21-28天金黄色葡萄球菌21-42天,MRSA适当延长疗程卡氏肺孢子虫、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14-21天,药物相互作用,头孢类与利尿剂,抗肿瘤药,氨基糖苷类合 用,应监测肾毒性;大环内酯类酶抑制作用,提高茶碱、地高辛、 华法林等血药浓度氨基糖苷类肾毒性,耳毒性,增加肌松作用, 呼吸抑制;喹诺酮类提高茶碱、华法林、环孢素等血药浓 度;糖肽类耳毒性,肾毒性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内酰胺类:过
16、敏反应;大环内酯类:消化道不良反应,肝损害;氨基糖苷类:耳毒性,肾毒性,消化道反应;喹诺酮类:消化道,神经系统,心血管不良反应糖肽类:耳毒性,肾毒性,和变态反应,第三节支气管哮喘,哮喘(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全球患哮喘者约3亿,在西欧发达国家较高。我国患病率约14%。儿童、青少年成人,城市农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病因和发病机制,
17、病因:遗传因素,占7080%;激发因素如粉尘、感染、温度变化、精神因素、运动、药物。发病机制:型变态反应; 神经因素; 炎症反应; 气道高反应性。典型症状:可变的呼气为主的呼吸困难伴哮鸣音,中重度患者听诊则为呼吸音减弱甚至无,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哮喘的分期与治疗原则,急性发作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若发作24h以上称为哮喘持续状态,很危险。需要尽快平喘、抗感染,以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纠正缺氧。慢性持续期:相当长时间内表现为喘息、咳嗽、胸闷。需要平喘及其他对症对因治疗,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期:急性发作的间歇期,一般病程越久,缓解期越短。需要密切注意,制定合理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系统 疾病 药物 治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