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石黔高速施工总承包指挥部五分部 石会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一、 工程简介1二、 技术标准1三、 气象水文2四、 地质地形地貌2(一) 地层岩性2(二) 水文地质条件3(三) 地质构造及地震4(四) 不良地质现象5(五) 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5五、 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6(一) 施工要求6(二) 技术保证条件6第二章 编制依据10一、 技术资料10二、 技术标准10第三章 施工计划11一、 施工进度计划11二、 劳动力计划11三、 材料供应计划12(一) 材料进场计划12(二) 材料管理及保证措施12四、 设备配置计划131.设备配置原则132.设备选型133.主要施工设
2、备配置144.施工测量仪器及检测设备计划15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16第一节 施工方案16一、 总体方案16二、 进洞方案17三、 正洞施工17(一) 施工测量17(二) 超前预报18(三) 洞身开挖18(四) 施工运输20(五) 洞身支护20(六) 监控量测20(七) 仰拱填充20(八) 结构防排水21(九) 二次衬砌21(十) 附属工程21第二节 施工进度分析22一、 工期安排22二、 进度指标分析22(一) 进度指标22(二) 支护类型及开挖进度指标一览22(三) 衬砌施工进度指标分析23(四) 具体进度安排、形象进度24第三节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及工艺24一、 洞口段施工241.洞口
3、开挖242.边、仰坡施工25二、 隧道开挖26三、 初期支护41四、 二次衬砌52(一) 混凝土施作时间53(二) 施工准备54(三) 施工测量54(四) 钢筋制作安装54(五) 台车就位55(六) 混凝土浇筑55(七) 拆模和养护58(八) 拱顶回填压浆58(九) 施工要点58五、 仰拱施工59(一) 仰拱开挖59(二) 栈桥施工59(三) 仰拱浇筑施工60六、 防排水施工62七、 隧道通风62八、 隧道路面及附属工程64九、 隧道施工技术措施及标准64(一)不良地质及地理条件应对措施64(二)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64(三)反坡排水65(四)台车防撞措施65(五)隧道施工技术措施及其标准65
4、(六)控制超欠挖的技术措施66(七)保护隧道基底的技术措施67(八)控制变形的主要技术措施67(九)保证隧道防水标准的技术措施69(十)保证隧道衬砌内实外美的技术措施70(十一)防止隧道衬砌开裂的技术措施71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72第一节 组织保障72一、 安全目标72二、 安全组织机构72三、 安全生产责任制73第二节 技术措施73一、 进洞施工基本要求73二、 爆破安全作业技术措施74三、 各类机械的操作、运行规则及安全作业措施75四、 施工用电作业安全保证措施76五、 隧道各工序作业安全技术措施77(一) 开挖安全技术措施77(二) 爆破安全技术措施77(三) 装碴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5、78(四) 型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78(五) 喷射混凝土安全技术措施79(六) 防水施工安全技术措施79(七) 衬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80(八) 隧道其它作业安全技术措施80(九) 雨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8181 石黔高速施工总承包指挥部五分部 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 工程简介石会隧道采用设计线间距11.1m37.6m的小净距+分离式组合隧道结构形式 。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K74+715K76+539,长1824m;隧道右线起讫桩号为:YK74+759.5YK76+600,长1840.5m。隧道采用双向四车道,属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为443m。隧道围岩主要为、级围岩,其中级围岩2888m,级
6、围岩776.5m。级围岩主要分布在洞身,级围岩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出口。二、 技术标准(1) 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2) 隧道设计速度:80km/h(3) 隧道建筑限界:1)隧道主洞建筑限界见表1-2-1表1-2-1 主洞建筑限界设计速度项目净宽(m)净高(m)行车道(m)侧向宽度(m)检修道(m)V=80km/h主洞10.255.003.75*20.5/0.750.75*22)隧道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见表1-2-2。3)隧道车行、人行横道建筑限界见表1-2-2。表1-2-2紧急停车带及横通道建筑限界名称净宽(m)净高(m)加宽带(m)紧急停车带13.255.03.75(含侧向宽度0.75)
7、车行横通道6.55.0/人行横通道2.02.5/(4) 隧道里面横坡:单向坡2%(直线段)(5) 隧道内允许最大纵坡: 3%;允许最小纵坡:0.3%。(6) 设计荷载:公路-I级。(7) 隧道防水等级:二级;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8) 隧道衬砌、洞门等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可更换、修复构件设计使用年限30年。三、 气象水文路线区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气候湿润,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立体 性气候特征突出,同时,伏旱、低温、绵雨、冰雹、大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也较频繁。 据黔江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 13.717.6,极端最低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 4
8、4.1。 多年平均降雨量 1000.01224.0mm,多集中在 5-9 月,占年降雨量的 2/3 以上,最大日降雨量 306.9mm(1982年7月28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790%。 本区属乌江支流郁江水系,平面上水系呈树枝、羽毛状。区内主要河流为郁江及石会河。隧道附近冲沟汇入石会河。四、 地质地形地貌隧址区属构造剥蚀侵蚀深切低山中山地貌。隧道与岩层走向相交角度 5880。隧道进口位于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关后村北西侧斜坡坡脚,地形北西低南东高,剖面形态中间缓上下两端陡,地面 高程 548560m,坡向 319,坡角 4248。隧道出口位于龙凤村,地形坡度较陡,北西高南东低, 地面高程 5
9、83593m,坡向 122,坡角 2943。隧址区整体地形中间高两端低,隧址区内地形最高 标高点位于 YK75+840 处坡顶上,标高 1024.20m,最低标高点位于隧道进口外侧坡脚,标高 510.0m, 隧道穿过地带相对高差达 514.20m,隧道最大埋深约 443m。隧址区植被稀少,总体基岩裸露,基本无第四系残坡积层覆盖。(一) 地层岩性据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隧址区分布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下统新滩组( S1x)、小河坝组( S1xh)页 岩及第四系残坡积层,现将各层岩性详述如下:(9) 志留系下统新滩组(S1x): 该层出露页岩,黑色,黑褐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炭质
10、,泥质胶结,质软,风干开裂,抗风化能力弱。强风化岩体破碎,呈碎片状,强风化层一般厚度 2m;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多呈短柱状、碎块状。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及洞身段。隧道的主要围岩岩性为该层。( 2)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 S1xh):主要为页岩,灰色,深灰色,泥质结构,中薄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炭质,泥质胶结,质软,抗风化能力较弱。强风化岩体破碎,呈碎片状,强风化层一般厚度 4m;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多呈短柱状、碎块状。分布于隧道洞身及出口段。主要为隧道的上覆地层,常构成山体顶部的陡崖地形区。( 3)残坡积层( Q4el+dl)主要以块石土为主,块石成分为风化页岩,泥质结构棱角状,灰褐色,含量
11、约占 60%80%,粒径一般 220cm。土层厚度 0.52m,分布在洞口及洞口下部斜坡体上。(二) 水文地质条件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为单斜构造,大部分基岩裸露,地表水排泄条好,降雨经斜坡面 排泄于两侧溪沟,最终汇于进口北侧河沟,出口南侧沟谷,河面高程均低于最低路面设计标高。 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1、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基岩裂隙含水岩组为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及新滩组页岩,岩体多较完整,裂隙多不发育,地下 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带裂隙中,但在中风化岩体内裂隙及砂岩层面可能存在股状裂隙水。据本次调 查,测区地表泉水稀少,流量小,未发现大泉点。地面多呈贫水状,故富
12、水性弱,地下水贫乏,其 中洞身段发育一组纵向深切割的裂隙一,该裂隙通过卫片解译张开度较大,可能延伸至隧道位置, 该裂隙可能在降雨时形成大量裂隙水对隧道位置造成影响。 志留系下统新滩组及小河坝组页岩渗透率小、裂隙不发育,不具备越流条件,可有效控制地下 水向地表溢流及向深部运移,为隧址区主要的相对隔水层。 2、地下水补、径、排 大气降水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且隧址区主要为裂隙水,由于隧道洞身地形中间高两端低, 地形较陡,地表径流排泄条件良好,进口以北有北西向沟谷,出口位于自然斜坡半腰,地形较陡,隧道路面设计标高 545586m,隧址区地势较高,地下水多顺坡向作短途径流后排向地势低洼地汇入 较低沟谷
13、。 3、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隧址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富水性弱,地下水贫乏,受大气降水控制显著,地下水动态受季节影响明显,流量随季节变化及波动,变幅在 13 倍之间。钻孔无稳定水位。隧址区地下水贫乏,预测单洞最大涌水量估算为1030 m3/d。(三) 地质构造及地震工程区位于黔江郁山背斜南东翼,为单斜构造,岩层倾向 85108,倾角 35,产状较稳定, 构造简单。( 1)节理裂隙 隧址区中风化岩体较完整,隧址区岩体中发育有三组裂隙:21767-82,裂面较平直,部分 段落成张开状,局部泥质充填,发育间距 210m,结合程度一般差;裂隙一在洞身段,延伸性非常 好,延伸长度可超过 1km,几乎从
14、隧道进洞到出洞成贯穿性分布。延深性也较好,推测可能具有切 穿 S1x 和 S1xh 地层特点。 29578,裂面较平直,宽 0.52mm,局部张开状,无充填或局部泥 质充填,延伸长度主要在 2050m,局部可达 300m,发育间距 14m,结合程度一般差,延深性也 较好, 具穿层特点。 249-25580, 裂面较平直, 微张, 延伸长度 100200m, 部分发育间距 510m, 结合程度一般差;延伸方向受第组限制,该组仅分布在隧道洞口段。综合分析表明,在隧道进口段发育裂隙,隧道洞身段及出口主要发育裂隙,每组裂隙走向或倾向总体保持一致,但局部有所变化。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15、-2001)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显示,地震 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设计路线带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其抗震设计按公路工程 抗震规范( JTGB02-2013)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 不良地质现象隧道区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五) 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1、隧道突水突泥本区属乌江支流郁江水系,平面上水系呈树枝、羽毛状,地表径流排泄良好,故地表水对隧道无影响。2、有毒有害气体隧址区分布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下统新滩组( S1x)、小河坝组( S1xh)页岩及第四系残坡积
16、层,不具备含有毒有害气体的地层,隧道施工中将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涌出排放。3、地应力及地温隧址区的地应力不高。水平主应力对围岩洞壁的稳定性影响不大,隧址区属于自重 应力为主的应力场,对洞顶围岩的稳定不利,隧道在施工中可能产生局部洞顶掉块、剥离、洞壁片 帮现象。软岩可能发生掉块、坍塌等轻度变形,施工中应加强衬砌。隧址区出露志留系下统新滩组页岩及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页岩,在隧址区及邻近无岩浆侵入体 及形成的岩浆岩类,无活断层存在,隧道最大埋深约为 443m,按地热增温率计算,地温在现有基础上仅升高约 23,施工中加强对洞内的通风,使空气产生对流,隧道施工中不会造成热害。五、 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7、(一) 施工要求1、质量要求:确保本隧道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全部合格。2、工期要求:确保1021天隧道施工全部完成。3、安全生产目标:达到五无目标,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事故,无中毒事故”。4、文明施工目标:执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创一流文明施工现场,力争达到重庆市市级文明工地要求。5、服务目标:精心组织、科学施工,达到监理、业主要求。(二) 技术保证条件1. 技术准备、认真学习研究设计图纸、理解掌握设计意图,做到施工时心中有数。、编写技术质量安全交底资料,施工前做好书面交底。、组织学习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为认真贯彻执行规范及标准做好准备。、准备齐全技术资料的各种表格
18、。、编制施工预算:为材料进场、劳动、月、周、进度表编制提供依据。2. 技术交底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分别向施工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内容有图纸交底,设计施工图纸交底,设计变更,安全措施交底等。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即: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班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进行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讲解要点和注意事项等。施工员接受交底后要认真反复向操作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保证按要求完成施工任务。3. 现场准备、根据平面设计,修筑施工便道、挖砌排水明沟、集水井、沉淀池,确定排水走向找坡,使场内水畅通无阻。、按施工需要机械进场就位。、根
19、据工程进度安排各种工人分期进场。、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的采购,经进场检验合格后用于工程中。、布置供电、供水线路。4. 生产准备水泥、钢材、砂石三大建筑材料,特殊材料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施工中计划投入主要施工机械包括:、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采用2台衬砌台车、6台空压机、2台支护台车、1台拌和机、2台风机; 、出渣采用2台装载机装车和8台自卸汽车外运;、安全防护用品有:安全帽400顶、安全带200条、口罩400个、手套400双。、施工管理人员进场后,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会同有关单位
20、做好现场的移交工作,包括测量控制点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复核控制点。、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的搭设、安装、调试。、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调配入场,满足施工要求。5.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主要使用业主提供的高压电力线路安装至施工现场。现场在隧道出口平台上设置1台1000KVA及1台400KVA变压器,转换电压作为本项目施工主要动力电源,并在变电站配备一台内燃发电机组,以备停电应急。隧道照明电压:作业地段不得大于36V,成洞和不作业地段可采用220V;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用绝缘良好的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宜采用橡套电缆。动力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动力用150mm2铝芯线,零线和接地采用50mm
21、2铝芯线。洞内配电箱每30m设一个,作业面和配电箱之间根据用电的负荷情况,用不同规格电缆连接;每个配电箱都设有漏电保护开关。每个作业台车都设有独立配电箱。台车本身电路采用固定电缆和固定插座、闸刀相连来满足需要。洞内照明:成洞段每30m从配电箱引一条35mm2铝芯线用来照明,严禁从动力线上开口接灯,照明采用高压钠灯,每10m设一个;未成洞段采用移动灯照明,工作台架照明采用碘钨灯和灯泡相结合,并安装行车指示标志灯(红色)6. 施工用水在洞口附近适宜高度的坡地上修筑高压水池,其容量为4050m3,从水源地引入高压水池,再接管送入洞内开挖作业面,供水管道采用80无缝钢管,主管道与开挖面一般保持30m的
22、距离,工作面施工用水改接50高压软管供水。7. 施工用风在隧道出口各设一座空压机站,空压机站根据洞内供风量大小安装6台20m3型螺杆式空压机,向洞内提供高压风,空压机根据需风量分别启用,由阀门控制,隧道内选用150mm高压风管。管道安装注意事项:管道敷设要平顺,接头密封,凡有裂纹、创伤、凹陷等现象的钢管不能使用。空压机站设有总闸阀,在主管道上每隔80m装闸阀、三通各一个,每100m安设油水分离器一处,并定期放出管中聚积的油水,保证供风质量。8. 隧道通风本隧道属于长隧道,项目配置2台110kw 隧道通风机通风,采用1.5米PVC通风管送风。通风原则:方案合理,相互匹配、重在维护、满足需要。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工程施工 方案 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