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课件.ppt
《第三讲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内容,第一节 中药的分类第二节 中药的记载大纲第三节 中药材的命名第四节 中成药的命名规律,第一节 中药的分类,按药用部位分类法按化学成分分类法按自然系统分类法按药理作用和自然功效分类法其它分类法,第一节 中药的分类,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分为植物类中药、动物类中药和矿物类中药。 植物类中药再依药用部位的异同分为根、根茎、茎木、皮、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类。 本法从商品学的角度比较便利。,根类中药,党参,三七,当归,黄芪,根茎类中药,黄连,大黄,川芎,白术,皮类中药,黄柏,桂皮,果实、种子类中药,枳实,酸枣仁,全草类中药,麻黄,石斛,第一节 中药的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
2、法 根据中药所含有效成分或含有成分的类别进行分类。如,生物碱类中药、含苷类中药、含挥发油类中药等。 本法与天然药物化学密切相关,有利于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与功效的关系,但是对有效成分不明,含有成分不详的中药难以进行分类。,生物碱类中药,含有机胺类:麻黄、益母草;异喹啉类:黄连、防己;莨菪烷类:颠茄、洋金花;萜类:川乌、附子,含苷类中药,蒽苷类及醌类:大黄、丹参、芦荟黄酮类及其苷类:红花、雪莲、淫羊藿皂苷类:人参、甘草、三七、商陆香豆素及其苷类:菊花、白芷、防风、茵陈、 青蒿氰苷、硫苷、酚苷等:天麻、板蓝根、枸杞子、 苦杏仁,第一节 中药的分类,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根据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
3、缘关系进行分类。 优点在于同科同属中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常有相似之处,便于学习和研究这些共同点,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从同科属中寻找类似成分,扩大药物资源。,自然系统分类,双子叶植物 马兜铃科:细辛、关木通、广防己 五加科:人参、三七 毛茛科:川乌、黄连、赤芍、升麻 伞形科:川芎、当归、柴胡、防风、小茴香 单子叶植物 姜科:姜、莪术、砂仁、白豆蔻、大蒜、芦荟 兰科:天麻、石斛,第一节 中药的分类,按药理作用和自然功效分类法 根据功能和药理作用进行分类。 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补虚药、止咳平喘药等。 本法从中药的应用角度比较方便,但是有些中药有多种功能和药理作用,就不好归
4、属。,其他分类方法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按照用药的目的和药物的毒性强弱分成上、中、下三品。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鳞、介、禽、兽、人等16部,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60类,例如: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第一节 中药的分类,第二节 中药的记载大纲与拉丁名,中药的记载大纲 1.名称:中文名、汉语拼音名、拉丁文名、英文名、日文名、异名等。 2.来源(基原):基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拉丁学名和药用部分。 3.形态特征:原植(动)物的形态描述、分布。 4.采制和炮制:采收、产
5、地加工、炮制要点。 5.产地:主产区、生产与流通情况。,中药的记载大纲 6. 性状:外形、大小、色泽、质地、断面特征和气、味等。 7. 显微特征:横切面的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 8. 化学成分:含有成分、有效成分及含量。 9. 理化鉴别:物理或化学方法定性或定量分析。 10. 药理作用: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实验结果。 11. 功效:功能、主治、用法、剂量等。 12. 附注:中药的混同品、混杂品等。,第二节 中药的记载大纲与拉丁名,例:人参 Radix Ginseng(英)Ginseng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 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
6、单一。掌状复叶轮生茎端,一年生为l片三出复叶。二年生有1片五出复叶,以后每年递增1片。4-6年生有3-5片五出复叶。伞形花序顶生,花小,淡黄绿色。果扁球形,熟时鲜红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采制】栽种56年后,秋季采挖(园参),洗净晒干,称生晒参;鲜根以针扎孔,用糖水浸后晒千,称糖参;鲜根蒸透后烘干或晒干,称红参。野生人参根经晒干称生晒山参。,【性状】生晒参主根圆锥形或纺锤形,长6-9cm,直径1-2cm,上端有根茎(芦头),具碗状茎痕(芦碗)46个,下部分出24支根,长8-12cm。表面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细横纹,主根横纹细密断续成环,支根有横长皮孔。微具特异香气,味微甜、苦。
7、【化学成分】根含多种人参皂甙,如人参皂甙Ra1、Ra2、Rb2、Rb3、Rc、Rd、Re、Rf、Rgl、Rg2、Rh1、Ro。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第二节 中药的记载大纲与拉丁名,第二节 中药的记载大纲与拉丁名,中药的拉丁名 国际上通用的中药的名称。 分为两部分:药用部位+中药名 1. 药用部位的名称:用第一格表示 根radix;根茎rhizoma;茎 caulis; 全草herba;皮cortex;叶folium; 花flos;果实fructus;种子semen等,中药的拉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讲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课件 第三 中药 分类 命名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