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培训讲义.doc
《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培训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培训讲义.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安全体系培训的思路:罗列多的资料,讲一下环境安全手册中与我们有关的内容,然后再讲环境安全手册的支持文件。大家不要把手册和程序文件想的多可怕,这两本就是我们工作的指导书,和生产安全部发的细则等文件没什么区别。手册中写些纲领性东西,程序文件是它的细化,而生产安全部发的其他文件又是程序文件的细化。 E代表环境,S代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安全体系增加的工作量一、多的表格环境因素调查表、环境因素登记及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安全因素调查表、重大安全因素清单、会议记录、噪声测量记录表、环保检查记录表、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统计表、环境安全目标责任书、用水、用电计量月报表、消防设施、器材检查记录、应急响应预
2、案、应急响应情况处理表、培训需求计划、培训计划、培训申请表、考核登记表、培训总结。下划线的暂时是分公司作的,其他的共享。 其中前五个表格,项目部在一开工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填写,避免出现千篇一律(内外审时出现过类似问题)。填写完项目经理签字后,报分公司审批,合格后方可放在资料盒中并且上报分公司一份。以后,项目部的重大/重要因素清单不必报生产安全部备案,减少你们的工作量。分公司应每年年底将办公区域、后勤车间、所有在建项目的因素汇总,然后根据发生的工伤、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哪些平日控制较好的不必列入的等等情况调整后,报生产安全部一份。改变以往年初根据生产安全部的制定分公司的做法。具体有哪些要求,如
3、何辨识,程序文件中有规定,再说。 项目部、分公司根据确定的重大安全因素等制定应急预案。项目部应急预案报分公司审批,分公司自行审批。应急预案的内容会细讲。 噪声测量记录,分公司每季度对后勤车间、项目部进行测量,填写两份表格,一份存分公司,一份发至项目部。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统计表项目部、分公司每月填写。环境安全目标责任书:项目部与施工班组签订环境安全目标责任书。项目部编制本项目部用水、用电使用计划,并报分公司备案。(内审时发现有的分公司项目部没有使用计划)。项目部每月填写用水、用电计量月报表,于每月3日前将资料报分公司。分公司的要调整。消防设施、器材检查记录,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按规定划分消防
4、责任区、绘制平面布置图、在图上标明灭火器和防火设施的位置。各分公司、项目部按有关规定对灭火器进行维修保养,对灭火器建立档案资料,注明配置类型、数量、设置位置,更换药剂时间及有效期限等有关情况; 分公司成立培训领导小组,由分公司经理任组长,副经理及有关人员任组员。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时,要填写培训申请表,培训结束后组织培训部门应保存培训记录并总结培训情况,评价培训效果。分公司每半年对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进行评审。程序文件中共有20个程序,14个与我们工作有关,重点的有10个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安全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培训程序信息交流管理程序环境
5、运行控制程序安全管理控制程序节约用水、用电管理程序施工机械运行管理程序危险品及灭火器管理程序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环境安全监视、测量管理程序不符合、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内外审主要抽检的项:ES4.3.1(环境/安全因素)/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环境安全目标和指标和管理方案)/4.4.1(组织结构和职责)/4.4.2(培训意识和能力)/4.4.3(信息交流和协商)/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1(监测和测量)/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3(记录和记录管理)/
6、S4.3.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E4.5.4(记录控制)环境安全手册3术语和定义3.3.1持续改进强化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公司的环境安全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及安全绩效的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3.3.2 环境 公司运行活动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3.3 职业健康安全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在本公司的体系文件中简称为安全)。3.3.4环境因素 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
7、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3.3.5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3.6环境安全管理体系 指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3.7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公司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公司有关领导。3.3.8 环境安全目标 公司依据环境安全方针所规定的要实现总体环境安全的目的,如可行应
8、予以量化。3.3.9环境表现(安全绩效) 公司基于其环境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安全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结果。3.3.10环境安全方针 公司对其全部环境表现、安全绩效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公司的行为及环境安全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3.3.11相关方 与公司的环境表现、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环境表现、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3.12 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3.3.13 危险源(安全因素)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
9、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3.14 事故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3.3.15 事件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3.3.16 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3.3.17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3.3.18 安全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3.3.19 可容许风险 根据公司的法律义务和安全方针,已降至公司可接受程度的风险。3.3.20 不符合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环境污染,或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3.3.21 污染预防
10、 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4.2环境安全方针4.2.3 环境安全方针环境管理提高品位 安全健康保障幸福4.2.4 控制要求f)环境安全方针通过颁布手册、下达文件、报纸报道、标语口号等形式,广泛宣传,向社会公开。(外审时被抽检的项目部应张贴方针等标语)4.3 规划(策划)4.3.1 环境/安全因素4.3.1.2 职责b)各分公司及项目部负责所属范围内的环境/安全因素的识别和评价;4.3.1.3 控制要求a)识别环境/安全因素
11、的范围必须覆盖公司施工管理中所有活动、相关方、产品或服务中的各个方面;b)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并对涉及向水体排放、向大气排放、土地污染、废弃物处置,原材料、自然资源的消耗,当地问题、社区问题六个方面予以考虑;评价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影响程序、发生频次、社区关注程度、法规符合性、资源消耗、可节约程度等;c)识别安全因素应考虑过去的事故/事件、现在状况、将来改进要求及进入现场人员及外来人员的常规活动、非常规活动以及所使用的设施、设备,并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坍塌、火灾、车辆伤害、职业病等予以充
12、分的关注;对安全因素的风险评价应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发生事故后的危害程度、风险控制现状和采取新措施的可行性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等,并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d)项目部的环境因素/安全因素调查表报所属分公司审查、备案;e)当承接新项目或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方、活动、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更新时,应及时对环境因素/安全因素进行补充识别、评价,报生产安全部(分公司)以重新确定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安全因素;4.3.1.4 支持性文件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安全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重大安全因素清单4.3.3 目标和指标4.3.3.2 职责e
13、)各单位负责环境安全目标和指标的具体分解、落实。4.3.3.3 控制要求a)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的编制依据公司的环境安全方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相关方的要求;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安全因素;可选择的技术方案;体系运行、财务和经营要求。b)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的制定、审批和传达落实分公司的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由分公司组织制定、分管经理审核、分公司经理批准,以分公司文件和项目承包合同形式传达落实;项目部的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由项目部组织制定、分公司组织审批,以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或其他单项方案形式传达落实。c)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的检查与修订公司各单位对本单位的环境安全目标、指标负
14、责。4.3.3.4支持性文件 XXXX年度公司环境安全目标、指标4.3.4 环境/安全管理方案4.3.4.1 概述 根据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安全因素,公司(分公司)编制公司(分公司)的环境/安全管理方案、项目部在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单项方案中制定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并贯彻落实,确保实现环境安全目标和指标。4.3.4.2 职责a)分公司分管经理负责分公司环境/安全管理方案的批准;d)生产安全部负责公司环境/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和职责范围内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单项方案中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审查,并监督实施;f)分公司分管经理负责组织分公司环境/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负责参与项目质量计划
15、/施工组织设计、单项方案的审查和职责范围内的批准;g)各单位及项目部负责环境/安全管理方案的具体落实。4.3.4.3 控制要求a)各级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分别由生产安全部、分公司和项目部组织制定,其内容包括: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和指标;应有可行的技术措施;应明确完成的时间和进度要求;应明确职责。b)环境/安全管理方案的审批和实施分公司的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分别由分公司分管经理审批;项目部制定的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单项方案,由分公司分管经理参与审查,并按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批;为保证环境/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总经理、分公司经理及项目经理应保证落实所需的资源;分公司的
16、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可通过年度工作计划(打算)形式予以落实;分公司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应报生产安全部备案,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单项方案应按有关规定报分公司(或公司)备案。c)环境/安全管理方案的检查及修订分公司应定期对项目部环境/安全管理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应随公司活动、相关方及施工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修订。当环境安全目标和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或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或有重大设计变更时,按原程序进行修订或补充。新开工程应及时制定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并按上述规定审批;当施工工艺或材料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时,应及时修改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并审批;d)分公司每年应对分公司环境/安全管理
17、方案组织一次评审。4.3.4.4 支持性文件 xxxx年度公司环境/安全管理方案 技术质量管理标准 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程序文件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3职责3.4各分公司、项目部负责对办公区域、施工现场、生产场所、生活区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列出本范围内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由同级负责人审批,并反馈至生产安全部。4程序4.1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办公室、分公司、项目部负责按下列要求进行环境因素识别,由技术质量部、生产安全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4.1.1选择活动和过程应考虑: a)施工准备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安装施工装饰装修施工交工交验全过程;b)办公、服务活动.4.1.2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各
18、项工作中所使用的设备、材料以及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而且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并对涉及下列六个方面予以考虑:a)向水体排放:生活、生产污水排放;b)向大气排放:粉尘、烟尘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c)土地污染:油品、化学品泄漏;d)废弃物处置:建筑垃圾处置、含油抹布等有害废弃物的处置;e)原材料、自然资源的消耗;f)当地问题、社区问题:噪声、光污染等。4.1.3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a)调查法(b)问卷法(c)现场观察法(d)排查法4.1.4实施环境因素识别工作时,应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进行分析,尽量把各个方面的环境问题全面识别。
19、4.1.5各分公司、项目部对本单位所辖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识别后,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并进行评价,列出“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其中项目部填写的“环境因素调查表”、“环境因素登记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需报分公司审查备案。分公司将本范围内(包括后勤车间、所有项目部)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年底汇总调整后报生产安全部备案。4.2环境因素更新当分公司、项目部办公区、施工现场、生活区环境及使用的材料设备发生变化,内部组织机构发生变化,环境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施工工艺技术发生变化,相关方合理要求,以及新开工程时,由有关单位执行本程序4.1 的规定。4.3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确
20、定的方法4.3.1确定流程调查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评价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重要环境因素。4.3.2确定评价方法采用评分法或直接判定。4.3.3评价原则4.3.3.1影响较大、社区强烈关注或不符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或4.3.4中单项值达到最高分的环境因素都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4.3.3.2其它情况下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应考虑下列情况: a)影响范围;b)影响程度;c)产生量;d)发生频次;e)法律法规符合性;f)社区关注程度;g)资源的消耗;h)可节约程度;4.3.4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4.3.4.1 影响范围(a)1)全球范围 a=5 2)周围社区 a=4 3)场界外 a=34)员
21、工10人以下 a=2 5)操作者本人 a=14.3.4.2影响程度(b) 1)严重 b=5 2)一般 b=3 3)轻微 b=14.3.4.3产生量(c) 1)大 c=5 2)中 c=3 3)小 c=14.3.4.4产生频次(d) 1)持续发生 d=5 2)间歇发生 d=4 3)夜间发生 d=34)白天发生 d=2 5)偶然发生 d=14.3.4.5法规符合性(e ) 1)超标 e=14 2)接近标准 e=3 3)达标 e=14.3.4.6社区关注程度(f) 1)强 f=14 2)一般 f=3 3)弱 f=14.3.4.7万元产值(年)消耗量(g) 1)大 g=5 2)中 g=3 3)小 g=1
22、4.3.4.8可节约程度(h) 1)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 h=5 2)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 h=33)较难节约 h=14.3.5确定重要环境因素4.3.5.1将上述前六项之和大于14的环境因素或后两项之和大于7的环境因素也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判断重要环境因素公式: =(a+b+c+d+e+f)14重要=(g+h)7重要4.3.5.2 公司方针或政府管理的重点要求可直接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4.3.6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 对更新的环境因素,在20天内确定该因素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并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上留有记录。6记录记录名称填写部门传递部门保存部门、保存期限环境因素调查表环境因素登记及评价表项目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管理 体系 职业 健康 安全 培训 讲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