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专业培训教材.docx
《焦化专业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化专业培训教材.docx(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配煤第一节配煤的目的意义及原则从前,炼焦只用单种焦煤,由于炼焦工业的发展,焦煤的储量开始感到不足。而且还存在着煤炼的焦饼收缩小,推焦困难;焦煤膨胀压力很大,容易胀坏炉体;焦煤挥发分少,炼焦化学产品产率小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采用了多种煤的配煤炼焦。配煤炼焦扩大了炼焦煤资源,把不能单独炼成合格冶金焦的煤,经过几种煤配合可炼出优质焦炭,还可以降低煤料的膨胀压力,增加收缩,利于推焦,并可提高化学产品产率。配煤炼焦可以少用好焦煤,多用结焦性差的煤,使国家资源不但利用合理,而且还能获得优质产品。为了保证焦炭质量,又利于生产操作,在确定配煤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项原则:1、配合煤的性质与本厂的煤料
2、预处理工艺以及炼焦条件相适应,保证焦炭质量达到规定的技术质量指标,满足用户的要求。2、符合区域配煤的原则,有利于扩大炼焦煤资源,充分利用弱粘结煤。3、有利于增产焦炉煤气及化学产品,控制煤料受热所产生的膨胀压力,避免难推焦。4、缩短来煤的平均距离,便于车辆调配,避免“逆流”现象。5、来煤数量均衡,质量均匀。6、降低生产成本,有经济效益。要确定炼焦配煤的配煤比,除了符合以上各点基本原则之外,首先要做配煤试验。在试验前,要将各单种煤的工业分析和胶质层厚度、G值等有关指标测定完,再按一定配合比例对配煤中的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y值、G值等进行加和计算,当发现有的指标有问题时,重新调整配合煤的配煤比
3、。使配煤比满足配煤工艺指标的要求。按比例配合好的炼焦煤进行小焦炉(或铁箱)试验。炼出的焦炭符合技术质量指标要求,即把这个配煤比定为焦炉生产的配煤比。在焦化厂生产中,需要变更配煤比时,一般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增减某几种煤,或者按煤场贮存某种煤数量的情况调整配煤比。第二节配合煤的质量指标高炉冶炼要求焦炭低灰、低硫、高强度、热性能稳定,为了保证焦炭的质量,配合煤的质量应该符合以下质量指标。1、水分配合煤水分多少和其稳定与否,对焦炭产量、质量以及焦炉寿命有很大影响。煤料堆密度与水分有较大关系,干煤堆密度最大,随着水分增加堆密度减少,当水分在7%-8%时,堆密度最小,为干煤堆密度的85%左右,水分继续增加
4、,堆密度稍有增加。又因水分汽化热大,煤料异热性差,不能迅速将热量传给煤料内层,经估算将一千克煤加热到2000所需热量与将此煤中所含10%水,汽化个 加热到2000所需热量相当,所有没有得到足够热量使水分完全汽化之前,煤料温度只能接近水的汽化温度,所以炭化室中心处装煤后7-8小时内其温度一直停留在1100左右。由于上述原因,配合煤水分每增加1%,要立火道温度上升5-70,炼焦耗热量增加约30kj/kg,结焦时间将延长10-15分钟。由此可见,生产中装炉煤水分波动大时,造成炉温调节困难,焦饼温度过高或过低。因此规程中规定相邻的配合煤水分波动不应大于1%。在装煤初期,由于炭化室墙面与煤料温度很大,炉
5、墙向煤料迅速传热,而本身温度剧降,煤料水分越大,炭化室墙面温度下降越多,当炉头的炭化室墙面温度降到60以下,就会显著地损坏硅砖,影响炉体使用寿命。但煤料水分过低,使操作条件恶化,装煤时冒烟着火加剧,上升管与集气管焦油渣含量增加,炭化室墙面石墨沉积加快,所以入炉煤料水分控制10%左右为好。2、灰分焦炭的灰分来自配煤,因此要严格控制配煤灰分。配煤的灰分全部转入焦炭,一般炼焦的全焦率为70%-80%,因此焦炭灰分是配煤灰分的1.3-1.4倍左右。配合煤的灰分高,炼出的焦炭强度低,高灰分的焦炭,在高炉冶炼中,一方面在热作用下裂纹继续扩展,焦炭粉化,影响高炉透气性;另一方面高温下焦炭结构强度降低,热强度
6、差,使焦炭在高炉中进一步破坏。焦炭的灰分愈高,炼铁时焦炭及石灰石消耗量就增多,高炉的生产能力降低。一般焦炭灰分每增加1%,高炉中焦炭用量增加2%-2.5%,石灰石增加4%,生铁产量降低2.2%-3.0%,同时灰分中的大颗粒在焦炭中形成裂纹中心,使焦炭的抗碎强度降低,也使焦炭的耐磨性变坏。所以配合煤的灰分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配合煤的灰分是根据部分较高的精煤,则其余成分必须选配较低灰分的单种煤,才能保证焦炭的灰分符合要求。我国配合煤灰分普遍较高,一般为11%,最高达14%以上,所以焦炭中灰分也较高,一般在13%以上。我国配合煤灰分高的原因是洗精煤灰分偏高,尤其是焦煤、肥煤含灰高且难洗。而高挥发分
7、弱粘结煤不仅储量多,且灰分低又易洗。所以多配高挥发分低灰分煤,适量少配高灰煤采用预热煤炼焦或配型煤炼焦是降低配合煤灰分的一条有效途径。为稳定焦炭质量,相邻班组配合煤灰分波动应控制在0.5%范围内。3、硫分硫在煤中以黄铁矿、硫酸盐及硫的有机化合物三种形态存在。硫分也是有害杂质,焦炭中的硫在熔炼时转入铁中,降低铁的质量。煤中硫分约60%-70%转入焦炭。所以焦炭硫分约为配合煤硫分的80%-90%。据此可以算出配合煤硫分的上限值。配合煤硫分可由单种煤按加和性计算。焦炭含硫量高,将使生铁含硫量提高,降低质量;另外增加炉渣碱度;特别是焦炭含硫量波动较大时对高炉操作指标影响很大。当焦炭硫分每增加0.1%,
8、炼铁焦比增加1.2%-2.0%,生铁产量减少2%以上。当焦炭作为燃料时,硫燃烧后生成硫化氧物气体。它对金属起腐蚀作用。当焦炭用于汽化时,所生成气体需要脱除硫化物,才能使用。因此配合煤分应严格控制。一般要求配煤的硫分不应大于1%。为降低配合煤中的硫分可采用洗选法、萃取法等脱硫技术,但均未形成经济实用的工业法。才能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用配入含硫量较低煤种来降低配合煤的硫分是常用的途径之一。4、挥发分配煤的挥发分高低,决定煤气和化学产品的产率,同时对焦炭强度也有影响。生产实践表明:配煤挥发分Vdaf增加1%,焦炭抗碎强度指标M40下降2%,焦炭耐磨强度指标增加0.2%。这是由于挥发分过高使炼焦煤料的收
9、缩系数大,焦炭的平均粒度小,抗碎强度低。大型高炉用焦的常规炼焦配合煤的挥发分指标控制在26%-28%为宜。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配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考虑地区资源及用户要求等,可以使配煤挥发分可以更高一些。另外还要结合粘结性指标的适宜范围统筹考虑。配合煤的挥发分可以按加和性近似计算,也可直接测定。5、粘结性粘结性是煤在炼焦时,能形成塑性物的性能。煤加热生成胶质体中的液体部分多少决定了煤粘结性的好坏。为了获得熔熔良好,耐磨性能好的焦炭,配煤应有足够的粘结性。煤的粘结性是有相加性的。煤的粘结性指标,国际煤分类中用罗加指数和标准坩埚观察焦饼形态的方法。我国采用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和粘结指数
10、G值的方法。膨胀压力是粘结性煤成焦的特征,不粘结煤没有膨胀压力。膨胀压力可以使胶质体均匀地分布于煤粒之间,有助于煤料的粘结作用。膨胀压力和y值,可以作为胶质体的质量指标,结焦性好的煤其膨胀压力为8-15kPa,y值为16-18mm。我国生产配煤的y值一般为16-20mm,粘结指数G值为58-72。配煤的y值和G值均可按加和性计算得出,也可直接测定。配合煤的膨胀压力不能从各单种煤的膨胀压力按可加性计算,所以配合煤的膨胀压力只能用实验测定,在确定配煤方案时,有两点可以作参考:一是常规炼焦配煤的范围内,煤的变质程度高的则膨胀压力大,二是增大堆密度,膨胀压力增大。6、细度细度是煤料经粉碎之后,小于3m
11、m的煤料占全部煤料的质量百分数。目前我国焦化厂一般控制炼焦煤细度为80%左右。相邻班组细度波动不应大于1%。细度过低,煤种之间混合不均匀,势必影响焦炭内部结构不均一,使焦炭强度降低。但细度过高不仅增加了粉碎机的动力消耗,生产能力降低;还使得装炉操作困难,由于煤尘的增多,加速上升管堵塞。焦油渣量增大,使焦油质量不合格;更重要的是由于细度过高,使粘结性煤产生“破粘”现象,降低焦炭质量。当煤料细度过高时,反使得装炉煤的堆密度下降,因而也影响了焦炭质量。第三节炼焦配煤工艺炼焦煤的配合工作在焦化厂的备煤车间进行,工艺流程有以下几种:1、先配后粉流程。将参与炼焦单种煤,按配煤比先配合好然后再进行粉碎。这种
12、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操作方便,使用于煤料粘结较好、煤质较均匀的情况。这种流程不能按不同煤种控制不同的粉碎粒度,当煤质条件差、岩相不均匀时不宜采用。我国大部分焦化厂采用这种流程。2、先粉后配流程(分组粉碎)。对于参与炼焦的单种煤,按性质不同进行不同细度的粉碎,然后按配煤比混合均匀。这种工艺流程长、工艺复杂,需多台粉碎机,配煤以后要有混合装置,所以投资大、操作复杂。该流程是按各单种煤的性质分别控制不同的粉碎粒度,保证煤料最佳粒度范围,有助于提高焦炭质量。为了简化这种流程,可采取只对一部分单种煤进行单独粉碎,然后再与其他煤配合、粉碎的方法。一般进行预粉碎的煤种粉碎性能差。气煤和瘦煤硬度较大,一般只
13、对气煤进行预粉碎。这样可以改善煤料的粒度分布,对于不同的配煤选择适宜的预粉碎细度有助于提高焦炭质量。有试验表明:对气煤预粉碎炼焦后,焦炭抗碎强度指标M40提高2%以上,耐磨性指标M10降低0.5%以上。3、选择粉碎流程。按参与配煤炼焦的各煤种和岩相组成的硬度的不同,以及要求的粉碎的粒度不同,将粉碎与筛分相结合。煤料经过筛分装置,大颗粒的上物进入粉碎机再粉碎。这样既消除了大颗粒,也防止了粘结性好的煤种的过细粉碎,从而改善了结焦过程。复习思考题1、配煤的目的和意义?答:从前,炼焦只用单种焦煤,由于炼焦工业的发展,焦煤的储量开始感到不足。而且还存在着煤炼得的焦饼收缩小,推焦困难;焦煤膨胀压力很大,容
14、易胀坏炉体;焦煤挥发分少,炼焦化学产品产率小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采用了多种煤的配煤炼焦。配煤炼焦扩大了炼焦煤资源,把不能单独炼成合格冶金焦的煤,经过几种煤配合可炼出优质焦炭,还可以降低煤料的膨胀压力,增加收缩,利于推焦,并可提高化学产品产率。配煤炼焦可以少用好焦煤,多用结焦性差的煤,使国家资源不但利用合理,而且还能获得优质产品。2、配煤的原则?答:为了保证焦炭质量,又利于生产操作,在确定配煤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项原则:1、配合煤的性质与本厂的煤料预处理工艺以及炼焦条件相适应,保证焦炭质量达到规定的技术质量指标,满足用户的要求。2、符合区域配煤的原则,有利于扩大炼焦煤资源,充分利用弱粘结煤
15、。3、有利于增产焦炉煤气及化学产品,控制煤料受热所产生的膨胀压力,避免难推焦。4、缩短来煤的平均距离,便于车辆调配,避免“违流”现象。5、来煤数量均衡,质量均匀。6、降低生产成本,有经济效益。要确定炼焦配煤的配煤比,除了符合以上各点基本原则之外,首先要做配煤试验。在试验前,要将各单种煤的工业分析和胶质层厚度、G值等有关指标测定完,再按一定配合比例对配煤中的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y值、G值等进行加和计算,当发现有的指标有问题时,重新调整配合煤的配煤比。使配煤比满足配煤工艺指标的要求。按比例配合好的炼焦煤进行小焦炉(或铁箱)试验。炼出的焦炭符合技术质量指标要求,即把这个配煤比定为焦炉生产的配煤
16、比。在焦化厂生产中,需要变更配煤比时,一般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增减某几种煤,或者按煤场贮存某种煤数量的情况调整配煤比。第二章捣固炼焦第一节捣固炼焦技术捣固炼焦是利用弱粘结性煤炼焦的最有效加工方法。与煤预热、配型煤炼焦技术相比,捣固炼焦技术的综合效果最好。1、捣固炼焦的基本原理一般采用高挥发分弱粘结性或中等粘结性煤作为炼焦的主要配煤组分。将煤粉碎至一定细度后,用机械捣固成煤饼,送进焦炉炭化室内炼焦。2、捣固炼焦的工艺流程 气 煤 瘦化剂 洗精煤 焦 煤 选择性粉碎配煤洗粉碎煤塔捣固成型焦炉 瘦 煤 调 湿 3、捣固炼焦的技术要求和效果1)煤质要求 捣固炼焦采用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或中等粘结性煤为配煤
17、的主要组分,要求挥发分在30%左右,粘结性指标y值11-14mm。按国际煤炭分类以633号、634号最适合于捣固炼焦。如用60%-70%的高挥发分气煤或1/3焦煤,配以适量的焦、瘦煤,则其捣固炼焦的效果更好。2)煤料粉碎 为了确保捣固煤饼的稳定性,捣固煤料的粉碎度应保持在粒度3mm的占90%-93%,其中粒度0.5mm的应在40%-50%之间。3)煤料水分 捣固煤料的水分是煤粒之间的粘结剂,水分少于8%时,煤饼松散,不能粘结在一起;水分过大时,煤饼容易塌落,合适的水分一贯在8%-11%,最好控制在9%-10%。因此,在配煤之前,对煤料的水分要严格控制。4)煤料的捣固 煤料在煤箱内用捣固锤捣成煤
18、饼。煤饼的尺寸应与焦炉炭化室尺寸相当,其长度应较炭化室有效长度小250mm左右,高度应较炭化室高度低200-300mm,宽度应较炭化室宽度窄40-60mm。5)捣固设备 它包含料仓、给料机、捣固机和捣固煤箱。炭化室高4m的机械约重450t,炭化室高6m的机械约1350t。国内现有的模式均为离式的,即料仓、给料机和捣固机组合成一个固定的地面捣固站,捣固煤箱与推焦机组合成装煤推焦机(成为移动机械)。6)捣固炼焦效果 装炉煤料捣固成煤饼后装炉,其体积目睹可以提高到950-1150kg/m3,重量增加27%。炼出的焦炭比顶装焦炉生产的焦炭M40提高1%-6%,M10降低2%-4%,反应后强度(CSR)
19、提高1%-6%。在相同焦炭质量下,可多用20%25%的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可使入炉煤料中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的配入量高达70%-80%。第二节捣固炼焦机械1、捣固机捣固机是将煤槽中的煤粉捣实并最终形成煤饼的机械。有可移动式的车式捣固机和固定位置连续成排捣固机两种。可移动式的捣固机上有总行传动机构,每个捣固机上有2-4个捣固锤,由工人操作,沿煤饼方向往复移动,分层将煤饼捣实,煤塔给料器采用人工控制分层给料的方式。连续捣固机的捣固锤头多,沿煤饼排开。在加煤时,锤头不必来回移动或在小距离内移动,实现连续捣固,煤塔给料器采用自动控制均匀薄层连续给料。2、装煤推焦机捣固焦炉的装煤推焦车完成的功能除了有顶装
20、焦炉推焦机的摘门、推焦外,增加了推送煤饼的操作,取消平煤操作。相应的车辆上增加了捣煤饼用的煤槽及往炉内送煤饼的托煤板等机构,取消了平煤机构。通常装煤箱的一侧是固定壁,另一侧是活动壁,装煤饼前活动壁张开,行程约20mm。煤箱前部有一可张开的前臂板,装煤饼时打开,煤饼由此推出。煤饼箱后部有一顶板,装煤时与托煤板一起运动,装完煤抽托煤板时由煤箱侧壁锁紧机构夹住,顶住煤饼,抽完托煤板后,夹紧机构放开,由卷扬机构拉回。煤饼箱下有托煤板,有一链式传动机构带动,在装煤时托着煤饼一起进入炭化室,装完煤后抽出。3、消烟车消烟车的作用是将在推送煤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荒煤气抽出燃烧,废气经洗涤处理后外排。消烟车通常有
21、燃烧室、洗涤器、脱水器、风机、供水槽、排水槽及车体的钢结构与走行机构等组成。复习思考题1、捣固炼焦的基本原理?答:一般采用高挥发分弱粘结性或中等粘结性煤作为炼焦的主要配煤组分。将煤粉碎至一定细度后,用机械捣固成煤饼,送进焦炉炭化室内炼焦。2、捣固炼焦的技术要求?答:1)煤质要求捣固炼焦采用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或中等粘结性煤为配煤的主要组分,要求挥发分在30%左右,粘结性指标y值11-14mm。如用60%-70%的高挥发分气煤或1/3焦煤,配以适量的焦、瘦煤,则其捣固炼焦的效果更好。2)煤料粉碎为了确保捣固煤饼的稳定性,捣固煤料的粉碎度应保持在粒度3mm的占90%93%,其中粒度0.5mm的应在4
22、0%-50%之间。3)煤料水分捣固煤料的水分是煤粒之间的粘结剂,水分少于8%时,煤饼松散,不能粘结在一起;水分过大时,煤饼容易塌落,合适的水分应在8%-11%,最好控制在9%-10%。因此,在配煤之前,对煤料的水分要严格控制。4)煤料的捣固煤料在煤箱内用捣固锤捣成煤饼。煤饼的尺寸应与焦炉炭化室尺寸相当,其长度应较炭化室有效长度小250mm左右,高度应较炭化室高度低200-300mm,宽度应较炭化室宽度窄40-60mm。第三章焦炉概述第一节焦炉炉体结构及炉型一、焦炉炉型的分类根据火道结构形式的不同,焦炉可分为二分式焦炉,双联火道焦炉及少数的过顶式焦炉。根据加热煤气种类的不同,焦炉可分为单热式焦炉
23、和复热式焦炉。根据煤气入炉的方式不同,焦炉可分为下喷式焦炉和侧入式焦炉。二、现代焦炉的结构现代焦炉虽有多种炉型,但都有共同的基本要求:焦并长向和高向加热均匀,加热水平适当,以减轻化学产品的裂解损失。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高。加热系统阻力小,热工效率高,能耗低。炉体坚固、严密、衰老慢、炉龄长。劳动条件好,调节控制方便,环境污染少。1、炭化室增大炭化室的容积是提高焦炉生产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1)、炭化室的长度大型焦炉一般为1316米,随着长度的增加,焦炉的生产能力成比例地增加,长度增加的极限取决于技术装备的条件。炭化室的有效长度取决于炉门及衬砖的厚度,此厚度一般为365420mm。(2)、炭化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焦化 专业培训 教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