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第十一章 激励ppt课件.pptx
《管理学原理 第十一章 激励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 第十一章 激励ppt课件.ppt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激励,趣味阅读,渔夫、蛇和青蛙 一天,渔夫看见一条蛇咬着一只青蛙,渔夫为青蛙感到难过,便决定救这只青蛙。他靠近了蛇,轻轻地将青蛙从蛇口中拽了出来,青蛙得救了。但渔夫又为蛇感到难过:蛇失去了食物。于是渔夫取出一瓶威士忌,向蛇口中倒了几滴。蛇愉快地游走了。青蛙也显得很快乐。渔夫满意地笑了。可几分钟以后,那条蛇又咬着两只青蛙回到了渔夫的面前,第11章,11.1 激励原理11.2 激励理论11.3 激励实务,激励,教学要求,了解激励的概念、对象、过程等相关原理;熟悉各种激励理论,掌握激励原则、方式和具体运用,能正确分析激励中出现的问题。,激励实例分析,组队参加足球比赛的要素分析不会 会(能力
2、)【能力】不不明 明(信息)【沟通】做不愿 愿(动机)【态度】 做被动消极(不得不做) 激励主动积极(尽心尽力),让人做事并且做好,11.1.1 激励的概念与作用,学生为什么沉迷于游戏?为什么缺乏学习积极性?,为什么没有学习的兴趣,11.1 激励原理,人性模式,行为理论,关于人的学说,动机理论,激励理论,人的本质(人是什么),行为产生(人为何愿意做某事),行为控制(如何使人做某事),人性,动力机制,激励机制,1. 激励的概念,激励:就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行为的驱动力 2. 激励的作用(1) 激励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2) 激励是充分发挥企业各种生产要素效用的需要。(3) 激励可以提高员
3、工的工作效率和业绩(4) 激励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激励力量的大小决定了员工朝着某个目标持续努力的程度。,11.1.2 激励的对象与原因,1. 激励的对象从激励的定义可以看出,激励是针对人的行为动机而进行的工作。因而,激励的对象主要是人。或者准确地说,是组织范围中的员工或领导对象。,11.1.2 激励的对象与原因,2. 激励产生的原因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激励的内容包括 ,激发,导向,保持,激励的组成三要素,激发人的活力,导致一定力度的某种行为出现,将人的行为引导到组织希望的目标或方向,使激发出的行为得到保持与延续,努力的总量,努力
4、的方向,努力的持续性,人的行为,动机,人的需求,内部刺激(生理需求),外部刺激(由经验和学习而产生的需求),通过对人的需求刺激来调整人的行为,通过制度来规约人的行为,对人实施管理的两种思路,动机是由人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过程就是需要获得满足的过程,激励过程与人的行为规律,人之所以会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是由其动机所决定的一个人愿不愿意从事某项工作,干劲是大还是小,全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进行这项工作的动机及动机的强弱。,动机的形成过程,未知内容的新需求,紧张不安,知道内容,意愿,知道途径,意向,外界现实机会,动机,行为,个人目标,动机,外在刺激,行动条件,内在需求,个人能力,结果感知,行为产生的原因
5、,11.1.3 激励的过程,首先就是要诱发和刺激员工未被满足的需要其次,组织激励过程是要使这种解除紧张的努力指向组织目标再次,组织激励力是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成果的偏爱程度,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期望值则是某一具体行动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即行为者采取某种行动,获得某种成果从而带来某种心理上或生理上满足的可能性,激励机制,未满足的需求,动机,激励手段,行为,行为结果,组织目标的实现,个人目标实现程度,奖惩,授权等,规章制度,宣传,知觉,培训,能力,价值观,教育,改变激励手段和方法,产生新的需求,11.2 激励理论,11.2.1 内容型激
6、励理论11.2.2 过程型激励理论,激励的手段必须针对被激励者的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而且要随着被激励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合理分配任务、培训和授权等手段,创造条件使被激励者能够采取相应的行为,并通过明确目标要求引导和规章规范其行为。根据被激励者的行为结果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给予公平的奖惩 ,而且奖惩的内容必须能够影响被激励者个人目标的实现程度。,愿意做,能够做且做好,继续做正确的事,内容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激励按其性质可以分成,激励内容:引发动机的因素(需要),动机形成过程:行为目标选择,调整与转化人的行为实现激励目标,未满足的需要,目标驱使的行为,满足需要,
7、需要层次,双因素,期 望,公 平,强 化,挫 折,激励过程,每一个管理者,心中都有一个关于人是怎么样的人的模式,并按照这一模式对下属采取相应的激励方法。,二、激励假设人性的假设:传统模式人际关系模式人力资源模式,关于人性的认识,人是动物,具有动物有本能情欲、学习能力、求生本能,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人是不同的,人是会变的,因此,人是复杂的。每一个人由于受社会教育的程度的不同和不断地接受着社会的教育,因此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人是社会人,其行为受到社会群体规范的制约。每个个体都受法律规章和伦理道德的制约。,人是高度理性的,其行为依据其理性思考。生性好争且很自私,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满足。,
8、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假设,工作为收入看着才投入总想少干活还是不满足,人性假设理论:社会人假设,金钱虽可贵友谊价更高工作太无聊我去找同道,人性假设理论:复杂人假设,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这里的我不是那里的我 不是我不明白, 是这世界变化快!,11.2.1 内容激励理论,主要研究行为初生的原因、如何激发需要、引导行为、实现目标。,内容激励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基本假设基础 :(1)人的行为受到人的需要欲望的影响和驱动,但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已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2)人的各种需要由于重要程度和发展顺序的不同,可以形成一定
9、的层次性。(金字塔结构)(3)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马斯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需求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需要层次,自身对知识的渴求为就业提供成绩基础适应学校的学习大环境寻求他人的认同和尊重证明自我价值,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5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逐层上升。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不同层次的需要不可能在同一等级内同时发生作用,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总有某一层次的需要在起着主导作用。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一种激励力量。,需要各层次
10、的相互关系,需要层次理论的启示,掌握员工的需要层次,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了解员工的需要差异,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把握员工的优势需要,实施最大限度的激励,很满意 中性 很不满意,二、双因素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的满意与不满意,赫茨伯格的这个学说打破了传统的满意不满意的观点。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原理 第十一章 激励ppt课件 管理学 原理 第十一 激励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5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