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训练中心整体建设方案培训资料.docx
《汽车工程训练中心整体建设方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工程训练中心整体建设方案培训资料.docx(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汽车工程训练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武汉瑞峰精电科技有限公司2017 年 4 月目 录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介绍1(一)建设背景11. 汽车行业发展背景22. 汽车产业人才需求43. 院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情况5(二)建设目标6(三)建设思路6第二章、汽车服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9(一)基本技能实训之发动机教学实训91. 实训室简介92. 实训目的93. 实训效果94. 实训配套资源建设105. 实训硬件配置10(二)基本技能实训之底盘教学实训111. 实训室简介112. 实训目的113. 实训效果124. 实训配套资源建设125. 实训硬件配置12(三)基本技能实训之汽车电气教学实训131
2、. 实训室简介132. 实训目的133. 实训效果134. 实训配套资源建设145. 实训硬件配置14(四)综合技能实训整车教学实训141. 实训室简介142. 实训目的153. 实训效果154. 实训配套资源建设155. 实训硬件配置16(五)汽车营销与服务实训室171. 实训室简介172. 实训目的183. 实训效果184. 实训配套资源建设185. 实训硬件配置19(六)汽车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室201. 实训室简介202. 实训目的203. 实训效果204. 实训配套资源建设215. 实训硬件配置21(七)新能源汽车教学实训(实训中心二期)221. 实训室简介222.实训目的 .223.实
3、训效果 .234.实训配套资源建设 .235.实训硬件配置 .23第三章、整体实训室教学资源及文化 .24(一)实训室教学资源库 .241.教学大纲 .241.1培养目标 .241.2培养要求 .251.3培养内容及方法 .252.教学方法和手段 .253.教学评价 .283.1课堂教学评价 .283.2实践教学评价 .304 实践实训方案 .32(二)学科、专业建设服务 .34(三)学校品牌提升服务 .35(四)技术运维管理服务 .36(五)教育云平台特色应用 .36(六)文化建设 .371 汽车学校 MI 设计 .372 汽车学校 VI 设计 .373EI 设计内容 .384 文化馆建设
4、.395 行为识别 BI396 宣传推广39第三章、售后服务40附件43(一)发动机教学实训区设备报价清单43(二)底盘教学实训区设备报价清单45(三)汽车电气教学实训区设备报价清单47(四)整车教学实训区设备报价清单50(五)汽车营销与服务教学实训区设备报价清单54(六)汽车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区设备报价清单55(七)设备报价总表57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介绍(一)建设背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地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内,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省属本科院校。武汉中国光谷产业群集,光电子、生物医药、软件、机电等产业园区分类聚集 2000 家高新技术企业,
5、为大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就业创业环境。物机学院是科研成果突出、办学国际化凸显,2014、2015 连续两年全校综合排名第一的学院。设置物理与天文系、光电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物理系、电子信息系、机械与电气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等 6 个系,1 个实验中心和 4 个研究所;中国著名激光专家姚建铨院士领衔的“湖北省太赫兹技术与光电子学”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省天体物理学术活动中心设在本院。物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 70 人,其中特聘院士 1 人,长江学者 2 人,彩虹学者 1 人;教授 9 人,博士教师 32 人。10 余名教师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牛顿国际学者、楚天学者范锡龙博士参与了“爱因斯坦都不敢想
6、象的科研成果”引力波的发现,这是科学界一次意义重大的发现,具有 N 个诺贝尔奖级别。教师近 3 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省自然科学基金 7 项,国家发明专利 3 项;发表 SCI、EI 学术论文 100 余篇。汽车服务工程系致力于培养汽车诊断与维修,汽车保养与维护,汽车营销,汽车售后,汽车服务企业管理,二手车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型人才,目前学校已经和恒信集团的一个 4S 店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1根据学校的办学基础,武汉瑞峰精电科技有限公司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高端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就“十三五”期间新形势、新环境、新政策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地方产业布局进行深入分析,提出“
7、提升、创新、服务”的总体方针,并依此制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全面建设发展目标和具体内容。协助学院在以下几方面突显办学成效:第一,以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实训条件、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社会服务争创全省应用型本科一流的汽车务工程专业。第二,以协助学校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在办学条件、内涵建设、专业提升、人才培养及学校招生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提升其美誉度和品牌力。第三,以专业建设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大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着力为地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输送高技术应用型人才。1. 汽车行业发展背景1、国内汽车产业
8、发展背景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汽车发展的黄金期,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过程,正在逐步实现由弱到强的跨越,全球汽车工业将向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进一步转移,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遇。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不仅发展快,而且汽车消费需求变化也快,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自主品牌将完成“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同时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系列数据,2015 年我国汽车产销总体平稳增长,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450.33 万辆和 2459.76 万辆,连续 7 年蝉联全球第一,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分别增长 3.
9、3%和 4.7%,预测到 2020 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有望占据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将是美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左右。225002450240023502300 汽车年产量(万辆)2250 汽车年产量(万辆)22002150210020502013年2014年2015年图 1.1 近 3 年汽车产销量增长图2、湖北省汽车行业发展背景湖北是汽车工业大省,汽车产业是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过去十年,湖北汽车工业经历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在激烈竞争中创造了发展优势,在抢抓机遇中培植了发展后劲。(1)总量快速增长。截至 2014 年,全省汽车
10、整车产量达 174.5 万辆,是 2000 年的 8.9 倍,居全国第 7 位,是全国 8 个整车产量超百万辆的省市之一,占全国整车产量的 7.59%。到 2020 年,武汉汽车产能要达到 350 万辆,占全国 10%,汽车产业产值要达到 7000 亿元,成为支柱产业中强大的一支。(2)集聚效应显现。全省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种更加丰富,商用车优势得到强化,乘用车发展进入快车道;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已建成十堰、襄阳、武汉沿汉江沿线,荆州、黄石沿长江沿线两条汽车产业聚集带,其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种类、规模、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配套率均超过全省总量的 90%,其节点城市武汉乘用车制造基地、
11、十堰中重型商用车制造基地、襄阳轻型汽车和发动机制造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随州 20 公里的专汽走廊初具规模。十堰、随州分别获“中国卡车之都”“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3)发展后劲增强。近五年,全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150 亿元,年均增幅 30.6%,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速 3.02 个百分点。已形成国有、民营、外资多元化、多层次,品牌乘用车项目、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第三阶段扩产项3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使全省汽车生产能力达 180 万辆,汽车发动机产能达 110 万台,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超过 130 万辆份,分别比“十五”末增长 1 倍以上。(4)创新能力提升。全行业建立
12、各类研发机构 260 多个,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1 个省级研发中心 14 个。已具备各类载货汽车、特种专用车和基本型乘用车以及绝大部分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专用汽车产品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喷、安全气囊等关键汽车零部件总成领域取得突破,轻量化、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应用,汽车再制造和材料回收利用取得初步成效。共有 41 种产品被授予“湖北名牌产品”称号,2 种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称号。2. 汽车产业人才需求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主要涉及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汽保设备、汽车检测与维修、研发试制、汽车营销和汽车服务等领域。根据汽车产业所对应的专业岗位要求,可以将汽车产业所需的人才大致
13、分为三类:研发类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和汽车后市场人才。随着国内外汽车产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拥有大量高素质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相关汽车人才将是汽车行业实现技术升级的必备要素。汽车行业从业技术人员数量需求要从 220.3 万人增加到 264.7 万,这意味着有近 44.4 万的人才缺口。而按照各类人员对汽车产量贡献率, 行业研发人员需求数量将从 16.9 万人增至 23.1 万人,缺口为 5.2 万人;技术人才需求数量将从 31.1 万辆增至 37 万人,缺口为 5.9 万人。同时,按照国际通用的计算公式,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的数量应为汽车保有量的 0.6 倍,而据统计我国 2013 年的汽
14、车保有量已超过 1.2 亿,并且以每年超千万辆的递增趋势,而我国目前的后市场从业人员不到 4000 万人,远远低于本应有的 7200 万(12000 万*0.6)。然而,即便在现有的汽车人才中,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比例依然不够理想。从研发人员来看,在我国研发人员高于 500 个就算大型的研究机构,而奥迪的研发人员多达 8000 多个;丰田汽车研发人才占比 9.8%,而一汽集团只有 2.6%。从技术人员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中技术人才约占 30%,我4国则不到 12%;在技术人员结构上,我国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为 4:8:31:57,与发达国家 11:23:49:
15、17 的比例还相去甚远。在后市场从业人员中,我国 70%的职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而真正具有汽车专业知识的优秀技工不足 20%。总之,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研发人才缺口大,技术人才比例失衡,高技能人才、后市场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现实要求,具体反映在低层次的技术人员过剩,而介于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之间的高级技能人才缺乏,高级技工数量少且年龄大,中级技工数量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相当比例的技术工人文化层次低,操作水平不高。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对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院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情况当前,我国汽车人才教育质量仍存在种种问题,导致人才输出数量与质量均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主要
16、包括:专业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缺乏专门化、专业化人才输出路径。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人才培养与院校人才培养处于脱节状态,校企脱节,难以形成校企之间紧密的人才培养协作,导致需求与供给脱节,同时,我国大多数院校还没单独设立汽车人才教育专门专业,一般院校表现为开设 1-2 门核心课程,学生通过较少的课时,难以形成充分的知识储备,职业适应性不足;专业定位顶层设计不清晰。目前院校专业教育缺乏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准确调研与分析,专业定位存在知识宽泛、技能指向不准等问题,感觉什么方面的知识都学了,好像什么技能都掌握了一点,但是到了企业却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亟待提高。我国汽车
17、人才教育起步晚,很多专业教师是半路出家,据了解,主要表现为缺乏实践经验,储备不足,专业技术欠缺。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课程缺乏适用性,资源匮乏。部分院校虽然开设汽车岗位相关课程,但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存在明显的差距,理论教学比例过重,学生缺乏实践认知,在教育教学内容和模式传统,很多学校教材得不到更新,知识陈旧,信息化水平应用5低下,现代化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教学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实践教学薄弱。一方面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比较缺乏,教学偏重理论,教师对汽车行业前沿知识和理论了解和掌握不够;另一方面高校对汽车实践教育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大,所使用的技术、设备、软件与企业实际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工程 训练 中心 整体 建设 方案 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