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网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
《污水管网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管网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综合说明2 、施工总体布置3、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技术力量4、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5、资源配备计划6、劳动力计划表7、特殊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8、工期保证措施 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服务11、季节施工技术措施1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4、工程配合及协调管理措施 15、分包计划与管理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或横道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1.1.1工程建设概况 项目实施地点:涪陵区罗云乡罗云坝社
2、区一、二社。 工程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场镇雨污水管网改造和人行路面的恢复建设。 项目招标范围: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及涪陵区罗云乡场镇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图、图说及工程量清单所包括的所有内容(具体以工程量清单明确的内容为准); 计划工期:120日历天1.2编制依据1.2.1罗云乡场镇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及补遗文件。1.2.2本公司的技术实力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1.2.3本工程相关的规程、规范1.3施工条件工程对外交通较好。施工用水可直接接入场镇供水网中,也可建蓄水池,储水备用。工程所需水泥主要由合格的水泥厂供应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水泥。钢筋和木材本地没有生产厂家,需从
3、外地购买,也可从当地的销售商处采购。工程施工用房可在施工区附近租用民房,也可在工地建少量工棚,作为仓库,加工厂和值班房使用。工程区自然气候条件好,地处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春季暖和,气温回升块,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晴朗。一年的施工期较长,对工程施工有利。1.4、设计说明 1.4.1工程概况项目区域位置本次设计项目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罗云乡场镇,距涪陵主城区约38公里。设计内容与规模为加快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我公司受重庆市涪陵区罗云乡人民政府委托对涪陵区罗云乡场镇道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根据与甲方签订的
4、设计合同,本次罗云乡场镇升级改造工程范围包括场镇范围内人行道及场镇雨污水管网改造等。本工程包括光明路、星星路、农会路、红军路、文昌路,主要是完善罗云乡城市功能,项目地址在罗云坝村。项目建成后,助推罗云乡快速健康发展。1.4.2设计采用规范、规程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05-201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5、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7
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CECS141:2002;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GB50220-95); 10、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11、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1.4.3设计依据1、建设方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建设方提供的1:500现场地形图;3、项目组现场踏勘资料;4、上阶段方案设计;5、其他相关资料。1.4.4项目现状及分析1、 道路现状:路面破损较多,现状道路功能不清,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相互混淆,城镇主要道路又兼对外交通的功能,缺乏静态交通设施,尤其
6、是停车场严重缺乏,现状停车一般是靠路边就近停车,加上道路等级低,如遇场镇赶场等人流、车流集中的时候,严重影响集镇交通组织的畅通。造成对城镇形态发展的不科学引导,居民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受到一定影响。 2 、给排水现状:集镇内现状无市政排水管网。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排水渠道多为石砌暗沟、暗渠,未经处理的生活污废水直接排入水体或农田,造成环境破坏。集镇地形,有利于雨水、污水的分片排放。在集镇北侧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占地3048平方米。 3、路灯现状:罗云乡现有电力线路来自焦石镇变电站。由于农网改造工程的完成,各行政村均已经设有变压器。现有路灯锈蚀严重,损坏较多,已无法正常照明。1.4.5对现状道路的
7、评价根据对罗云乡镇道路及附属设施的调查,该段道路主要病害为在道路路面破损严重,人行系统不完善、街道照明设施不完善、生活污水随意散排等。道路整体平整度较差,行驶舒适性低,影响通行质量,对过往车辆及行人通行造成安全隐患。且随着罗云乡场镇的逐步发展,居民出行量日益增大,现有场镇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居民出行及日常生产生活需求1.5、设计原则因本项目为乡镇基础设施工程,无相关规划且道路两侧建筑密集,道路平面原则上不进行调整,仅局部路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保证人行道畅通。道路纵断面原则上不进行调整,仅对局部临街门面较低路段进行微调,保证人行道与临街门面的顺接。1.6 设计要点1.6.1污水管线设计(1)污水
8、量计算本设计污水量按城市综合污水量计算,城市综合污水量计算以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为基础,排水管线将负责收集、转输道路周边地块的生活污水。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Qave*1.1*Kz(1/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最高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80%(L/Cap.d)地下水渗入量系数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Kz污水平均日流量(L/S) 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32.01.81.71.61.51.41.
9、3(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Q=A*V式中Q-污水干管设计流量,m3/sA-水流过水断面面积,m2V-流速,m/s水力计算采用谢才曼宁公式本次设计污水量按给水量的90%计,本次污水量计算中,日变化系数为2.3,城市综合污水量标准q(平均日)为120L/Cap.d,人口密度按0.0185人/m2计算。根据污水量计算和水力计算,污水管道设计管径为DN400。1.7排水工程设计说明(1)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设计年限本工程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
10、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污水按城市综合污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的85%)和规划人口进行计算,规划人口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基本设计参数最大设计流速:塑料管Vmax=5m/s。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6m/s;雨水管道在满流时Vmin=0.75m/s。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管 径最大设计充满度2003000.553504500.655009000.7010000.75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本工程最小设计控制坡度为i=0.003。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2)雨水系统1.雨水量计
11、算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F(L/S)暴雨强度(q)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 (L/SHa)暴雨重现期: 道路P=35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 (min) 其中,地面集水时间: t1=5 (min)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 (min)按计算。综合径流系数:=0.75。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a)。(3).雨水排水系统设计1)道路雨水管道布置功能:道路雨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相邻地块及上游雨水管道转输之雨水流量。定线原则:布置于一侧人行道下,雨水管中心距路沿1.2米(标准路副段),道路边缘设置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段穿越道路。雨水管道的布置考虑道路(包括人行道)路面及地
12、块雨水收集的便利性。1.8施工总体目标控制1.8.1工期目标控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合同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为120日历天 。1.8.2质量控制目标本合同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为:合格工程。1.8.3施工安全控制目标本合同段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目标:创建无重大安全事故工地。1.8.4文明施工控制目标本合同工程文明施工控制目标:争创文明施工环境。2 、施工总体布置2.1总体布置原则以既能够满足工程进度和施工强度需要,同时还要符合创建文明工地为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对外交通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本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工期、施工方案等因素,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和设计规范标准,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3、、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紧凑合理地布置管理及生活区、辅助企业区和施工交通道路、供水供电等。2.2施工场区规划 根据已确定的场区布置原则,施工现场布置条件、该工程特征和施工工艺要求,将该每个单体工程划为三个区:施工区;办公生活区;施工辅助生产区。具体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3施工交通规划及布置2.3.1进场道路本次施工的区域均有进出公路。2.3.2 场内交通根据施工总体布置规划及场内交通需要,我方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可利用场镇道路。场内运输主要包括土石方挖填、砂石料、砼、钢筋、块石、工程弃料等。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运输量、运输强度、运输设备、运输距离及施工道路和生活区、辅助企业区之
14、间的有效配合规划布置场内施工道路。2.4施工供水、供风、供电及通讯2.4.1施工供水施工用水采用乡镇自来水,作为生产、消防用水。2.4.2生活用水生活用水采用乡镇自来水2.4.3施工用电(1)电源施工供电电源分两路,一路是由采用场镇街道居民用电,一路由自备75KW柴油发电系统组成。(2)施工照明拌和站设400W卤化物投影灯照明,作业面设1000w投光灯或碘钨灯;生活区、生产区及施工道路每50m布置一只250w高压钠灯。灯的数量及亮度要满足夜间施工照明的要求。(3)避雷接地变压器进线端装设阀式避雷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低压供电线路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4)用电安全每一配电箱(盘)
15、的每一供电回路均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露天安装的配电箱盘装设有效的防雨设施;变配电所和发电室配备干粉灭火器。2.4.4通讯主要管理人员配手机8部,保证随时与业主、监理工程师沟通和对外联系,作业区现场主要施工人员配对讲机4部,以便施工现场的指挥和调度。2.5施工辅助生产区2.5.1混凝土及砂浆拌和区混凝土拌和区设于施工场地附近。砂浆拌制可利用混凝土搅拌机间歇时间进行拌制。2.5.2砂石骨料堆放场砂子、碎石等材料直接堆放在混凝土拌和区附近。2.5.3钢筋加工厂钢筋加工厂布置在施工辅助生产区内,钢筋加工厂按原材料堆放场、半成品存放场、钢筋加工厂三部分规划。原材料堆放场、半成品存放场按半露天布置,钢筋运至
16、加工厂后,无论原材料,还是半成品都要用方木或其它材料架空堆放,以避免钢筋与地面直接接触。钢筋加工厂内设置切断机1台、弯曲机1台、弯箍机1台、钢筋拉直机1套及电焊机1台等设备。2.5.4木工加工厂木加工厂与钢筋加工厂相邻。木加工厂主要进行模板加工,本工程用模板主要采用九夹板,模板加工厂主要用于异型模板的制作和木模加工的任务。加工厂按原材料堆放场、加工车间和半成品堆放场三部分设置。2.5.5仓库综合仓库分别布置在施工辅助生产区内,存放工程常用和消耗性材料。2.6生活营地规划布置主要生活管理营地布置就近租用民房解决。职工宿舍采就近租用民房。2.7消防设施2.7.1管理及生活区每幢房屋侧墙挂5只(AB
17、C)干粉灭火器,保持良好状态。2.7.2机械修配厂配(ABC)干粉灭火器2只,木加工厂、水泥仓库各配(ABC)干粉灭火器2只。2.8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3、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技术力量3.1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项目规模、结构复杂程度、专业特点及地域特点,按项目法管理形式设置工程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和管理。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技术负责1人,下设工程技术科、质量检查科、物资机械科、财务科、安全保卫科、工地养护室、综合办公室以及各施工作业队。现场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如下: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科物资机械科土石方作业队安全保卫科工地养护室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
18、科砼作业队财务科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各科室职能如下:项目经理部:代表我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合同管理及项目实施,满足合同要求。接受本单位业务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在工程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负责全部合同内容的履行和实施,是施工项目全过程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同时亦是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第一责任人。具体对项目的实施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监督负责,根据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责任目标进行检查、考核和奖惩。技术负责人是本项目的技术总负责,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及质量计划等的编制和实施。负责工程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
19、题和质量问题,督促、检查职能部门的工作,对工程质量总把关。工程技术科:负责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在工程中的实施以及日常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安排施工计划、编制进度报表及统计报表,负责施工测量放样等工作。质量检查科:负责工程质量全面管理,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通过检查试验,监督评定等手段的实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质量目标要求,负责试验室管理及竣工资料等工作。工地养护室:工地养护室内设置砼工程、砌石工程、土方工程、原材料等检验取样设备及简单试验设备,负责工地上的土方工程、砼工程、砌石工程等及各种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物资机械科:负责做好本项目的物资材料、设备的采购调度供应、仓储保管、机械维修并满足使
20、用要求,配合质检科及时做好材料的检查、试验工作,做好产品的标识,满足可追溯性。财务科:负责资金计划、供应、成本核算、统计报表、信息综合等。安全保卫科:负责施工安全,制定安全施工操作规程,设置安全设施,对本项目安全施工进行有计划的控制,督促、检查安全生产,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做好消防保卫工作。综合办公室:负责生产、生活、办公等临时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后勤保障、环境卫生、档案文件管理、创建文明工地等工作。石方作业队:负责完成输水洞洞身开挖工作。砼作业队:负责完成本单位工程中所有砼部分的施工工作。3.2现场项目主要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根据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范围、时间和内容,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
21、度和安全生产,对施工项目从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按照我单位有效管理文件认真履行项目经理职责。项目经理住工地时间每月不少于22天,并且保证完全服从工程施工需要。技术负责人:是本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组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质量管理计划等的编制及实施。负责工程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及质量问题,督促、检查职能部门的工作及其质量。技术负责人住工地时间每月不少于22天,并保证完全服从工地需要。4、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1主体工程施工内容根据招标文件,罗云乡场镇排水管网建设工程主要内容是: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及涪陵区罗云乡场镇排水管
22、网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图、图说及工程量清单所包括的所有内容(具体以工程量清单明确的内容为准)。 4.2测量放样进场后即对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验算,核算无误后接引至工地现场埋设控制桩,控制桩要求通视良好,不受施工干扰,满足施测精度,并进行固定和保护,报请工程师认可,作为施工控制依据。 4.3平面控制根据控制点坐标,建立施工现场的控制网点,绘制坐标网点,复测无误后对定位桩固定保护,并定期进行复测,若发现定位桩有位移迹象时,应及时复测、校正。4.4高程控制在适当位置建立施工用高程控制点,并从提供的水准点引测高程,高程控制点设在容易进入和通视的地点,并每周一次进行复测、校验。4.5施工
23、放样钢筋砼工程立模前应放出结构纵横向轴线和立模线,以保证立模、扎筋位置的准确性,施工期测放人员与有关工种技术人员交底,以保证放样的准确性。4.6竣工测量工程全部完工后进行竣工测量,包括平面布置和高程控制点等,并整理汇编到竣工资料中。4.7人员、仪器配备人员:根据工程需要项目经理部成立测放组,由工程科负责,配备测量工程师2人,技术员4人,测工2人。测量仪器配备:电子全站仪1台,DS3水准仪1台,以及必要尺牌、花杆、卷尺等工具。所有测量仪器,检测设备全都经标准计量局检验、核定。4.8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4.8.1施工的原则 (1)工期原则:按控制性工期的先后次序进行施工。(2)安全原则:减少同一场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 管网 施工 方案 培训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