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焊培训教程.docx
《气焊培训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焊培训教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 青柳热研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内部培训资料 目 录第1章 安全 .1气焊气割常用火焰类型及出现事故类型 (4) 1.1.1 乙炔自爆 (4) 1.1.2 乙炔-氧气混合气体爆炸 (4) 1.1.3 乙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 (4) 1.1.4 回火爆炸及主要原因 (4) 1.1.5 乙炔与其它物质反应发生爆炸 (4)1.2 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要求 (4)1.3 使用氧气时,为什么要避免它与油脂接触 (5)1.4气焊工和气割工应怎样预防砸伤和眼伤 (5)1.5 气焊工和气割工应怎样预防烫伤和烧伤 (5)1.6 如何保证气焊、气割安全操作 (5)1 .6. 1 气体存放 (5)1.6.2气体
2、搬运 (5) 1.6.3气体使用 (5)1.7 如何安全使用焊炬和割炬 (6)第2章 焊接材料及其设备 2.1氧气 (8)2.2乙炔 (8)2.3焊丝 (8)2.4 氮气 (8)2.5气焊设备及其工具 (8)2.5.1氧气瓶 (8)2.5.2乙炔瓶 (8)2.5.3减压器 (8)2.5.4焊炬 (9)2.5.5橡胶气管 (9)第3章 气焊火焰选择及其焊接方法3.1气体火焰分类 (10)3.1.1中性焰 (10)3.1.2碳化焰 (10)3.1.3氧化焰 (10)3.2气焊操作技术 (10)3.2.1焊接操作 (10)3.2.2焊炬使作 (11)3.2.2.1焊炬正常握法 (11)3.2.2.2
3、点火 (11)3.2.2.3火焰调节 (11)3.2.2.4火焰熄灭 (11)3.2.2.5回火现象处理 (11)3.3气焊操作方法 (11)3.3.1起焊 (11)3.3.2 焊丝和焊炬运动 (12)3.3.3接头和收尾 (12)3.3.4气焊工艺参数及选择 (12)3.3.4.1焊丝直径 (12)3.3.4.2火焰能率 (12)3.3.4.3焊嘴倾角 (12)3.3.4.4焊接速度 (13)3.3.5 焊接方法 (13)第4章 焊接缺陷与焊接质量检验4.1 焊接缺陷及其分类 (14)4.1.1 焊接缺陷 (14)4.1.1.1 焊接成型不良 (14)4.1.1.2 咬边 (14)4.1.1
4、.3 焊瘤 (14)4.1.1.4 烧穿 (14)4.1.1.5 下踏 (15)4.1.2 接合缺陷 (15)4.1.2.1 气孔 (15)4.1.2.2 未焊透 (15)4.2 焊接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15)4.3常见缺陷在焊缝中分布状态 (16)4.4 焊接质量检验 (16) 4.4.1 检验内容 (16) 4.4.2 焊接缺陷的检验 (17) 4.4.3 焊接成品密封性检验 (17)第一章 气焊气割安全知识1,1气焊气割常用火焰类型及出现事故类型最常用的气焊,气割火陷是氧-乙炔和氧-液化石油气火陷, 乙炔气和液化石油气都是易燃易爆气体,氧气是活跃的助燃气体,若使用不当,极易发生燃烧
5、爆炸事故.一般发生的爆炸事故有以下几种: 1.1.1乙炔自爆,通常是指乙炔气体并没有和其它气体混合而自行爆炸.形成乙炔自爆的条件是温度和压力. 图1-1所示为乙炔聚合作用与爆炸分解的划分区域曲线图,由图可知,在温度低于540,压力小于3个大气压时,主要进行聚合过程.聚合作用是放热反应, 乙炔气温越高,其聚合速度越快,放出的热量就越多,从而促使聚合加剧,可能引起乙炔的爆炸,当压力为1.5个大气压而温度达580时,就能产生乙炔的爆炸分解, 乙炔受压力越高,其聚合作用能够转化为爆炸分解所必须的温度就越低.图1-1 1.1.2乙炔氧气混合气体.此种混合气体爆炸事故比乙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要少一些,但破坏
6、力却很大只要在氧气中含有2.8-93(体积分数)的乙炔,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尤其是当乙炔含量在30%左右时,是最容易爆炸的,即使在大气压下,达到了自燃温度也会发生爆炸.1.1.3乙炔-空气混合气体.此种混合气体爆炸事故经常发生.在空气中只要乙炔含量在2.2%-81%(体积分数)范围内(尤其是乙炔含量在7%-13%时),一遇到高温、静电火花或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其破坏力虽比乙炔氧气混合气爆炸力小,但它的爆炸范围很宽,而且爆炸波的扩展速度极快,破坏力也很大1.1.4回火爆炸及引起回火爆炸的主要原因焊、割火焰自焊、割炬向乙炔导管及乙炔瓶回窜的现角称之为回火,其特征:1,火焰突然熄灭,2,焊、割炬内发生
7、急速的“嘶嘶”声。使用焊、割炬时应当注意尽可能防止回火。引起回火的主要原因有:1, 由于熔融金属的气溅物,碳质微粒及乙炔中的杂质等堵塞焊、割嘴或气体通道。2, 焊、割嘴过热,混合气体受澎涨,压力增高,流动阻力增大,焊、割嘴温度超过400时,部分混合气体即在焊、割嘴内自燃。3, 焊、割嘴过分接近熔融金属,焊,割嘴喷孔附近的压力增大,混合气体流动不通畅。4, 胶管受压,阻塞或打折等,致使气体压力降低。上述四种原因造成混合气体的流动速度低于燃烧速度而产生回火。如果操作中发生回火,应急速关闭氧,乙炔调节手轮,待回火熄灭后,将焊割嘴放入水中冷却,然后打开氧气吹除焊割炬内的烟灰,再重新点火。此外,在紧急情
8、况下可将焊,割炬上的乙炔胶管拔下来,所以,一般要求氧气胶管必须与焊,割炬连接牢固,而乙炔胶管与焊、割炬接头连接避免太紧,以不漏气并容易接上或拔下为准。1.1.5乙炔与其它物质反应会发生爆炸乙炔与铜,银接触产生爆炸。在一定条件下,乙炔和铜、银等金属发生反应,极易产生乙炔铜及乙炔银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受到剧烈振动或加热到110-120度时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凡是供乙炔用的器具不能用银或含铜量70%以上的铜合金制造。另乙炔与氯或次氯等化合物也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乙炔发生燃烧时,不能用含有卤族元素的灭火器灭火。12 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要求1.2.1 气焊与气割作业人员未经专门培训,不懂安全操作知识,
9、不能进行气焊,气割作业.1.2.2 不了解作业地点有无易燃易爆物品,被气焊,气割工件内部是否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时,不得进行气焊,气割作业.1.2.3 盛装过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容器,在没有彻底清理干净前及未经有关部门检查,批准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气焊气割作业.1.2.4 用可燃材料制作保温层的部位及火星能飞溅到的地方,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否则不得进行气焊气割作业.1.2.5 有压力或密封的管道,容器等未确认已经释放压力,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未经彻底置换并经检测浓度及氧含量合格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气焊,气割作业.1.2.6 对气焊,气割作业人员必须经常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掌握防火知识,了
10、解各种性能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措施.1.3 使用氧气时,为什么要避免它与油脂接触?氧气本身不会燃烧,但是它是一种活泼的助燃气体,气焊与气割就是利用乙炔和氧气燃烧作为热源,但是氧气的助燃作用有不利的一面,即在压缩状态下(由氧气瓶出来)与油脂接触时,能够强烈燃烧,常成为失火或爆炸的原因.因此,使用氧气时,尤其在压缩状态下,必须仔细注意,不要使它与易燃的物质相接触,特别是氧气瓶的瓶嘴、氧气表、氧气胶管、焊炬、割炬等不可沾染油脂。1.4气焊工和气割工应怎样预防砸伤和眼伤?1.4.1 长时间的操作,因受强烈的火焰照射会引起眼睛发炎,因此必须戴防护眼镜,护目镜镜片的颜色和深浅,根据焊工的需要和被焊料性质进行选
11、用,颜色太深或太浅都会影响对熔池的观察,影响工作效率,一般选用3-7号黄绿色镜片为佳。1.5 气焊工和气割工应怎样预防烫伤和烧伤?1.5.1 为了防止被飞溅的熔渣,铁液或火星烧伤,烫伤和强光灼伤,操作时个人护具应穿戴整齐,扣好钮扣,不要裸露皮肤,室外操作时,尽可能站在上风位置.1.5.2 要避免身体接触气焊或气割后的高温部位,或割下的红热金属与焊丝头等,防止被烫伤1.5.3 已点燃的焊炬不能乱挥动,注意周围工人的安全.1.6 如何保证气焊、气割安全操作?1.6.1 气体存放1.6.1.1 检查橡胶软管接头,氧气表,减压阀等应紧固牢靠,无泄漏严禁油脂,泥垢沾染气焊工具、氧气瓶等。1.6.1.2
12、严禁将各种气瓶如氧气瓶、乙炔瓶靠近热源和电闸箱;切勿在强阳光下爆晒;气房四周应设围栏,悬挂“严禁烟火”标志,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开放置,且间距应在5M以上,距离明火不得少于10米。作业点宜备清水,以备及时冷却焊咀。1.6.1.3 氧气瓶应集中存放,存放处禁止吸烟及明火作业,禁止使用无减压阀的氧气瓶。1.6.1.4 氧气瓶应配瓶嘴安全帽和两个防震胶圈。1.6.1.5 氧气瓶应直立放置,设支架稳固,防止倾倒;横放时,瓶嘴应垫高。1.6.1.6 乙炔气瓶使用前,应检查防爆和防回火安全装置。1.6.1.7 焊、割炬装接胶管不准互换使用,氧气管用黑色软管,乙炔管用红色软管。使用新软管时,应先排除管内杂质
13、、灰尘,使管内畅通。1.6.1.8 禁止将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物件上或将重物、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更不能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1.6.1.9 安装减压器时,应先检查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气瓶阀门出气口,关闭气瓶阀门时,须先松开减压器的活门螺丝(不可紧闭)。1.6.1.10 检查焊(割)炬射吸性能时,先接上氧气软管,将乙炔软管和焊、割炬脱开后,即可打开乙炔阀和氧气阀,再用手指轻按焊炬上乙炔进气管接口,如手感有射吸能力,气流正常后,再接上乙炔管路,如发现氧气从乙炔接头中倒流出来,应立即修复,否则禁止使用。1.6.1.11 检查设备、焊炬、管路及接头是否漏气时,应涂抹肥皂水,观察有无气
14、泡产生,禁止用明火试漏。1.6.2 气体搬运 1.6.2.1 移动时,应旋上安全帽,禁止拖拉、滚动或吊运氧气瓶;禁止带油脂的手套搬运氧气瓶;转运时使用专用小车,且将气瓶固定,避免碰撞。 1.6.2.2 装卸气瓶时,地上须搁置防护垫,搬运时轻拿轻放,严禁抛、滚、滑、翻。 1.6.2.3 乙炔瓶在使用,运输,储存时,必须直立牢固 ,禁止卧放使用,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丙酮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为2.9%-13%),乙炔直立牢靠后应静候20分钟才能安装减压器使用,开启乙炔瓶的瓶阀时,不能超一圈半,一般情况下开启3/4圈1.6.3 气体使用1.6.3.1 开启气瓶阀门时,禁止用铁器敲击,使用专用工
15、具,动作缓慢。1.6.3.2 点火前,急速开启焊、割炬阀门,用氧气吹风,检查喷嘴出口是否有无堵塞等现象,当焊炬由于高温发生炸鸣时,必须先关闭乙炔供气阀,将焊炬放入水中冷却,同时也应关闭氧气阀.试风时切忌对准脸部。1.6.3.3点火时,可先把氧气调节阀稍为打开后,再打开乙炔调节阀,点火后即可调整火焰大小及形状。点燃后的焊炬不能离开手,应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使火焰熄灭后才能放下焊炬,禁止将焊炬放在地上严禁烟头点火。1.6.3.4氧、氮气瓶压力指针应敏感正常,瓶中氧、氮气不能用尽,必须预留余压.氧、氮气余压为:0.5Mpa,乙炔气余压为0.05Mpa.瓶阀处严禁沾染油脂,瓶壳上应标识“空瓶”字样
16、,因气瓶无余压后,可能使油脂及其他物质与瓶内充装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形成爆鸣气体的物质进入瓶阀甚至瓶内,容易造成气瓶爆炸。1.6.3.5作业时焊炬出现爆炸声或手感有振动现象,应快速关闭乙炔阀和氧气阀,冷却后再继续作业.1.6.3.6点火时,焊、割枪口不能朝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严禁放在工件或地面上。1.6.3.7定期对受压容器、压力表等安全附件进行试验检查和周期性检查及强制检查。各种气体专用的减压器,禁止换用或替用。1.6.3.8 短时间停止气焊(割)时,应关闭焊割炬阀门(如果有氮气保护时,氮气阀门必须关闭,以节约成本)。停止使用或离开作业场所前,必须熄灭焊、割炬,并关闭气瓶阀门,排出减压器压力,释
17、放管中余气,使管道处于空载状态。1.6.3.9 如发现乙炔软管在使用中脱落、破裂、着火时,应立即熄灭焊、割炬火焰,再停止供气,必要时可折弯软管以熄火。1.6.3.10如发现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但不准用折弯软管办法熄火。1.6.3.11熄灭焊炬火焰时,应先关闭乙炔阀门,再关闭氧气阀门;熄灭割炬则应先关切割氧,再关乙炔和预热氧气阀门,然后将减压器调节螺丝拧松。1.6.3.12 焊、割嘴堵塞,使用通针将焊、割嘴堵塞处嘴疏通,禁止使用铁丝。1.7 如何安全使用焊炬和割炬1.7.1 根据工件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焊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较厚的金属,或使用小割嘴切割厚金属.1.
18、7.2 使用前必须检查焊炬和割炬的射吸能力,是否漏气及喷嘴的畅通情况,检查焊炬射吸能力的方法:先接上氧气管,打开乙炔阀(此时乙炔管与焊炬,割炬应脱开),用水指轻轻接触焊炬上乙炔进气口处,如有吸力,说明射吸能力良好,接插乙炔气管时,应先检查乙炔气流正常后再接上,若没有吸力,甚至氧气从乙炔接头中倒流出来,必须进行修理,否则严禁使用.1.7.3 焊炬,割炬射吸检查正常后,进行接头连接时必须与氧气橡皮管连接牢固,而乙炔进气接头与乙炔橡皮管不应连接太紧,以不漏气产容易接插为宜.对老化和回火时烧损的胶管禁止使用.1.7.4 点火时以先少量开启氧气阀,再开启乙炔阀为宜,如果只开乙炔阀,则会产生碳质烟灰污染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焊 培训 教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