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培训资料.docx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培训资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解决方案一.总则31、概述32、卖方的技术建议书要求42.1 技术建议书的内容格式要求42.2 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对要求5二、项目建设目标.7三.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现状81.概述82.标准体系82.1 体系架构82.2 接口类型102.3 接口实现功能113.本次工程建设规模124.工程界面125、工程清单136.系统架构146.1 总体架构146.2 机房环境/动力/门禁监控系统架构166.3 视频监控系统架构187.采用接口198.视频监控采用技术199.网络架构2010.传输带宽21四.设备功能需求211.监控点的种类212.性能指标222.1 精度要求222.2
2、动态响应时间要求222.3 总体要求232.4 电量测点232.4 温湿度传感器242.5 红外防盗报警器262.6 振动告警探测器272.7 烟感探测器272.8 水浸传感器282.9 智能门禁282.10 电锁设备(任选一种)292.11 读卡器302.12 通用采集主机303.良好的防护性能314.可靠性315.基本要求326.机房监控需求33一.总则 1、概述1.2卖方所提供的所有各项设备和系统(包括软、硬件)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如下:(1)符合 ISO、ITU-T、ETSI、IMTC、IETF等有关标准。卖方应在其技术建议书中对符合有关标准的情况具体说明,并附上相应的详细技术资料。(
3、2)符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CTG-MBOSS规范 1.0(试行稿)。(3)符合 YD/T 5027-2005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4)符合 YD/T 1363.1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一部分:系统技术要求;(5)符合 YD/T 1363.2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二部分:互联协议;(6)符合 YD/T 1363.3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三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7)符合 YD/T 1363.4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四部分:测试方法。(8)符合中国电信集团
4、2009年 73号文无线基站动力环境及安防监控系统功能需求;(9)对以上规范的扩展定义及版本升级,卖方应予支持。(10)若卖方的设备和系统包含自己的专用标准,应在其技术建议书中具体说明,并附上相应的详细技术资料。(11)本文件中未给出,但 ITU-T已有建议的系统设备性能和功能均应满足ITU-T最新建议要求。(12)卖方提供系统的功能、性能应完全符合卖方申明符合的标准,并满足或高于买方提出的要求。此规范书中未说明但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已有建议的设备功能与性能的条款,应符合相应的最新标准与建议。 1.3卖方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提供报价和详细的技术建议。卖方提供的各项设备及系统的功能、性能应完全符合
5、买方指明的标准,并满足或高于买方指出的要求。对于本文件未规定的有关设备性能,卖方应提出建议,并陈述其理由。 2、技术建议书要求 2.1 技术建议书的内容格式要求卖方所提供的建议书应按照以下内容格式进行编制:(1)综述(2)工程技术规范书(3)工程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4)总体方案建议和详细设计(5)设备配置清单(6)所提供设备情况(机架面板结构、各种接口特性、安装方式及物理尺寸、供电方式及耗电量、设备或机架接地要求、重量、温湿度等环境要求),并提供设备的正式使用时间及相关性能指标的测试记录文档。(7)系统连接图(8)场地及环境准备要求(9)工程进度安排(10)分工界面,要求图示并加以说明(11
6、)测试及验收(12)培训计划(13)技术承诺(14)技术服务、支持、保修(15)所提供设备(软、硬件)技术文档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入网许可证(若无许可证,应给出可取得许可证的时间)。 2.2 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对要求卖方的技术建议书中,要求对本规范书所提出各项要求进行逐条逐项答复、说明和解释,首先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作出“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 ”等应当,然后作出具体、详细的说明。在答复中,要求明确满足程度,并作出总结性的详细解释,不得仅有应答而无解释。说明中有“详见”、“参见”的,应指明参见文档中的具体的章节或页码。(1)卖方应在技术建议书中作出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详细设计,同时
7、提供设备的详细配置,并说明相应的计算方法及依据。(2)卖方在技术建议书中应说明对供货时间、安装、调测等进度的具体安排。(3)卖方在技术建议书中应说明给买方提供的技术文件、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的范围和程度。(4)卖方应在技术建议书中详细提供: 设备原理、设备内部结构设备能提供的端口种类及数量 设备性能 硬件设备的外形尺寸、面板布置、进出线方式 硬件设备的重量、安装方式和要求 设备所需的电源种类、耗电量、电压及地线要求等卖方应在技术建议书中列出提供的书面技术资料详细清单。 (3)卖方应承诺当所购置设备种类、数量发生变化时,保证所提供的价格折扣水平、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各种优惠条件不变。(4)
8、本技术规范书应视为保证网络运行所需的最低要求,如有遗漏,卖方应予以补充,否则一旦中标将认为卖方认同遗漏部分并免费提供。(5)卖方应说明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充、应用范围的增加,其软件等扩容方式及其收费基准。(6)卖方应根据配置情况,详细列出各种设备、材料、工具和软件等的清单,并在报价中详细列出单价、合价等各项费用,同时应将卖方提供设备进行可拆分最小单元进行报价。(7)卖方应承诺在工程移交后,买方在后续及备品备件的设备订货时,同一类型的软、硬件设备价格至少不高于本次合同的价格。二、项目建设目标.本次工程建设目标和业务目标为:将南京机务段通信机房进行动力、环境、门禁、视频、安防系统等纳入电信动力环境监控
9、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所有动环数据采集单元和摄像机均通过城域网接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三.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现状 1.概述系统维护单位为网络优化中心,系统构建在DCN网网管VPN内,设备在IT机房,系统主要实现对电信各通信机房动力环境(动力系统、环境、安防)的集中监控和管理。主城及近郊分公司采用 PTN网络进行承载,远郊分公司采用 SDH传输网络方式进行承载。 2.标准体系 2.1 体系架构根据目前*电信监控系统部署现状,结合现有管理体制,本次工程建议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建设,其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按照*电信村通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架构进行建设,本次各分公司 C网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机房接入*电信机房环境监控系
10、统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各分公司分监控站作为本地视频监控平台。其中:(1)SC:本地网或者同等管理级别的网络监控中心(网络级网管);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要求在一个本地网或一条干线、一套系统范围内,建议选用一种电源、空调集中监控技术,以保证全网监控系统的统一性、完整性。(2)SS:区域管理维护单位(网元级网管);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要求根据各本地网通信网的具体情况,监控中心(SC)可以下设数个监控站(SS),监控站(SS)可以是监控中心(SC)远端监控台(本次工程采用方式),监控站(SS)也可不设。(3)SU:监控单元(局站
11、);监控系统的最小子系统,由若干监控模块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监控范围一般为一个独立的监控局(站)或大型局站内一套相对独立的电源系统。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要求一个通信局(站)原则上只设置一个监控单元或主监控模块。(4)SM:监控模块(电源、环境、门禁等);完成特定设备管理功能,并提供相应监控信息的设备。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要求各通信局(站)可根据具体情况,配置一个或数个监控模块(SM)。监控模块分为自备式智能监控模块和附加监控模块两种形式。 2.2 接口类型(1)接口:监控模块(SM)与监控单元(SU)之间的接口定义为“
12、前端智能设备协议”相对标准;(2)接口:监控单元与上级管理单位之间的接口定义为“局数据接入协议”;(3)接口:区域监控中心(SS)或监控中心(SC)之间,或不同监控系统之间互连的接口定义为“系统互连协议”;(4)接口:监控中心与上级网管之间的接口定义为“告警协议”。通过以上接口,电源监控系统可实现系统内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及与其他网管的互连。 2.3 接口实现功能电源监控系统协议主要包括A接口、B接口、C接口和D接口4部分协议:(1)A接口为“前端智能设备协议”;(2)B接口为“局数据接入协议”,处于一个 SU与 SS之间,一般是一个监控厂商内部的协议;(3)C接口为“系统互连协议”:C接口处于
13、SC与SS之间,基于 TCP/IP方式工作,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其中 SC作为客户, SS提供服务。其协议主要内容包括用户登陆、用户请求系统结构、用户请求实时数据、用户请求报警信息、用户请求数据点历史和用户请求报警历史等17条,实现 SS与 SC之间实时数据、实时告警、历史数据、历史告警、系统组网结构和系统参数等信息的交互。(4)D接口为“告警协议”:D接口用于实现综合网管中心对SC以及 SS进行访问,采用基于TCP/IP的字符流传输方式,将SS或 SC设为置服务端,综合网管中心作为客户端,服务端向客户端主动上报告警数据。D接口在*电信集中告警系统中已有应用。 3.本次工程建设规模本次
14、工程系统配置按照满足9个点的机房电源、环境、门禁、视频等监控要求进行配置。前端监控单元、监控模块,按照9个点接入机房数量进行报价。 4.工程界面动环系统前期工程界面如下图所示:5、工程清单本次工程本规范界面内中卖方需要配置的设备如下表所示(单机房,包括对以下设备的安装调测):6.系统架构 6.1 总体架构*电信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市级监控中心区县分监SUSM SC综合网管控中心监控机房分监控中心视频监控中心卖方在遵循本规范书第一章总则所要求的相关规范条件下,也可提出自己合理的、优化的解决方案(包括环境/动力/门禁和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并符合本章要求的原则。 6.2 机房环境/
15、动力/门禁监控系统架构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要求根据各本地网通信网的具体情况,监控中心(SC)可以下设数个监控站(SS),监控站(SS)可以是监控中心(SC)远端监控台,监控站(SS)也可不设。本次工程采用市级设置监控中心(SC),每个区县设 1个监控站(SS),监控站(SS)是监控中心(SC)远端监控台,监控中心(SC)与监控单元(SU)直连的二级架构。具体架构如下图所示:232/485TCP/IP(1)上图中中间部分为本次工程建设内容;(2)上图中 SU、SC至 SU和 SU至 SM之间接口,以及部分SM模块为本规范书描述范围;(3)SC至 SU之间接口
16、采用*市电信制定之标准接口规范,详见*电信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二九年一期)技术规范书(SC至 SU接口规范分册); 6.3 视频监控系统架构视频监控在各区县范围内进行管理,视频监控中心在各区县局,具体架构如下图所示:视频监控在每个区县监控中心进行落地; 7.采用接口如上图所示,机房监控需要完成SM经SU至 SC数据采集及交互,共存在 2个主要接口:(1)SU和 SM之间的接口采用 232/485物理串行接口作为承载的 Modbus RTU等工业采集总线协议或SM厂家提供的私有协议,此接口主要根据现有监控模块可提供的现成接口进行接入。卖方应根据*电信现有 SM设备型号及监控内容将SM模块进行接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房 动力 环境 监控 系统 设计 解决方案 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3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