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ppt课件.ppt
《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ppt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能力提升自测自评,兰亭集序,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行书师从时噪的女书法家卫夫人,以后他的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yo 王羲之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有关“序跋”,“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
2、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比较探究:“序(跋)的作用是什么?兰亭集序与一般序跋有何不同?(把握文体特色),整体感知,兰亭集序 ,内容,情感,文中有些词语今天已经发展成了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感慨系之、放浪形骸。,兰亭集序,一、 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 ( ),“悟”通“晤”,面对面,二、重点词语,暮春之初,春季的末一个月,阴历三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全、都,映带左右,映衬、围绕,引以为流觞
3、曲水,列坐其次,酒杯,旁边,是日也,这,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用来,穷尽,实在,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虽趣舍万殊,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亦将有感于斯文,交往,从中取得,依,随着/所喜爱的事物,趋向,取向/差别,不同,等到/到,动词,附着,以前,过去,还/因,至,及,明白,本来,这,三、 一词多义,1.一2.夫3.是,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 )所以兴杯,其致一也 ( )悲夫 ( )夫人之相与 ( )是日也,天朗气清 ( )觉今是而昨非 ( ),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助词,引起下文,把看
4、做一样 一样,相同,这 正确,对的,5.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情趣,情致达到 招致,4.信,信可乐也 ( )愿陛下亲之信之 ( )忌不自信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实在信任相信诚意,四、 词类活用,1. 映带左右 ( )_2. 一觞一咏 ( )_3. 引以为流殇曲水 ( )_4. 群贤毕至 ( )_5. 少长咸集 ( )_,名词作动词 围绕,名词作动词 喝酒,使动用法 使流,形容词作名词 贤士,形容词作名词 年轻的人,年长的人,6. 死生亦大矣 ( )_7. 齐彭殇为妄作 ( )_8. 固知一死生为
5、虚诞 ( )_9. 足以极视听之娱 ( )_,形容词作名词 大事,意动用法 把看做相等,意动用法 把看做一样,副词作动词 穷尽,五、古今异义,1. 列坐其次古义:_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2. 俯察品类之盛古义:_今义:物品的种类。3. 或取诸怀抱古义:_今义:抱在怀里;胸前。4.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_今义:文雅。5.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_今义:低头抬头。,曲水的旁边。,自然界的万物。,胸怀抱负。,这次集会的诗文。,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六、 文言句式,1. 死生亦大矣。( )译文:_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译文:_ 3.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6、译文:_4. 当其欣于所遇。( )译文:_,判断句,死生是大事情。,定语后置,应为“大宇宙”“盛品类”,抬头观望寥廓的宇宙,低头看地上繁多的万物。,状语后置,应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状语后置,应为“于所遇欣”,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七、 名句积累,1. _,少长咸集。2. 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列坐其次。3. 天朗气清,_。4. 或因寄所托,_。5. _,齐彭殇为妄作。,群贤毕至,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惠风和畅,放浪形骸之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链接课文:兰亭集序素材应用:台湾作家刘墉说:“第一等人创造,第二等人阐扬,第
7、三等人模仿。”前几天,我的一位同学说他把余秋雨的文章学到手了,可仔细读来,不过是华丽辞藻的恣意堆砌,论其精神,未见得有多么高明。当然,渴望拒绝平庸无可厚非。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如此平庸的方式拒绝平庸呢?这样的做法何异东施效颦?拒绝平庸,当然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我们想啊,若是书圣王羲之一生也都一味地模仿,纵然成为红极一时的书法家,最终不过是走在别人的影子里,何来惊若蛟龙的右军书风呢?想那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哪一个不是摒弃前朝的影响,独树一帜地拒绝平庸呢?(选自201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拒绝平庸),必修二 文言文,兰亭集序,课本素材活用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 右,
8、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 自然、环境、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精彩运用 人在面对眼前优美风景时,斟满一杯酒, “流觞曲水”,那份悠然和沉醉,是令无数文人雅士 追慕的个性释放,沉醉于酒中方能使人忘却世俗之累, 挣脱人生羁绊。很容易融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感 悟有限的人生,从中领悟永恒的哲理,达到物我两忘 的境界。柳宗元在生之绝境时移情于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古代文人 多在逆境中因自然万物欣欣向荣而喜,使精神超脱外物 的羁绊,而在天地间获得永生!2.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 死亡、生命、人生 精彩运用 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 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 因而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 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 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是这样的诗人。他深知“一死生为虚 诞,齐彭殇为妄作”,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 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倍 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命价值的箴言。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
10、亭集序) 适用话题 自由、个性 精彩运用 生活中,我们可以对所爱的事物寄托情怀, 不受约束,自由挥洒青春,谱写人生,“仰无愧于天, 俯无愧于地”。,赤壁赋,苏轼,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三苏”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及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关于“赋”这种文体,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
11、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苏 轼,黄庭坚 (诗) “苏黄”,辛弃疾 (词) “苏辛”,韩 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曾巩,“唐宋八大家”,欧阳修 (散文) “欧苏”,理解构思和表达艺术,赤壁之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夜游之行(“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乐,客,乐极生悲 , 释悲生议
12、英雄易逝、人生 苦短、仙愿难成,悲,苏子,借景议理,解客之悲 变则万物皆短、不变则物我皆长、物各有主、共适清风明月,乐,景,情,理,赤壁赋,一、 通假字,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2. 举酒属客 ( ),“冯”通“凭”,乘,“属”通“嘱”,劝人饮酒,二、 一词多义,1.和2.如,倚歌而和之 ( )政通人和 ( )春和景明( )纵一苇之所如( ) 如泣如诉( )沛公起如厕( ),同声相应,唱和和睦 和煦、和暖,往像到去,3.歌4.望,扣舷而歌之 ( )歌曰 ( )倚歌而和之 ( )七月既望 ( ) 望美人兮天一方 ( ),唱歌词 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农历每月十五眺望,远看,5.下,方其破荆州,
13、下江陵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攻占下面,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于是饮酒乐甚 ( ),6.于,介词,从介词,在介词,被介词,在,三、 词类活用,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_2.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_3. 歌窈窕之章 ( )_4. 乌鹊南飞 ( )_5.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_,名词作动词 打鱼砍柴,名词作动词 攻占,东下,名词作动词 朗诵,名词作状语 向南,名词作状语 向西,向东,6. 侣鱼虾而友麋鹿 ( )_7. 舞幽壑之潜蛟 ( )_8. 泣孤舟之嫠妇 ( )_9. 渺沧海之一粟 ( )_10. 不
14、知东方之既白 ( )_,意动用法 以为侣,以为友,使动用法 使起舞,使动用法 使哭泣,形容词作动词 渺小得像,形容词作动词 显出白色,四、 古今异义,1.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_今义:貌美的女子。2.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_今义:失意的样子;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 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_今义:一种游戏方式。4. 白露横江古义:_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旷远的样子。,星宿名,斗宿和牛宿。,白茫茫的水汽。,五、 文言句式,1. 固一世之雄也。( )译文:_2. 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_3.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文:_4. 月出
15、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_,判断句,“也”表判断,(他)本来是一世的豪杰。,定语后置,应为“茫然万顷”,越过那茫茫的江面。,状语后置,应为“于赤壁之下游”,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状语后置,应为“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5. 而今安在哉? ( )译文:_6.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译文:_,宾语前置,应为“在安”。,如今在哪里呢?,被动句,“于”表被动。,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六、 名句积累,1. _,水波不兴。2. 诵明月之诗,_。3. _,水光接天。4. 其声呜呜然,_,_,_,_。_,_
16、。5. 寄蜉蝣于天地,_。6. _,抱明月而长终。,清风徐来,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成语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6.东方既白:指天亮了。,链接课文:赤壁赋素材应用1:一切都会过去。想起苏轼的赤壁赋中那赤壁的夜笛,余音袅袅,苦苦地挽留那轮明月、那江逝水!历来文
17、人爱吟咏、慨叹明月江水,临水洒泪,对月生情。或许在一时的酒醉中,他们能够看破自己可笑的偏执,把水与月收入怀中,聊以慰藉;当酒醒了,那种万古难销的愁情又扑面而来,直把人压倒在酒坛中,又去蒙眬一醉。他们走不出自己的心灵怪圈,水与月,一个脚下一个头顶,绕着一颗颗颓唐的心。水与月,年年在变,月月在变,日日在变,守着水与月的人由红颜绿鬓转向佝偻白发,年少的轻狂,迟暮的悲凉,在这苦短的人生中突然湮灭了。(选自2011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过去的与过不去的),必修二 文言文,赤壁赋,素材应用2:苏子遭贬,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没有遭贬的悲
18、伤。因为悲伤只能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坟旁;你没有表露对未来的期望,因为期望只能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月下。因为你给了人生一个合理的定位,你成了文豪。(选自2010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给人生一个合理的定位),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 适用话题 自然、永恒、变与不变 精彩运用 流水像这样不断地流淌,而并没有流去; 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 从认识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 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 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天地呢? 这启示我们从多角度看问题而非把问题绝对化,即便
19、 我们身处逆境中也应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 适的精神状态,并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 性地对待生活。我们要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和挫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和克服它们。,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说明: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三次贬谪1、1080年1084年:44岁时谪往黄州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执政,东坡还朝、外任。(10851093) 2、1094年1096年:58岁谪往惠州。
20、哲宗长大成人,为新党党徒挟制。 3、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以“苏轼”为素材的高考优秀作文片断:1、04年全国三卷: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
21、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四川考生风,可以穿越荆棘,以“苏轼”为素材的高考整篇优秀作文:2002年高考(心灵的选择) 东坡的选择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永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削瘦的身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是的,我拥有了荣华富贵,社会地位,不灭才情。但我年轻的心灵里仿佛总在下着濛濛的细雨。当夕阳西下,羁鸟归林,疲惫的我不得不黯然离去,空留下几声无奈的叹息。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我听见远古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回旋这赭黄色的浑流。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
22、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还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野;还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已找不到它一丝一缕的痕迹。而我的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亦迷茫而空灵。,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怀古,感伤。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如烟如雾。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三十多年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映现:五岁时开始苦读,老父苏洵严厉的教导,与弟弟子由快乐地嬉戏。十九岁上京赶考,文章震动天下,文坛领袖欧阳修不吝美
23、的赞誉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灾难忽然降临,乌台诗案牵连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 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江水,明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冥冥间,远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于是,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我终于超脱了。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名与自然之间,我选择自然。在官场与赤壁之间,我选择赤壁。 于是,我的选择成就了我。我将拥抱东方之既白,全国三卷:忘记和铭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
24、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浙江卷:一枝一叶一世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必修 第三 单元 知识点 归纳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