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资料档案.docx
《小麦病害资料档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病害资料档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舜天农业微生物科学技术研究院小麦病害目 录1 小麦全蚀病22 小麦白粉病53 小麦纹枯病94 小麦锈病145 小麦黑穗病206 小麦秆黑粉病247 小麦赤霉病258 小麦叶枯病289 小麦颖枯病3310 小麦黑颖病3511 小麦黄矮病3712 小麦黄花叶病39一三 小麦胞囊线虫病4114 小麦根腐病43一五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4516 小麦雪腐病4617 小麦冻害48一八 小麦倒伏491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
2、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1.1 症状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幼苗感病,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在潮湿情况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图1.1)。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 图1.1小麦全蚀病为害呈“黑脚”状 图1.2小麦全蚀病为害病健株比较情况图1.3小麦全蚀病后期田间受害症状1.2 病原病原(Gaeumannomyces graminis)称禾顶囊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图1.4)。匍匐菌丝粗壮,栗褐色
3、,有隔。分枝菌丝淡褐色,形成两类附着枝:一类裂瓣状,褐色,顶生于侧枝上;另一类简单,圆筒状,淡褐色,顶生或问生。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无性孢子。小麦变种(G.g.t)的子囊壳群集或散生于衰老病株茎基部叶鞘内侧的菌丝束上,烧瓶状,黑色,周围有褐色菌丝环绕,颈部多向一侧略弯,有具缘丝的孔口外露于表皮,大小38571297505(m),子囊壳在子座上常不连生。子囊平行排列于子囊腔内,早期子囊间有拟侧丝,后期消失,棍棒状,无色,大小6110284(m),内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成束或分散排列,丝状,无色,略弯,具37个假隔膜,多为5个,内含许多油球,大小53923.15.4(m)。成熟菌丝栗褐色,隔膜较
4、稀疏,呈锐角分枝,主枝与侧枝交界处各生一个隔膜,成“A”形。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灰黑色,菌丝束明显,菌落边缘菌丝常向中心反卷,人工培养易产生子囊壳。对小麦、大麦致病力强,对黑麦、燕麦致病力弱。禾谷变种G.g.g.)的子囊壳散生于茎基叶鞘内侧表皮下,黑色,具长颈和短颈。子囊、子囊孢子与小麦变种区别不大,唯子囊孢子一头稍尖,另一头钝圆,大小67.587.535(m),成熟时具38个隔。在大麦、小麦、黑麦、燕麦、水稻等病株的叶鞘、芽鞘及幼嫩根茎组织上产生大量裂瓣状附着枝,大小一五22.527.530(m)。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白色,后呈暗黑色,气生菌丝绒毛状,菌落边缘的羽毛状菌丝不向中心反卷,
5、不易产生子囊壳。图1.4小麦全蚀病病菌1叶鞘内的子囊壳2子囊壳放大3子囊4子囊孢子1.3 发生规律小麦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以潜伏菌丝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除土壤中的病菌外,混有病菌的病残体和种子亦能传病,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但以苗期侵染为主。病菌可由幼苗的种子根、胚叶以及根颈下的节问侵入根组织内,也可通过胚芽鞘和外胚叶进入寄主组织内。12l8的土温有利于侵染。因受温度影响,冬麦区有年前、年后两个侵染高峰,冬小麦播种越早,侵染期越早,发病越重,全蚀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不重要。小麦、大麦等寄主作物连作,发病严重,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和玉米复种,有利于病菌的传递和积累
6、,土质轻松,碱性,有机质少,氮、磷缺乏的土壤发病均重。不利于小麦生长和成熟的气候条件,如冬春低温和成熟期的干热风,都可使小麦受害加重。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一般表现为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4个阶段,达到病害高峰期后,继续种植小麦和玉米,全蚀病衰退,一般经12年即可控制为害。2 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地小麦产区均有分布为害。被害麦田一般减产l0左右,严重地块损失高达2030,个别地块甚至达50以上(图2.1)。图2.1小麦白粉病为害情况2.1 症状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
7、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图2.2至图2.4)。图2.2 小麦白粉病叶片受害症状 图2.3小麦白粉病茎秆受害情况图2.4 小麦白粉病穗部受害症状2.2 病原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称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生于寄主体表,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病斑霉层内的黑色小颗粒为病菌的闭囊壳(图2.5)。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3081
8、0(m),侵染力持续34天。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m,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一八52根,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单核,大小一八.82311.3一三.8(m)。子囊壳一般在大小麦生长后期形成,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子。该菌不能侵染大麦,大麦白粉菌也不侵染小麦。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中与寄主长期相互作用下,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很快。图2.5小麦白粉病病菌1分生孢子梗2分生孢子3闭囊壳和子囊2.3 发生规律小麦白粉病菌的越夏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孢子在
9、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继续侵染繁殖或以潜伏态渡过夏季;另一种是以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越夏。在以分生孢子越夏的地区,秋苗发病较早、较重,在无越夏菌源的地区则发病较晚,较轻或不发病,秋苗发病以后一般均能越冬。病菌越冬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孢子的形态越冬;另一种是以菌丝状潜伏在病叶组织内越冬。影响病菌越冬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冬季的气温,其次是湿度。越冬的病菌先在植株底部叶片上呈水平方向扩展,以后依次向中部和上部叶片发展(图2.6)。图2.6小麦白粉病病害循环过程1菌丝体越冬2分生孢子3早春侵染小麦4分生孢子经气流传播再侵染5闭囊壳或茵丝在自生麦苗上越夏6分生孢子影响春
10、季流行因素有:菌源,主要是当地菌源大小;温度,温度高,始病期就早,潜育期短病情发展快;雨量,春季降雨量较多且分布均匀,病害发生较重;日照,在春季发病期间日照少,阴天多,病害发生较重;肥料,氮肥过多,发病重;水浇地比旱地发病重,但极旱条件下,发病重;种植过密田块发病严重。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小麦白粉病开始零星发生(图2.7)。 图2.7小麦白粉病发生初期在小麦的抽穗扬花期,小麦白粉病发生后期(图2.8)。图2.8小麦白粉病为害后期叶片受害情况在小麦灌浆期,小麦白粉病发生比较严重(图2.9)。 图2.9 小麦白粉病后期茎秆受害情况3小麦纹枯病分布为害小麦纹枯病发生普遍而严重。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平原
11、麦区逐年加重。小麦纹枯病对产量影响极大。一般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图3.1至图3.2)。图3.1 湿度大时小麦纹枯病受害情况图3.2小麦纹枯病茎基部受害情况3.1症状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图3.3至图3.6)。病苗死苗:主要在小麦34叶期发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下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
12、。倒伏: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枯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图3.3小麦纹枯病云纹斑花秆状 图3.4 小麦纹枯病茎基部的白色菌丝体 图3.5 小麦纹枯病茎秆上的菌核图3.6 小麦纹枯病为害后期形成白穗状3.2病原无性世代Rhizoctonia cerealis称禾谷丝核菌,有性世代Rhizoctonia solani称立枯丝核菌,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前者为主。两个种均有各自的菌丝融合群。禾谷丝核菌菌丝双核初无色,渐变黄白色,后成褐色,菌核小,菌丝较细,不产生无性孢子。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多核,菌核色泽
13、较深,菌丝较粗(图3.7)。两菌的区别:前者的细胞为双核,后者为多核;前者菌丝较细,生长速度较慢,后者菌丝较粗,生长速度较快;前乾产生的菌核较小,后者产生的菌核比前者大;两个种均有各自的菌丝融合群。有关专家研究结果证明:云纹状病斑是由禾谷丝核菌CAG-1融合群侵染引起的;褐色病斑则由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侵染后所引起的。有人把小麦、大麦、水稻和棉花上分离到的丝核菌,分别进行交互接种,不仅可以互相侵染,而且还可交叉致病,但各病原菌均对原寄主致病力最强。水稻、玉米、大豆、棉花上的丝核菌则属于立枯丝核菌,其中水稻、玉米、大豆为-1A融合群,棉花上为AG-4融合群。四川省小麦、玉米、水稻纹枯病菌
14、对棉花未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小麦、玉米、水稻、棉花4种病菌都能侵染小麦、玉米和水稻,且各菌对原寄主致病力最强。立枯丝核菌菌丝体生长温限740,适温为2632,菌核在2632和相对湿度95%以上时,经1012在,即可萌发产生菌丝,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pH5.47.3。相对湿度高于85%时菌丝才能侵入寄主。图3.7 小麦纹枯病担子梗、担子、担孢子3.3发生规律以菌核和菌丝体在田问病残体中越夏越冬,作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其中菌核的作用更为重要。小麦纹枯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带菌土壤可以传播病害,混有病残体和病土而未腐熟的有机肥也可以传病。此外,农事操作也可传播。土壤中的菌核和病残体长出的菌丝接触寄主后,
15、形成附着胞或侵染垫产生侵入丝直接侵入寄主,或从根部伤口侵入。冬麦区小麦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生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图3.8):冬前发病期。土壤中越夏后的病菌侵染麦苗,在3叶期前后始见病斑,整个冬前分蘖期内,病株率一般在10以下,早播田块有些可达1020。侵染以接触土壤的叶鞘为主,冬前这部分病株是后期形成白穗的主要来源。越冬静止期。麦苗进入越冬阶段,病情停止发展,冬前发病株可以带菌越冬,并成为春季早期发病的重要侵染来源之一。病情回升期。本期以病株率的增加为主要特点,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病菌开始大量侵染麦株,病株率明显增加,激增期在分蘖末期至拔节期,此时病情严重度不高,多
16、为l2级。发病高峰期。一般发生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随着植株拔节与病菌的蔓延发展,病菌向上发展,严重度增加。高峰期在拔节后期至孕穗期。病情稳定期:抽穗以后,茎秆变硬,气温也升高,阻止了病菌继续扩展。一般在5月上、中旬,病斑高度与侵染茎数都基本稳定,病株上产生菌核而后落入土壤,重病株因失水枯死,田问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小麦纹枯病靠病部产生的菌丝向周围蔓延扩展引起再侵染。田间发病有两个侵染高峰第一个是在冬前秋苗期;第二个则是在春季小麦的返青拔节期。图3.8小麦纹枯病病害循环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包括品种抗性、气候因素、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等。1品种抗病性:2 0世纪6 0年代以前我国北方麦
17、区小麦品种以当地的农家品种为主,品种遗传上存在异质性。2 0世纪7 0年代以来各地在品种推广上趋于单一化,大量推广矮秆品种。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绝大多数为感病品种,只有极少数表现耐病或中抗,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感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是当前小麦纹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之一。2耕作与栽培措施:小麦地连作年限长,土壤中菌核数量多,有利于菌源积累,发病重。另外小麦早播气温较高,纹枯病发病重,适期迟播纹枯病发生轻。3灌溉条件的改善,播种密度的增高,化肥特别是速效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流行。高产田块纹枯病重于一般田块。4气候条件:不同发病阶段对气象因子的反应有显著差异。一般冬前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春
18、季气温已基本满足纹枯病发生的要求,湿度成为发病的主导因子。3月至5月上旬的雨量与发病程度密切相关。5土壤条件: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土壤类型也有一定关系。砂壤土地区纹枯病重于黏土地区,黏土地区纹枯病重于盐碱土地区。中性偏酸性土壤发病较重。4 小麦锈病分布为害在我国发生的小麦锈病有3种,即条锈、叶锈和秆锈。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黄淮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在流行年份可减产2 03 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小麦叶锈病以西南和长江流域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也较重;小麦秆锈病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和福建、广东、广西的冬麦区及东北、内蒙古等春麦区发生流行(图4.1)。图4.1小麦叶锈病为害情况4.1
19、症状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产生疱疹状病斑,夏孢子堆橘红色,呈不规则散生,一般多发生在叶片的正面,少数可穿透叶片,成熟后表皮开裂一圈,散出橘黄色的夏孢子(图4.2)。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鲜黄色,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铁锈色粉状物(图4.3)。 图4.2 小麦叶锈病叶片受害症状 图4.3小麦条锈病叶片受害症状秆锈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夏孢子堆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常连接成大斑,成熟后表皮易破裂,表皮大片开裂且向外翻成唇状,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图4.4)图4.4 小麦秆锈病茎秆受害症状4.2病原小麦叶锈病病菌为小
20、麦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a,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夏孢子单胞,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表面有微刺。冬孢子双胞,棍棒状,上宽下窄,顶部平截或稍倾斜,暗褐色。性子器橙黄色,球形或扁球形。性孢子产生于性子器,椭圆形。锈子器生于性子器相对应的叶背病斑上,杯形或短圆筒状。锈孢子链生于锈子器内,球形或椭圆形(图4.5至图4.6)。 图4.5 小麦叶锈病夏孢子堆和夏孢子 图4.6 小麦叶锈病冬孢子堆和冬孢子小麦条锈病病菌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夏孢子堆长椭圆形,裸露后呈粉状,橙黄色。夏孢子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鲜黄色。冬孢子堆多生于叶
21、背,长期埋生于寄主表皮下,灰黑色。冬孢子双胞,棍棒形,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稍缢编(图4.7至图4.8)。 图4.7小麦条锈病夏孢子堆和夏孢子 图4.8 小麦条锈病冬孢子堆和冬孢子小麦秆锈病菌为禾柄锈菌Puccicinia graminis,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夏孢子堆椭圆形至狭长形。夏孢子单胞,暗黄色,长圆形。冬孢子有柄,双胞,椭圆形或长棒形,浓褐色,表面光滑,横隔处稍缢缩(图4.9至图4.10)。 图4.9小麦秆锈病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图4.10 小麦秆锈病冬孢子堆和冬孢子4.3发生规律叶锈病菌是一种多孢型转主寄生的病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在唐松草和小乌头上形
22、成锈孢子和性孢子。以夏孢子世代完成其生活史。该菌夏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侵入,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秋苗发病后,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叶片内或少量以夏孢子越冬,冬季温暖地区,病菌不断传播蔓延。北方春麦区,由于病菌不能在当地越冬,病菌则从外地传来,引起发病。冬小麦播种早,出苗早发病重。一般9月上、中旬播种的易发病,冬季气温高,雪层厚,覆雪时间长,土壤湿度大,发病重。毒性强的小种多,能使小麦抗病性丧失,造成大面积发病。小麦条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图4.11),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4个环节。秋季越夏的
23、菌源随气流传播到冬麦区后,遇有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即可侵染冬麦秋苗,秋苗的发病开始多在冬小麦播后1个月左右。秋苗发病迟早及多少,与菌源距离和播期早晚有关,距越夏菌源近、播种早则发病重。翌年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扩展,当旬均温上升至5时显症产孢,如遇春雨或结露,病害扩展蔓延迅速,引致春季流行,成为该病主要为害时期。在具有大面积感病品种前提下,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成为流行的两大重要条件。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但大面积种植具同一抗源的品种,由于病菌小种的改变,往往造成抗病性丧失。图4.11小麦条锈病病害循环1秋苗发病2越冬3春季流行4越夏秆锈菌只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麦上完成侵染循环(图4.12)。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麦 病害 资料 档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