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庞浩)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ppt课件.ppt
《计量经济学(庞浩)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庞浩)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ppt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 二 章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计量经济学,2,引子: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000亿美元吗?,未来我国旅游需求将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政府所制定的远景目标,到2020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2.1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500亿美元。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00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至11%。(来源:2008年中国旅行社发展研究咨询报告) (参考现状:第一产业占GDP的15%,建筑业占GDP 的7%)什么决定性因素能使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超过3000亿美元?旅游业的发展与这种决定性因素的数量关系究竟是什么?怎样具体测定旅游业发展与这种决定性因
2、素的数量关系?,需要研究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方法,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 我们先在某些标准的(古典的)假定条件下,用最简单的模型,对最简单的变量间数量关系加以讨论,显然,对旅游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入境旅游人数”等因素。“旅游业总收入”(Y)与“居民平均收入”(X1)或者“入境旅游人数”(X2)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能否用某种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式 Y= f ( X ) 去表现这 种数量关系呢? 具体该怎样去表现和计量呢?,4,第一节 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 一、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对统计学的回顾)1、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性质上可能有三种情况: 确定性的函数关系 Y=f
3、 (X) 可用数学方法计算 不确定的统计关系相关关系 Y= f(X)+ (为随机变量) 可用统计方法分析 没有关系 不用分析,5, 相关关系的描述 最直观的描述方式坐标图(散布图、散点图),函数关系,相关关系(线性),没有关系,相关关系(非线性),2、相关关系,6,6,相关关系的类型, 从涉及的变量数量看 简单相关 多重相关(复相关) 从变量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看 线性相关散布图接近一条直线 非线性相关散布图接近一条曲线 从变量相关关系变化的方向看 正相关变量同方向变化,同增同减 负相关变量反方向变化,一增一减 不相关,7,3、相关程度的度量相关系数,如果 和 总体的全部数据都已知, 和 的方差
4、和协方差也已知,则 X和Y的总体线性相关系数: 其中: -X 的方差 -Y的方差 -X和Y的协方差特点:总体相关系数只反映总体两个变量 和 的线性相关程度对于特定的总体来说, 和 的数值是既定的,总体相关系数 是客观存在的特定数值。总体的两个变量 和 的全部数值通常不可能直接观测,所以总体相关系数一般是未知的。,8,如果只知道 X 和 Y 的样本观测值,则X和Y的样本线性相关系数为: 其中: 和 分别是变量X和Y的样本观测值, 和 分别是变量 X 和Y 样本值的平均值注意: 是随抽样而变动的随机变量。,X和Y的样本线性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较为简单,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测定变量间的数量关系,但是
5、对于具体研究变量间的数量规律性还有局限性。,9, X和Y 都是相互对称的随机变量, 线性相关系数只反映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程度,不能说明非线性相关关系 样本相关系数是总体相关系数的样本估计值,由于抽样波动,样本相关系数是随抽样而变动的随机变量, 其统计显著性还有待检验,对相关系数的正确理解和使用,10,4、回归分析,回归的古典意义: 高尔顿遗传学的回归概念 ( 父母身高与子女身高的关系)子女的身高有向人的平均身高回归的趋势回归的现代意义:一个被解释变量对若干个解释变量依存关系的研究回归的目的(实质):由解释变量去估计被解释变量的平均值,11,被解释变量Y的条件分布和条件概率: 当解释变量X取某固定
6、值时(条件),Y 的值不确定,Y的不同取值会形成一定的分布,这是 Y 的条件分布。 X取某固定值时,Y 取不同值的概率称为条件概率。 被解释变量 Y 的条件期望: 对于 X 的每一个取值, 对 Y 所形成的分布确 定其期望或均值,称 为 Y 的条件期望或条件均 值,用 表示。注意:Y的条件期望是随X的变动而变动的,Y,X,明确几个概念(为深刻理解“回归”),12,回归线:对于每一个X的取值 ,都有Y的条件期望 与之对应,代表Y的条件期望的点的轨迹形成的直线或曲线称为回归线。回归函数:被解释变量Y的条件期望 随解释变量X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如果把Y的条件期望表现为 X 的某种函数 ,这个函数称
7、为回归函数。回归函数分为:总体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函数,X,Y,13,举例: 假如已知由100个家庭构成的总体的数据 (单位:元),二、总体回归函数(PRF),14,消费支出的条件期望与收入关系的图形,对于本例的总体,家庭消费支出的条件期望与家庭收入 基本是线性关系, 可以把家庭消费支出的条件均值表示为家庭收入的线性函数:,15,1. 总体回归函数的概念 前提:假如已知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总体的被解释变量Y和解释变量X的每个观测值(通常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可以计算出总体被解释变量Y的条件期望 ,并将其表现为解释变量X的某种函数 这个函数称为总体回归函数(PRF) 本质: 总体回归函数实际上表现
8、的是特定总体中被解释变量随解释变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某种规律性。计量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探寻变量间数量关系的规律,也就要努力去寻求总体回归函数。,16,条件期望表现形式例如Y的条件期望 是解 释变量X的线性函数,可表示为: 个别值表现形式(随机设定形式) 对于一定的 ,Y的各个别值 并不一定等于条件期望,而是分布在 的周围,若令各个 与条件期望 的偏差为 ,显然 是个随机变量 则有,2.总体回归函数的表现形式,PRF,17,作为总体运行的客观规律,总体回归函数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实际的经济研究中总体回归函数通常是未知的,只能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去设定。计量经济学研究中“计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寻求总
9、体回归函数。我们所设定的计量模型实际就是在设定总体回归函数的具体形式。总体回归函数中 Y 与 X 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3.如何理解总体回归函数,18,计量经济学中,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 有两种解释: 就变量而言是线性的 Y的条件期望(均值)是X的线性函数 就参数而言是线性的 Y的条件期望(均值)是参数的线性函数例如: 对变量、参数均为“线性” 对参数“线性”,对变量”非线性” 对变量“线性”,对参数”非线性”注意:在计量经济学中,线性回归模型主要指就参数而言是“线性”的,因为只要对参数而言是线性的,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去估计其参数,都可以归于线性回归。,“线性”的判断,19
10、,概念 在总体回归函数中,各个 的值与其条件期望 的偏差 有很重要的意义。若只有 的影响, 与 不应有偏差。若偏差 存在,说明还有其他影响因素。 实际代表了排除在模型以外的所有因素对 Y 的影响。性质 是其期望为 0 有一定分布的随机变量重要性:随机扰动项的性质决定着计量经济分析结 果的性质和计量经济方法的选择,三、随机扰动项,20, 是未知影响因素的代表(理论的模糊性) 是无法取得数据的已知影响因素的代表(数据欠缺)是众多细小影响因素的综合代表(非系统性影响)模型可能存在设定误差(变量、函数形式的设定)模型中变量可能存在观测误差(变量数据不符合实际)变量可能有内在随机性(人类经济行为的内在随
11、机性),引入随机扰动项 的原因,21,样本回归线: 对于X的一定值,取得Y的样本观测值,可计算其条件均值,样本观测值条件均值的轨迹,称为样本回归线。样本回归函数:如果把被解释变量Y的样本条件均值 表示为解释变量X的某种函数,这个函数称为样本回归函数(SRF),X,Y,SRF,四、样本回归函数(SRF),22,样本回归函数如果为线性函数,可表示为 其中: 是与 相对应的 Y 的样本条件均值 和 分别是样本回归函数的参数 个别值(实际值)形式: 被解释变量Y的实际观测值 不完全等于样本条件均值 ,二者之差用 表示, 称为剩余项或残差项: 则 或,样本回归函数的函数形式,条件均值形式:,23,样本回
12、归线随抽样波动而变化:每次抽样都能获得一个样本,就可以拟合一条样本回归线,(SRF不唯一) 样本回归函数的函数形式应与设定的总体回归函数的函数形式一致。 样本回归线只是样本条件均值的轨迹,还不是总体回归线,它至多只是未知的总体回归线的近似表现。,样本回归函数的特点,SRF1,SRF2,Y,X,24,A X,PRF,SRF,样本回归函数与总体回归函数的关系,25,如果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获得 和 的数值,显然: 和 是对总体回归函数参数 和 的估计 是对总体条件期望 的估计 在概念上类似总体回归函数中的 ,可视 为对 的估计。,对比: 总体回归函数 样本回归函数,对样本回归的理解,26,目的: 计量
13、经济分析的目标是寻求总体回归函数。即用样本回归函数SRF去估计总体回归函数PRF。 由于样本对总体总是存在代表性误差,SRF 总会过高或过低估计PRF。要解决的问题: 寻求一种规则和方法,使其得到的SRF的参数 和 尽可能“接近”总体回归函数中的参数 和 的真实值。这样的“规则和方法”有多种,如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最小二乘估计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的目的,27,用样本去估计总体回归函数,总要使用特定的方法,而任何估计参数的方法都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假定条件 一、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 为什么要作基本假定? 只有具备一定的假定条件,所作出的估计才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 模型中有
14、随机扰动项,估计的参数是随机变量,显然参数估计值的分布与扰动项的分布有关,只有对随机扰动的分布作出假定,才能比较方便地确定所估计参数的分布性质,也才可能进行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等统计推断。假定分为:对模型和变量的假定对随机扰动项的假定,第二节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28,例如对于 假定模型设定是正确的(变量和模型无设定误差)假定解释变量X在重复抽样中取固定值。 假定解释变量X是非随机的,或者虽然X是随机的, 但与扰动项u是不相关的。(从变量X角度看是外生的)注意: 解释变量非随机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中相对容易满足,经济领域中变量的观测是被动不可控的,X非随机的假定并不一定都满足。,1.
15、对模型和变量的假定,29,假定1:零均值假定: 在给定X的条件下, 的条件期望为零 假定2:同方差假定: 在给定X的条件下,的条件方差为某个常数,X,Y,2.对随机扰动项u的假定,30,假定3:无自相关假定: 随机扰动项 的逐次值互不相关 假定4:解释变量 是非随机的,或者虽然 是随机的但与扰动项 不相关 (从随机扰动 角度看),31,假定5:对随机扰动项分布的正态性假定, 即假定 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 的正态分布 (说明:正态性假定并不影响对参数的点估计,所以有时不列入基本假定,但这对确定所估计参数的分布性质是需要的。且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当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 的分布会趋近于正态分布。所以
16、正态性假定有合理性),32,由于其中的 和 是非随机的, 是随机变量,因此Y是随机变量, 的分布性质决定了 的分布性质。 对 的一些假定可以等价地表示为对 的假定: 假定1:零均值假定 假定2:同方差假定 假定3:无自相关假定 假定5:正态性假定,在对 的基本假定下 Y 的分布性质,33,1. OLS的基本思想 对于 ,不同的估计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样本回归参数 和 ,所估计的 也就不同。 理想的估计结果应使估计的 与真实的 的差(即剩余 )总的来说越小越好 因 可正可负,总有 ,所以可以取 最小,即在观测值Y和X确定时, 的大小决定于 和 。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寻求能使 最小的 和 。,二、
17、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rdinary Least Squares),34,用克莱姆法则求解得以观测值表现的OLS估计量:,取偏导数并令其为0,可得正规方程,或整理得,即,2. 正规方程和估计量,35,为表达得更简洁,或者用离差形式的OLS估计量: 容易证明由正规方程: 注意:其中: 本课程中:大写的 和 均表示观测值; 小写的 和 均表示观测值的离差而且由样本回归函数可用离差形式写为,用离差表现的OLS估计量,36,剩余项 的均值为零 OLS回归线通过样本均值 估计值 的均值等于实际观测 值 的均值,(由OLS第一个正规方程直接得到),(由OLS正规方程 两边同除n得到),3. OLS回
18、归线的数学性质,解释变量 与剩余项 不相关,由OLS正规方程有:,被解释变量估计值 与剩余项 不相关,38,面临的问题: 参数估计值 参数真实值对参数估计式的优劣需要有评价的标准 为什么呢? 参数无法直接观测,只能通过样本去估计。样本的获得存 在抽样波动,不同样本的估计结果不一致。 估计参数的方法有多种,不同方法的估计结果可能不相同, 通过样本估计参数时,估计方法及所确定的估计量不一定完备,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总体参数估计值。对各种估计方法优劣的比较与选择需要有评价标准。估计准则的基本要求: 参数估计值应尽可能地接近总体参数真实值”。 什么是“尽可能地接近” 原则呢? 用统计语言表述就是: 无偏
19、性、有效性、一致性等,4. OLS估计量的统计性质,39,(1) 无偏性,前提:重复抽样中估计方法固定、样本数不变、由重复抽样得到的观测值,可得一系列参数估计值 , 的分布称为 的抽样分布,其密度函数记为概念:如果 ,则称 是参数 的无偏估计量,如果 ,则称 是有偏的估计,其偏倚为 (见下页图),40,概 率 密 度 估计值 偏倚,41,(2)有效性,前提:样本相同、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参数,可以找到若 干个不同的无偏估计式 目标: 努力寻求其抽样分布具有最小方差的估计量 (见下页图) 既是无偏的同时又具有最小方差特性的估计量,称为最佳(有效)估计量。,42,概 率 密 度,估计值,43,思想:当
20、样本容量较小时,有时很难找到方差最小的无偏估计,需要考虑样本扩大后的性质(估计方法不变,样本数逐步增大)一致性: 当样本容量 n 趋于无穷大时,如果估计式 依概率收敛于总体参数的真实值,就称这个估计式 是 的一致估计式。即 或 (渐近无偏估计式是当样本容量变得足够大时其偏倚趋于零的估计式) (见下页图)渐近有效性:当样本容量 n 趋于无穷大时,在所有的一致估计式中,具有最小的渐近方差。,3、渐近性质(大样本性质),44,概 率 密 度 估计值,图 4,45,先明确几点:由OLS估计式可以看出 都由可观测的样本值 和 唯一表示。 因存在抽样波动,OLS估计 是随机变量 OLS估计式是点估计量,O
21、LS估计是否符合“尽可能地接近总体参数真实值”的要求呢?,4. 分析OLS估计量的统计性质,46,2、 无偏特性 可以证明 (证明见教材P38),OLS估计式的统计性质高斯定理,(注意: 无偏性的证明中用到了基本假定中 零均值等假定),1、 线性特征 是Y的线性函数,47,3、 最小方差特性 (有效性) (证明见教材P68附录21)可以证明:在所有的线性无偏估计中,OLS估计 具有最小方差(注意:最小方差性的证明中用到了基本假定中的同方差、无自相关等假定)结论(高斯定理): 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估计量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BLUE),48,概念:样本回归线是对样本数据的一种拟合。不同的模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量经济学庞浩第二章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ppt课件 计量 经济学 庞浩 第二 简单 线性 回归 模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