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
《土石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石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钦州市金海湾东大街东延长线(标)土石方路基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21.1、编制依据.21.2、编制原则.21.3、编制目的.22、工程概况.32.1、工程概况.32.2、自然条件.32.3、主要工程数量表.43、施工准备.53.1、技术准备.53.2、试验路段施工.53.3、现场准备.54、施工部署.84.1、组织机构.84.2、施工安排.94.3、施工平面布置.104.4、机械设备准备.114.5、劳动力准备.115、主要施工方法.125.1、工艺流程.125.2、填筑方法.135.3、挖方路基施工.135.4、填方路基施工.145.5、季节性施工措施.186、质量保证措施.196.1、质量
2、目标.196.2、质量保证体系.196.3、质量管理措施.196.4、季节性质量控制措施.217、安全保证措施.227.1、安全目标.227.2、安全保证组织机构.227.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27.4、夏季、雨季安全技术措施.247.5、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258、文明施工保护措施. .29 8.1、文明施工目标. .29 8.2、文明施工措施. .299 环境保护.3046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钦州市金海湾东大街东延长线工程施工图设计(修订稿)(共六册)(上海市城市设计研究总院,2016年3月)。(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3)公路工程质量
3、验收评定标准(JTGF80/1-2004)。(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2015)。(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1.2 编制原则(1)本施工方案根据钦州市金海湾东大街东延长线工程的地质、水文、气候、气象条件及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多方面的因素而编制。(2)本施工严格遵守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和质量评定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1.3 编制目的本方案力求能有效的指导路基土石方的施工,同时满足质量和进度要求,保障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钦州市金海湾东大
4、街东延长线(标)工程主线全长约4.6km,路幅宽70m,双向8车道规模。金海湾东大街延长线沿线除与六钦高速交叉外,还与多条城市主次干路(部分为规划道路)相交,共形成十字交叉口6处。工程终点处为单喇叭互通立交,并设置收费站、场等配套设施。本标段建设范围:道路主线及匝道总长7004.13米,其中本标段主线桩号K2+500K4+568,长2068米,红线宽70米;与高速路连接匝道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交通工程和排水工程等。2.2 自然条件2.2.1 地形地貌拟建道路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线路穿越山丘、冲沟、坡地、水田等地貌。沿线场地地形高差变化大,地面标高9.93m(冲沟)80
5、.22(山丘),相对高差70.29m。2.2.2 水文条件场地地下水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对混凝土结构由弱腐蚀,在弱透水层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中等腐蚀,在长期浸水作用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场地地基土层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2.2.3 地质情况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及现场地质调查,拟建道路沿线内岩土层自上而下有:耕土(Qpd)、粉质粘土(Qe1)、含碎石粉质粘土(Qe1),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显示该拟建场地下伏泥盆系石灰岩(D)。现将各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填土(Qml):浅灰色,浅黄色,松散状,稍湿湿,由粘性土、碎石土
6、及风化岩碎块组成,厚度0.49.4m,工程分级为松土级。耕土(Qal):浅灰色,浅黄色,松散,湿,由泥质、粉细砂等组成,上部含植物根茎。厚度0.200.60m, 多分布于道路沿线的坡地及水田地段,局部山丘的表面亦有分布,工程分级为松土级。淤泥质粘土(Qel):灰色,灰黑色,多为软塑状,少数可塑状,湿,成份为淤泥腐植质及粘土矿物,多有味臭,具高压缩性,钻进容易,厚度0.63.2m,多分布于沿线的水田、冲沟地段,标准贯入击数N=13击,工程分级为松土级。粉质粘土(Qal)淡黄色,淡红色,多为可塑状,少数硬塑状,稍湿,成份以粘土为主,次为石英粉砂,切面粗糙,粘性及韧性一般,厚度0.43.2m在道路沿
7、线局部有分布,标准贯入击数N=512击,工程分级为普通土级。粗砂(Qal):灰色,稍密,饱和,成份以石英粗砂为主,次为砾砂、细砂及泥质,颗粒不均匀,分选性差,粒径多为0.72.0mm,只在道路K0+910至K0+990段的冲沟位置有揭示,厚度0.302.60m,标准贯入击数N=712击,工程分级为普通土级。强风化岩层:按岩层沉积年代可分为侏罗系(J)强风化粉砂质泥岩1及志留系(S)强风化泥质粉砂岩2两个亚层,其中强风化粉砂质泥岩1: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成份以泥质为主,次为石英粉砂,岩芯呈碎块状,手可捏碎;强风化泥质粉砂岩2:紫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结构,成份以石英粉细砂为主,含泥
8、质,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手折可断,用镐可挖。强风化岩层中常见中风化岩层夹层,岩体坚硬,用镐难挖。强风化岩层在道路沿线均有分布,该层在大多数地段没有揭穿,钻探控制厚度1.625.7m风化岩层在道,标准贯入击数N=3676击,单轴抗压强度fr=1.075.51Mpa属极破碎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工程分级为松石级。2.3主要工程数量表路基施工主要工程量:挖土方137万m3,填土方104万m3。路基工程数量见施工区域长度(m)起始桩号挖方(m3)填方(m3)填缺(m3)挖余(m3)缺方(m3)一区360K2+5002+8605947249324244155二区420K2+860K3
9、+28061561025750526574三区300K3+2803+58046580216829176326四区700K3+5804+28037026824482483198五区288K4+2804+5683771181482178202A匝道801AK0+8011948648887648029157285B匝道167BK0+1673749287565437288C匝道474CK0+474522122408233452144D匝道399DK0+39912912225642210212487E匝道470EK0+47029903729897六钦高速7573097879077912178图2.1-1
10、 主线道路横断面布置图3 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部负责对各分部、质量安全部等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由各相关工长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对路基压实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边坡坡度、主要施工工艺及关键工序控制要点等方面的交底。将图纸会审的内容及时向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底。(2)对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线缆等进行调查,摸清现状管线及各种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制定保护和预防措施。(3)组织测量人员检查验收控制桩,并做好控制桩保护工作和导线点、水准点的加密与复核工作,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与批复。(4)将挖方段的填方用土进
11、行取样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并批复3.2试验路段施工主体工程开工前,应根据业主和总监办的要求选取一段长度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选用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不同的碾压机具、不同的碾压遍数,分次碾压、分次检测其压实度、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和施工工序及碾压遍数。根据试验路段情况通过统计分析,从中得出压实所用的机械、设备类型及数量,最大干密度、松铺系数、松铺厚度和最佳设备组合以及压实遍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试验路段施工中应加强对有关指标的检测;完工后,写出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申报路基填筑正式开工申请,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如发现路基设计有缺陷时,应提出变更设计意见报审。3.3现场
12、准备施工便道修筑。根据土方施工工作面及弃土场布置情况,在路基外侧修建1条贯穿全路段的施工便道,便道路基宽度5.5m。进场施工便道基层铺筑级配碎石,厚度30cm。临时便道与地方相交道路相连通,形成施工区域与弃土场的运输网络。(1)施工测量施工测量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方法施工。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施工。路基施工前,根据设计图、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恢复的路线中线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边沟、取土场、护坡道、弃土场等的具体位置桩。道路中线桩直线部分每20m一个,每100m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桩,曲线部分除20m设一整里程桩外,曲线的起点、终点、圆缓点、缓圆点设置固定桩。中线桩施测后,进行横断面测量,
13、然后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一般在距边桩一定距离的外侧,设护桩,以备边桩丢失后及时恢复。同时导线点、水准点应设立特殊标志,进行保护以免施工中遭到破坏。经过准确放样后,应提供放样数据及图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清表开挖。测量精度应满足住建部颁有关城镇道路工程验收标准或合同规定标准。(2)土工试验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对路基填筑用料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取样试验;对取自挖方路段的填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路堤填料应进行下列试验项目检测,其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
14、程办理。a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或液性指数;b颗粒大小分析试验;c含水量试验;d密度试验;e相对密度试验;f土的标准击实试验;g土的强度试验(CBR值);h有机质含量试验及易溶盐含量试验。路基填料及路基压实度要求:路基填料最小强度(CBR)和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表5.7-1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路面底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cm)8.010下路床(3080cm)5.010上路堤(80150cm)4.015下路堤(150cm)3.015零填及挖方路基030cm8.0103080cm5.010路基填筑前须先对田地、旱地、林地等
15、进行清表,清除表层耕植土;清表后应进行碾压夯实。表5.7-2 路基压实度(重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上路床(030cm)下路床(3080cm)上路堤(80150cm)下路堤(150cm)压实度(%)96969493零填及路堑压实度不小于96%,人行道部分压实度不小于93%。(3)清表与填前碾压清表及填前压实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挖除、清淤、整平、碾压,泥浆泵排水等施工方案。自卸汽车运料,挖掘机开挖、推土机整平、振动压路机压实。主要工序有:挖排水沟(排干积水)、清除淤泥、挖除杂草、树干、场地整平晾晒、换填、机械碾压、检查验收。施工要求:表土及草皮在较干硬的地段采用推土机、装载机铲除,人工配合自卸车运输弃于
16、指定弃土区。在路基范围有大片低洼积水时,应先做土埂排水,并将杂草、淤泥以及不适宜材料清除路基以外,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深度将次地面翻松30cm,并晾晒湿土再压实。路堤填筑前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淀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并予以分层压实,压实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地表过分潮湿或水田地段,应在路基两侧护坡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石方 施工 方案 培训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80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