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角色定位下的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及作用效果分析.docx
《双重角色定位下的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及作用效果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角色定位下的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及作用效果分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重角色定位下的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及作用效果分析王永丽/郑婉玉 20一三-04-一八 11:08:37来源:管理世界(京)2012年10期 【内容提要】伴随经济与社会转型,我国工会已发展成为肩负维权维稳双重角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非单一利益驱动和边界模糊化决定了我国工会具备嵌入型团队的特性,其核心任务是与政府、企业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展开跨界行为以促进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并实现劳资双方共赢。本研究选择广东省21个地级市1050家非公有制企业为对象进行实地调研,重点探究工会跨界的现状及其在各关系网络中的嵌入程度。研究一、研究二实证结果表明,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与员工情感承
2、诺、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本文开创性地将跨界理论应用于工会实践,开辟基于工会跨界的全新视角,为完善工会职能、促进我国工会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关 键 词】双重角色 嵌入型团队 跨界行为 工会职能 企业绩效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中,我国工会始终担负着双重角色( )。一方面,工会被视为党和政府职能在企业内部的延伸,肩负着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责任,是劳资双方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工会是员工权益的代表,被赋予维护员工权益、协调劳资纠纷、组织文化活动以及帮扶困难职工等任务。可见,在我国制度背景下,工会不仅是员工权益的维护者,也是企业生产的管理者,这与欧美国
3、家的工会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双重角色定位决定了我国企业工会不以维权为单一的目标驱动,并且不具有清晰的团队边界,属于典型的嵌入型团队( ),这意味着工会需要通过跨越部门与组织边界,与政府、企业和员工等主体(内部与外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从而实现特定关系网络的高度嵌入。对于嵌入型团队而言,只有打破团队边界,促进个体与组织间的合作,才能够实现团队绩效的提升( ,1999)。因此,对于我国工会而言,作为企业内部一个特殊的嵌入型团队,为了获取依赖性稀缺资源,促进自身职能的履行,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并实现劳资双方的共赢,其核心任务是与各利益相关主体()展开有效的竞合活动(),即跨界行为( )。跨界理论( )
4、是近来西方组织理论与团队管理研究的热点。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面临着经济环境动态化、任务复杂化、全球市场竞争白热化以及组织架构扁平化等方面的挑战( .,1995),如何与外部主体建立战略联盟与合作关系成为组织和团队亟须培养的能力。团队为了实现总体目标,采取与内外部主体建立关系并长期互动的行为,称为跨界行为( ,1992b)。嵌入型团队通过与组织内部其他团队或部门建立联系与合作以共同解决难题(如,问题解决小组),或者通过跨越组织边界以获取资源与帮助(如,客户关系管理),有效的团队跨界行为将显著促进团队绩效与目标的实现( ,1992a)。和(1992)进一步研究发现,团队采取跨界行为与外部主体进行互
5、动(),有利于促进知识转移与共享,有利于发挥团队职能和提高组织绩效;团队与利益相关者相互合作以及共享资源的能力已经成为团队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工会的双重角色定位以及嵌入型团队性质,跨界行为已经成为工会的核心任务,其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工会跨界职能的发挥,影响企业绩效的提升以及劳动关系的改善。目前,在企业内部,工会与职能部门的合作日益频繁,通过参与岗位设计、工作分析、职工招聘管理、薪酬管理及培训发展等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工会在制度建设、员工观念更新和素质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刘泰洪,2009)。而在企业外部,工会通过游说政府,制订有利于工会发展的法规与政策,例如,2010年3月,广东省政府
6、颁布的广州市劳动关系集体协商条例,大力推动了政府、企业及工会三方集体协商机制的建设,提高了工会的谈判地位,促进工会跨界职能的履行。由此可见,跨界行为是工会履行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等团队职能的重要途径,是工会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我国工会研究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较少人意识到工会作为嵌入型团队和跨界者( )的特性,关于工会角色定位及其跨界管理的研究仍一片空白。针对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我们将构建从工会跨界行为到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再到组织绩效实现之间的路径概念框架,并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及其作用效果。第一,探究工会跨界行为的执行现状及其在各关系网络中的嵌入程度
7、。本文研究一、研究二分别从企业方和员工方视角出发,研究客观层面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主观层面员工感知的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对员工态度的作用,并对自变量(工会跨界的四项职能维度)与因变量(包括企业绩效、员工满意度以及情感承诺等)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工会跨界职能履行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虽然已有文献关注工会实践对于提升企业绩效的机制分析,但是目前研究存在3方面的欠缺:一是沿用国外学者对工会的定义,对我国制度背景下工会的双重角色定位以及跨界者特性缺乏深刻的理解;二是局限于研究工会组建与员工薪酬之间的关系(胡建国、刘金伟,2006),尚未考虑到工会作为嵌入型团队的非单一目标驱动的性质;三是侧重于
8、研究劳动关系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仅将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研究的一个维度(吴功德、黄攸立,2005)。因此,本研究将突破过去工会研究的瓶颈,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情境下的工会跨界理论体系。第二,将跨界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会跨界管理。跨界理论最早由(1990)提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一个以团队跨界为核心,向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分别扩展的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团队跨界行为对团队职能发挥与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研究的结论却较少被应用于团队实践中。与此同时,我国工会研究的理论奠基不足,需要结合国内外前沿研究的有益观点,不断充实工会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
9、本研究将创新性的融合我国工会实践与跨界理论,以期开辟一个基于工会跨界的全新视角,为指导工会管理实践提供建设性意见。二、理论基础我们以跨界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源泉,通过将相关理论与我国工会性质相结合,提出工会跨界的概念并对其行为进行界定,同时,工会跨界行为的有效性直接决定并表现为工会跨界的职能履行,因此,本文构建一个从工会跨界内涵向工会跨界行为再向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层层辐射和延伸的核心概念框架。并且,在这一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全面系统的衡量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及其作用效果的研究模型,在接下来的研究一、研究二中,分别从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深入研究工会跨界职能履行与企业绩效和员工态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
10、实践中的工会跨界管理提供指导。图1简要概括了我们研究的相关核心构念及其耦合关系。图1工会跨界的核心概念框架由于跨界理论是最佳表征跨边界竞合行为的理论(,1990),同时,基于我国工会的双重角色定位和跨界者特性,工会被界定为企业内部特殊的嵌入型团队,故而这里我们以团队跨界理论作为发展概念模型的基础。通过对20多年来团队跨界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对工会跨界进行定义并界定其具体的行为类型。同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下工会团队的特殊性,对工会跨界的四项职能进行划分与阐述。(一)团队跨界理论团队跨界行为( ),又称团队跨界活动( )或外部活动( ),是指团队为了实现总体目标,采取与外部主体建立关系并
11、长期互动的行为( ,1992b)。从广义上看,与(2000)认为,团队跨界是“团队的共有财产”( ),包括团队的经历、认知、价值观、态度、感知和行为。然而,本文将采取狭义的定义分析团队跨界,并为概念化工会跨界提供理论源泉。狭义的团队跨界只关注那些为了追求团队总体目标而采取的向外部主体展示团队(使节行为)、获取资源和支持(任务协调)、侦测外部环境以获取信息与知识(跨界搜索)的行为。在过去的研究中,这些行为被证实是团队发展一系列结果(知识共享、创新、总体绩效)的重要预测指标( .,2004)。我们通过回顾20多年来团队跨界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及其作用效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详见表
12、1。与一般研究类似,团队跨界理论文献也是随着时间不断发展的。传统的团队跨界研究将团队切割成单一个体、群体与组织层次,研究者或强调宏观()观点,或关注微观()层面,然而,单一的研究视角无法精确、全面地解释团队行为。宏观观点忽视个体之间的差异,对跨界者的个体认知、态度、行为等因素之间的互动而导致的更高层次的现象的作用机制缺乏研究;反之,微观观点则忽视跨界者所处的情境,可能忽略情境对个体差异效果的限制。因此,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团队跨界的多层次()观点逐渐发展成熟。学者们开始视团队为一个整合的系统,将个体、团队、公司、产业及文化特征等多重层次的前因变量相互交叉影响纳入团队研究(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
13、2008),综合考虑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一是团队、组织及其他情境的前因变量如何由上而下()影响个体层次()的结果变量;二是个人知觉、情感、态度及行为如何由下而上()塑造团队、组织与群体现象( ,2000),以此构建团队跨界的多层次模型,全面深入地分析复杂的团队现象(,2003)。其中,(2009)与(2010)的贡献显著,经过20年的探索,建立了一个囊括团队特征、任务水平与环境特征等3个层次前因变量的多层次理论模型。而则认为团队跨界行为受低层次的个人跨界与高层次的网络跨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高低层次的跨界行为;经过整合个人、团队及网络等3个层次的跨界行为,发现每个层次的跨界行为不仅受到同一层次
14、的前因变量驱动,也受到高低层次的前因变量影响,并产生跨层次的结果变量。通过回顾20多年来团队跨界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团队跨界理论已经初步建立起从前因变量到行为变量,再到结果变量的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框架,这为工会跨界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观点和理论成果,有利于我们今后对工会跨界研究的进一步扩展,包括工会跨界的前因变量研究以及多层次整合思维的借鉴。(二)双重角色定位下的工会性质欧美国家的工会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独立运营,以维权为单一目标驱动的团体。而我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从革命到建设,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已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
15、会,与欧美国家的工会存在本质的区别。作为劳动群众与中国共产党的纽带,我国工会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这表现为工会既被赋予了维持企业稳定发展的责任,担任劳资双方沟通的“桥梁”;也担负着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和帮扶困难职工等任务。可见,我国工会不仅是工人阶级利益的维护者,也是工人阶级的教育者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参与者和组织者。这决定了以企业方视角出发的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无法取代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过程中的作用。然而,双重角色容易产生定位模糊与角色冲突,目前,我国工会大多数偏向于为企业主说话,员工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该结果的产生很大程度源自于我国“强资本,弱劳动”的劳资关系格局。因此,如何解决目前我国工会定位不清
16、、责任不明和角色模糊等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并将其运用于工会的规范化建设,都是关系到我国工会发展前景的至关重要的命题!针对以上命题,本文研究发现双重角色定位下,我国工会为了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需要不断进行角色转变与信息互换,如何与政府、企业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并采取有效的竞合()行为以获取资源与帮助,是我国工会实现团队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劳资共赢的核心任务。(三)工会跨界理论结合前文对团队跨界理论的归纳与总结以及我国工会的特殊性,本研究将工会跨界进行概念化():工会跨界,又称工会跨界行为或工会外部活动,是指工会为了实现维权、建设、参与、教育
17、等四方面职能,采取与政府、企业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建立关系并长期竞合的行为。1.工会跨界行为的界定根据工会跨界的定义以及(1990)与(2001)的研究,我们将工会跨界的行为界定为:为了履行工会跨界职能而采取的使节行为()、任务协调( )及跨界搜索( )等三类行为。(1)使节行为。使节行为主要是指通过说服利益相关者,尤其是那些有权力影响工会发展的组织或个体,促使他们制定有利于工会发展的决策,以此保护工会的正常运作并获得更多的资源与帮助,促进工会跨界职能履行。这类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形式:保护工会免受外界干扰、说服他人支持工会发展、了解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工会发展的评价及反馈、识别与分析其他群体对工会的期
18、望、塑造工会的形象以及宣传工会的使命等。工会、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会的使节行为同时对三者造成影响。工会通过采取使节行为,得到外界的支持与帮助、提高工会的信誉以及正确识别外部主体对工会的期望与需求;工会的使节行为有利于改善企业形象和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对工会跨界职能的识别界定以及监督工会跨界职能的实现情况(,2005)。(2)任务协调。任务协调是工会跨界的第二类行为,主要是指工会为了发挥自身职能,与政府、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或外部工会组织等进行合作并解决问题,包括协调工作、共享信息和知识以及从其他组织获取反馈等( ,1992a;1992b)。这些活动
19、通常使工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2001)发现,在战略制定与任务执行阶段,相互依赖的团队将共同努力监督与管理任务的进展,以确保任务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任务协调不仅能够为工会本身带来超预期的绩效,也使得其他合作伙伴、利益相关者受益,例如实现合作团队的共同目标、促进合作主体的协同作用、发挥工会跨界职能、建立信任以及增强环境适应能力等( .,1995)。(3)跨界搜索。作为工会跨界的第三类行为,跨界搜索主要指跨越工会边界和超越现有知识基础,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等外部主体获取信息、专业知识与技术支持的一种跨界行为。工会跨界收集、传递、整合和利用信息与知识的过程是工会学习的过程,这
20、一过程涉及把知识资源转变为知识能力、识别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并促进工会核心职能实现的一系列活动。例如,在处理某件棘手的劳资纠纷案件时,工会通过寻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获取广泛的观点与信息,从而促进工会维权职能的履行。跨界搜索能够帮助工会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如政策的变化),扩大工会的知识基础,增加工会内部知识的多样性,为工会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信息与方案。总而言之,作为企业内部的嵌入型团队,工会的核心任务是通过采取使节行为、任务协调以及跨界搜索进行跨边界竞争与合作,从而履行工会跨界职能。2.工会跨界职能履行的定义与内涵根据工会跨界的定义,工会通过采取跨界行为以实现各项职能。一方面,工会采取跨界行
21、为的同时也是工会履行职能的过程,工会跨界行为的有效性决定了工会职能的履行情况;另一方面,工会职能的履行情况是描述与衡量过去工会跨界行为总体效果的最佳指标。基于上述工会跨界行为与工会职能的内在关系,本文将工会职能的履行情况称为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其定义可概括为:工会通过采取使节行为、任务协调和跨界搜索等跨界行为所实现的工会职能的履行程度。结合我国制度与工会性质的特殊性,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包括以下4个职能维度:(1)维权职能:工会通过跨越团队边界,与利益相关者互动,从而获取资源与权力以维护职工群众的经济效益和民主权益的职能;(2)建设职能:工会通过向上级工会、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等主体进行展示与宣传,从
22、而吸引和组织职工群众参加经济建设和改革,努力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和职能;(3)参与职能:工会通过参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参政议政作用,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职能;(4)教育职能:工会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的职能。3.工会跨界行为与工会跨界职能履行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随着我国工会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会跨界行为也在不断促进工会跨界职能的履行,推动我国工会的发展壮大。工会采取跨界行为与履行跨界职能的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例如,工会通过游说政府部门制定有利于维护职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确保工会维权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是工会采取
23、使节行为的过程,也是工会履行维权职能的过程,二者存在相互对应的耦合关系。再如,工会通过参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参与职工岗位设计、工作分析、职工培训、职工招聘及薪酬管理等环节,从而为职工个人发展谋福利并帮助职工不断进步。这是工会采取任务协调行为的过程,也是工会履行维权职能和教育职能的过程,其中,任务协调行为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工会维权职能和教育职能的履行情况。总体而言,工会采取跨界行为的过程也是工会履行跨界职能的过程,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因此,本研究将从工会跨界职能切入,探究工会履行跨界职能是否对组织绩效和劳动关系产生作用?若产生作用,其效果是积极的,抑或是消极的?若是积极的作用效果,那
24、么,我们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工会跨界行为以实现工会在特定关系网络的高度嵌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在企业绩效提升和劳动关系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呢?针对上述命题,我们将选择广东省21个地级市(包括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江门、汕头、揭阳、茂名、湛江等)1050家制造业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以下两个实证研究:研究一将立足于客观层面,考察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二将从主观层面出发,检验员工感知的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对员工态度,主要是员工工作满意度和情感承诺的影响。为了避免同源误差,研究一将围绕企业方进行,调查问卷将由企业主或高层管理者填写;研究二将围绕员工方展开,调查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重 角色定位 工会 职能 履行 作用 效果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