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画板入门培训教程.docx
《几何画板入门培训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画板入门培训教程.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几何画板5.05”入门培训教程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学区中心校 秦国祥老师们,大家好!受教育局电教站领导的委托,我今天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几何画板的基础知识。我今天要讲的是面对画板初学者的,对于在座的画板高手而言,可能是“班门弄斧”,在交流中如有什么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和指教。几何画板是一个通用的数学、物理教学平台,只要熟悉软件简单的使用技巧,就可以自行设计和编写出能够动态演示的教学课件,从而实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几何画板是最出色的教学软件之一。下面就以最新版本“几何画板5.05”为例,通过先演示后操作或边演示边操作的形式,结合中小学数学简单课件的制作实例
2、,学习掌握一些几何画板的基本操作知识。一、零距离接触几何画板“5.05”1、“几何画板5.05”程序的安装。请打开培训资料我一起安装这个程序。2、几何画板工作界面的认识(见下图)几何画板的操作界面非常简洁,上面是它的标题栏、菜单栏,下面左侧是它的绘图工具箱,中间空白区就是我们绘制几何图形的工作区。3、分别用画点工具、画圆工具、画线工具画一个点、一个圆和一条线段(或射线、直线)。重要提示:我们在操作几何画板时,要养成把左手中指(或食指)放在电脑键盘“Esc”键上面的习惯,通过按“Esc”键,随时把鼠标切换到选择工具状态。4、用选择工具选中刚画好的点、线、圆,再用“显示”菜单中的点型、线型和颜色项
3、设置一下点、线、圆的表现形式,即点的大小,线的粗细、虚实以及它们的颜色。注意:把鼠标移动到要选择的对象时,左上箭头变成向左的箭头时点击一下,对象就被选中了。与其它应用程序不同的是,对象可以连续选择;选择后,在某一对象上再点一下,这个对象就被取消选择,在空白处点一下,所有选择对象就全部取消选择了。5、用画线工具分别画一个任意三角形和一个任意四边形,然后给它们(包括上面画的圆)的内部填上颜色。注意:在给图形填充颜色时,除了圆、圆弧和轨迹外,一定要按顺序选择点(顺时针或逆时针)。6、用文字工具分别给上面的点、线段、圆、任意三角形和任意四边形加上标签,并试着给标签更改字母。7、以隐藏线段和三角形的顶点
4、为例学习对象的隐藏(具体方法略)。重要提示:隐藏对象是几何画板中应用最多的操作。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几何图形的领属关系(即父子关系)非常明确,如:我们先画了一个点,又从这个点上引出一条线段,再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画了一个圆,那么这个点就是“父”,这条线段就是“子”,这个圆就是“孙”,如果删除了点,线段和圆就都不存在了;如果删除了线段,圆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在制作几何图形时,为了避免误删除,一般都采用隐藏对象的方法处理。对象隐藏后虽然看不见了,但它仍然是存在的。8、用文字工具拉出一个文本框,在文本框中随意输入一句话,然后设置一下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在文本框中输入数学常用的符号。如果界面上没有文本工具
5、栏,请点击菜单“显示”“显示文本工具栏”把它调出。学习这一部分的主要知识点是:常用工具的基本用法,对象的选择,图形内部的填充,给对象填加或更改标签,文本框的建立以及对象的隐藏。二、绘制具有固定性质的几何图形。随便拉一拉前面所画的三角形的顶点,我们会发现这个三角形是可以随意变化的。这样的图形不是我们制作课件所需要的,我们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几何性质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需要通过“构造”或“变换”等方法来绘制。1、绘制一条具有一定长度(如8厘米)的水平线段:首先用点工具绘制一个点,在确定这个点在选中状态时,点击“菜单”上的“变换”“平移”,然后点选“极坐标”,填写“固定距离”(如:8厘米)、“
6、固定角度”(如:0度)后,点“平移”退出,就画出了第二个点。选中这两个点,然后“构造”“线段”,这条线段就绘制完成了。重要提示:“固定角度”中,0度为向右、90度为向上、180度为向左、270度为向下。几何画板中的角度是从右逆时针旋转计算的。2、绘制线段中点:选中上述线段,然后点击“构造”“中点”,线段中点就绘制完成了。3、绘制线段中点垂线:选中上述线段和中点,然后点击“构造”“垂线”,线段的中点就绘制完成了。4、绘制一个等腰三角形:选中上述垂线,“构造”“垂线上的点”,然后用线段把这一点与原线段两个端点连接起来,然后隐藏垂线和原线段的两个端点,一个等腰三角形就绘制完成了。重要提示:垂线上的点
7、是可以在垂线上移动的。也可以先绘制一个圆,在圆上“构造”两个“圆上的点”,用线段连接圆心和这两个点,最后隐藏圆,这样也可以绘制一个等腰三角形。重要提示:圆上的点是可以在圆上移动的。5、绘制一组平行线:在上述线段外画一个点,同时选中这个点和线段,点击“构造平行线”,一条与线段平行的直线就绘制出来了。但是,因为直线是没有端点的,所以我们还要在直线上“构造”两个“直线上的点”,再隐藏直线后做这两个点的线段,一组平行线就绘制完成了。(也可以通过“平移”线段绘制一组平行线。)6、绘制一个边长固定的正方形和一个边长可变的正方形:绘制边长固定的正方形:双击上述线段(长度为8厘米)左端点,把这一点确定为旋转中
8、心点,再选中线段的右端点,然后通过“变换”“旋转”90度;双击上述线段的右端点,把这一点确定为旋转中心点,再选中线段的左端点,然后通过“变换”“旋转”负90度,用线段连接,就绘制成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绘制边长可变的正方形:先用画线工具画一条射线,然后“构造”“射线上的点”,连接射线端点和射线上的点做一条线段;接着再用上述方法旋转这两个点,通过线段绘制一个正方形。因为射线上的点(即正方形的边长)是可以移动的,通过移动这一点就可以改变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了。(如果以圆上的点绘制正方形,还能够旋转正方形的方向。)7、绘制半径固定的圆和半径可变的圆:绘制一个半径固定的圆:第一步,先绘制一条固定长度的
9、线段;第二步,按顺序选中线段的两个端点(也可以选中一个点和两点间的线段),然后就可以构造一个圆。重要提示:先选中的点是圆心,后选中的点在圆上。两点的选择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线段外画一个点,然后选这个点和固定长的线段,也能构造一个定圆。绘制一个半径可变的圆:第一步,绘制一条射线并构造一个射线上的点;第二步,按顺序选中这两点后,就能构造一个可变的圆。8、绘制直角三角形:先绘制一个圆,再在圆上构造一个“圆上的点”,用线段连接这一点与直径两边的端点,就形成了一个形状可变的直角三角形。构造各种具有某种几何性质的图形的方法很多,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可能一一列举了。9、隐藏、显示按钮的制作。第一步:以上述
10、任意三角形为例,制作一个隐藏、显示三角形的切换按钮。学会在按钮属性中更改标签。通过演示,我们会发现对象显示后是处于被选中状态,还要在空白处单击一下才行;显示或隐藏时是渐隐渐现的效果。为此,我们还要进行一下设置,方法是在按钮属性中点开“显示隐藏”对话框,把其中的“显示后选中对象”和“使用淡入淡出效果”前的去掉。第二步:制作一个隐藏三角形的按钮。方法是在上述的基础上,把按钮属性中“显示隐藏”对话框里的“切换隐藏/显示”改为“总是隐藏对象”。第三步:制作一个显示三角形的按钮。方法是在上述的基础上,把按钮属性中“显示隐藏”对话框里的“切换隐藏/显示”改为“总是显示对象”。第四步:同时制作隐藏和显示对象
11、按钮的小技巧:在选中要隐藏或显示的对象时,先用左手按住“shift”键,然后再点“编辑”,建立操作性按钮,就会同时建立两个按钮,一个是隐藏按钮,一个是显示按钮。我们制作的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什么时候随机显示什么内容,什么时候随机隐藏什么内容,包括图形、图形的某一部分,以及某些文字结论、定义等,是实现课件交互性的主要手段。因此,一定要学习掌握隐显按钮的制作方法。三、点的直线移动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任何几何图形的构成都是以点为基础的,如果点移动由它所构成的图形也一定会随之变化或移动。从以上内容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独立的点是可以在工作区任意移动的;在直线(或射线、线段)上的点可以在直线
12、(或射线、线段)上移动,而点的移动也一定会使由它所构成的图形的移动(或变化)。下面就用三角形的移动来说明这一点,并从中学习移动按钮的制作:、制作一个演示等底等高三角形高的位置变化和面积相等的小课件:第一步,先画一组平行线;第二步,在上面一条线段上构造一个可动的点;第三步,在下面一条线段上构造两个点,根据演示需要,可以是两个可动点,也可以是距离固定的两个点;第四步,用线段连接这三个点形成一个三角形;第四步,用构造垂线的方法给这个三角形做一条高,并构造高线的中点,给它加上标签,把标签改为“高”。至此,一个小课件制作完成。大家可以拖动上边的点看一看演示效果。为了演示高相等,我们可以给它加上数据,具体
13、方法是:选中表示高的线段,然后点击菜单“度量”“长度”,就得到了它的长度值;也可以选中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然后点击菜单“度量”“距离”,就得到了两端点的距离值。然后把它的标签改为“三角形的高”。为了演示面积,我们可以用上述方法得到三角形底的长度,然后通过点击菜单“数据”“计算”,得到面积公式及面积数据。重要提示:以上小课件的制作,涉及到了“度量”菜单的应用和“数据”菜单的应用,希望大家好好学习掌握。、制作三角形可左右移动的小课件。第一步,绘制可移动的三角形:、1、建一个从一个点出发而形成的任意三角形(即把这个点按一定角度和长度进行“平移”);2、选中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如10厘米)得到与之全等
14、的第二个三角形;3、选中左三角形的第一个点,和另一个三角形中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点,构造线段和线段上的点。以线段上的这个点,按“变换”“标记向量”的方法再绘制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可以左右移动的。隐藏右边的三角形后,这个小课件可以演示两个三角形全等。重要提示:这里应用了“标记向量”,向量即有方向又有距离,注意体会标记向量的用法。、学习制作移动按钮:首先学习制作一个点移动的移动按钮。1、制作向左移动具体方法是:严格按先后顺序选中中间移动三角形的可移动点,再选中左三角形的对应点,然后点击菜单“编辑”“操作类按钮”“移动”,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可设置移动速度。“确定”退出后,在按钮属性中把标签改为“向左
15、”。2、制作向右移动具体方法是:严格按先后顺序选中中间移动三角形的可移动点,再选中右三角形的对应点,然后点击菜单“编辑”“操作类按钮”“移动”,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可设置移动速度。“确定”退出后,在按钮属性中把标签改为“向右”。再学习制作多个点移动的移动按钮。1、删除上例中间的三角形,然后在工作区的任意空白处随意画一个三角形,2、建立向左移动的按钮:具体方法是选中随意画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再选中目标三角形的对应点;选中随意三角形的第二个点,再选中目标三角形的对应点,选中随意三角形的第三个点,再选中移动目标的对应点。成对选中点后,再按上述方法建立移动按钮。3、用同样的方法再建一个向右移动的按钮。重要
16、提示:建立移动按钮的要点是,按选择顺序,第一个选点向第二个选点移动,第三个选点向第四个选点移动选点要成对出现。与隐藏、显示按钮一样,移动按钮也是实现动态演示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一定要掌握它的制作方法。除了用上述制作移动按钮的方法实现图形移动的方法外,还有其它实现图形移动的方法(我给它取名叫标记距离法),请看制作过程:1、画完左三角形后,在下面画一条线段,再构造一个线段上的点(见下图):2、选中点A和点B,点击菜单“变换”“标记距离”,得到A、B间的距离值;然后选中距离值,点击“变换”“标记距离”;再框选左三角形,点“变换”,按标记距离进行水平(0度)平移,右侧(B点上方)就出现了与左侧同样
17、的三角形。3、选中点A和点C点,点击菜单“变换”“标记距离”,得到A、B间的距离值;然后选中距离值,点击“变换”“标记距离”;再框选左三角形,点“变换”,按标记距离进行水平平移,中间(C点上方)就出现了与左侧同样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可以通过左右移动C点而左右移动的。4、建立移动按钮:选中C、A,建立向左移动的按钮;选中C、B,建立向右移动的按钮。、利用能够左右移动的三角形制作一个通过割补演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课件:1、首先绘制一个演示结构图(见下图,为了方便说明,此图各点都加了标签)具体绘制的过程和方法是:第一,画一个点A,点A向右平移3厘米得到点E,点E向右平移5厘米得到点B,点B向右平
18、移3厘米得到点F;第二,选中点E和点F,向上平移5厘米,得到点D和点C;第三,分别构造线段AE、EB、BF、AD、DE、DC、CB、CF,就完成了上述结构图。(2)在线段AF上绘制一个与三角形AED一样的、能够左右移动的三角形。具体方法是:第一,构造线段AF,然后构造线段AF上的点A;第二,把点A向右平移3厘米确定出点E;第三步,把A、D标记为向量,然后按向量平移点A确定出点D,第四,构造点A、E、D之间的线段,就形成了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三角形(见下图)。(3)制作三角形AED的移动操作按钮。我们知道,点A是线段AF上的点,可以左右移动,而三角形AED是以A绘制的,所以这个三角形也会随着点A的
19、移动而移动。首先制作一个向左移动的按钮:先后选中点A、点A,然后点击“菜单”栏上的“编辑”“操作类按钮”“移动”,把标签改为“还原”;然后制作一个向右移动的按钮:先后选中点A、点B,然后点击“菜单”栏上的“编辑”“操作类按钮”“移动”,把标签改为“割补”。至此,两个移动按钮就做好了,点击“还原”按钮这个三角形就左移与左边的三角形重合,点击“割补”按钮这个三角形就右移与右边的三角形重合。(4)首先,点击移动按钮把可移动的三角形到中间位置;然后隐藏线段AE、AD和线段BF、FC,使原来两边的三角形不可见;再把线段DE改为细线、虚线。、制作一个表现两圆位置关系的小课件:1、绘制一条水平线段AB(如1
20、0厘米);然后在线段上构造两个点A点和B点,这两个可移动的点分别作为左、右两圆的圆心。2、在其它位置(如左下角)绘制一条射线,在射线上构造两个点,然后分别构造从端点到射线上点的线段,再隐藏射线。这两条线段一条做为大圆的半径,一条做为小圆的半径。这两条半径的长短是可以调解的。3、选中A点和短线段,构造一个小圆;再选中B点和长线段,构造一个大圆。两个圆构造完成后,可通过调整线段的长短把两的圆的大小调整合适。课件制作完成后两条线段可以隐藏。4、以移动左小圆为例,根据两圆外切时两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的和、两圆内切时两圆心距离等于两半径的差,确定出左小圆与右大圆外切的点C和内切的点D;再随意确定一个两圆
21、相交的点E和一个内含的点F。两圆心重合时为两圆同心,不需要再建点。见右图:5、左右拖动A点,就可以演示两圆的各种位置关系了。在两圆同心时如果把小圆半径拉到和大圆半径一样长,还能表示两圆大小相等时圆心重合时两圆重合的位置关系。但是为了演示方便,我们也可以给两圆的位置关系建移动按钮,步骤如下:、按顺序选中A、左端点、B、右端点,建移动按钮,改标签为“相离”;按顺序选中A、C点,建移动按钮,改标签为“外切”;按顺序选中A、D点,建移动按钮,改标签为“内切”;按顺序选中A、B点,建移动按钮,改标签为“同心”;按顺序选中A、E点,建移动按钮,改标签为“相交”;按顺序选中A、F点,建移动按钮,改标签为“内
22、含”。在演示时,在C和D之间移动小圆可表现相交的范围,在D、B间移动小圆可部分表现内含的范围。、制作一个能够演示现场画三角形的小课件1、绘制一个三角形ABC,三条边线的粗细设为细线;2、分别构造三角形三条边上的点:即,构造线段AB上的点D、构造线段BC上的点E、构造线段CA上的点F。这三个点都能在它的线段上移动。3、构造三条线段:(1)构造线段AD。方法是选中点A、点D,“构造”“线段”;(2)用上述方法分别构造线段BE和CF,三条线段设为“中细”。(见右图)4、制作画三角形和擦除三角形的移动按钮:(1)制作擦除三角形的移动按钮:按顺序先后选中点D、点A、点E、点B、点F、点C,然后按以前学过
23、的方法建立移动按钮,移动速度设为“高速”,标签改为“擦除三角形”。(2)制作绘制作三角形的移动按钮:第一步,先后选中点D、点B,制作移动按钮;先后选中点E、点C,制作移动按钮;先后选中点F、点A,制作移动按钮。第二步,先后选中这三个移动按钮,建立一个“系列按钮”,把系列按钮的执行顺序设为“依序执行”,把标签改为“绘制三角形”。这个小课件比较集中的学习了系列按钮(包括同时执行和按先后顺序执行两种情况)的制作。(3)隐藏三角形ABC的边和所有的点。重要提示:掌握了这种演示画线段的方法,就可以举一反三,做各种绘制图形的课件了,本人制作的折线统计图中演示画折线,就是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即,先确定折线统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几何 画板 入门 培训 教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