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的用药指导ppt课件.pptx
《血液透析患者的用药指导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透析患者的用药指导ppt课件.ppt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液透析患者的用药指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XXX,正确用药合理指导,目 录,HD患者药物代谢特点HD患者药物使用特点HD/CRRT患者药物使用策略HD患者常用药物分类使用方法,代谢特点,使用特点,使用策略,使用方法,第一部分HD患者药物代谢特点,PART 01,正常代谢,影响因素,HD特点,药物清除,正常情况下药物代谢情况,HD患者药物代谢的特点,肾功能不全状态,肾小球严重破坏,使身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后群,酸中毒,营养不良,贫血,HD患者药物代谢的特点,透析本身对药物的清除,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它在清除肾病患
2、者体内累积毒物的同时,也清除了部分药物,弥散,吸附,对流,易,难,分子量500道尔顿,分子量10000道尔顿,与蛋白结合率90%,与蛋白结合率低的,脂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体内分布容积大的,体内分布容积小的,透析后给药,透析前给药,HD对药物代谢(清除)的影响,分子量小、分布容积小和水溶性药物易经透析清除如果药物的透析清除率30%,则必须考虑在透析中给予补给剂量以保证其有效的药理学效应,HD对药物代谢(清除)的影响,影响HD对药物清除的因素,第二部分透析患者药物使用特点,PART 02,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0%,HD患者的用药特点,第三部分HD/CRRT患者药物使用策略,PART 03
3、,药物说明书,药物浓度监测,研究文献,药物临床效果监测,HD患者的用药策略,HD患者的用药策略,终末期肾病患者如非透析,其药物用量仅只能为正常剂量的25%50%,根据肾功能估计药物用量,HD患者的用药策略,补充方法:药物补充剂量=(药物理想血浆水平目前血浆水平)分布容积体重(kg)简易方法:每天一次给药者 于透析后给药,剂量适当提高每天多次给药者 透析结束后追加给药,可以参照正常剂量给药(毒性小的药物,毒性大的药物建议减半应用),HD患者的用药策略,治疗药物,监测,一些特殊药物必须监测药物浓度,有条件者应进行药物浓度监测,如地高辛、环孢素、FK506、某些精神类药物等,HD患者的用药策略,抗生
4、素,如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他啶、呋喃妥因、SMZ、青霉素、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PD时无需补充阿昔洛韦、阿糖腺苷、氟胞嘧啶等HD时需补充,需要补充者,无需补充的,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林可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新青霉素I-III、四环素类、两性霉素、酮康唑、咪康唑等,HD患者的用药策略,抗高血压药,如甲基多巴、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阿替洛尔、美托洛尔、二氮嗪、米诺地尔等,需要补充者,无需补充的,如可乐定、哌唑嗪、拉贝洛尔、普萘洛尔、噻吗洛尔、肼屈嗪、硝普钠、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根据血压水平调整剂量透析当天先不用,待透析结束后再根据血压应用透析当天如透前血压高,可
5、适当选用短效降血压药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需透后补充剂量,HD患者的用药策略,抗心律失常药物,如N-乙酰普鲁卡因胺、美西律、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等,需要补充者,无需补充的,如胺碘酮、利多卡因等,经肾排泄的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逐渐调整剂量,至心律失常消失和副作用出现,HD患者的用药策略,镇痛镇静药多经肝脏代谢,一般不用调整剂量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此类药物的疗效和毒性作用的敏感性增加,应减量使用,根据临床反应调整剂量肾衰竭患者盐酸哌替啶长期应用易诱发癫痫,应避免长期应用镇静药多是脂溶性、高蛋白结合,但肾衰竭时敏感性增强,且因尿毒症患者常伴反应迟钝、嗜睡,难以观察副作用,应适当减量或避免长期应用三环抗抑郁
6、药的副作用增加,首剂量应小,然后再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锂剂为水溶性、经肾排泄,治疗/毒性作用范围窄,应减量使用,HD患者的用药策略,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肾衰竭时可蓄积,引起低血糖或乳酸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磺酰脲类药物的非活性代谢产物降糖作用弱,可不减量或适当减量二甲双胍主要在肾脏清除,肾衰竭可蓄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应慎用阿卡波糖常无需减量激素类甲泼尼龙和泼尼松需补充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无需补充,内分泌及代谢药物,HD患者的用药策略,其它药物消化系统需补充: 雷尼替丁无需补充:西咪替丁、甲氧氯普胺其它无需补充:秋水仙碱、吲哚美辛、萘普生、保泰松、速尿等需补充:茶碱、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HD患
7、者的用药策略,第四部分HD患者常用药物分类使用方法,PART 04,调节血压用药,控制血糖药物,纠正贫血用药,外用药,紊乱治疗用药,营养支持用药,抗凝药,MHD患者常用药物,2,纠正贫血用药,4,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治疗用药,6,营养支持用药,1,调节血压用药,3,抗凝药,5,控制血糖药物,7,外用药,MHD患者常用药物,2,纠正贫血用药,4,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治疗用药,6,营养支持用药,1,调节血压用药,3,抗凝药,5,控制血糖药物,7,外用药,高血压用药,高血压是CKD患者最常见的共患病;而在中国CKD患者中,高血压不仅患病率高,而且达标率低高血压控制不佳可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8、,并进一步升高心血管事件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GBD 2010中国研究显示:高血压是中国CKD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以上证据提示:CKD患者需要重视高血压的管理,高血压用药,MHD血压控制在多少呢?,静止坐位测量23次,早晚各1次,取1周12个以上数值均值。高危人群140/90mmHg,家庭自测,动态血压监测收缩压130 mmHg,家庭血压监测收缩压140 mmHg与预后不佳有关,动态血压,K/DOQI血压控制达标值:透前血压140/90 mmHg,透后血压130/80 mmHg,动态血压正常值:24h 130/80mmHg,日间135/85mmHg,夜间120/70mmHg,MHD高血压常见原因,
9、RAAS激活:超滤脱水 外周血容量,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血管阻力和血压,交感神经活跃,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促进钠重吸收,内皮细胞功能不全: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1(ET-1)失衡,动脉钙化、血管顺应性下降,其他:肾动脉狭窄 嗜铬细胞瘤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容量控制不良,水分蓄积,促红素的应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MHD高血压,高血压用药,药物治疗不是高血压治疗全部!,是一个综合长期甚至终生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最重要-控制血压基础和前提危险因素的控制-活动、饱食、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寒冷、失眠、吸烟、饮酒、喝咖啡血液净化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MHD合并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0、降压药,利尿剂,-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剂(CCB),-阻滞剂 (B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 ),ESRD患者高血压用药策略,ESRD患者80-9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绝大多数都需要联合用药,长期口服较常用的联合方案是CCB+ACEI/ARB+受体阻滞剂酌情增减剂量,不要随意停止治疗或改变治疗方案控制血压对降低尿毒症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正确服用降压药,正确测量血压,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内按照医嘱按时服用,规律服药、让降压药的血液浓度稳定按照血压波动规律服药,降压药应该在高峰到来之前服用,即早起后和下午4-5点服药最好吃药别
11、忘监测血压并记录没有症状也要吃药,高血压治疗应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而不是症状的有无。,正确服用降压药,上午透析的高血压患者,停服早上一次的高血压药下午透析的患者,停服中午一次高血压药停用降压药后发生严重的血压上升,则不能停药多数患者随着充分透析和水分清除,血压会逐渐恢复正常,要注意调整高血压药物防止低血压,HD中低血压,Am J Kidney 2001.38(4 Dis, suppl 4):S11-S7,定义,SBP20mmHg,同时伴随 头晕、视物不清、抽搐或疲劳等症状,IDH是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占治疗并发症的20%30,危险人群,老年患者 糖尿病患者 原发或继发自主神经障碍患
12、者晚期尿毒症患者 心脏结构损害 心律失常 心包疾病,常见HD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透析中低血压,心排出量降低,血管扩张,透析中进食组织缺血,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膜的生物不相容性,有效血容量降低,透析液温度升高,炎症,醋酸透析液,HD患者升血压用药,用药目的:针对血透过程中由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而引起的血压下降防止老年患者透析后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作用机理:激动植物神经受体代表药物:盐酸米多君,盐酸米多君HD中的应用,于透析开始前30min或开始后15-30min服用5mg,如果透析中收缩压升高幅度不足20mmHg,可加服5mg首次用药效果不佳者,可于透析开始前/后及透析中增加剂量用
13、药后透析中出现收缩压高于140mmHg或舒张压高于90mmHg,则逐步减少透析开始前/后及透析中的剂量。1次透析服用总量不超过20 mg,MHD患者常用药物,2,纠正贫血用药,4,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治疗用药,6,营养支持用药,1,调节血压用药,3,抗凝药,5,控制血糖药物,7,外用药,纠正贫血药物,红细胞生成素 (EPO) 造血原料(铁、叶酸、维生素B12),分类,ESAs的治疗靶目标,Hb110g/L,但不推荐130g/L以上依据患者年龄、透析方式、透析时间、ESAs治疗时间长短、生理需求以及是否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等状况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如:患者体力工作重,维持在110-120g/L
14、高龄透析活动量不大,100g/L可能就够了,ESAs的初始剂量,对于CKD透析和非透析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初始剂量建议为50100IU/kg每周3次或10000IU每周1次,皮下或静脉给药,初始ESAs治疗的目标是血红蛋白每月增加1020g/L,应避免1个月内血红蛋白增幅超过20g/L,ESAs的剂量调整,定期监测Hb :ESAs初始治疗期间应每月至少监测血红蛋白水平1次;维持治疗期间,CKD非透析患者每3个月至少监测血红蛋白1次,CKD 5期透析患者每月至少监测血红蛋白1次推荐在ESAs治疗1个月后再调整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变化速度、目前ESAs的使用剂量以及临床
15、情况等多种因素调整ESAs剂量,ESAs的给药途径,与等效的静脉给药相比,皮下注射可以降低药物的用量接受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建议采用静脉或皮下注射方式给药非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建议采用皮下注射途径给药,ESAs的给药途径,皮下注射比静脉注射更有效,皮下注射注意变换每次注射部位静脉注射:透析结束时,将促红素抽吸干净,由静脉壶推入,再抽吸2毫升空气再次注入静脉壶将残余管腔内的药液注入,ESAs治疗的不良反应,高血压注射部位疼痛血栓-栓塞事件皮疹及过敏反应高钾血症高钙血症,癫痫发作头痛透析器清除率降低肌痛和输液样综合征流感样症状其他:内膜增生和随后的血管狭窄、心悸、虹膜炎样反应、脱发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液 透析 患者 用药 指导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