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世界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ppt课件.pptx
《第十二章世界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世界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ppt课件.ppt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世界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一、定义,海外华文文学:海外华人用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余光中关于华文文学“三个世界”的划分:“华文写作的第一世界自然是中国大陆,即华文文学的中原;第二世界是离心脏较近些的边缘地带台港澳地区;而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华人写作,那就都是中文的第三世界了,因为在那里,汉语并不是主流。“,一、定义,华裔文学:指在移居国出生、长大、国籍为移居国的作家,使用移居国语言进行写作。即华裔用所在国的语言创作、表现他们国外生活经历的文学作品。华人文学指海外华人用华文或其他文字(如英文、法文等)创作的作品。,海外/世界华文文学,新移民文学,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大陆移民海外
2、的留学生、学者、知识层的文学创作一种概括,有过“文革”和历次政治运动的坎坷经历或见闻,对迁徙海外有较多的自觉性和适应性,语言可能是移居国语言,也可能是汉语。严歌苓、虹影。,世界华人文学,是在“海外华文文学”这个概念上发展、演变而来。指的是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或华裔用汉语或其他语言创作、表现海外华人生活经历的文学作品。包括了常用的海外华文文学和世界各国的华裔文学,还包括用中文创作的港台地区文学。,流散文学,Diaspora“流散”(离散、流离失所),又译作“散居”(散居者、族裔散居)、“飞散”等,源出古代犹太人聚少离多的历史文化境遇,是指离开母体文化而在另一文化环境中生存, 由此而引起个体精神世界的
3、文化冲突与抉择, 文化身份认同与追寻等一系列问题的文化现象。与民族、族裔、身份、文化等相互关联的,其语义应是存在于跨民族关联(transnational networks)与跨文化语境的动态之中,是全球化和后殖民研究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流散文学(DiasporicLiterature)”就是流散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文学理论)。,海外华人是当今世界上人数最为众多的散居共同体之一,海外华人移民到异邦,开始了对自身归属和文化认同的焦虑。中国或者说文化中国,是流散于异邦的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在所在国主流文化面前的“他者”身份的无奈与困惑,构成了华人在海外具有文化身份的尴尬处境。海
4、外华人中通过记忆、回望、想象、传说等方式致力于用母语的表达,以抗衡西方世界中存在的种族偏见和文化误解乃至歧视。,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石黑一雄 奈保尔,拉什迪,世界华人文学和离(流)散文学,来自全球任何族裔和民族国家背景、用任何语言创作的有关中国生活题材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流传、流变情况的文学作品。旅居海外的中国作家,背景不同的中文作家,客居外文作家,华裔外文作家。,二、代表作家作品,严歌苓 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作家,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是中国少数多产、高质、涉猎度广泛的作家。 1959年生于上海。她出国前就著有长篇小说绿血、一个女兵的悄悄话等。少女小渔、女房
5、东、人寰等中长篇小说获一系列台湾文学大奖。,小渔与马里奥的假结婚。大陆女孩小渔需要一张绿卡。潦倒的老作家马里奥需要还债。小渔的男友出一万美金典“妻”。马里奥在小渔的感化下由颓废而重新找回丢失以久的尊严。对小渔的肯定和赞赏。弱者的爱和宽容。东西方道德的冲突。人性的美好及力量。华人为了融入主流社会而付出的惨痛代价。,扶桑是上个世纪中国乡间女子,辗辗被拐卖到美国从事皮肉生涯。尽管身世悲苦,却能逆来顺受。扶桑的魅力吸引了美国少年克里斯,并由此展开数十年的爱怨纠缠。同时,她从小被许配的丈夫大勇也以神秘的面目出现,并产生纠葛。,虹影 1962年生于重庆。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是一个既写诗又
6、写小说的作家。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获中国台湾1997“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旅居英国伦敦。,本书纪实性强,是虹影的自传。主人公“六六”(我)是双重饥饿(“食”与“性”的产物 。在没有粮食也没有爱的饥饿中,少女愿意为每一个捧着碗的人下跪。 刘再复在序言中说:“虹影把饥饿年代的苦难写得令人不寒而栗。而使我惊讶也是使小说艺术获得成功的则是: 第一,作者之描写苦难人生时非常冷静,和她以往的作品很不同。熬过大苦难的幸存的女儿,此时身在汪洋彼岸,时间与空间均已拉开距离,一切都变得那样明白明晰,无须浮躁,从容写下便令人惊心动魄。 第二,作者不仅抒写了苦难现象,而且写了苦难重压下人的心理变态。人在饥饿到
7、极点时无所谓羞耻屈辱。,张翎 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现定居加拿大多伦多市。9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邮购新娘、交错的彼岸、望月,中短篇小说集尘世等。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优秀文奖。,江苏高淳人。著名画家、美学家。先后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兰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任职。1992年出国,现居美国拉斯维加斯。2004年5月,他的自传体散文集寻找家园(第一卷梦里家山、第二卷流沙坠简)被赞为“汉语散文界的一大收获” 。,高尔泰,寻找家园可谓“追求
8、自由的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虽为回忆性散文,可从材料的选择、细节的捕捉,到叙述的角度,都超越了囿于个人经历的自传。作者并不更多写自己,而写所历所思的人、事、物。,木心 本名孙璞,浙江桐乡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历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美化生活主编、上海交大教授等。1982年移居纽约。著有散文一集、琼美卡随想录、即兴判断、温莎墓园日记、素履之往、巴珑、会吾中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目前在中国内地出版的,有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一种富有人类感情与文化表情的中国汉字,优雅、从容、洗练、蕴藉,极为讲究。 陈丹青说“他似乎是在没有中断的传
9、统底下出来的人”,我觉得很准确。有人看到他的东西就说他用字很“深”,我一个上海朋友就说过木心的文字太深奥,每一页都有字需要一般读者去查字典。可这又不表示他完全很古意,虽然他曾经用文言文翻译过一次诗经,功力很夸张,但问题是他不是纯粹古典,说他像五四吧,又不像五四,更不像我曾经说过的时下那种语言污染下的散文作品,不会动不动写出来一句什么“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种莫名其妙让人看了就起鸡皮疙瘩的句子。,叶维廉,当代诗人,文艺评论家,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渔村。1948年由中山县去香港读书,曾与人创办诗朵诗刊。1955年,考取台湾大学外文系,开始用中、英文写诗。1959年入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从事研究
10、,1961年获得该所英语硕士学位。在此期间,结识诗人纪弦、洛夫等,常有诗作发表,并翻译了艾略特荒原等诗,参加现代法国诗的英译。1963年去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重要诗集有赋格、愁渡、醒之边缘、野花的故事、叶维廉自选集、花开的声音、惊驰等。他不仅写诗,而且在汉语诗歌和中西比较诗学研究领域贡献突出。,说着,说着它就来了: 躲繁响 摧朝花 薄弱的欲望依稀似那年那年愁机横展 三桅船下水如玉 昏鸦澎湃,逐潮而去尽 妻说,我们就开动吧 向东也好 向西也好 房舍的余烬因风 如线轴的线默默的织入 记忆的衣衫里 我们不是有海的摇篮吗 任棠儿梦入舷边的水声里 说着,妻的头发就把砰砰的战火抛在后面,第一曲,愁渡
11、,快快睡,快快睡 我们有了明丽的冰雪 别怕那拾级而上的新娘 快快睡,别惊醒 虽然你已经伤残,睡着,水库坝上的瀑布滂沱 好远好远的声响,仿佛 高悬的针药,在横断的夕阳里 载着一队白衣的女子 指划着 向烟笼的弧岸 一个男子 摇着麝香的铃儿,把金波洒向焦急的人们 而琉璃的航程缓缓驶进血脉里 “风起了!快下帆!快把舵!” 轰然,流沙突变为清鉴的湖以后 亲爱的王啊,为什么你还在水边 哭你的侍从呢? 掮起你的城市,你侵入远天的足音里 不尽是你的城市吗? 亲爱的王啊,别忧伤 你在哪里,城市就在哪里,一般认为,汤婷婷1976年发表自传体小说女勇士标志着华裔作家创作进入美国文学主流的开始。,祖籍广东新会。一九四
12、零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士得顿市。一九五八年获自幼爱得奖学金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先念工程学系,后转念英国文学。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七年曾任夏威夷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后又担任东部密歇根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一九九零年起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文学系教授。她的第一部作品是回忆录式的小说The Woman Warrior :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女勇士),一九七六年出版后,获当年美国及全国书评界的一项最佳奖。一九七七年又获美国现代周刊列为七十年代最优秀奖。,女勇士,日裔美国诗人加勒特洪果的评价 :70年代中期对于亚裔美国作家来说,最重要的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二 世界华人 文学 流散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6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