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ppt课件.ppt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解 题,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外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撰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寓居”在古代指寄居他国的官僚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地主绅士官员等人。苏东坡在黄州住了3个地方,定惠院、临皋亭、南堂。按照3个住处,黄冈市委归纳了苏东坡在黄州的心路历程:第一阶段(定惠院阶段)痛苦孤独,第二阶段(临皋亭阶段)自省彻悟
2、,第三阶段(南堂阶段)超越旷达。,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眉州人。苏轼历北宋五朝,荣辱迭起一生,亦才情豪放一生。诗、文、词皆独步一时。其词突破婉约词藩篱,在风格、题材、音律方面皆有创变,豪纵清雄之作一新天下耳目,风格于雄奇超旷之外,亦兼韶秀婉丽,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如行云流水,恣肆挥洒,代表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宏肆雄放,机趣横生,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一代诗风。一生著述宏富,著有东坡易传、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写作背景,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慧院
3、,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慧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心情。,分组诵读,整体感知,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深入研读,1、全文分为上下两片,共有哪些意象?明确:缺月、疏桐、漏断、幽人、孤鸿、寒枝、沙洲。2、这些意象分别有哪些特点?诗
4、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明确:月缺,桐疏,漏断,人幽,鸿孤,枝寒,沙洲冷。提示:学生寻找的时候容易遗漏,应当提醒学生紧扣意象细致的有条不紊的探寻。,这些意象分别蕴含哪些思想感情,明确:缺月表面写月亮的不圆,其实在人生层面比喻的写出了才华如明月的苏轼,此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悲凉阶段,与家人悲离;还在社会环境层面暗示了那个封建社会的残缺黑暗,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疏桐暗示良禽择木而栖的环境的荒凉,也暗示在封建社会里正直的人才难以得到重用。漏断说明到了深夜,作者的心情才得以安静下来。幽人是苏轼自称为幽囚之人,联系背景,可知当时苏轼处境艰难,心情低落。孤鸿指孤单的鸿雁,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
5、古诗词里,文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寒枝暗示苏轼当时的凄凉处境。沙洲是江湖河流里和海滨、湖滨带出露水面的沙滩,在当时人烟稀少,荒凉清冷。,概括上片、下片的意义,上片写幽人,幽人孤独如孤鸿。先写夜景幽寒,为幽人、孤鸿的出场营造氛围。接着写幽人孤鸿往来。冷落凄静的夜晚,惟有孤鸿与幽人相对,那孤傲不群的孤鸿,正是独往独来的幽人的化身。下片写孤鸿,孤鸿幽恨如幽人。孤鸿被惊起,惊慌高飞,心怀幽恨,却无人能懂;寒林千枝,却不肯栖息;最后,它悲鸣着飞过长江,落在寂寞荒冷的沙洲上。失群孤鸿与失志幽人互喻叠映,意脉贯通。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沙洲,每个意象都那
6、么幽寒清冷,全词笼罩着浓郁的孤独与感伤的气氛,意境清幽绝尘,“孤鸿”的形象尤为鲜明突出。全词语语双关,托物寓怀,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初贬黄州期间的苦闷和孤高的复杂情怀。,悟读画境,风飘飘,水摇摇,掸掸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泛舟江渚,岂不乐哉?已而缺月高悬,秋风萧萧,疏桐却更显枯槁。月,再怎么明亮,它也是残缺的。永远,它都无法照亮这个残缺黑暗的世界。风,再怎么怒吼,也看似无力,它无力吹走我内心的绵绵长恨。离群之雁只身飞行,寻找栖息地。良禽择木而栖,最终,它没有寻觅到属于它的地方。或许,孤寂的沙洲便是它的归宿吧。如果可以,我要成为你缥缈处的孤鸿。虽形影相吊,却可穿过世间的浮华糜烂,越过人生的悲凄无
7、奈,跨过世俗的沧海桑田,穿过古朴陈旧的门,来到向往已久的净土。,品读,鉴赏评析,1古诗词写景往往意在抒情,请从借景抒情这个角度,简要赏析此词上阕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答案这两句用“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写深秋夜深萧瑟、幽寂、凄冷、孤苦的情景,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表达了作者孤独凄清的心情。2.“谁见幽人独往来?”表达怎样的意思?“缥缈孤鸿影”,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孤鸿与幽人有何关系?第一问:意思是说我这个幽居之人在这样凄冷孤寂的深夜独自徘徊,无人相伴,无人看见。突写一个“独”字。第二问:孤鸿是作者的自喻,本体是孤独的词人,喻体
8、是高远隐约的孤鸿影,一独一孤,同病相怜。,结合下片词句,说说幽人与孤鸿有哪些共同的处境、心理、志趣?,A处境:飘零失所,孤独凄冷。词人寓居定慧禅院,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鸿无良木之可栖,只好栖于寂寞冷清的沙洲。B心理:“惊”“恨”,心怀幽恨,惊恐不已。乌台诗案,九死一生,牵连众多,如惊弓之鸟。此处孤鸿纯是作者写照,取其神似。C志趣:孤高、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择地而栖,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寂寞、孤高、 孤芳自赏、洁身自好,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里“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恨的内容:小人当道,才美不得重用,
9、无人理解的忧愤。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同意。本词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这些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本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言人见鸿。人似鸿,鸿似人;而托鸿以见人,实乃作者用意所在。试分析本词里匠心独运的象征手法。,答案“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像缥缈孤鸿影的“幽人”那样孤高的心境。这两句词,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
10、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下片承前而专写孤鸿。描写了被惊起后的孤鸿不断回头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身的一系列动作。孤鸿的活动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几乎濒临死地,曾在狱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时出狱,而惊惧犹存;异乡漂泊,奇志难伸,只另人黯然神伤,百感交集.“有恨无人省”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的诸多隐痛忧思。“拣尽寒枝”是对孤鸿的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并暗示出当时的凄凉处境。苏轼为人正直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故新旧两党虽均将之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这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曹操
11、短歌行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苏轼此词化用曹操此意,虽然有乌鹊的凄凉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对逆境的自我选择,从而凸显人物内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词人从自怜自叹中升华为另一种人格境界。,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这首词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托物言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苏轼词艺术特色,比较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张先词,说一说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A拓宽了婉约词的视野。苏轼词以清新明快、沉挚深永的婉约词为主。他的婉约词不再是“花间”式的绣幌绮宴席,不是宴殊式的小园芳径,也不是柳永式的依红偎翠,他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酒宴、歌妓、翠帐、香径等狭小的圈子引开,把读者从花间带向人间,从樽前带向世前。举凡咏史咏物、登临怀古、悼亡送别、游仙谈禅、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无不摄入笔端。B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入宋以后,词学大兴,范仲淹的边塞之作,宴殊的人生几何之叹,欧阳修的婉转言情,柳永的长篇铺叙,都能达到高度成就,词坛的正宗婉约词,在一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群芳竞放,可说是蔚为大观。然而,苏轼以其淋漓巨笔,翻万丈波澜,开豪放一派先河,树词坛异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