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ppt课件.ppt
《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等速运动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宁波市康复医院,主要内容,等速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等速运动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等速肌力评定等速肌力训练,等速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操作系统软件,动力头:360,连续转动,提供1100Nm力矩运动模式:等速:向心及离心、等张:向心及离心、等长:每一位置的正反方向、连续被动运动,等速运动定义,可调节抗阻运动或恒定角速度运动 等速运动环节中每一点的阻力负荷与其相应的肌力形成了最佳匹配较好地完成肌力训练通过感应系统获得有关肌力变化的各种力学参数客观、量化地完成肌力测试,等速运动 与肌肉生理收缩运动的比较,等长收缩运动仅反映关节运动某一点的肌力;肌力训练无助于肌肉耐力的强化等张
2、收缩运动 等张收缩仅在运动范围的极小部分达到最大收缩,效率不佳,且负荷只能按最低肌力输出而定,等速肌肉收缩特点优点,明显优于传统肌肉收缩运动肌力评定、训练 具有恒定速度和可调节阻力的特点;关节运动中任何一点肌力均可达到最佳效果的优点提供与肌肉实际收缩力相匹配的顺应性阻力(每一瞬间或不同角度下均承受相应的最大阻力)使肌肉产生最大的张力和力矩输出,等速肌肉收缩特点优点,兼有等张和等长收缩 等速运动时,肌纤维伸长或缩短,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是一种动力性收缩,类似等张收缩。而肌肉收缩时因阻力可变,在每个角度都能承受最大阻力,产生最大肌张力,又类似等长收缩,等速运动显著特点,安全性、有效性多重运动速度即
3、时反馈、客观记录 (同时:评价/训练,主动肌/拮抗肌) 多种训练方法选择:速度 、耐力 、特定角度下训练(限弧),肌力测试评价指标及其意义,峰值力矩:反映力矩曲线的最高点,对下肢负重肌群的力量评定有较大意义平均力矩:反映整个力矩曲线的平均水平,可作为比值指标评价的基础峰值角度:峰值力矩出现时关节所处的角度,是关节的最佳用力角度,肌力测试评价指标及其意义,单位最大做功:一次运动所做的功,即力矩曲线下的面积总功:数次运动所做的功,即力矩曲线下的面积之和平均功率: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做功量。力矩加速能:力矩产生开始18 s内的做功量,用以代表肌肉活动的灵敏度或爆发力,比值指标,力矩体重比:所测力矩值与个
4、体体重的比值,以消除个体间体重因素的影响,利于个体间的横向比较。力矩瘦体重比:所测力矩值与个体瘦体重之间的比值,能较力矩体重比更为精确地消除个体之间的差异。拮抗肌比值:一般以慢速运动时的峰值力矩计算,也可在不同速度、不同测试模式及特定角度下计算,反映拮抗肌肌力平衡情况,间接反映关节稳定性,预测潜在的关节损伤, 其是下肢膝关节的屈伸比在临床上最有意义,3肌肉耐力测试指标高速测试角速度(180s),耐力比值:180 s下耐力测试时,连续最大收缩2530次,最末5次(或10次)与最初5次(或10次)做功量的比值,以百分比表达50 衰减次数:180 s或240s下耐力测试时,连续最大收缩直至有25次不
5、能达到最初5次运动平均峰力矩的50 为止,计算完成的运动次数。协同肌/拮抗肌协同肌/拮抗肌的总做功量下降达50为止以健侧的峰值力矩为准,若患侧峰值力矩一开始即低于健侧的50 ,则认为患侧肌肉耐力完全丧失,比值指标,平均力矩峰力矩:反映平均力矩与峰值力矩间的关系,对爆发力的评价有意义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力矩:反映关节稳定性及肌肉运动功能,有疼痛性关节疾病时该值可增大,甚至100 左右同名肌群力矩缺失百分比:反映两侧同名肌群力量的平衡情况,一般10 易造成弱侧损伤左右肢体运动功能组合力矩缺失百分比:反映两侧肢体力量的平衡情况,一般下肢总力矩左右相差5 时易造成弱侧拉伤,其他形式的等速肌力测试,力矩曲线
6、分析:切迹、波动、低平、不对称或其他变形,以及曲线中断或缩短判定关节可能的病变(结合临床检查)力量控制精度测验:通过重复次大收缩运动数次,来观察力矩曲线的匀称性,作为运动协调性的评价指标,其他形式的等速肌力测试,峰功率测试:以30s的间隔递增,进行多次测试,以获得产生最大峰功率的运动速度 痉挛的量化评定:等速摆动试验、等速被动测试(最大阻力力矩、阻力力矩之和、重复次数的平均阻力力矩和力矩速度曲线上升斜率),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绝对禁忌证:关节及相邻关节失稳、骨折、局部严重的骨质疏松、骨关节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严重受限、软组织瘢痕挛缩、急性肿胀、急性拉伤或扭伤以及严重疼痛,禁忌证和注意事
7、项,相对禁忌证:关节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度受限、滑膜炎或渗出以及亚急性或慢性扭伤,禁忌证和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测试前正确摆放患者体位,近端肢体应良好固定,防止产生替代动作;进行双侧同名肌群肌力比较时,应按先测定健侧,再测定患侧的顺序进行,以利于双侧的比较;,禁忌证和注意事项,测试中可适当给予鼓励性指令,以提高患者用力的兴奋性,从而获得最大肌力指导患者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等速肌力测试有心血管疾病者,应指导其避免屏气和过度用力,等速肌力测试的优点,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客观量化评定运动功能准确性和敏感性:对正常人膝伸、肩内外旋运动进行了徒手肌力测定和等速测定的比较,发现即便在徒手肌力为5级的
8、正常人群中,也有10 30 的人存在力量缺陷。等速测试的敏感性对于肌力缺陷相对较小的个体更有意义。,等速肌力测试的优点,多种评价指标:四肢大关节、腰背肌肌力测试测试模式有向心收缩/离心收缩,测试速度可从每秒数十度至每秒数百度等速持续被动运动(CPM)可将测试扩展到徒手肌力3级以下和疼痛性关节疾病患者,等速肌力测试的缺点,不能进行手、足等部位小关节的肌力测试若不采用等速CPM形式,则不能进行3级的徒手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运动系统伤病的康复功能评定1.肩关节:基础工作 肩关节不同功能活动等速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肩关节不同人群,不同功能活动等速测试正常值和有关比值的研究 临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速 测试 训练 系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6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