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常见问题及评审要求ppt课件.ppt
《评审常见问题及评审要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审常见问题及评审要求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新项目评审,请按以下步骤进行 1.工艺分析:了解工艺要求的可行性,工艺对模具的影响(如晒纹的脱 模斜度是否足够?) 2.脱模分析:检查产品是否有倒扣?斜顶行程是否足够?行位出模有 无倒扣?拔模分析及产品对分型的要求。 3.胶厚分析:检查胶厚是否均匀?是否有顺滑过渡?是否会产生光影? 骨位厚度和密度是否合理? 4.PL面指示:PL线需指出来给客户确认,特别是影响外观的地方。 5.入水方式:入水方式和位置需指示出来给客户确认,供设计参考。 6.装配分析:检查装配是否有干涉,装配的可行性和方便性,是否有需 做防呆的产品(如螺丝塞、防撞垫,装饰件等等)? 7.修改建 议:提出能认此项目更能发辉优越
2、性的建议。二、如在评审过程中遇到有相同或类似我司标准的,需要求客 户按我司评审标准所提供的更改方案进行更改。,亚力达新项目评审要求,厚薄胶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指示处胶位太厚,请做到1.8MM以下.,产品胶厚最厚不要超过1.8MM(尽可能做到1.5以内),局部胶厚须掏胶做均匀,厚位太厚会不均匀会导致缩水,注塑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厚薄胶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指示处胶位太薄,请做到0.6MM以上,*要求产品胶厚最薄不要少于0.4MM,太高的骨位还要考虑拔模后不能少于0.4MM,过少会引起走胶不齐/外观有厚薄胶印/铜公做不了/注塑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厚薄胶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指示处大面积胶薄
3、,注塑压力大,请在主板元器件无干涉的地方尽量加胶,做到0.6MM以上.,分型面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指示处前/后模分型后利边,且胶位面与分型面共面,不利于FIT模,请在周边倒R0.15MM圆角,胶位两边出,分型面在圆角中间走,原始方案,改善后方案,分型面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如图原先的分型面易走披锋,要注意客户设计产品可能忽略分型面细节问题,我们要结合模具工艺,尽量追求分型面简单好做,原始方案,改善后方案,分型面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此为改善后的分型面,此为之前的分型面,原始方案,改善方案,此产品需电镀,在圆角边分型后夹线明显,电镀后更明显.所以有电镀的产品分型面要特别注意,电镀工艺不会
4、遮住产品表面瑕疵,只会扩大瑕疵,出模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安,指示处装配面要求加拔模斜度,单边减胶0.1MM.请确认?,*此类问题要求客户加拔模斜度,避免模具工程师自行拔模后导致产品装配间隙大;若客户不改,需要同客户确认拔模数据(减胶或加胶多少?),行位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要求,指示装配面出行位方向请加拔模斜度.,*类似行位出模方向有倒扣问题要提早知会客户并确定更改方案,因动作很大且很花时间,避免开模后再更改,影响进度且易造成沟通困难,指示处面出行位方向有倒扣.请改善,水平面,粘模及顶出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要求,*类似加强骨位如果太密,要求客户减少,避免后模粘模力太大和顶出困难.,此区域处骨位太密,
5、指示处做不了司筒,请做到0.5MM.,顶出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司筒壁厚最小要求做到0.5MM,不能更改的要求客户加骨位用顶针顶出.,薄钢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要求,3MM,3MM,指示处插穿钢料薄易断,生产中易断,请将指示两边减胶做到3X3MM.,插穿钢料高度为5.0MM,*插穿钢料一般我们要求长度和宽度大小为高度的一半以上,最薄的钢料要做到1.2MM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模具正常生产.,插穿描述,指示插穿钢料要求做斜度(断差0.08MM以上)且镶件强度要够,原因是钢料加工尺寸一般走正公差既有留余量,如果斜度不够当前后模合模时插穿处很容易烧死;当镶件强度不够时因插穿时前后模钢料有接触且要受力,就
6、容易导致镶件断.以上情况就算试模时没问题,大批量生产时也会常常修模和产品走批锋,从而影响模具寿命,*为什么插穿要斜度?,合模,开模无插穿斜度,开模有插穿斜度,薄钢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要求,指示处插穿钢料薄,请将指示红色面减胶2.0MM,加强前模插穿钢料强度.,原始方案,改善后方案,薄钢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要求,指示处行位插穿又碰穿且钢料尖,这样行位镶件易断且有批锋,建议如图所示将碰穿面做同一平面,尖角处切一小平位.请改善,原始方案,改善后方案,*类似行位镶件太尖且结构复杂,会影响模具寿命,要是生产时有断裂要修模,又会影响生产进度.审图时一定要同客户说明原因,坚持要改.,进胶口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
7、,*类似产品直身胶位只有0.3MM且全部出前模,存在易粘前模,还有进胶口难剪掉(会破坏产品外观面)和喷油夹具固定不了(产品柱高才0.8MM,定位太少喷油时易掉件)等问题,审图时需注意进胶口位置/对电镀、喷油的影响.,改善方案:在指示处加两条骨位(宽4.0MM,高0.35MM)做大水口侧边搭底进胶,后壳相应处做减胶避空.这样产品既不粘前模,剪水口也没问题且喷油夹具可用流道做定位,水口加工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原始方案,改善后方案,此产品为电镀件,需做电镀胶框,在图示处做一进胶和出水,电镀回来剪水口后外观面看到进胶口,影响外观,改善后:如图示加两凸台用来做搭底进胶用,与其装配的电池盖做避空,这样
8、剪水口后也没问题了.(装配图看下页),接下一页,水口加工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如图进胶位置剪水口后外观就看不水口.,指示处为其它装配位置,装配图,斜顶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指示处斜顶行程不够,请做到7.0MM.,*斜顶边到顶出完成后的距离要求做到7.0MM以上,如不行要做特殊结构(薄斜顶/斜顶碰穿、插穿)需审图工程师实际将斜顶画出确认可行或向领导反映,商讨后再确定可行方案.,指示处斜顶要包完扣位C角,故指示处距离请做成到1.5MM.,斜顶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做完斜顶后要检查斜顶与两旁柱位或骨位的距离,至少0.7MM以上,包扣位的钢料至少要保证有0.8MM以上.,行位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
9、方案,*类似行位碰穿面是弧面或斜面时会太尖,易断且不利于FIT模.要求客户减胶或加胶做一平面,方便模具做碰穿,行位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指示处请做封胶0.3MM以上,避免行位和后模碰穿.,*类似扣位要求封胶,这样行位不用与后模碰穿,保证生产过程中不会碰断,个别没空间不改除外.,行位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指示处行位包胶后有倒扣请如图所示做减胶.,原始方案,改善后方案,行位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此产品要求做前模隧道行位,做完拔模1度后前模钢料最薄处只有0.9MM左右,不利于Fit模,容易变形,模具质量不稳定.要求最薄处加厚到1.2MM以上.,行位常见问题解析及修改方案,指示处行位行程太大,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评审 常见问题 要求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