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ppt课件.ppt
《第四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ppt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主讲教师:张周印,财政支出规模扩张趋势与控制,一、财政支出的概念与意义,什么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第二过程,即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所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以满足国家行使职责所需要的财力和保证社会公共需要应当进行的投入。简短地说,财政支出就是财政供应资金的总称。 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因此也称预算支出。,1,1,财政支出的必要性,世界各国之所以都十分重视财政支出,首先是国家行使其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管理等职能的需要,需要足够的财政资金作保证。财政支出正是国
2、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就国家本身来说,它是一个非生产机构,有一批非生产人员,其物质需要,只有依靠财政分配资金才能得到解决。,其次,除国家行政机构和人员需要通过财政支出解决外,政府还承担着其他社会公共产品供应的任务,如组织公共产品的生产,矫正市场失灵,实现公平分配和经济稳定及发展的目标,也都需要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一句话,之所以需要财政支出,就是保证国家行使职能和社会公共需要,矫正市场失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一、财政支出功能分类二、财政支出经济分类三、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一、财政支出功能分类,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又称按国家职能分类,过去称为按费用类别分类
3、。2007年前,依据国家职能,分别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2007年以前按国家行使职能范围分类,按国家行使职能范围对财政支出分类,可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它支出五大类。按国家行使职能的范围对财政支出分类,能够看出国家一定时期内执行哪些职能,哪些是这一时期国家行使职能的侧重点,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按国家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分类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1,2007年以后按支出功能分类,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
4、”、“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及其政策目标。,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活动情况及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支出分为类、款、项三级。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政府某项活动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工作所发生的具体事项。,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12),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类”的设置:,201 一般公共服务、202 外交、203 国防、204 公共安全、205 教育、206 科学技术、207文化体育与传媒、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209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10 医疗卫生、211 节能环保、212 城乡社区事务、213 农林
5、水事务、214 交通运输、215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16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17 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218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220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221 住房保障支出、222 粮油物资储备事务、227 预备费、228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229 其他支出、230 转移性支出,1,1,二、财政支出经济分类,按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财政支出分类的主要方法。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三大类。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支出经济分类设置类、款两级科目。,1、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
6、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经常性支出直接构成当期公共产品的成本,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从理论上说,其补偿方式应该是税收。,2、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包括政府为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或无形资产的支出、资本性项目的转移等。社会当期受益并长期受益资本性支出的补偿方式:税收、国债。,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12),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类”的设置:301 工资福利支出、302 商品和服务支出、303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04 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305 转移性支出、306 赠与、307 债务利息支出、308 债务还本支出、309 基本建设支出
7、、310 其他资本性支出、311 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399 其他支出,三、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政府部门事业费和投资拨款等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59,1购买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影响间接。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转移性支出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 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
8、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转移性支出则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
9、和政策目标。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活动情况及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支出分为类、款、项三级。其中,类、款两级科目设置情况如下:,1.一般公共服务(32款)人大事务、政协事务、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发展与改革事务、统计信息事务、财政事务、税收事务、审计事务、海关事务、人事事务、纪检监察事务、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商贸事务、知识产权事务、工商行政管理事务、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质量技术监督与检验检疫事务、国土资源事务、海洋管理事务、测绘事务、地震事务、气象事务、民族事务、宗教事务、港澳台侨事务、档案事务、共产党事务、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事务、群众团体事务、彩票事务、国债事务、其他一般公共服务
10、支出。,2.外交(8款)外交管理事务、驻外机构、对外援助、国际组织、对外合作与交流、对外宣传、边界勘界联检、其他外交支出。3.国防(3款)现役部队及国防后备力量、国防动员、其他国防支出。4.公共安全(10款)武装警察、公安、国家安全、检察、法院、司法、监狱、劳教、国家保密、其他公共安全支出。5.教育(10款)教育管理事务、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留学教育、特殊教育、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其他教育支出。,6.科学技术(9款)科学技术管理事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科技条件与服务、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普及、科技交流与合作、其他科学技术支出。7.
11、文化体育与传媒(6款)文化、文物、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社会保障和就业(17款)社会保障和就业管理事务、民政管理事务、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企业关闭破产补助、就业补助、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他城镇社会救济、农村社会救济、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红十字事业、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医疗卫生(10款) 医疗卫生管理事务、医疗服务、社区卫
12、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农村卫生、中医药、其他医疗卫生支出。11.环境保护(10款)环境保护管理事务、环境监测与监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风沙荒漠治理、退牧还草、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其他环境保护支出。,12.城乡社区事务(10款)城乡社区管理事务、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城乡社区住宅、城乡社区环境卫生、建设市场管理与监督、政府住房基金支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支出、其他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农林水事务(7款)农业、林业、水利、南水北调、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其他农林水事务支出。14.交通运输(4款)公路水路
13、运输、铁路运输、民用航空运输、其他交通运输支出。,15.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18款)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信息产业、旅游业、涉外发展、粮油事务、商业流通事务、物资储备、金融业、烟草事务、安全生产、国有资产监管、中小企业事务、可再生能源、能源节约利用、其他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6.其他支出(3款)预备费、年初预留、其他支出。17.转移性支出(9款)返还性支出、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预算外转移支出、预算单位间转移支出、调出资金、年终结余。,财政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国际比较,我国财政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照表(亿元),1,补偿方式人员经
14、费经常性支出公用经费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生产性支出资本性支出税收国债非生产性支出,国际分类法,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标准,划分为两类:一类按职能分类,另一类按经济分类。按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包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保健支出、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支出、其它社会和社会服务支出、经济服务支出和无法归类和其它支出。按经济分类,财政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净贷款(财政性贷款)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支出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一)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衡量财政活动规模可以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绝对数指标来表示,但通常是以两个相对
15、值指标来表示,即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与财政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目前对财政收入的两个不同理解和处理方法有些国家将仅包括以税收为主和少量收费的经常性收入,界定为财政收入有些国家将财政收入的概念扩大,将政府向国内外发行债券所得的收入,也包括在财政收入之中世界各国通常采用的收入概念为上述第一种,1993年以前,我国曾采用第二种收入概念,理论界认为,在采用第一种收入概念的情况下,作为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原因是:其一,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更能衡量财政集中程度。因为,财政支出,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无一例外地都表现为
16、财政对GDP的实际使用和支配的规模,更接近实际。,其二,财政收入反映的是财政参与GDP分配过程的活动,财政支出反映的是财政在GDP使用过程中的活动,从川流不息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是通过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实现资源的配置,直接影响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结构,财政分配的全过程固然始于财政收入,但最终完成于财政支出。,其三,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体现了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但后者更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因为,财政的“三大职能”,特别是其中的配置资源职能,更主要的是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的。,(二)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1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
17、长的百分比 用公式表示为: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该指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没增加一大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财政支出增长率:某年财政支出额为28亿,上年支出25亿,求该年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 3亿/25亿=1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某国某年财政支出较上年增长12%,本年GDP为2000亿,上年GDP为1800亿,求本年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GDP增长率=(2000亿-1800亿)/1800亿=200亿/18
18、00亿=11.1%弹性系数=12%/11.1%=1.08,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某国GDP比上年增加了260亿,财政支出相应增加了50亿求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50亿/260亿=0.192,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1、西方国家财政支出不断扩大的状况从二十世纪以来,主要西方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较快。从绝对额看,美国从1900年到1975年财政支出总额增加二十倍;英国从1955年到1975年,财政支出增加7倍,而法国在这同一时期增加14倍。从相对额看,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美国从1880年到1980年从8%提高到33.7%,这一时期英国从10%提高到43.
19、3%,法国从15%提高到52%,德国从10%提高到47.1% 。,下表列出若干西方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状况,西方国家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分析,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各国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10%以下。那时资产阶级政府主张采取放任政策,对经济干预很少,国家的职能基本上限于维持社会秩序,国家安全及国家机构支出。而到二十世纪以来,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机构、人员扩增。为缓和社会矛盾,政府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也在不断增加,政府职能范围不断扩大。加上备战和战争(两次世界大战都在这一时期)造成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支出不断扩大。,军备的加强,军事支出持续增长;国家机构扩增,行政管理费扩大,包括
20、元首费用、议会费用、公检法司及行政管理机关费用增多;社会保障事业费和社会福利事业费持续增长;人口增加所引发的各种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及福利费增长,据统计,西方国家每增加一人,每年增加政府投入一万美元。物价温和上涨,公共货币支出相应增加。,西方学者关于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理论分析,关于西方财政支出规模不扩大、不断增长的趋势,各国经济学家从理论上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从19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中期,先后有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怀思曼、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都从不同角度作了研究。,(一)瓦格纳法则,19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瓦格纳在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基
21、础上得出一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一)瓦格纳法则,德国财政学家阿道夫瓦格纳(1835-1917)最先提出了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瓦格纳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含义究竟是指财政支出在GDP中的份额上升,还是指它的绝对增长,这一点在当时并不清楚,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会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财政支出 规模 结构 分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