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概述PPT课件.ppt
《骨折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折概述PPT课件.ppt(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骨折概述,2,第一节 骨折概述,一、骨折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二、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三、骨折的并发症四、骨折愈合过程及影响因素五、骨折的急救和治疗,3,一、骨折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4,(一)定义 ,骨折(fracture)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5,(二)病因 ,1创伤2骨骼疾病(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病理性骨折pathologic fracture)。,甲 旁 亢骨囊变后,病理性骨折,6,(1)直接暴力:直接作用 (2)间接暴力:传导、杠杆、旋转和肌收缩(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1.创伤性骨折,7,(三
2、)分类 ,1.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2.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3.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4.根据骨折时间,8,(三)分类,1.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 (1)闭合性骨折(closed fracture) (2)开放性骨折(open fracture),伤口由内向外,伤口由外向内,9,2.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1)不完全骨折:骨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 。(2)完全骨折 :骨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1)裂缝骨折:无移位,常见于颅骨、肩胛骨2)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10,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分 (1)横骨折:骨折线与骨纵轴垂直 (2)斜骨折:骨折线与骨纵轴斜交 (3)螺旋骨
3、折:骨折线呈螺旋形 (4)粉碎骨折:碎裂呈二块以上 (5)嵌插骨折:坚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 (6)压缩骨骨折:松质骨,椎骨、跟骨 (7)骨骺分离:通过骨骺的骨折,(2)完全骨折,11,3.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1稳定性骨折: 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者2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者。,12,裂缝骨折,青枝骨折,13,14,4.按骨折时间分,撞伤两天,撞伤三个月,新鲜骨折,陈旧骨折,(1)新鲜性骨折:三周内 (2)陈旧性骨折:超过三周,15,按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1闭合性骨折 2开放性骨折根据骨折程度及形态分类 1完全骨折 2不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 1稳定
4、性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根据骨折时间 1. 新鲜性骨折: 2. 陈旧性骨折:,(三)分类,16,原因: (1)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及性质 (2)肢体远侧段的重量 (3)肌肉牵拉力 (4)搬运及治疗不当,(四)骨折段的移位,1.成角移位:二折段轴线交叉成角 2.侧方移位:远折段移向侧方 3.缩短移位:二折段互相重迭或嵌插 4.分离移位:骨折段在同一纵轴上互相分离 5.旋转移位:骨折段围绕骨之纵轴而旋转,18,(四)骨折段的移位,横向移位对位不到1/2者、断端重叠和断端分离都称为对位不良。断端成角又称为对线不良。骨折复位以断端对位、对线完全恢复正常为最理想。但断端对线正常,对位达到2/3以上者,一般
5、已达到临床复位要求。关节内骨折要求对线、对位都正常。,复位良好,19,二、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20,一般只引起局部症状,严重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可导致全身(一)全身表现(二)局部表现,临床表现 ,休克发热,专有体征一般症状,21,1.休克 广泛的软组织损伤、 大量出血、剧烈疼痛、 或并发内脏损伤等2.发热 (1)吸收热38.0 (2)感染,(一)全身表现,22,1.专有体征: (1)畸形:形态上异常 (2)反常活动:关节样活动 (3)骨擦音与骨擦感 2.一般症状 (1)疼痛与压痛 (2)局部肿胀、瘀斑与出血 (3)功能障碍 (4)合并损伤的症状,(二)局部表现,23,骨折的X线检查,临床上难
6、以发现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小的撕脱性骨折等。 拍摄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24,基本线表现,1.骨折线一般主要表现为低密度的透光裂隙。,骨折线,右肘正位,右肘侧位,骨折线,25,基本线表现,骨折线,骨折边缘,颈椎,26,基本线表现,1.骨折线2.软组织肿胀 由创伤引起的出血、水肿以及渗出反应所致。是骨折时所伴随的软组织损伤。,软组织肿胀,27,三、骨折的并发症,28,复杂损伤中,骨折所致重要组织、器官损伤危及生命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一)近期并发症(二)晚期并发症,骨折并发症 ,29,(一)早期并发症,1休克2脂肪栓塞综合征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4重要周围组
7、织损伤5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 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多见成人,骨折后48h内。骨髓内脂肪静脉窦,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30,(1)肝、脾破裂 (2)肺损伤 (3)膀胱和尿道损伤 (4)直肠损伤,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31,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1)重要血管损伤 (2)周围神经损伤 (3)脊髓损伤,32,5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常见部位:前臂和小腿,33,病因,1、骨筋膜室容积骤
8、减(外部压力) (1)敷料包扎过紧 (2)局部严重压迫2、骨筋膜室室内内容物体积骤增(内部压力) (1)肌肉发生严重的损伤性水肿 (2)骨折移位或凝血机制障碍所致大血肿,4-6h神经核肌组织损伤24-48h肌挛缩、坏疽,毒素入血,34,局部 1.最早期: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2.局部肿胀,严重压痛3.指(趾)呈屈曲,活动受限,被牵拉时,疼痛加剧4.动脉供血障碍,远端动脉搏动正常,严重时减弱或消失;静脉回流障碍,表面皮肤苍白或潮红、发绀全身 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临床表现,35,治疗,早期广泛筋膜减压已广泛坏死、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截肢,
9、36,(二)晚期并发症,1 坠积性肺炎 2 压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 感染 5 缺血性骨坏死 6 缺血性肌挛缩 7 急性骨萎缩 (acute bone atrophy) 8 关节僵硬 9 损伤性骨化10创伤性关节炎,37,5缺血性骨坏死,38,6缺血性肌挛缩,骨折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折外固定过紧。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症引起典型畸形:爪形手和足。,39,7急性骨萎缩,acute bone atrophy,Sudecks atrophy关节附近的痛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好发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疼痛与损伤程度不一致,随邻近关节活动而加剧,局部有烧灼感。,40,8关
10、节僵硬,最常见并发症患肢长时固定关节纤维粘连,伴关节囊和周围肌挛缩关节活动障碍。,41,9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多见于肘关节,42,10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引起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43,四、骨折愈合过程及影响因素,44,血肿炎症机化期(2-3周),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骨板形成塑性期(8-12周),1.可分为三个阶段,骨折线,骨痂,(一)骨折愈合过程 ,1,45,2.骨折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2)局部无异常活动;(3)X线:有连
11、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4)拆除外固定后上肢向前平举1kg持续1分钟;下肢不扶拐能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不少于30步:(5)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46,1.全身因素2.局部因素3.治疗方法的影响,(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年龄:(2)健康状况:,股骨骨折:新生儿2周;成人3月消耗性疾病,47,1.全身因素2.局部因素3.治疗方法的影响,(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骨折的类型和数量 (2)骨折部的血液供应 (3)软组织损伤程度 (4)软组织嵌入 (5)感染(6)骨缺损、骨膜剥离过多,螺旋形、斜形;横形;多发性、多段。1)血供好,愈合快:桡骨远端骨折2)血供差,愈合慢:胫骨中下13骨
12、折3)完全切断,易坏死:股骨颈囊内骨折破坏血液供应,影响愈合影响复位,阻碍两骨折端的对合及接触化脓性骨髓炎:软组织坏死和死骨形成,48,1.全身因素2.局部因素3.治疗方法的影响,(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2)不恰当的切开复位:(3)清创不当:(4)骨牵引过度:(5)固定不确实:(6)功能锻炼不当:,损伤软组织及外骨膜广泛剥离骨膜过多摘除碎骨片,形成骨缺损骨折段分离移位、血管痉挛,致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部存在剪力或旋转力过早拆除外固定进行功疗,49,五、骨折的急救和治疗,50,(一)骨折的急救 ,一、目的:抢救生命、保护肢体、送往医院、妥善治疗二、方法: (一)抢救
13、生命: 1.以抗休克为主:保暖,输液、输血、吸氧 2.伴有颅脑损伤者: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包扎止血 (三)肢体固定、制动 (四)迅速运送,2,51,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1复位: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 2固定: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 3功能锻炼:不影响固定下,尽快恢复软组织的舒缩活动。,(二)骨折治疗原则 ,52,1.复位,(1)手法复位:闭合性骨折最常用(2)切开复位:复位明确,可达解剖复位,但有损伤,3,53,切开复位的指征,1)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2)关节内骨折复位后对位不良,影响功能;3)未能达到功能复位标准,重影响患肢功能4)并
14、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5)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54,2.骨折的固定,(1)外固定(external fixation)手法复位后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需加用外固定者。常用外固定: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和外固定器等。(2)内固定用于身体内部的固定,55,优点:不固定邻近关节,便于及时功疗 不妨碍肌收缩,材料木板、竹板、塑料板适用四肢管状骨闭合骨折作用矫正侧方或成角移位,1)小夹板固定,56,肱骨踝上,超肩外科颈,肱骨踝间,胫腓下1/3骨折,骨夹板,57,2)石膏绷带,优点:固定确实可靠 便于塑形指征:小夹板难以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 开放性骨折创口尚未愈合,软组织不宜受
15、压 某些骨关节手术后,关节融合术后 畸形矫正后 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58,1固定躯干的石膏 石膏床、石膏背心、石膏围腰及石膏围领2固定肩部的肩人字石膏3固定上肢的长臂石膏管形及石膏托,短臂石膏管形及石膏托4固定髋部的髋人字石膏5固定下肢的长腿石膏管形及石膏托,短腿石膏管形及石膏托,石膏的类别,59,固定躯干的石膏,60,固定躯干的石膏,61,固定肩部的人字石膏,62,上肢石膏,63,下肢石膏,64,固定髋部的石膏-髋人字石膏,65,固定髋部的石膏-髋人字石膏,66,3)外展架固定,肩、肘、腕关节固定,固定指征:(1)肱骨骨折合并挠神经损伤 (2)肿胀严重的上肢闭合性骨折和严重的上臂或前臂
16、开放性损伤。(3)臂丛神经牵拉伤。(4)肩胛骨骨折。(5)肩、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结核。,消肿、止痛,避免骨折分离移位,67,4)持续牵引,皮肤牵引、兜带牵引、骨牵引(1)颈椎骨折脱位 (2)股骨骨折 (3)胫骨开放性骨折 (4)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骨折(5)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枕颌布托牵引或颅骨牵引,大腿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骨牵引,68,5)外固定器,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截骨矫形或关节融合术后。,69,70,(2)内固定,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Medial buttress plate,71,动力加压钢板DCP
17、,重建钢板,72,髓内钉内固定,73,3.功能锻炼,1早期阶段 1-2周内,肌肉舒缩。 2中期阶段 2周后-8到10周,骨折上、下关节活动3晚期阶段 已达临床愈合,外固定拆除。功能锻炼关键时期,加强患肢关节主动活动,抗阻力锻炼,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74,六、骨折的护理,75,(一)护理评估,1术前评估(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病史(2)身体状况:1)全身:病人出血量 2)局部:疼痛程度和性质 开放损伤范围、程度、污染情况,是否与骨折处相通 伤肢活动及关节活动范围 末梢感觉和循环情况3)辅助检查,女,42岁,主诉因车祸致伤2h。,76,病例摘要,女,42岁,主诉因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折 概述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5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