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固体废物的热化学处理全ppt课件.ppt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热化学处理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固体废物的热化学处理全ppt课件.ppt(2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思考题:,有一堆固体废物,主要由废铁、铝、玻璃、灰土、塑料和废纸组成,试设计一分选系统,以回收利用其中的各有用成分。,废铁、铝、玻璃、灰土、塑料和废纸,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热化学处理,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焚烧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热解 第五节 固体废物的气化 第六节 危险废物的热化学处理,第一节 概述 一、垃圾焚烧的发展史,1874和1885年,英国诺丁汉和美国纽约先后建成生活垃圾焚烧炉。1896和1898年,德国汉堡和法国巴黎先后建成最早的生活垃圾焚烧厂。 20世纪初到60年代,焚烧技术的发展阶段。固定炉排到机械炉排,自然通风到机械通风。 20
2、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焚烧技术成熟阶段。,第一节 概述 一、垃圾焚烧的发展史,1896年汉堡垃圾焚烧厂,东京垃圾焚烧厂,第一节 概述 一、垃圾焚烧的发展史,大阪垃圾焚烧厂及总控室,第一节 概述 一、垃圾焚烧的发展史,第一节 概述 二、垃圾焚烧的特点, 无害化程度高。 减容减量化效果好。 充分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 占地面积小。 可作全天候操作。,第一节 概述 三、垃圾焚烧的应用现状,1 垃圾焚烧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应用焚烧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概况,第一节 概述 三、垃圾焚烧的应用现状,2 我国垃圾焚烧的发展 80年代初,我国一些小企业开发的焚烧炉,结构简单,无供风系统,间歇操作,劳动条件
3、差,缺乏有效的烟气处理装置,垃圾燃烧不充分,烟气排放不达标。 1985年深圳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从日本成套引进2台日处理能力150t的垃圾焚烧炉;中科院、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都在进行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开发和研制。1993年无锡锅炉厂引进美国技术在珠海建设一座3200t/d的垃圾焚烧厂。 2001年底我国第一个处理能力达1000t/d的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在上海浦东投入运行并成功并网发电,3台焚烧和烟气净化系统,平均垃圾处理成本为150元/t,运营成本约100元/t;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一期1000t/d(两条日处理能力为500t的垃圾焚烧线),最终1500t/d,预计投资7.5亿元。 2005
4、年6月,成都市开始建设第一垃圾焚烧厂,2008年8月投入运行,成都第二、三垃圾焚烧厂正在建设,第四焚烧厂正在论证。,第一节 概述 三、垃圾焚烧的应用现状,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厂风波,2006年12月15日的京华时报报道,为解决六里屯垃圾填埋厂臭味扰民问题,海淀区政府正在筹建一个密闭式垃圾焚烧厂,并计划在2007年3月中旬动工,投资超过8个亿。然而,由此引发的群众争议一直没有间断,致使该垃圾焚烧厂没能按期开工,六里屯垃圾焚烧厂一时间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07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关于北京海淀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行政复议决定。复议决定指出,该项目在进一步扩大范围论证前应予缓建,2009
5、年六大垃圾焚烧群体性事件,3月,北京朝阳区上千民众发起请愿活动,反对在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再兴建垃圾焚烧厂。4月,上海江桥垃圾焚烧厂周边敏感地区居民,分二路从东西两方向垃圾厂进军,到达厂大门口后,悬挂标语、口号,称“团结起来,为生存环境不被恶化而抗争”。5月,深圳数百居民聚集工地反对建设白鸽湖垃圾焚烧项目。8月,北京再次发生群体性抗争活动,一些群众自发组织车队或在论坛发贴反对建设阿苏卫垃圾焚烧发电厂。10月,反垃圾焚烧厂投产,江苏吴江万人街头抗议。11月,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小区居民和厂址所在的会江村村民一行数百人集体前往广州市政府上访。,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 1 城市生
6、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焚烧适用于进炉垃圾平均热值高于5000kJ/kg、卫生填埋场地缺乏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垃圾焚烧宜以炉排炉为基础的成熟技术,审慎采用其他炉型的焚烧炉。禁止使用不能达到控制标准的焚烧炉。 垃圾应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烟气在后燃室应在不低于850的条件下停留不少于2s。 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应尽量回收利用,以减少热污染。 应采用先进和可靠的技术及设备,严格控制垃圾焚烧的烟气排放。烟气处理宜采用半干法加布袋除尘工艺。 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鉴别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可回收利用或直接填埋。属于危险废物的炉渣和飞灰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置。,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2 生活
7、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 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原则 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规定,并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的要求。 2006年6月1日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在大中城市建成区和城市规划区以及城镇或大的集中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不得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生活垃圾焚烧厂宜位于城市规划建成区边缘或以外。,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2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 焚烧炉技
8、术性能指标,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2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 烟囱要求 焚烧炉烟囱高度应按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确定,但不能低于下表要求。,焚烧炉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否则,其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应严格50%执行。由多台焚烧炉组成的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应集中到一个烟囱排放或采用多筒集中式排放。生活垃圾焚烧炉除尘装置必须采用袋式除尘器。,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2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 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3 危险
9、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适用于不宜回收利用其有用组分、具有一定热值的危险废物。易爆废物不宜进行焚烧处置。 焚烧炉温度应达到1100以上,烟气停留时间应在2s以上,燃烧效率大于99.9%,焚毁去除率大于99.99%,焚烧残渣的热灼减率小于5%(医院临床废物和含多氯联苯废物除外)。 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残渣、烟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飞灰,须按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填埋处置。 危险废物的焚烧宜采用以旋转窑为基础的焚烧技术,可根据危险废物种类和特征选用其他不同炉型,鼓励改造并采用生产水泥的旋转炉窑附烧或专烧危险废物。 医院临床废物、含多氯联苯废物等一些传染性的、或毒性大、或含持久性有机污染成分的特
10、殊危险废物宜在专门焚烧设施中焚烧。,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 焚烧炉的技术指标 焚烧炉出口烟气中的氧气含量应为6%10%(干气);焚烧炉运行过程中要保证系统处于负压状态,避免有害气体逸出;焚烧炉必须有尾气净化系统、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装置。,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 危险废物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续上表),第一节 概
11、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5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 厂址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不允许建设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800 米。 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100 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排涝措施。 厂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焚烧产生的炉渣及飞灰的处理与处置,并宜靠近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应有可靠的
12、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5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 危险废物焚烧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焚烧炉的设计应保证其使用寿命不低于10 年; 焚烧炉所采用耐火材料的技术性能应满足焚烧炉燃烧气氛的要求,质量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能够承受焚烧炉工作状态的交变热应力; 应有适当的冗余处理能力,废物进料量应可调节; 焚烧炉应设置防爆门或其它防爆设施;燃烧室后应设置紧急排放烟囱,并设置联动装置使其只能在事故或紧急状态时才可启动; 必须配备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在线显示运行工况和尾气排放参数,并能够自动反馈,对有关主要工艺参
13、数进行自动调节; 确保焚烧炉出口烟气中氧气含量达到6%-10%(干烟气); 应设置二次燃烧室,并保证烟气在二次燃烧室1100以上停留时间大于2s; 炉渣热灼减率应5%; 正常运行条件下,焚烧炉内应处于负压燃烧状态。,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5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 可根据不同的废物类型及其组分含量选择采用湿法烟气净化、半干法烟气净化以及干法烟气净化三种烟气净化系统。,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5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应采取如下二恶英控制措施: 危险废物应完全焚
14、烧,并严格控制燃烧室烟气的温度、停留时间和流动工况; 焚烧废物产生的高温烟气应采取急冷处理,使烟气温度在1.0 秒钟内降到200以下,减少烟气在200500温区的滞留时间; 在中和反应器和袋式除尘器之间可喷入活性炭或多孔性吸附剂,也可在布袋除尘器后设置活性炭或多孔性吸附剂吸收塔(床)。,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5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 焚烧炉渣应进行特性鉴别,经鉴别后属于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不属于危险废物的按一般废物进行处置。产生的炉渣由处置厂进行特性鉴别分析至少1次/天,并保留渣样。由环境管理部门委托监测部门进行抽
15、查鉴别分析1次/月。焚烧飞灰、吸附二恶英和其他有害成分的活性炭等残余物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应送危险废物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处置。,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6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72005),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6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72005),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6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72005),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法规6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72005),第一节 概述 四、固体废物焚烧的相关
16、法规6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72005),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一、基本概念,1 燃烧 通常把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子激发态的自由基出现并伴有光辐射的化学反应现象称为燃烧。 蒸发燃烧 分解燃烧 表面燃烧2 着火与熄火 着火是燃料与氧化剂由缓慢放热反应,发展到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现象。从无反应向稳定的强烈放热反应状态的过度过程即为着火过程;相反,从强烈的放热反应向无反应状况的过波就是熄火过程。,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一、基本概念,3 热值 生活垃圾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生活垃圾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以kJ/kg(或kcal/kg)计。 热值有两种
17、表示法,高位热值(粗热值)和低位热值(净热值)。高位热值是指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到达最终产物的焓的变化。用氧弹量热计测量的是高位热值。将高位热值转变成低位热值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式中:LHV低位热值,kJ/kg;HHV高位热值,kJ/kg;H2O焚烧产物中水的质量百分率,%;H、Cl、F分别为废物中氢、氯、氟含量的质量百分率,%。 若废物的元素组成可知,则可利用Dulong公式等近似计算。,(4-1),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一、基本概念,4 理论燃烧温度 当燃烧系统处于绝热状态时,反应物在经化学反应生成平衡产物的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全部用来提高系统的温度,系统最终所达到的温度称为理论燃
18、烧温度,即绝热火焰温度。,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一、基本概念5 焚烧效果,评价焚烧效果的方法一般有目测法、热灼减量法和一氧化碳法。 目测法 目测法是通过肉眼观察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的“黑度”来判断焚烧效果,烟气越黑,焚烧效果越差。 热灼减量法 热灼减量法是根据焚烧炉渣中有机可燃物的量(即未燃烬的固定碳)来评价焚烧效果的方法,它是指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中的可燃物在高温、空气过量的条件下被充分氧化后,单位质量焚烧炉渣的减少量。 式中:QR焚烧效率,%;ma干燥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质量,kg;md焚烧炉渣在60020灼烧后的质量,kg。,(4-3),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一、基本概念5
19、 焚烧效果, 一氧化碳法 一氧化碳是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所含不完全燃烧产物之一,常用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来表示焚烧效果的优劣。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越高,垃圾的焚烧效果越差;反之,焚烧反应进行得越彻底,焚烧效果越好。利用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表示的焚烧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Eg焚烧效率,;CCO烟气中的CO含量,。,(4-4),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二、焚烧过程1 垃圾燃烧过程, 干燥 生活垃圾的干燥是利用热能使水分气化,并排出生成的水蒸气的过程。按热量传递的方式,可将干燥分为传导干燥、对流干燥和辐射干燥三种方式。 可分为预热阶段和水分蒸发阶段。 热分解 生活垃圾的热分解是垃圾中多种有机
20、可燃物在高温作用下的分解或聚合化学反应过程,反应的产物包括各种烃类、固定碳及不完全燃烧物等。 燃烧 生活垃圾的燃烧是在氧气存在条件下有机物质的快速、高温氧化。生活垃圾的实际焚烧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经过干燥和热分解后,产生许多不同种类的气、固态可燃物,这些物质有空气混合,达到着火所需的必要条件时就会形成火焰而燃烧。,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二、焚烧过程1 垃圾燃烧过程,固体废物的燃烧过程,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二、焚烧过程1 垃圾燃烧过程,废物焚烧炉燃烧方式的划分: 按照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分:反向流适合难燃性、闪火点高的废物燃烧同向流适用于易燃性、闪火点低的废物燃烧旋涡流燃烧气体
21、由炉周围方向切线加入,造成炉内燃烧气流的旋涡性,可使炉内气温扰动性增大,不易发生短流,废气流经路径和停留时间长,而且气流中间温度非常高,周围温度并不高,燃烧较为完全。,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二、焚烧过程1 垃圾燃烧过程, 按照助燃空气加入阶段数分: 单段燃烧必须送入大量空气,较长停留时间才能将固体废物完全燃烧。 多段燃烧在多段燃烧中,首先在一次燃烧过程中提供未充足的空气量,使废物进行蒸发和热解燃烧,产生大量的CO、碳氢化合物气体和微细的碳颗粒;然后在第二次、第三次燃烧过程中,再供给充足空气使其逐次氧化成稳定的气体。 多段燃烧的优点是燃烧所必须提供的气体量不需要太大,因此在第一燃烧室内
22、送风量小,不易将底灰带出,产生颗粒物的可能性较少。,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二、焚烧过程1 垃圾燃烧过程, 按照助燃空气供应量分:过氧燃烧第一燃烧室供给充足的空气量缺氧燃烧(控气式)第一燃烧室供给的空气量约是理论空气量的70%-80%,处于缺氧状态,使废物在此室内裂解成较小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气体、CO与少量微细的碳颗粒,到第二燃烧室再供给充足空气使其氧化成稳定的气体。由于经过阶段性的空气供给,可使燃烧反映较为稳定,相对产生的污染物较少,且在第一燃烧室供给的空气量少,所带出的粒状物质也相对较少。(常用)热解燃烧第一燃烧室与热解炉相似,利用部分燃烧使炉体升温,向燃烧室加入少量的空气(约为理论
23、空气量的20%-30%),加速废物裂解反应的进行,产生部分可回收利用的裂解油,裂解后的烟气中仅有微量的粉尘与大量的CO和碳氢化合物气体,加入充足的空气使其迅速燃烧放热。(目前技术尚未十分成熟,适合处理高热值废物),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二、焚烧过程1 垃圾燃烧过程,按燃烧技术分层状燃烧技术流化燃烧技术旋转燃烧技术,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二、焚烧过程2 垃圾焚烧的主要气体污染物,焚烧烟气组成烟气中的主要成分:CO2、H2O、O2、N2,占烟气容积的99%,属无害成分。烟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是:CO、NOx、H2S、HCl以及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有机有害气体,如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烃
24、类氧化物、卤代烃类、芳香族类物质等,包括二恶英。固体颗粒物:主要是碳黑、一些金属和盐类经蒸发凝聚而成的粉尘。,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二、焚烧过程2 垃圾焚烧的主要气体污染物, 主要污染物 不完全燃烧产物 碳氢化合物燃烧后主要的产物为无害的水蒸汽及二氧化碳,可以直接排入大气之中。不完全燃烧物(简称PIC)是燃烧不良而产生的副产品,包括一氧化碳、炭黑、烃、烯、酮、醇、有机酸及聚合物等。 粉尘 废物中的惰性金属盐类、金属氧化物或不完全燃烧物质等。 酸性气体 包括氯化物、卤化氢(氯以外的卤素,氟、溴、碘等)、硫氧化物(二氧化硫及三氧化硫)、氮氧化物(NOx),以及五氧化磷PO5)和磷酸(H3
25、PO4)。 重金属污染物 包括铅、汞、铬、镉、砷等的元素态、氧化物及氯化物等。 二恶英 PDDDs/PCDFs。,第二节 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的原理二、焚烧过程2 垃圾焚烧的主要气体污染物, 焚烧废气污染物的形成机制 粒状污染物 A 废物中的不可燃物在焚烧过程中成为底灰排出,而部分粒状物则随废气排出炉外成为飞灰。飞灰所占的比例随焚烧炉操作条件、粒状物粒径分布、形状与其密度而定。所产生的粒状物粒径一般大于10m。 B 部分无机盐类在高温下氧化而排出,在炉外遇冷而凝结成粒状物,或二氧化硫在低温下遇水滴而形成硫酸盐雾状微粒等。 C 未燃烧完全而产生的碳颗粒与煤烟,粒径约在0.11.10m之间。由于颗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固体废物 热化学 处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4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