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docx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docx(2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1.T5148-2012)ICS27.140P15备案号:J1383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1.T5148-2012代替D1./T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1.specicationforcementgroutingconstructionofhydrau1.icstructures2012-03-01实施2012-01-04发布国家能源局发布前百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文)的要求,对D1./T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
2、范进行修订形成的。在修订编制过程中,参编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征求了全国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设计、科研和管理单位的意见,总结了D1./T5148-2001标准的执行情况,针对近10年来开发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出现的问题,对原标准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充实、完善。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灌浆材料、设备和制浆,现场灌浆试验,帷幕灌浆,坝基固结灌浆,隧洞灌浆,混凝土坝接缝灌浆,岸坡接触灌浆,施工记录和竣工资料等。本标准对D1./T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现场灌浆试验”一章和资料性附录“浆液主要性能现场试验方法”,将原“坝基岩体灌浆”分
3、列为“帷幕灌浆”和“坝基固结灌浆”两章,并充实了内容;补充了若干新技术,如搭接帷幕灌浆、接缝灌浆重复灌浆系统、稳定性浆液等;对若干重要的施工工序,如钻孔、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灌浆、灌浆结束条件等工艺参数做了适当调整;对接缝灌浆、岸坡接触灌浆的实施条件、质量检查方法等重新进行了规定;将帷幕灌浆孔不同深度的偏斜度、灌浆质量压水试验检查的坝高范围等进行了拓展;对部分灌浆施工记录及灌浆工程成果表进行了修订、补充。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警水电第一总队、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
4、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夏可风、赵存厚、肖恩尚、杨晓东、杨月林、郑治龚木金、黄灿新、符平、 玉书、王碧峰、刘松富、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来成、郭光文、康明华、 文森、吴方明、钟彦祥、 行本、高广淳。焦家训、杨森浩、高永刚、曹炜、唐宋伟、贺永利。梅锦煜、许松林、吴新琪、陈宏、常焕生、杨成文、温 马如骐、孙钊、陈琪新、王楚跃先、汪毅、毛亚杰、张建华、王琪、孙志禹、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oWs1总则2术语3灌浆材料、设备与制浆3.1 灌浆材料与浆液3.2 灌浆设备与机具3.3
5、 制浆4现场灌浆试验5帷幕灌浆5.1 一般规定5.2 钻孔5.3 裂隙冲洗与压水试验5.4 灌浆方法与灌浆方式5. 5灌浆压力与浆液变换5.6孔口封闭灌浆法5. 7特殊情况处理5.8灌浆结束与封孔5.9搭接帷幕灌浆510质量检查6坝基固结灌浆6.1 一般规定6.2 钻孔、钻孔冲洗与压水试验灌浆7隧洞灌浆人般规定回填灌浆固结灌浆钢衬接触灌浆质量检查8混凝土坝接缝灌浆8.1 一般规定8.2 灌浆系统的布置8.3 灌浆系统的加工与安装8.4 灌浆系统的检查与维护8.5 灌区的测试与检查8.6 灌浆准备与施工8.7 特殊情况处理8.8 8质量检查9岸坡接触灌浆人般规定9.2 灌浆方法10施工记录与竣工
6、资料附录A浆液主要性能现场试验方法A.1密度A.2浆液析水率试验A.3马氏漏斗黏度A.4流动度附录B灌浆工程压水试验附录C灌浆工程施工记录与成果图表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1总贝11.0.1为规范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查评定方法,以利提高和保证灌浆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水工建筑物的基岩灌浆、隧洞灌浆、混凝土坝接缝灌浆等工程。1. 0.3灌浆工程施工前应收集和取得下列设计文件或相应的资料:1坝基和隧洞岩体灌浆。1)施工详图和设计说明书。2)灌浆地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3)灌浆试验报告。4)灌浆施工组织设计。5)灌浆施工技术要求、灌浆
7、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2混凝土坝接缝灌浆。1)坝体结构和接缝灌浆设计说明书。2)接缝灌浆分区和灌浆系统设计图。3)坝块混凝土应达到的温度和测定温度的方法,接缝设计张开度、增开度。4)接缝灌浆施工组织设计。5)接缝灌浆施工技术要求、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1.0.4灌浆工程所用的风、水、电供给应可靠,必要时宜设置专用管路和线路,并有备用水源和电源。1.0.5灌浆工程应制定妥善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措施。灌浆廊道和井洞的适当部位宜设有灌浆机房、污水沉淀池等,各种管路、电线应架设整齐有序。作业场所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钻渣、污水和废浆不得随意排放。1.0.6已完成灌浆或正在灌浆的部位,其附近30m以
8、内不应进行爆破作业;确需爆破时,应采取减震和防震措施,并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1.0.7灌浆工程中的各个钻孔应与设计图纸相对应,统一分类和编号。1.0.8各项施工记录应有专人在现场随着施工作业的进行使用墨水笔逐项填写,做到及时、准确、真实、齐全、整洁。灌浆记录应当班签认,各种资料应及时整理,编制成所需的图表和其他成果资料。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工程应使用灌浆记录仪。1.0.9各项灌浆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工序质量控制和检查。对施工中遇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有关单位应经常分析、研究和总结灌浆资料、地质情况和施工技术措施,优化设计和施工。1. 0.10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的施工与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工作,
9、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 0.1水泥灌浆cementgrouting利用灌浆泵或浆液自重,通过钻孔、埋管或其他方法把水泥浆液或以水泥为主要成份的浆液压送到岩体的裂隙、混凝土裂缝、接缝或空洞内的工程措施。2.0.2回填灌浆fi1.1.inggrouting用浆液填充混凝土与围岩或混凝土与钢结构之间的空隙和孔洞,以增强围岩或结构的密实性的灌浆工程。这种空隙和孔洞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缺陷或技术能力的限制所造成的。2.0.3固结灌浆conso1.idationgrouting用浆液灌入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灌浆工程。2.O.4
10、帷幕灌浆curtaingrouting将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连续的阻水幕,以减小渗流量和降低渗透压力的灌浆工程。2.0.5接缝灌浆jointgrouting通过埋设管路或其他方式将浆液灌入混凝土坝块之间预设的接缝缝面,以增强坝体的整体性、改善传力条件的灌浆工程。2.0.6接触灌浆contactgrouting将浆液灌入混凝土与基岩或混凝土与钢板之间的缝隙,以增强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工程。这种缝隙是由于混凝土的凝固收缩而造成的。2.0.7循环式灌浆CirCUIatiOngrouting浆液通过射浆管注入到孔段内,部分浆液渗入到岩体裂隙中,部分浆液通过回浆管返回,保持孔段内的浆液呈
11、循环流动状态的灌浆方式。2.0.8纯压式灌浆non-circu1.ationgrouting浆液通过管路注入孔段内和岩体裂隙中,不再返回的灌浆方式。descendingstage2.0.9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groutingmethod从上向下逐段进行钻孔,逐段安装灌浆塞进行灌浆,直至孔底的灌浆方法。2.0.10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ascendingstagegroutingmethod将灌浆孔一次钻进到设计深度,然后自孔底开始往上逐段安装灌浆塞进行灌浆,直至孔口的灌浆方法。2.0.11综合灌浆法comprehensivegroutingmethod在钻孔的某些部位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另一些部位
12、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的方法。2.0.12孔口封闭灌浆法orifice-c1.osedgroutingmethod在钻孔的孔口安装孔口管,自上而下分段钻孔和灌浆,各段灌浆时都在孔口安装孔口封闭器进行灌浆的方法。2.0.13先导孑1.pi1.otho1.e灌浆工程中,用于查明验证或补充灌浆区域地质资料的、最先施工的少数灌浆孔。2.0.14压水试验watertesting利用水泵或水柱自重,将清水压入钻孔试验段,根据一定时间内压入的水量和施加压力大小的关系,计算岩体相对透水性和了解裂隙发育程度的试验。2.0.15简易压水试验simp1.ewatertesting一种试验时间较短、精确度较低的压水试验
13、,其目的是了解灌浆施工过程中岩体透水性变化的趋势。2.O.16屏浆themeasurementforkeepingpressuretostage灌浆段的灌浆工作达到结束条件后,为使已灌入的浆液加快凝固、提高强度,继续使用灌浆泵对灌浆孔段内施加压力的措施。2.0.17闭浆themeasurementforkeepingc1.osedstage灌浆段的灌浆工作结束后,为防止孔段内的浆液返流溢出,继续保持孔段封闭状态的措施。2.0.18高压水泥灌浆highpressurecementgrouting灌浆压力大于或等于3MPa的水泥灌浆。2. 0.19水灰比water-cementratio水泥浆液中
14、所含的水与水泥成分数量的比值。我国通常使用质量(重量)比,用数字或分式表示。3灌浆材料、设备与制浆3. 1灌浆材料与浆液3.1.1 灌浆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品种,应根据灌浆目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水的侵蚀作用等因素确定,通常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或复合硅酸盐水泥。当有抗侵蚀或其他要求时,应使用特种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灌浆时,浆液水灰比不宜大于1。3.1.2灌浆用水泥的品质应符合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或其他相关水泥标准的规定,以及本条文的要求。1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可为32.5或以上,坝体接缝灌浆、各类接触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可为42.5或以上
15、。2帷幕灌浆、坝体接缝灌浆和各类接触灌浆所用水泥的细度宜为通过80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o3.1.3灌浆水泥应妥善保存,严格防潮并缩短存放时间;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3.1.4灌浆用水应符合D1./T514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3.1.5水泥灌浆宜使用纯水泥浆液。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或有特殊要求时,根据需要通过现场灌浆试验论证,可使用下列类型浆液:1细水泥浆液:系指超细水泥浆液、干磨细水泥浆液或湿磨水泥浆液。2稳定浆液:系指掺有稳定剂,2h析水率不大于5%的水泥浆液。3水泥基混合浆液:系指掺有掺合料的水泥浆液,包括黏土水泥浆、粉煤灰水泥浆、水泥砂浆等。4膏状浆液:系指
16、以水泥、黏土为主要材料的初始塑性屈服强度大于50Pa的混合浆液。5其他浆液。3.1.6根据灌浆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下列掺合料:1砂:质地坚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粒径不宜大于1. 5mmo2膨润土或黏性土:膨润土品质应符合GB/T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的有关规定,黏性土的塑性指数不宜小于14,黏粒(粒径小于O.005)含量不宜低于25%,含砂量不宜大于5%,有机物含量不宜大于3%o3粉煤灰:品质指标应符合D1./T5055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的规定。4水玻璃:模数宜为2.43.0,浓度宜为3045波美度。5其他掺合料。3. 1.7根据灌浆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下列外加剂:1速凝剂:水
17、玻璃、氯化钙等。2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蔡系高效减水剂、聚竣酸类高效减水剂等。3稳定剂:膨润土及其他高塑性黏土等。4其他外加剂。3.1.8各类浆液中加入掺合料和外加剂的品种、性能及数量,应根据工程情况和灌浆目的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品质应符合D1./T5100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加剂凡能溶于水的,应以水溶液状态加入。膨润土宜加水润胀后再加入。3.1.9普通纯水泥浆液可不进行室内试验。其他类型浆液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下列性能试验:1掺合料(或细水泥)的细度和颗分曲线。2浆液的流动性或流变参数。3浆液的析水率。4浆液的凝结时间或丧失
18、流动性时间。5浆液结石的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系数、渗透破坏比降。6其他试验。3.1.10灌浆浆液在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温度、密度、析水率和漏斗黏度等性能的检测,发现浆液性能偏离规定指标较大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浆液主要性能现场试验方法见附录A。3.2灌浆设备和机具3.2.1制浆机的技术性能应与所搅拌浆液的类型、密度相适应,高速制浆机的搅拌转速应不小于1200rmino3.2.2灌浆泵的技术性能应与所灌注的浆液的类型、密度相适应。额定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压力波动范围宜小于灌浆压力的20%,排浆量能满足灌浆最大注入率的要求。为减小灌浆泵输出压力的波动,宜配置
19、空气蓄能器。3.2.3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灌浆泵到灌浆孔口的输浆距离不宜大于30m。灌注膏状浆液时,灌浆管路直径宜大,长度宜短。3.2.4灌浆塞应与所采用的灌浆方法、灌浆压力、灌浆孔孔径及地质条件相适应,可选用挤压膨胀式橡胶灌浆塞或液(气)压式胶囊灌浆塞。灌浆塞应有良好的膨胀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地封闭灌浆孔段,并应易于安装和卸除。3.2.5灌浆管路阀门应采用可承受高压水泥浆液冲蚀的耐磨灌浆阀门。3.2.6灌浆压力表的量程最大标值宜为最大灌浆压力的2倍2.5倍。压力表与管路之间的隔浆装置传递压力应灵敏无碍。3.2.7灌浆记录仪应能自动测量记
20、录灌浆压力和注入率,有专门要求时可加测浆液密度。灌浆记录仪的技术性能和安装使用的基本要求应符合工程的需要,以及D1./T5237灌浆记录仪技术导则的规定。3.2.8集中制浆站的制浆能力应满足灌浆高峰期所有机组用浆需要,并应配备防尘、除尘设施。当浆液中需加入掺合料或外加剂时,应增设相应的设备。3.2.9所有灌浆设备应注意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并应有备用量。3.2.10钻孔灌浆的计量器具,如测斜仪、压力表、流量计、密度计(比重计)、自动记录仪等,应定期进行校验或检定,保持量值准确。3.3制浆3.3.1制浆材料应按规定的浆液配合比计量,计量误差应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质量(重量)称量
21、法计量。3.3.2各类浆液应搅拌均匀,并测定浆液密度。3.3.3纯水泥浆液的拌制时间,使用高速制浆机时应大于30s;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大于3mio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不宜大于4h。3.3.4拌制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时,应使用高速搅拌机并加入减水剂。细水泥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少于2ho3.3.5拌制膏状浆液时,应使用大扭矩的搅拌机,搅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3.3.6集中制浆站宜制备水灰比为0.5的纯水泥浆液。输送浆液的管道流速宜为1.4ms-2.0ms各灌浆地点应测定从制浆站或输浆站输送来的浆液密度,然后调制使用。3. 3.7寒冷季节施工应做好机房和灌浆管路的防寒保暖工
22、作,炎热季节施工应采取防晒和降温措施,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40。4现场灌浆试验4. 0.1下列灌浆工程应进行现场灌浆试验:1 1、2级水工建筑物基岩帷幕灌浆。2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1、2级水工建筑物基岩固结灌浆和地下洞室围岩固结灌浆。3其他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试验的工程。4.0.2现场灌浆试验应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招标设计阶段进行。其主要任务是:1试验论证本工程采用灌浆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施工效果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2推荐合理的灌浆技术参数,如灌浆孔排数、排距、孔距、孔深等。3推荐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施工参数,如灌浆压力、灌浆材料与浆液,单位注入量范围等。4研究适宜的灌浆
23、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5施工工效、进度与工程造价分析等。4. 0.3灌浆试验的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应布置多个试区,进行多次试验。当在工程建设部位进行试验时,应对试验工程的利用及与永久建筑物的衔接作好安排;当可能对建筑物或地基产生不利影响时,应另选试验地点。5. 0.4对灌浆试验的全过程,包括实施的每个步骤均应做详细的记录。4. 0.5在施工前或施工初期宜进行生产性灌浆试验,其目的是验证灌浆工程施工详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调试运行钻孔灌浆施工系统。5帷幕灌浆5.1一般规定5. 1.1帷幕灌浆施工的总进度安排应符合D1.5108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的规定,蓄水前,应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工 建筑物 水泥 灌浆 施工 技术规范 DLT5148 201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