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讲ppt课件.ppt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第四讲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科技学院 马 珂 2014年,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概述:,第一部分: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二部分: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第三部分: 城乡空间规划第四部分:城市专题规划第五部分:城市规划的实施,课程概述:,第二部分: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第八章 历史与文化第九章 技术与信息,概论,城乡发展及其空间规划受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基本要素的共同影响。城乡空间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要素作用力的空间投影,受到这些要素的深刻影响。 同时,城乡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又作用于一个地域空间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各项基本要素
2、,成为这些要素发展的良性助推或者阻力。,概论,本章节集中阐述城市规划的思考方法和城市分析方法工具,从城市发展中的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技术与信息5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基本内涵,和基本规律,解析这5个要素对城市发展影响的思考方法以及分析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帮助规划相关工作者以不同的角度审视城市规划和建设,以不同的分析方法剖析城市规划编制与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多元诉求,为以后的城市空间规划的编制操作章节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生态与环境简述,本章以生态与环境为主题,着重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资源、资源与环境,以及人、自然、资源、环境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第
3、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1、自然与人类文明 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变过程。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生物种群,在自然的发展演化过程汇中不断地进行着自身的组织结构发展演化,从而不断适应和利用自然。 城市的出现就是这些演化的重要结果之一,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从工业革命至今,约200余年,人类积累和创造了农业文明期间无法比拟的财富,开发和占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 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根本性颠倒,人确立了对自然的主题性地位,而自然则被降低为被认识、被改造、甚至被征服和被掠夺的无生命客体的对象。,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人口与资源 1930年全球人口29亿
4、,1960年30亿,1987年50亿 2011年60多亿。 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越来越高,这些都造成了资源的短缺与环境的破坏。 人口的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成为环境问题的核心问题,与永续发展息息相关。,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人与能源 天然气 70年 煤炭30年 人与土地 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耕地面积随之递减,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功能减退,同时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最严重的环境危机之一。 人与水 全球60%地区缺水,淡水资源匮乏。,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资源与环境 资源按照属性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第五
5、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资源与环境,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4 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4 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1 生态系统,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6、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结构,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生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播,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的 流态,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的 运行结构,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三节城市环境,1 城市环境的概念与组成,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环境组成: 1 城市自然环境 2 城市人工环境 3 城市社会环境 4. 城市经济环境 5. 城市美学环境,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三节城市环境,2 城市环境的特征与效应,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三节城市环境,城市环境容量分析主要从城市的影响和制约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入手,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 城市自然条件 城市现状
7、条件 经济技术指标 历史文化条件,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三节城市环境,城市环境质量,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三节城市环境,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1. 注意城市特点引致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特点2. 慎重确定规划环境影响的技术方案3. 对城市发展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小结,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经济视角的城市 经济学概念:城市是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交互存在的场所。1.1 城市的经济特征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密度密集区城市以农业剩余为前提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城市是专业化分工网络的市场交易中心,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
8、发展,2 城市与经济,城市的空间范围,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制市和建制镇,但是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城市维系和增长的动力,集聚经济,城市的维系和成长,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衡量经济增长 : GDP、城市平均工资或人均收入的增长、就业人数和福利水平的增长经济增长的来源 资本构成深化 人力资本增长 技术流程,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发生地(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2.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经济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不同主导产业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2.4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配置的
9、有效机制, 市场机制失灵 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是竞争, 但是由于垄断行为存在,竞争会失效 具有外部性的产品,需要城市规划的公共干预提供公共物品,第2节 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1 产业分类1.1统计学上的分类(P95表6-2-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2从要素角度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1.3城市产业功能分类主导产业: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不同阶段有不同主导产业 汽车工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以带动钢铁、石油、橡胶、玻璃、电子、油漆、人造革、塑料等行业的发展 日本的主导产业演替顺序是:纺织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 业汽车、家电工业电子
10、工业等高技术产业。 配套产业:围绕主导产业而建立发展起来的一般服务性产业:所有城市拥有的产业:交通邮电、饮食服务等,2.基础与非基础产业衡量标准:能否为全社会提供公用的产品和服务, 这是衡量基础产业的根本标志。 基础产业:为区外的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可以换取资金和就业岗位,是一个地区经 济实力和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可以带来 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增长。非基础产业:为本地的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3.就业规模预测就业乘数效应,基础产业人数增加,基础产业规模扩大,非基础产业就业提高,总就业增加规模超过基础就业初始增加量,T=B+N,T是城市总就业 B是基础部门的就业N是非基础部门的就业,总就业规模变化量=出
11、口部门变化量就业乘数,消费再消费行为,4.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4.1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位序演进工业内部的结构逐渐由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转变逐渐由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中心向高精工业为中心转化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4.2工业化阶段的判断,一产业比重10%,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一产业比重10%且二产比重高于三产,工业化的加速阶段,一产业比重5%且二产比重等于三产,工业化的成熟阶段,当一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而三产业比重超过二产业并且达到70%以上时 进入后工业化阶段,5 主导产业的选择,主导产业(leading i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原理 第四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