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第四讲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科技学院 马 珂 2014年,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概述:,第一部分: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二部分: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第三部分: 城乡空间规划第四部分:城市专题规划第五部分:城市规划的实施,课程概述:,第二部分: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第八章 历史与文化第九章 技术与信息,概论,城乡发展及其空间规划受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基本要素的共同影响。城乡空间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要素作用力的空间投影,受到这些要素的深刻影响。 同时,城乡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又作用于一个地域空间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各项基本要素
2、,成为这些要素发展的良性助推或者阻力。,概论,本章节集中阐述城市规划的思考方法和城市分析方法工具,从城市发展中的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技术与信息5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基本内涵,和基本规律,解析这5个要素对城市发展影响的思考方法以及分析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帮助规划相关工作者以不同的角度审视城市规划和建设,以不同的分析方法剖析城市规划编制与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多元诉求,为以后的城市空间规划的编制操作章节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生态与环境简述,本章以生态与环境为主题,着重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资源、资源与环境,以及人、自然、资源、环境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第
3、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1、自然与人类文明 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变过程。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生物种群,在自然的发展演化过程汇中不断地进行着自身的组织结构发展演化,从而不断适应和利用自然。 城市的出现就是这些演化的重要结果之一,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从工业革命至今,约200余年,人类积累和创造了农业文明期间无法比拟的财富,开发和占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 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根本性颠倒,人确立了对自然的主题性地位,而自然则被降低为被认识、被改造、甚至被征服和被掠夺的无生命客体的对象。,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人口与资源 1930年全球人口29亿
4、,1960年30亿,1987年50亿 2011年60多亿。 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越来越高,这些都造成了资源的短缺与环境的破坏。 人口的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成为环境问题的核心问题,与永续发展息息相关。,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人与能源 天然气 70年 煤炭30年 人与土地 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耕地面积随之递减,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功能减退,同时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最严重的环境危机之一。 人与水 全球60%地区缺水,淡水资源匮乏。,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资源与环境 资源按照属性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第五
5、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资源与环境,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4 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一节人与环境,4 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1 生态系统,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6、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结构,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生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播,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的 流态,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的 运行结构,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三节城市环境,1 城市环境的概念与组成,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城市环境组成: 1 城市自然环境 2 城市人工环境 3 城市社会环境 4. 城市经济环境 5. 城市美学环境,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三节城市环境,2 城市环境的特征与效应,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三节城市环境,城市环境容量分析主要从城市的影响和制约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入手,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 城市自然条件 城市现状
7、条件 经济技术指标 历史文化条件,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三节城市环境,城市环境质量,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第三节城市环境,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1. 注意城市特点引致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特点2. 慎重确定规划环境影响的技术方案3. 对城市发展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小结,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经济视角的城市 经济学概念:城市是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交互存在的场所。1.1 城市的经济特征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密度密集区城市以农业剩余为前提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城市是专业化分工网络的市场交易中心,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
8、发展,2 城市与经济,城市的空间范围,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制市和建制镇,但是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城市维系和增长的动力,集聚经济,城市的维系和成长,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衡量经济增长 : GDP、城市平均工资或人均收入的增长、就业人数和福利水平的增长经济增长的来源 资本构成深化 人力资本增长 技术流程,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发生地(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2.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经济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不同主导产业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2.4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配置的
9、有效机制, 市场机制失灵 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是竞争, 但是由于垄断行为存在,竞争会失效 具有外部性的产品,需要城市规划的公共干预提供公共物品,第2节 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1 产业分类1.1统计学上的分类(P95表6-2-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2从要素角度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1.3城市产业功能分类主导产业: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不同阶段有不同主导产业 汽车工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以带动钢铁、石油、橡胶、玻璃、电子、油漆、人造革、塑料等行业的发展 日本的主导产业演替顺序是:纺织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 业汽车、家电工业电子
10、工业等高技术产业。 配套产业:围绕主导产业而建立发展起来的一般服务性产业:所有城市拥有的产业:交通邮电、饮食服务等,2.基础与非基础产业衡量标准:能否为全社会提供公用的产品和服务, 这是衡量基础产业的根本标志。 基础产业:为区外的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可以换取资金和就业岗位,是一个地区经 济实力和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可以带来 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增长。非基础产业:为本地的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3.就业规模预测就业乘数效应,基础产业人数增加,基础产业规模扩大,非基础产业就业提高,总就业增加规模超过基础就业初始增加量,T=B+N,T是城市总就业 B是基础部门的就业N是非基础部门的就业,总就业规模变化量=出
11、口部门变化量就业乘数,消费再消费行为,4.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4.1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位序演进工业内部的结构逐渐由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转变逐渐由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中心向高精工业为中心转化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4.2工业化阶段的判断,一产业比重10%,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一产业比重10%且二产比重高于三产,工业化的加速阶段,一产业比重5%且二产比重等于三产,工业化的成熟阶段,当一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而三产业比重超过二产业并且达到70%以上时 进入后工业化阶段,5 主导产业的选择,主导产业(leading in
12、dustry )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5.1比较优势原则劳动效率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5.2产业的关联效应,定义:指某一产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引起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由于各种产业的特点不同,关联效应大小以及强弱也不同实质: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一是前向关联效应:主导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持续发展,必然扩大对相关设备、技术和原材料等要素的需求,从而带动为其提供这些要素的产业的迅速发展。二是后向关联效应:主导产业关
13、联性强,技术领先,发展快速,能够为其后续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技术,创造更好的条件,感应这些后续产业的发展。三是旁侧关联效应:主导产业的发展,还会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对主导产业主要分布地区的市场繁荣、就业面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产生积极的影响。,5.3 产业周期与发展波动,四个阶段:早期创新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及被替代阶段产业演替: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它会受所依赖的资源、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演替 日本的主导产业演替顺序:纺织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汽车、家电工业电子工业等高技术产业,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14、: 需求潜力大、技术进步快且适用性强、部门带动性强、就业效果好、有进口替代或出口创汇能力中国主导产业选择: 食品工业、汽车工业 建筑业、电子工业,6 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6.1增长极模式增长极模式: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 产业综合体与增长; 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 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6.2点轴开发模式经济中心(点)
15、 交通(轴)例:以上海为龙头的沿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带107国道经济带6.3梯度模式和反梯度模式 初级产业 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 本土资源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6.4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模式,湘潭市规划区空间结构图,第3节 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1 规模经济与积聚经济1.1规模经济定义: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规模经济的优势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 通过大量购入原材料,而使单位购入成本下降。 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 有利于新产品开发。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具体的例子,诸暨大塘袜业
16、:现有8000多家家庭企业生产袜业,平均每家织机仅8台,但全镇将制袜分成10个环节:1000家原料厂、300家缝头厂、100家定型、300家包装厂、200家机械配件厂、600家营销商、100件联运商分工明确。2001年,大塘生产48亿双袜子,年产值达90亿人民币。温州金乡铝制标牌徽章生产基地:小小徽章的生产流程上有设计、熔铝、写字、刻膜、晒版、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以及包装等十几道工序。按照一般的生产方式,这十几道工序只是工厂内部的分工。对于批量不大的生产,也只能由一个企业完成。但在金乡徽章的产业群内,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2.2积聚经济(agglomer
17、ation economy )定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关生产和服务职能在地域上集中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分类: 内部规模经济(企业内) 地方化经济(产业内) 城镇化经济(产业间),浙江特色产业集群的分布资料来源: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具体例子,永康五金城:2001年永康五金企业突破6500家,从业人员20万人,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2/3。嵊州领带:现有领带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5万人,年产领带2.5亿条,年产值80亿,占全国的80%,占世界的33%。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现有5800多家国有大、中企业,2万多家私营中小企业在其中设点经营。,规模经济积聚经济优势
18、(1)劳动力市场的共享(2)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3)城市范围内的知识外溢对厂商的生产和经营创新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4)企业之间增强责任感,促进合作,结成企业之间的网络(5)通过竞争,提高效率,2 外部性与纠正概念:由于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 不一致,其差额就是外部成本(收益)。 包括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分类:外部的经济 外部的不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 资源配置中需要政策及城市规划的公共干预,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消费的外部不经济,3 城市土地使用的竞标-地租理论3.1 城市土地使用中“资本”和土地的替代土地价格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以递减的速率下降微观主体的家庭和商业活动占据
19、土地的面积随着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增加而趋向扩大,3.2阿隆索的企业竞租模型竞租(Bid Rent)是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个“意愿支付租金”的虚拟概念,即某个土地使用者(居民或企业)为竞争得到某块城市土地(某个区位)所愿支付的最高租金假设城市中只有商业、居住和制造业,各行业对于可达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p106图6-3-1),3.3择居的竞租模型公共交通比较发达,但小汽车不方便(p106图6-3-2)私人交通比较发达,公共交通配置不合理(p106图6-3-3)私人交通比较发达,公共交通配置不合理,考虑环境因素(p107图6-3-4),4 城市规模,4.1 城市规模与本地产品 大城市有丰富
20、的产品,消费者可以买到任何在小城市出售的产品,也可以买到在小城市买不到的产品4.2 产业数量 综合性的城市更能抗御特定产业的波动,当一种生产活动受到不利影响时,工人门可以转移到其他部门去 同时享受更多的中间产品和服务4.3 产业类型 产业的门类选择很重要,不同产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带动相关产业的能力并不同4.4外部不经济的制约 高昂的交通成本和生活成本是制约大城市发展规模的因素之一,第4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1 经济空间组织的模式转型1.1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城市的出现概念:所谓世界城市,亦称全球城市,在我国通常称作国际化大都市,它是指在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世
21、界性城市著名学者萨森也认为,全球城市具有以下4个基本特征:高度集中化的世界经济控制中心金融和特殊服务业的主要所在地包括创新生产在内的主导产业的生产场所作为产品和创新的市场,2 生产组织的产业集群趋向产业集群:指特定领域中,一群地理上邻近、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链接的一种创新协作网络四种典型的产业集群 马歇尔式产业区(p110图6-4-1) 轴轮式产业区 卫星平台式产业区 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建设条件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近期内建设和改进的可能、服务水平与质量。用地布局结构方面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社会、经济构成方面,布局结
22、构是否合理(城市功能分区与结构协调)布局结构能否适应发展需要布局结构是否体现出城市性质的要求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潜力,质量、数量、容量与改造利用的潜力,都将影响到土地的利用及旧区再开发的可能性与经济性。,人口密度反映土地利用的强度与效益,影响拆迁的难易程度城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影响用地功能组织与用地的数量结构,城市用地经济评价,城市土地的基本性质 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承载城市物质要素和社会经济活动是其基本的自然属性 区位的极端重要性(几何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地租与地价(使用权的价格),经济规律追求利益最大化级差地租不同区位的土地或同一土地由于开发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差
23、别地租。级差地租理论关于土地等级差别理论,是认识土地经济价值差异的基础。,综合评价土地质量,好地优用、劣地巧用,用经济手段调节土地使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基本因素层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其他,派生因素层,因子层,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人口密度 建筑容积率 城市规划,小结,对城乡规划体制的理解是规划师与开展相关工作的基本前提,体制为我们的城乡规划活动提供了应当遵循的秩序规则。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以及规划运作系统等共同构成了城县规划体制的四个子系统。从历史演进来看,城乡规划体制总是与一定的政治社会背景、技术条件背景密切相关,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本章小结:本章从经济的角度对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了重点介绍,剖析了城市经济与产业的运行规律,涉及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经济发展路径的综合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模式等内容。,思考,1、城市发展会带来哪些可能的生态压力?城市可以为生态系统贡献哪些有益要素?2、选取一个熟悉的城市,思考其主导产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3、经济全球化合区域经济联系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城市规划应如何应对?,END,下节内容: 第二篇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 第八章 历史与文化 第九章 技术与信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