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六讲ppt课件.ppt
《城市规划原理第六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第六讲ppt课件.ppt(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科技学院 马 珂 2014年,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概述:,第一部分: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二部分: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第三部分: 城乡空间规划第四部分:城市专题规划第五部分:城市规划的实施,课程概述:,第三部分:城乡空间规划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和编制任务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第十二章 城乡区域规划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论,城乡空间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做的对未来空间的安排。从本质意义上,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对象的空间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规划的作用一般是通过才宏观到微观,从发展战略到操作管理的
2、决策来实现的。,本篇重点论述了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层面三种类型规划的编制原则、编制主体、编制内容、编制方法。,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1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1.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空间规划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与生态、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并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进气控制引导措施。,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2. 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
3、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2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调查工作分为三个方面1. 现场踏勘(城市概貌、原形象概念、新建设用地情况)2. 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 分析研究,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2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应具备的基础资料:城市勘察资料气象资料城市测量资料水文资料城市历史资料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城市人口资料市域自然资源资料城市土地利用资料,工矿企事业单位现状及规划资料交通运输资料各类仓储资料城市建筑物现
4、状资料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等各种团体资料工程设施资料城市园林、绿地、景区、古迹、近代建筑城市环境资料,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3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策略区域规划、总体规划等建设控制引导控制规划、详细规划等 从行政层面上来区分,我国的城乡规划可以分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第1节 城市用地概述,1.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总称 ,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城市规划区: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
5、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规划法 城市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1. 城市用地属性自然属性:土地各自具有的自然环境性能和不可变的特性社会属性:权力表征 经济表征 法律表征,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分为两个层面:一、行政管辖区划层面:市域或城市地区中小城市:市区、郊区大城市:中心市区、近郊区、远郊区、远郊新城或卫星城等,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2. 城市用地两个层面:二、规划建设层面:城市规划区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用地:工业区、
6、居住区、商业区、仓库区、港口站场等功能区,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用地按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规划的要求。城市用地共分8大类、35中类和43小类。城市用地分类中的英文字母含义一般而言,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以达到大类为主,中类为辅;分区规划阶段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在详细规划阶段,应达到小类深度。,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分类中的英文字母含义,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3 城市用地评价与用地选择,一、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分析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三、城市用地的选择,城市
7、用地的自然条件分析,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和城市职能的充分发挥有很大的影响。 自然条件影响城市发展 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反作用 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 1. 地质条件 2.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3. 气候条件 4. 地形条件,自然条件影响城市的发展,自然条件影响城市选址商业城市多在水陆交通干线上 大运河沿线、尼罗河沿线军事要塞多选择易于攻守地形 南京、北京工业城市多靠近矿产资源产地 唐山、克拉玛依、大庆自然条件制约城市规模和形态水对北方地区或土地资源对山区城市的制约唐长安地形地貌对城市形态的制约 兰州、江南水乡山区城市的道路系统自然条件的改变影响城
8、市的衰落丝绸之路的兴衰影响敦煌、嘉峪关大运河的兴衰矿产资源的发现和枯竭,返回,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的分析主要表现在与城市用地的选择和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方面的分析。 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矿藏,冲 沟,冲沟是由间断性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适宜的岩层或土层、地形以及气候条件是形成冲沟的主要条件。冲沟切割地形,使之支离破碎,对土地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如黄土高原、美国西部大峡谷。,地质条件,地 震,地震是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全球每年地震约500万次,人们所能感到的地震有万多次,破坏特别严重的地震约12次。 地震对城市用地的选择、规划布局、具体的建筑布置、以及各项工程的抗震设防等都方面都有一定
9、的影响:A如在设防地区,断裂带上不宜建房,而布置一定宽度的防护带,如唐山B在地质不稳定地区,不宜布置庞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如三峡坝址C如在设防地区的建筑需要进行处理,如变形缝的设置,以及建筑物的高度控制,水文条件,指地表水的各种形式,如江、河、湖泊等等。水体的作用:有利因素:水源、水运、改善气候、泄洪、排水、稀释污水、美化环境不利因素:洪水(城市防洪设防准)、淤积(河床高于城市)、污染,城市水灾,引起城市水害剧化的各种因素,滥伐滥垦,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围垦湖泊洼地,天然调蓄系统萎缩行洪江河水道被人为侵占或缩窄都市化洪水效应使城市易受内涝城市防洪标准普遍偏低 防洪意识淡薄,防洪建设滞后 现
10、代城市使城市在水患面前变得更脆弱 由于城市规划科学在防御水灾上尚欠完备,致使城市规划建设中出现许多失误,加重了洪涝灾害,城市水灾,城市防洪标准,按照城市防洪设计规范,返回,水文地质条件,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以及动态条件。地下水通常是城市的水源,特别是远离江湖或是地面水量、水质不敷需用的地区。勘明地下水资源对于城市选址,确定工业建设项目和城市规模都有重要关系。 地下水的组成与开采 地面沉降 天津市19661972年的年平均沉降速度44.95毫米年。上海最严重地区下沉了两三米。为解决地下水的水位下降:严格控制过量开采地下水回灌技术,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危害:
11、市政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港区码头、地下管线的损害和深井事故、地裂缝等等 上海市区、江苏的苏锡常地区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已经形成了三个区域性沉降中心,成了长三角地区的三大“漏斗”,长三角地面沉降区域内累计沉降已经超过毫米,给这一地区带来了超过亿元的经济损失。,上海地面沉降图(1980-1995),返回,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着许多方面的影响,尤其在为居民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关系密切。影响规划与建设的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气象要素主要有: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与降水等几个方面。,风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如防风、通风、工程的抗风等。在城市中,风还起着输送和扩散有
12、害气体和粉尘的作用, 因此在环境保护方面关系甚大,必须掌握风向的资料。,风 象风象与风玫瑰图,某城市地区累年风向频率、平均风速图,常州地区风玫瑰图,常州地区风玫瑰图,常州地区风玫瑰图,常州地区风玫瑰图,由于地形的不同特点,形成局部地区的空气环流: 城市风 山谷风 海陆风,城市风示意图,海风示意图,陆风示意图,谷风示意图,山风示意图,城市的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殊性质;空气中由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较多;加上人为的热源等因子,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这种情况称为“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上海城市热岛图,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认为“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
13、的一个地区统一体”,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聚居社区,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第十二章 城乡区域规划,一、 区域概念,一个区域是指一个连续的地段,其中心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却又缺乏明确的界线,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个部分,它以一种或多种标志区别于邻近地区,区域是地球表面某一特定范围,区域是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与地区、地域,实质上是一致的,一种是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
14、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如山区与平原区,干旱区与湿润区,发达区与贫困区我们最熟悉的教学区和生活区,二、 区域及区域规划的划分,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性上存在的高度相关性。这种高度的相关性,可以有两种情况:,依据区域的概念划分,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区域分类,或是经过经济区划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也可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连片地方,如聚类经济区、经济协作区、经济特区、部门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规划类型,三、现代区域规划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过程或不同的目标取向1二战后至60年代重点就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生产力布局,其着眼
15、点是经济、是开发。260年代以法国、联邦德国为代表,以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加强地方城市建设、解决区域之间平衡问题为中心的区域(国士)规划得到迅速的开展,其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区域差异。370年代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为中心,以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目的的区域规划成为当前区域规划的主流。,四、中国的区域规划,(一)发展过程1、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区域规划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以新建工业城市的需要才逐步开展的。国家建委于1956年设立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管理局,拟订了区域规划编制和审批暂行办法(草案)。1958一1960年许多省区编制过区域规划,2
16、、60-70年代,区域规划工作基本中断。,3、1980年区域规划的大发展1980年国家作出了开展区域规划工作的决定,该年中共中央发文(13号文件)指出:“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规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必须积极开展区域规划工作。”1985年3月国务院再次发出文件,要求编制全国的和各省、市、区的国土总体规划。此后,在国士规划工作的推动下,以综合开发整治为特征的不同层次的区域发展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二)主要特点1、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并进区域规划多数以国土规划的名义出现,还有以城镇体系为核心的市域规划、县域规划、镇域规划等。就空间尺度而言,既有国家级和
17、跨省、区级的,也有省域、市域、县域或乡镇级的。就时间尺度而言,既有1015年的,也有202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2、规划理论取得进展,规划内容不断充实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外的规划理论逐渐被引入,区位论、中心地理论、梯度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聚集理论等大量被运用到区域规划的实践,且丰富和发展了点一轴开发模式、圈层开发理论等。区域规划内容也由过去单纯的物质实体的形态规划扩大到非物质实体规划在内的综合性规划,科技、信息、纹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规划和规划实施政策的研究地位越来越高。,3、规划手段有所改进,规划方法不断革新系统工程分析方法计算机和模型技术的大量运用GIS技术、遥感技术决策支持系统
18、(DSS)技术,64,64,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65,1.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战略目标按期限可分短期:又称近期目标,一般5年左右;中期:一般以10年为期长期:通常在20年以上。,66,制订总体目标的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发展方向,概括追求的区域“理想模式”或“理想状态”的总体面貌,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为实现理想的追求而努力。总体目标应能体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既要“理想化”,又要高度的综合、概括,难免比较抽象。,66,67,经济目标 1经济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 2经
19、济效益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主要物资消耗定额等。 3经济结构指标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三个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社会总产值的内部构成等。社会目标 1人口总量指标: 2人口构成指标城乡人口比例,人口就业结构、文化结构等。 3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人均居住面积、人均食物消费量、人均寿命。每万人平均医生数量、婴儿成活率等。 4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普及教育程度,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量,每万人拥有各类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等。,67,68,建设目标 1空间结构指标城镇首位度、城镇集中指数、经济发展均衡度、各类建设用地结构等。 2空间规模指标各类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等。
20、3建设环境质量指标建筑密度、容积率、人口毛密度、人平均绿地面积等。,68,69,69,战略目标的制定要注意:1目标要适中,既要有难度,又要有竞争性并现实可行。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4突出重点,不包罗万象。,70,案例: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总体发展目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镇群整体竞争实力,把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和世界级城镇群包括六大具体目标目标一: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排头兵目标二: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目标三:文明发展的示范区目标四:深化改革与制度创新的试验场目标五:区域协调发展的先锋目标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原理 第六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3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