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八讲ppt课件.ppt
《城市规划原理第八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第八讲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科技学院 马 珂 2014年,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概述:,第一部分: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二部分: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第三部分: 城乡空间规划第四部分:城市专题规划第五部分:城市规划的实施,课程概述:,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第十九章 城市设计与城市遗产保护,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居者有其屋计划”,新 加 坡,“天堂里的地狱”,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解决居住问题的关键:规划设计 公共政策,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居民的环境需求 生理需求 安全的需求 交往的需求 消闲的需求 美的需求,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
2、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 城市生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活单元)、居住区。,以人为本,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考虑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求的产生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住宅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人的活动 空间,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国际居住标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套房,
3、每人一间房。,居住区的各系统不是孤立的,它与周围地区和整个城市相应的各项系统密切相关。 在物质系统的构成上,它是城市物质系统的基本单元;在物质系统的空间布局上,它是城市整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方面,它又是整个社会生活网络的重要节点。,系统的整体性,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教材第七章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P142),第1节 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1. 住区的概念与类型 住区的概念:住区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环境的总称。,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第1节 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住区的类型:按城乡范围来分:城市住区、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乡村住
4、区按建设条件分:新建住区、旧住区按住宅层数来:底层住区、多层住区中高层住区、高层住区,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1.3住区的规模1.3.1影响住区规模的主要因素公共服务设施的经济性与服务半径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其他影响,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公共设施的经济性: 人口3.5万时,设施如要成套配置,则不经济。 人口为4.5万时,设施项目配置可全,但要合并。 一般人口为6万人左右才合理 公共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 住区公建使用时,步行15分钟为宜 则服务半径R=800-1000M,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1.3住区的规模1.3.2我国规范中对住区规模的划分三个层次,具有相应的人
5、口规模:居住区3000050000人居住小区1000015000人组团10003000人,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2、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确定一个舒适、卫生、安全、宁静而优美的环境。,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3、住区规划的编制内容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确定住区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确定居住人口数量规模(或户数)和用地的大小拟定居住建筑的布置方式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设置的生产性建筑)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拟定各级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量和停泊方式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
6、案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对不同阶段的方案进行必要的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要求。,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第二节 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1、住区的组成 1.1住区的组成要素,组成要素,物质要素,精神要素,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1.2住区的组成内容 根据工业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以下两类:,组成内容,建筑工程,室外工程,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1.3住区的用地组成,用地组成,公建用地R02,公共绿地R04,住宅用地R01,道路用地R03,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1.4住区的环境组成 (1)内部居住环境 (2)外部生活环境空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光环境视
7、觉环境生态环境邻里和社会环境,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2、住区的功能居住功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高效性环境保护、维持生态过程社会互动功能对多样性的包容,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3、住区的规划结构 3.1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邻里单位模式居住开发单元模式扩大小区模式(居住综合区)居住综合体新城市主义模式(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新城市主义模式 设计准则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最优规模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400m左右的空间范围;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
8、、礼拜和娱乐;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之上;,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新城市主义模式 设计特征相对自给自足的步行环境,围绕核心城镇设施和商店布置住宅为人行和车行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通行路线设计为行人、自行车、游戏以及机动车等共同使用的街道为了围合街道空间以形成公共空间,建筑的道路退界较少,街道两侧的住宅前廊离人行道也较近。,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3.2影响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住区的规划结构,住区的功能要求,居民的生活需要,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3.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可保证居民生活方便、安全、安静,城市道路分工明
9、确。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23个组团构成,第三节 住区的规划设计,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1 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1.2 基本原则整体性经济性:节地、节能、节材、节省维护费用 科学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生态性:改善居住区功能,提高居住区质量,同时带来经济与环境效益 地方性与时代性:反映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居民的生活习惯、建筑材料与历史文脉等因素 超前性与灵活性领域性与社会性健康性,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1.3住区设计的基本要求 1.3.1使用
10、要求 A 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 B 满足居民生活的多种需要 C 合理组织居民室外活动、休息场地、绿地等1.3.2卫生要求 A 日照 B 通风 C 防止噪声 D 减少污染,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日 照为使住宅能够获得好的日照,必须考虑住宅的位置关系。这涉及到两个方面,首先是以什么高度角作为标准。其次是两幢住宅之间的间距;由于冬至日是太阳高度角最低的一天,规划一般以这一天作为日照的最低的要求。日照标准: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日照时间的最低日照质量作为该地区的标准,每一户住宅的日照不得低于该标准。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住宅为保证后排在规定的时日能够获得所需的日照量(日照标准)而保持的一定间距,这个间距称为
11、日照间距。 日照量日照时间日照质量。 日照时间是建筑物在规定的某一日内受到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的。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投射面累计的大小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通风建筑物高度越高,深度越小,长度越大时,其背面旋涡区就越大,对建筑的通风有利。但对其背后的建筑通风不利。建筑间距愈大,后排房屋受到的风压就越大,间距大比间距小通风有利。风向入射角与建筑物迎风面的垂直线夹角为。时,建筑群的自然通风有利,并且。比。为好。当风向入射角为。和。时,间距大小对建筑群通风效果的影响不大。建筑物能错位布置时,对整个群体的通风有利。,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1.3.3安全要求 1、
12、防火 为防止火灾的产生及蔓延,要考虑建筑物之间防火间距。 山墙无窗(门)时,间距不应小于3.5m,以便于消防车进入。当建筑长度超过160米时,应在建筑中部底层留有一个净高、宽不小于4米的通道,以保证消防车能够通过;每一个建筑群(组团)应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以保证在危急时不影响出入,一些设施的布置也应不影响出入;居住区必须设置消防栓,每一个消防栓的服务半径为150米。城市设有消防站。,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2、防震 A 所处地区安全。不选在地震时的危险地区 B 有安全疏散用地。供人们暂时停留。 C 道路通畅,便于疏散,且布置在房屋倒塌范围外。 D 房屋体型应尽可能简单 3、防空 A 贯彻“平战
13、结合”原则 B 地下建筑应与地下工程管网的规划设计密切配合1.3.4经济要求 1.3.5美观要求,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2、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 2.1住宅类型的选择 2.1.1住宅选型的总体要求2.1.2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 A 供家庭居住的建筑住宅 B 供单身人居住的建筑宿舍,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2.1.3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 (1)住宅层数 居住小区住宅的层数,根据土地资源情况,应选择多层(3层6层)中的6层和高层中的12层(或12层以上),或采用两者的混合搭配,这是比较合适的。,(2)住宅进深 住宅进深加大,外墙相应缩短,对于采暖地区外墙需要加厚的情况下经济效果显著。一般认为
14、住宅进深在11以下时,每增加1,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2左右,可节约用地。,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3)住宅长度 住宅长度在3060时,每增加10,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700210002左右,在60以上时效果不显著。长度越长,住宅单元并接越长,山墙越省。但长度不宜过长,过长需要增加伸缩缝和防火墙等,对通风和抗震都不利。 (4)住宅层高 据计算,层高每降低10cm,能降低造价1,节约用地2。,2.1.3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2.1.4合理选择住宅类型 (1)住宅标准:面积标准和质量标准(2)套型与套型比 套型每套住房的面积大小和居室、厅及卫生间的数量 套型比各种套型的比例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原理 第八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