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记忆分析ppt课件.ppt
《第四章 记忆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记忆分析ppt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记 忆,1、自己能够想起来的最早的事情是什么?2、有无遇到熟人,想打招呼却怎么也想不起名字,好象在嘴边但是就是说不出来?舌尖现象,第四章 记 忆,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过程的规律及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理论,了解记忆的种类、记忆过程,掌握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及记忆的方法。 重点: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难点:记忆的过程分析,第四章 记 忆,主要参考资料:心理学(修订版).章志光 ,2002心理学是什么.崔丽娟,2002实验心理学.杨治良,1990记忆与学习.燕国材,1980学习成功术:记忆、思考和创新的方法.刘善循,2000,主要内容:,记忆概述 记忆的基本过程及规律应
2、用 记忆的品质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三)记忆的意义,记忆的基本过程和环节,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编码储存提取,二、记忆内容储存的形式,(一)词语(二)表象1、什么是表象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意义,1、什么是表象,过去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叫表象。 (大象,鲨鱼什么样子?),表象,2、表象的特征,形象性:头脑里保持的表象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并以生动具体的形象的形式浮现,和过去感知该事物时的形象非常相似性。 概括性:表象所反映的事物形象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共有的特点,是一种类化了
3、的事物形象,3、表象的意义,(1)表象是介于感知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2)表象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必须广泛地运用记忆表象才能理解和获得知识,三、记忆的种类,(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可把记忆分为四种: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语词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公式、定理、规律等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对过去所做过的动作和运动的记忆。,三、记忆的种类,(二)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三个记忆系统: 1.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你将看到一副忙碌的视觉场景
4、图,请你快速注视它约10秒,然后回答我们的问题。,1.最下面的小女孩拿着什么工具?2.最上面中间的男士在干什么?3.右下脚的妇女,她的雨伞的手柄钩是弯向左边还是右边?,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当引起感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信息仍能保持一个极短暂时间的记忆形式。感觉记忆的特点: 信息保持时间短:约0.252秒; 信息编码依据其物理特性,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记忆容量大:一般认为是9个20个字母; 感觉记忆痕迹易消褪,2、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不超过1分钟。实验:Miller实验你能记住多少? 短时记忆的特点: 信息保持时间短:约520秒,不超过1分钟; 记忆
5、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信息编码多为言语编码存储;,你能记住多少?,1 9 4 1 1 9 1 7 1 8 6 5 1 8 1 2 1 7 7 6,J M R S O F L P T Z B,8 1 7 3 4 9 4 2 8 5,3、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保留下来的记忆形式。长时记忆的特点: 信息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甚至终生; 记忆容量无限:5万10万组块或1015bits 信息编码多为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存储; 信息提取有两种方式:回忆和再认,三个记忆系统模式图,刺激,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注意,复述,遗忘,消退,回忆检索,四、记忆过程的规
6、律及运用,识记 保持再认和回忆,(一)识记,1、什么是识记 识记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认识并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 2、识记的种类 3、影响识记的因素,2、识记的种类,(1)根据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及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无意识记也叫不随意识记,是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 有意识记: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2、识记的种类,(2)根据理解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识记材料本身无内在联系按照材料的顺序,通过机械重复的方式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
7、:意义识记也称理解识记,是在对识记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3、影响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任务(2)识记材料的意义(3)识记材料的数量(4)识记材料的位置(5)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6)识记时的理解(7)识记时的感觉通道,(二)保持和遗忘,1、保持及其变化规律 保持是在头脑中对识记过的事物进行巩固的过程。 量的变化:减少、保持、增加 质的变化:简略、概括、完整、合理化,再现图形,再现图形,2、遗忘,(1)遗忘的概念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和再认,或者回忆和再认有错误的现象。,2、遗忘,(2)遗忘的种类 根据遗忘时间的长短,可把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8、。 根据遗忘的内容,可把遗忘分为部分遗忘和整体遗忘,(3)遗忘的规律,(3)遗忘的规律,大多数遗忘发生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渐趋平稳;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4)遗忘的原因,消退说:认为记忆痕迹如果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消退,是记忆痕迹消退到不能再激活的程度下发生的。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所识记的先后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抑制)造成的。 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比较,学习物理学,学习心理学,物理学测验,后摄抑制,学习心理学,学习物理学,物理学测验,前摄
9、抑制,(4)遗忘的原因,压抑说:也叫动机性遗忘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作用造成的。 同化说: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三)再认和回忆,1、再认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过程。影响再认的因素:原有经验的巩固程度原有事物与重新出现时的相似程度个性特征,(三)再认和回忆,2、回忆回忆也叫再现,是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独立地再现出来的过程根据回忆时是否需要中介物,可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根据有无明确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三)再认和回忆,有时有意回忆需要较大的努力,进行复杂的思索,才能在头脑中呈现过
10、去感知过的事物,这种回忆叫追忆。追忆往往通过联想来实现。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四种形式,五、良好的记忆品质,(一)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敏捷性是指识记速度快慢方面的特征。(二)记忆的精确性记忆的精确性是指对记忆内容的识记、保持和提取的精确程度方面的特征。,五、良好的记忆品质,三、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识记事物保持时间长短方面的特征四、记忆的准备性记忆的准备性是指从记忆中提取所需知识速度快慢方面的特征,六、青少年记忆的特点,(一)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二)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三)意义识记的方法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四)抽
11、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五)记忆广度增大,七、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注意教学安排的合理化(1)注意合理安排课程(2)保证课间休息(3)适当调节教学进度,七、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2、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背景(1)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2)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3)提高对记忆意义的认识,七、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二)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复习1、复习要及时2、复习要适量3、复习计划科学4、适当的学习程度(150%)5、复习要做到经常性和多样化,七、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三)良好记忆力的培养1、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1)意义识记和理解记忆(2)多通道协同记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记忆分析ppt课件 第四 记忆 分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