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民为贵》实用ppt课件.ppt
《第三课《民为贵》实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民为贵》实用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为贵,导 语,一个时期以来,个别为官者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贪污腐败,吃喝玩乐者有之;搞关系,找门子,升官发财者有之;违法违纪,公款赌博,大肆敛财者有之;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授受贿赂者有之;贪图享乐,生活糜烂者有之着实让老百姓深恶痛绝。也正是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一度令一些正直和善良的人们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魏征形象地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道出君与民的关系。可见,“以民为本”是何等重要。中国近代的辛亥革命因为脱离了人民群众,所以导致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历史不止一次证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条朴素的真理,在2500多年前,我国伟
2、大的思想家孟子,就已专门做了深刻而精彩的论述。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诸子散文,走进第三课民为贵。,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提升阅读文言文能力2.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人格魅力,社稷(j) 粢盛( z)( chng) 汤放桀(ji ) 伐纣(zhu ) 弑君(sh) 走圹( kung) 獭(t ) 驱爵( qu) 鹯(zhn ) 三年之艾(i ) 淑( sh) 胥( x) 溺( n) 谆谆( zhn) 践(jin ) 暴之于民(p) 朝觐(cho )(jn ) 讼狱(sng ) 讴歌(u) 篡(cun ) 荐(jin ),查字典解决本文中的生字读音,课文解析,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3、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贵:重要 社稷(j):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指国家 丘民:庶民、民众 危:危害 变置:重新设置 、新立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粢盛( z)( chng):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粢,谷物 以时:按时,【译文】孟子说:“庶民最重要,土神和谷神居第二位,国君不重要。因此赢得了庶民就做天子,赢得了天子就做诸侯,赢得了诸侯就做大夫。诸侯国的国君如果危害土神和谷神,就重新立一个贤君。用来祭祀社稷的全体的牲畜(如全羊等)已经是又肥又壮合格的祭品了,稻粱已经很洁净了,并
4、且按时祭祀从来没有错过或漏掉,可是国家还是遭受旱灾或者水灾,那么就毁掉原来的社稷,重立新的社稷。”,文本感知,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为国君可以改立更换,国家也可以重立,只有老百姓是不可动摇的。庶民之上有高高在上的大夫和国君,可是他们存在的最终依据是“得乎丘民”。所以,百姓最为重要。,材料一,解放前夕,国统区“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说明:由于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货币急剧贬值,再加上战争期间的物资短缺,致使国统区大批民众陷了饥饿和死亡的困境。与此同时,官僚资本家却疯狂掠夺财产,搜刮金银,大发国难财。,材料二,解放区土地改革,说明:土地改革使许多赤贫的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
5、实现了千百年来农民拥有土地的梦想。,为了保住手里的土地,解放区人民踊跃参军。,送儿上前线,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不过,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能与国君的重要性相抗衡的。,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
6、,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课文解析,1.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汤放桀:放,流放 有诸:诸,相当于“之乎”,有这回事吗。于传有之:传,指传记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一夫,即独夫, 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
7、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有这事吗?”孟子回答:“在记载中有这些事。”齐宣王说:“臣杀害君,可以吗?”孟子说:“伤害仁的人叫贼,伤害义的人叫残。贼害仁和义的人(即贼和残)叫做独夫。我听说周武王诛灭了独夫纣(商汤诛灭了独夫桀),没有听说他们以臣杀君。”,齐宣王之问实为咄咄逼人,因为在儒家思想里中,君臣父子秩序是不可以被侵犯的(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而孟子首先做一个界定:贼害仁和义的人叫做一夫(独夫),而诛杀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独夫的行为不存在弑君的问题,即贼害仁义,丧失民心就可杀,与“民为贵”思想息息相通。,文本感知,孟子认为“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诛一夫
8、”的行为,是推翻暴政的行为。,课文解析,3.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尔也。,道:办法 其:代天下 斯:那么、就 与:为,替。之 :他们,代百姓 之:音节助词 施:施加 尔也:如此,这样。也,犹“耳”语气词,表肯定。,【译文】孟子说:“夏桀、殷纣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他们失去了百姓,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有办法:得到天下的百姓,就得到天下了;得到天下的百姓有办法:得到百姓的心,就得到百姓了;得到百姓的心有办法:百姓想要的东西就设法为他们积聚,百姓厌恶的东西
9、就不要加在他们身上,如此而已。,课文解析,3.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 qu)者,鹯 (zhn )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归:归附 就下:就,接近、靠近、趋向 下,低处圹:旷野、原野 为:给 驱:驱赶、赶来爵通“雀”,鸟雀 鹯(zhn ):一种猛禽,【译文】百姓归附有仁德的国君,就像水流向低处、兽跑向旷野一样(是很自然的)。所以给深水赶鱼来的是獭;给丛木赶雀来的是鹯;给商汤、周武王赶百姓来的,是暴虐无道的夏桀和殷纣。,课文解析,3.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
10、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为之驱:归附 为之驱:为他把百姓驱赶来 无王:无,通“勿”,不;王,名作动 称王、成王业求:找、寻找 志:志向,此译“施行” 忧辱:忧痛耻辱其何能淑:其,这样;何,怎么;淑,善,好 载胥及溺:载,句首语气词,无意;胥,相;及,与;胥及,相继、接连;溺,落水。,【译文】现在天下的国君如果有喜欢仁政的话,那么诸侯会为他把百姓驱赶来,即使想不称王也是做不到的。现在想称王的国君就像得了七年的病(突然)寻求干了三年的艾草一样。如果为(病)积攒(艾草),那么一生都得不到。(国君)如果(平时)不施行仁政,那么终生忧痛耻辱,以致陷入被诛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为贵 第三 实用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