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ppt课件.pptx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ppt课件.ppt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二,到底是什么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案例1:狼孩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下,发现了两个由狼哺育的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7岁。小的过一年死了,大的带到孤儿院生活。开始时,生活习性和狼一样。通过专门培养才逐渐恢复了一些人性,但很慢。二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学会行走,四年后只能听懂几个问题,仅仅学会了六个字,学了六年只学会了四十五个字。十七岁时,她的智力只相当于普通四岁儿童的水平。,案例2:伤仲永金溪县有个人叫方仲永,他家世世代代是耕田的农民。仲永不到五岁时,突然有一天哭叫着要玩文具。父亲对此很惊异,因为仲永从未见过文具。父亲从邻居那儿借来文具
2、给他玩,他立即写出四句诗,并且还自己给诗写了个题目。那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被全乡的秀才传观欣赏。从这以后,人们指定某种事物叫他做诗,他立即可以写成,诗的文采和内容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县里的人认为这事很奇特,渐渐地就常邀请他和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银钱求讨他的诗。父亲认为这件事有利可图,就每天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县城里有名望的人,不再让他学习。过了几年后,仲永的才能已经消失得与普通人一样了。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会成为平凡的人
3、,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案例3:凿壁借光汉朝时,少年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然而,他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有一天匡衡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匡衡回到
4、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他想继续看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一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于是,匡衡卷着铺盖来到这大户人家的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要让我读您家的全部书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第一节 人的发展观与教育,一、什么是人的发展 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一、什么是人的发展,发展:事物有规律的运动变化过程。 人
5、的发展是指个体的人从出生到生命终止这一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两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和完善过程。,人的发展,生理发展,心理发展(注意),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增强,认知的发展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情、意的发展情感、意志(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意向),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物质基础,影响作用,人的发展内容关系图,人的发展,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所谓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方面。,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二)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五)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一)身心发
6、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开展的。(1)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2)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一般情绪到高级情感的顺序发展。,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设计一组卡片,每张卡片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画有一种动物,如猴、狗、熊、虎等,下半部分画有一种家具,如桌、椅、钟、橱等。测验时,要求一半儿童记住动物并予以复述,另一半儿童记住家具并予以复述。结果发现,低年级儿童往往把不要求他们注意的东西给记住了,而要求他们注意的东西却很少能复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日益倾向于符合任务的要求,力求排除另一半画面的干扰。
7、,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能连续保持注意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身心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违背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同时,教育要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二)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 从个体的身心状态的总体层次上看,人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两大方面在发展过程中不平衡;学习年限延长,独立生活和工作的期限后推,心理成熟和社会性成熟后推;营养和社会文化的刺激,个体性成熟提前。 2.每个个体各方面的成熟程度并非同步。 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不均衡(身高、体重);不同方
8、面的发展在同一发展阶段不均衡 (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在童年期几乎没有进展) 3.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敏感期):指身体和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形成的时期。,人类心理学发展关键期的研究是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对动物行为发展规律的研究开始的。他首先研究的是鹅的认母行为,他发现,小鹅在刚出生20个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当成”母亲”。当小鹅第一个见到是鹅妈妈时,就跟鹅妈妈走,而当小鹅见到的是洛论兹时,就跟洛伦兹走,并把他当成“母亲”。 可是后来,洛伦兹又发现,如果在出生的20个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活动物体,过了一、二天后,无论是鹅妈妈还是洛伦
9、兹,尽管再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即小鹅的这种认母行为丧失了。于是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 “发展关键期“。,国内外近半个世纪有关研究表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关键期;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2至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第一个的关键期;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儿和按要求取物品及说出个数等);3岁至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4至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至6岁是掌握词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ppt课件 第四 教育 发展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