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与农垦土地流转制度的比较.docx
《黑龙江省农村与农垦土地流转制度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农村与农垦土地流转制度的比较.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北农业大学序号: 编码: 东北农业大学“播种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样本)作品名称: 黑龙江垦区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比较 学校全称: 东北农业大学 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 探究黑龙江垦区与农村地区土地流转机制比较调研团队 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报送方式:省级报送作品高校直送作品申报者代表情况姓名白露性别女出生年月1995年5月21日学校东北农业大学系别、专业、年级市场营销1303学历本科在读学制4年入学时间2013年9月1日作品名称黑龙江垦区与农村土地流转机
2、制的比较 -基于农民的视角的调查 毕业论文题目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编码150086办公电话常住地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编码150086住宅电话其他作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邢晗春男19周岁本科在读东北农业大学王浩男19周岁本科在读东北农业大学孟宪余男19周岁本科在读东北农业大学王爽女19周岁本科在读东北农业大学孙庆月女21周岁本科在读东北农业大学白露女19周岁本科在读东北农业大学资格认定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以上作者是否为2015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是 否 (签章) 年 月 日院系负
3、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 否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作品全称黑龙江垦区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比较 -基于农民的视角的调查作品所属领域 ( B)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该项目主要是依托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经济情况调查的科研团队,响应国务院2014年11月20日就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形式 探索建立抵押资产处置机制的号召。以中国的农业大省黑龙江省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对省内典型的农村和垦区土地流转机制的调查与比较,为土地流转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帮助。此项目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垦区和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现状,其中包括不
4、同流转机制下对流转速度的影响,以及短期流转到长期流转转化程度。打破常规思维,从农民的视角出发,研究比较土地流转前后对农民的收入影响,不同的机制下农民的意愿是否高涨,以及土地流转在农民意愿等方面的阻力。从而掌握黑龙江省农村及农垦地区土地流转机制的现状特征,了解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和农民土地流转问题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约束性因素,探索深层制约因素和基础性问题的可行路径,为黑龙江省推进“两大平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基本思路:分析总结出农垦地区与农村地区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同与所处现状。垦区与农村流转机制的不同之处,以及各自的优势劣势。农民的意愿,及支持或反对的原因。通过比较分析
5、针对不同地区,找出各自土地流转中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办法。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先进性与科学性及独特之处:1该项目打破传统单一调查的定式思维,创新的将垦区与农村的土地流转机制进行调查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的土地流转机制,才能找到加速土地流转的关键点,相互取长补短,找到发展与土地流转体制方面的最优路线。2该项目调查视角的创新,普通调查项目大多以政府,或是体制政策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而此项目则打破了传统的视角,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从土地改革的主体农民出发,以最实际最根本的视角,解决土地流转机制中最核心的问题。这个创新性的视角度,是发现问题就基本的角度,也是调查、比较、改革最核心的一步
6、。3调查方向的科学性,此项目是针对土地流转中两大体制的制度及流转机制的对比分析,对发现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约束性因素,为开辟深层制约因素和基础性问题的可行路径起着关键性作用4调查的方法有科学的定位。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入户典型调查、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扎根理论、专项调研与大样本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国家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网点抽选方案(试行)的有关规定,抽选确定调查网点,进行分层和随机抽样调查。本调研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为主要方式,运用简单概率抽样、等比例分层抽样以及等距抽样的方式确定样本。以求调查方法的科学定位。可行性及实用性:。1政策方针的可行性。此项调查的目的
7、是响应国务院就2014年11月颁布农村土地流转意见的号召,推进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农业改革政策,实施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开展改革试验。着力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促进黑土资源永续利用、水资源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努力把“两大平原”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绿色食品生产样板区、高效生态农业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先导区的目标提供强有力帮助。2调查人员方面,该团队成员都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但分属不同系别,对农村经济状
8、况有着专业系统的了解,并有专业的知识作为支撑。在理论知识上,他们拥有在调查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在应用与实践上,团队的成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参加省政协2014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情况样本村入户调查的实践活动等。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3在师资力量、调研团队经验及资源方面。该项目的指导教师,有多年的和农村经济调查与土地流转方面的科学经验,经济管理学院有专业的科研团队。在此方面的研究颇深,发表论文数篇,有较高的学术见解,和可靠的信息资源与理论成果。可对此次任务有科学的宏观指导。4调查计划的实用性,从人员安排,时间安排,调查进度,预期结果,调查问卷的制定
9、,都有详细科学合理的安排。加之调查结构能从实际出发,提高了可信度与准确度。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该作品打破传统单一调查的定式思维,创新的将垦区与农村的土地流转机制进行调查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的土地流转机制,才能找到加速土地流转的关键点,相互取长补短,对找到发展与土地流转体制方面的最优路线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此项调查对国务院就2014年11月颁布农村土地流转意见的号召,推进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农业改革政策,实施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等方
10、面开展改革试验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对着力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促进黑土资源永续利用、水资源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努力把“两大平原”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绿色食品生产样板区、高效生态农业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先导区的目标提供强有力帮助。作品摘要土地流转机制问题,自“三农”问题提出以来,逐渐成为了黑龙江省推进“两大平原”建设的重点问题。经过几年的发展, 我国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要继续完善、改进, 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保障。本文从农民的角度, 通过对省内典型的农村和垦区土地流转机制的调查与比较,为土
11、地流转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帮助。此项目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垦区和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现状,研究比较土地流转前后对农民的收入影响,不同的机制下农民的意愿是否高涨,以及土地流转在农民意愿等方面的阻力。从而掌握黑龙江省农村及农垦地区土地流转机制的现状特征,了解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和农民土地流转问题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约束性因素,探索深层制约因素和基础性问题的可行路径。因此,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两地区土地流转体制的改革对策。关键词:土地流转机制 民意调查 农村与农垦地区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
12、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1朱新方:土地流转的利弊及风险防范,2009-06-25.2高荣政: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聚焦于探究,2009-08-253高周贤:福建省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对策,2003-01-154赵阳:澄清土地流转的三个误区,2011-02-10.5杨涛,朱博文: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益分析与政策思考,2002-04-20.6贺振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现实与理论,20037左笑诚: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2006-108梅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2011-04-309李玉琴:农业经济问题,200610贺聪芷:中国农村,2005调查方式走
13、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会议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黑龙江双鸭山 省(市) 友谊 县(区) 凤岗乡(镇) 村(街) 单位 邮编 155800 姓名 王有志 电话 调查单位 20 个 40 人次管理部门签章(签章) 年 月 日1当前土地流转情况的研究水平:农村土地流转总体上表现出流转速度加快、流转类型多样、流转主体多元化、以短期流转为主、由市场决定价格、租金支付方式多样等特点,流转土地表现为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集体统一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并表现出流转组织化水平提高、仍以种粮为主、农民权益
14、得到有效保护、政府鼓励等新趋势,土地流转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提升了农业产业素质、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在推进土地规范流转方面应切实落实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引导流转行为长期化、规范化,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参与流转,强化对规模经营以及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对土地流转的服务与管理。 2当前土地流转存在问题的研究情况:农村宅基地、房屋、承包地确权、颁证,既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也是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增加效益的基础,更是农民从集体经济组织获得公平收益的依据;调研中发现,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中存在诸多问题:新旧产权证部
15、分没有颁发,即使颁发了新旧权证,配合利用难,土地收益与权证少直接挂钩,农民意见比较大;加强农村土地、房屋权证的衔接管理,各项权证管理电子化,土地权证收益对应货币化,加强立法规范指导,势在必行。 调查报告摘要土地流转机制问题,自“三农”问题提出以来,逐渐成为了黑龙江省推进“两大平原”建设的重点问题。经过几年的发展, 我国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要继续完善、改进, 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保障。本文从农民的角度, 通过对省内典型的农村和垦区土地流转机制的调查与比较,为土地流转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帮助。此项目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垦区和农村地区
16、的土地流转现状,研究比较土地流转前后对农民的收入影响,不同的机制下农民的意愿是否高涨,以及土地流转在农民意愿等方面的阻力。从而掌握黑龙江省农村及农垦地区土地流转机制的现状特征,了解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和农民土地流转问题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约束性因素,探索深层制约因素和基础性问题的可行路径。因此,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两地区土地流转体制的改革对策。关键词:土地流转机制 民意调查 农村与农垦地区AbstractSummary of land circulation mechanism, since the three rural problem since it was i
17、ntroduced gradually becam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promote two great plains key issues of construction. After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new rural land circulation work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its, so we will continue to im
18、prove, improve, better safeguard for the broad masses of peasants. From the farmers point of view, through the province of typ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 of rural and land transfer mechanism in reclamation region, and provides help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Inves
19、tigation of this project includes, the reclamation area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 circulation in rural areas, study compared the impact on farmers income before and after land transfer, under different mechanisms for farmer-high in farmers and land, such as the resistance. So as to equip rur
20、al and land transfer mechanism in reclamation are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present features,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 cir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resolve key issues and problems of land-bound factors, exploring constraints
21、and deep fundamental problems with paths. Therefore, two areas from the three main aspects of land circulation system reform strategy.Key words: rural and land areas of land transfer mechanism opinion polls目录1.引言101.1项目背景101.2 项目目的101.2.1 调查方法101.2.2调查概况111.2.3调查流程概况112.垦区土地概况122.1黑龙江省垦区土地流转机制及流转现状.
22、132.1.1垦区农民基本情况概况.132.1.2垦区农作物基本概况.142.1.3垦区居民人数分布概况.152.1.4土地流转长短期比例.152.2.1村民对土地流转的态度172.2.2村民认为土地流转主要有利因素192.2.3村民认为制约土地流转主要因素192.2.3村民态度中对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部分202.3.垦区土地流转存在问题212.3.1垦区土地流转优势分析212.3.2垦区土地流转存在问题213.农村地区土地概况223.1.1农村地区农民基本情况概况223.1.2农村地区农作物基本概况.233.1.3土地流转长短期比例.233.2.2村民认为土地流转主要有利因素253.2.3村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农村 农垦 土地 流转 制度 比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