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方与圆.docx
《领导的方与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的方与圆.docx(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领 导 的 方 与 圆序我们常常听见有些领导抱怨:中国人真难管! 人性的尊严在哪里?就在于自己可以当家做主。如果事事要人管,还有什么尊严可言?就好比男人明明知道结婚之后会十分辛苦,但是为了“家长这个虚名,也只好“勉为其难”。如今连“家长的虚名都没有,当然就有有很多男人根本不想结婚。把男人称为“当家的”,只不过是满足男人的虚荣心罢了,却显出女人的智慧确实深藏不露。女人们把傻兮兮却装得很聪明的男人摆布得服服帖帖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领导管部属,触犯了部属不喜欢被管的人性弱点;而即便部属觉得丧失了尊严,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有所抗拒。在这个时候,部属表面上顺从,暗地里却在想尽办法,要把领导活活地“气死”
2、。中国社会的领导,大部分是被部属“气死”的,这便是不重视人性管理的恶果。虽然是自作自受,却也令人 那么,既然人性不喜欢被管,岂不就是无从管理? 其实不然。因为“管理”一共两个字,一个是“管”,一个是“理”。作为管理者,既不能“不管”,也不能“不理”。管他,他会反过来气你;不理他,他更觉得没有面子,照样想尽办法把你“气死”。可见,管他不行,不理他也更加可怕。于是,“只理不管”,或者“管事理人”,便成为人性管理的不二法门多管事,少管人;多理他,少去管他。什么叫做“理”?“理”就是“敬”。我们常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尊重他人的人,同样也会获得他人的敬重”。再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
3、,那就是“看得起别人,别人也会看得起你”。 领导看得起部属,部属要更加用心地把工作做好。这是人性管理的要领,实在简明有效。 中国人爱面子,最怕被别人看不起。但要有面子、希望别人看得起自己,最好的办法,即在于自觉、自反和自律。 首先是自觉。自觉什么?就是自己要领悟到,不喜欢被管是有条件的:必须先把自己管好,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少管我们。管不好自己,别人是一定要来管的,否则谁都不管,岂不是天下大乱?可见,管理的起点,在于先把自己管好,这叫做“修身”。 其次是自反。要修治自己,必须时常自反,要好好地反省、检讨自己:有哪些过失?如何改善才能够得以提升自我、令人敬重?自己反省,才不致被领导或他人指责,当然有
4、面子;自己不知道检点,却又不受管,那就是蛮横无理,结果势必引起大家的反感,自己会更加没有面子。 最后是自律。自反的结果,必须表现在自己的行为、态度上面,这样大家才看得到,也才敢相信你。所以,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就是要表现出高度的自律,这样才能成为人性管理的良好基础。 另外,只有人人自律,才可能以人为本。我们必须随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言行,密切配合社会整体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大家都互相敬重,彼此看得起, 自然和谐愉快,社会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人性管理要从家庭做起,进而推广到企业、团体、社会,无处不可用,无人不欢迎。大家不妨试试看,相信大家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会越来越熟练,而管理工作也会越
5、来越有效。中国式管理究竟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中国的管理哲学,即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 管理不只是工具,也不只是方法,而是文化。中国文化渊源于易经、太极思想,阴阳变化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也渗透在管理哲学中。 人性管理,管与理不同。管是管,人性不喜欢被管;理是理,人性喜欢被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把管做到理,你就成功了。 人性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只理不管,管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更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中国人讲脸面,面子是情,要脸面得合情合理。事情要做,要做得圆通,圆通不是圆滑,圆通皆大欢喜,圆滑使人厌恶。 方形是经,圆形是权;有经有权,有所变,有所不变;不可不变,不可乱变;持经达变
6、,变只能变在20%里,叫做创新,80%不能变。 做人、做事都要有基本原则,我们必须坚守、不能变动。这些原则是:守:本分,守规矩,守时限,守承诺,重改善,重方法。这些原则做到了,如果你是一个员工,就是受干部欢迎的员工;如果你是干部,就是老板喜欢的干部;如果你是老板,就是部属所欢迎的老板。 管理离不开制度,但仅仅制度化也绝不是好的管理。 好的制度,由大家来制定,还要由大家来执行,要自觉遵守,否则大家没面子。不违法是底线,讲道理才是标准,我们的行为要合理合法。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种情况叫做例外,是制度管不了的。例外太多,说明制度、法令出了问题。 遇到事情怎么办?要讲情、
7、理、法。 遇到矛盾,要用行动去化解,不要用语言去辩解,越辩矛盾越大。 “谋定而后动”,做事要先做计划,考虑要周到。 只知条法,不知变通,是无所作为。 看法不同是常态,变通必须要求得上司的理解和同意,人情留给上司做。即便先斩后奏也一定要奏,否则被斩的就是你自己。 考虑问题外方内圆,处理问题外圆内方,这是一辈子的修炼。 上司永远是对的,这是你和上司交往时要记住的重要的一条。 作为上级,在和部属相处中处于主动位置,一个和谐的、互动的上下级关系,往往更多地取决于上级。 部属工作做不好,是上司的责任,是指派工作不恰当;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工作是知人善任,适才适用。 部属工作做不好,要分辨是“不能也”,还
8、是“不为也”,对不为的人要分析原因。 越级报告,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并不是好的现象,说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它是一个非常态,而不是常态。 报告是否是领导所需要的,是否能引起领导的重视,取决于你报告的态度、叙述方式以及报告时所选择的时间、地点等一些需要审时度势的因素。 十个老板八个坏脾气。这不仅是因为他有权力发脾气,也因为他的确很操心。但是,身为上司、老板的人要少发脾气,对发脾气要做“火性管理”。 事情没有到最后关头的时候,不要急于做决定,要放开让大家想出更多的不同意见,这没有坏处。养成大家多动脑筋的习惯,对你是非常有好处的。 老板做指示一个重要原则。当你把指示变成大家的共同意愿时,执行
9、起来就责无旁贷。同事相处要善待,好处要分享,错处要担待。一个有能力的管理者要对部属有所了解和掌握,量才适用,让部属理解你的用意和难处,主动承接新的任务。 我们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一张时间表,没有时间表的计划都是空谈。 部属发现不能按计划如期完成任务,一定要及早报告给主管。主管也要实施“走动式管理”,及时督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部属犯错是常见的事情,怎么把它处理好,考验的是老板和主管的水平。 如果不允许一个人有过失、犯错误,他就不敢做事情,这就进入了“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怪圈。 作为高层管理人员来说,管理是三分做事,七分做人。 既然道理是如此琢磨不定、奥妙无穷,我们做事合不
10、合理,又如何判断呢?把握好四个字:“位”、“时”、“中”、“应”,做事的基本原则就有了。 人性管理的要诀是什么?六个字:两难、兼顾、合理。两难是一种常常遇到的处境,进一步说,遇到问题要自己把情况设置成两难的情景,经过充分思考,然后才有所行动。兼顾是化解两难处境的有效方法,当你兼顾不了的时候,可以想一想突破的有效方法,也许第三条路才是最好的选择。合理是恰到好处,这体现出一个人的境界和水平。 中国式管理讲三个目标,即降低成本、发挥潜力、协同一致。这三个目标不同于管理科学中的目标,这是软科学,是当今时代企业充分竞争后必须选择的一条道路。 人性管理的基本理念归纳概括为三句话:即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合理
11、调整。这三点做到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一章 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人性管理中国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管理?为什么没有中国数学,也没有中国物理,但是在管理上却要讲中国式管理呢? 所谓“中国式管理”,说到底,就是中国的管理哲学,即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中国式管理是人类解决21世纪全球化与本土化矛盾的唯一正确途径。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而从管理科学角度来看,无所谓中国式管理,当然也就无所谓美国式、日本式管理。哲学则不同,因为各地具有不同的风土人情,管理必须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在一起才能增强效果,所以,各地区的管理哲学不同。从管理哲学的层面来考虑,谁也不会否定中国
12、管理哲学的真实性。中国式管理不过是中国式管理哲学,并由此发展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的管理科学。中国式管理即人性管理 什么是中国式管理 提到人性管理,我们必须先概要地介绍一下中国式管理。 人们对“中”这个字一直都有误解,说“它是地球的中央”,或者“不偏不倚”,其实不然。我认为,“中”就是合理。什么叫做“中庸之道”?就是合理化主义。所谓“管理”,就是你管得合理,对方就接受;你管得不合理,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没有用。 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什么叫做中国。中国,就是任何事情都讲究合理的国家;而且要做到没有一件事情不合理,才有资格称自己是中国人。 就管理而言,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主流,19
13、世纪英国式管理绝对是主流,20世纪学美国式管理一点也没有错,而21世纪中国式管理是世界的主流。 坦率地讲,21世纪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和冲突问题,而中国式管理不仅是人类解决全球化与本土化矛盾中的一种途径,而且是唯一的途径。 为什么要了解中国式管理 对于我们中国的管理者和广大的读者来说,懂得中国式管理有什么样的好处呢?现在国内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我们并不了解自己。以前的中国人只了解自己,不了解世界,所以很吃亏;现在的中国人,了解世界,但却不去了解自己,所以也吃亏。 我们要做一个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世界的人,这样我们就会知道怎样去操控局面,这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有利。 很多人都在做中国式
14、管理,也都接受着中国式的管理,只是没有讲出来罢了。原因有两个:第一,觉得很丢脸;第二,感觉不成系统,说不出所以然来。而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呢? 目为我们两千多年已经按照中国式管理做下来了,可是近百年来我们却一直在否定它我们一直在否定自己。当领导的,向部属交代完一件事情,一定要再交代一句:“不要说是我说的。”外国人则不然,是自己说的就不否认。所以,外国人总觉得我们好像鬼鬼祟祟、心术不正。其实,是他们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人。 有人会问,中国人这样做合理吗?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尽管领导说了“不要说是我说的”,部属还是要说出去的。但是,说出去是部属的责任,不是领导的责任。领导可以这样说,但部属不能照
15、样讲出去。这是很深层次的东西,我想大概只有中国人善于想到它。 管理不只是工具,也不只是方法,而是文化。中国文化渊源于易经、太极思想,阴阳变化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也渗透在管理哲学中。 每个国家都有一些适合于自己的管理方式。对中国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为我们的方式而感到羞愧。我们可以非常大胆而且坦然地运用我们的这套学说,当你充分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你就很坦然了。 同样地,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探讨中国式管理,因为如果不了解中国,就无法进军中国市场,而这么大的个市场就被漏掉了未来世界,他们是看准了中国的。 概括地说,以中国的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就是中国式管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
16、是要用得有效。管理的原则:以人为本 其实,中国式管理用比较简单、概括的六个字就可以完全涵盖了。是哪六个字呢?我们稍后再讲。我们必须先把思路整理出来,就像盖房子一样,先打好地基,归纳、概括后就会非常简单明了,但是却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 我认为,要了解中国式管理,必须首先了解中国人,一定要记住四个字:以人为本。何为以人为本?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一个人活着,只要修养好且不伤害他人,这个人就有价值,这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现在有很多人盲目地接受西方的观念,不再以道德的标准衡量人,而是“一切向钱看”,致使整个社会的价值标准都发生了扭曲。赚了钱就了不起,就有价值;没赚钱,人就没有价值。这是不对的。
17、 很多领导总是抱怨自己的员工不好:“就是他们妨碍了企业的发展。”老实讲,员工是你请来的,他不好,你不要他就可以了,但是你为什么请他来却又说他不好呢? 员工不好,往往是领导带坏的。所以,很多人跟我讲员工不行,我第一个问题就问他:“那你干吗要他?当初是经过甄选,你认可他才让他进来的。他本来很行,跟了你变得不行了,那是谁的错?是你的错,是你把人家带得不行了。为什么这个人跟着你就不行,跟着另外一个人就行呢?” 那么,领导应该怎样带人?怎样管理人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句话:不要管他。有人会说,那怎么行?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人性管理,管与理不同。管是管,人性不喜欢被管;理是理,人性喜欢被尊重。“敬人者
18、,人恒敬之”,把管做到理,你就成功了。一切皆变,唯有人性不变 人性的特点 谈管理是需要一定背景的,管理不是管人,而是管事、管物、管人以外的资源。所以,把人纳人管理,就相当于把人当成了物。在西方的人力资源观念中,人被当做人力资源去利用、去处理,视人犹物,严重地违反了人性。而人性的特点是,第一要创造,第二要自主不接受他人的摆布。 很多老板向我抱怨,说:“中国人很难管啊!”我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谁叫您管他!” 要了解一个人,必须看他讲话,一个人讲什么话,就代表他心里在想什么,这叫做“言为心声”。“不要你管”、“你干吗管我”、“你凭什么管我”,这是我们常常讲的话。还有更有趣的:“凭他那种德行也想管我
19、吗?”即便有的时候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也在说。 管理与德行有什么关系吗? 全世界只有中国的管理与德行是有关系的,“凭他那种德行也想管我吗?”其言外之意就是,你首先要管好自己才能管我!中国人十分重视德行,认为只有品德优秀的人才有资格管理他人。 我一直在研究中国人,还没有听到哪一个中国人说:“赶快来管我,赶快来管我。”所以,从根本上追究,人性对管理有一种先天的排斥。中、美、日三国的比较 美国人很简单:“我给你多少钱,你听我的话。” 日本人很容忍,只要“比比谁比较大”:“我比你年资高,你听我的;你比我年资高,我听你的。”这种“上级生”精神,成为他们的行动准则。中国人就比较复杂,你说“我年资比你高”,有
20、些人会说“公司就是被你害死的”;你说“我的能力比你强”,他又说“老板给你工作机会,他不给我,给我做,我做得比你好”。 美国人会问你:“领多少钱?”大多数中国人不会问你,即便问,你也不会告诉他。 美国人:“你领多少钱,不要告诉别人。” 中国人:“我告诉别人干吗?”(但是,他告诉别人了,所有人都知道了) 美国人很生气:“我叫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为什么还要告诉别人?” 中国人:“没有,哪里有?” 美国人:“那你没有告诉别人,别人怎么知道?” 中国人更厉害:“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他怎么知道的我怎么知道?我怎么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最后的结果是:只有外国人不知道,中国人都知道了。这是由于中国人的思维非常特
21、别,我们讲“不”就是“要”;我们讲“不管”就是“要管”;说“没有意见”,就是“我意见很多”。假如人家给你钱,你肯定不会像西方人那样说:“噢,我最喜欢这个!”再比如你送西方人礼物,他会说:“啊!我好喜欢!”然后当众打开。而中国人这样做就失衡了。人性不喜欢被管 中国人的“是”与“非” 中国人的头脑里是易经,是太极思想;中国人的文化渊源是易经,是阴阳的变化。太极图代表“圆满”,根本上是一个整体,在同一整体内产生“是”、“非”两种相异的现象。我们说“要”,含有“不要”的成分,是“此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你明天要去开会吗?”被问的人先要看看旁边有没有其他的人,如果有其他人,他一定讲“不一定”,因为他怕
22、得罪人。还有另一种情形:“你明天要去吗?”“我去。”结果他却没有去。这也是常有的事。 我们讲“是”,含有“否”的成分;我们讲“否”,含有“是”的成分。中国人就这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如果是中国人跟外国人谈判、讨价还价呢?外国人盘算完说:“不行,我不够成本。”他这是在拒绝,心口一致。中国人会推算一番:“不可能啊,这样我会亏本啊!根本就不够成本啊!”然后好像很大方:“这样,卖给你算了,统统卖给你了。” 如果你不了解中国人的人性,怎么跟中国人打交道啊?管理也是这样,怎么可以不管呢?但是你应该讲不管。你说“不管”,他就会让你管;说“我要管你”,他就不让你管了。 新官上任,先要说人事安定。结果,不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领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7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