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儒桥村美丽乡村规划汇报ppt课件.ppt
《桐庐儒桥村美丽乡村规划汇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桐庐儒桥村美丽乡村规划汇报ppt课件.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儒桥凤凰湾村落景区规划Ru Qiao Phoenix Bay Village Scenic Area Planning 浙江美地思旅游开发研究中心(2015.1),2,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1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美丽乡村的终极目标景美民富业兴,前 言,3,当前,中国进入了“创生态经济建美丽中国”的新时期。新常态的社会经济将更加重视民生、民本,呈现出旅游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地处最美县城西部的分水镇提出了建省级风情旅游镇的发展目标,儒桥就是美丽分水的领头羊,是创建中的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落之一。 由于目前美丽乡村建设风起云涌
2、,为了在全省精品乡村中,体现分水特色,规划将根据儒桥村的资源特点,设计了生态为基,动游为主的开发主题。用休闲度假汇聚产业合力,使儒桥成为杭州第一个兼有花溪漫游、水上漂流、亲子拓展和乡村度假为一体的景区型美丽乡村。,指导思想,4,以凤凰翱翔为形象,以农旅合一,开发创新为前提,以国家4A旅游区为标准,充分利用儒桥村文化丰富、地貌丰富、水源充沛和生态良好的多种优势,构建凤凰湾休闲、花仙谷养生和花溪漂流三大支点,发展美丽经济为核心的精彩乡村旅游。在提升乡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农业产业调整的同时,把旅游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创建慢游花仙谷、动游凤凰湾杭州重大品牌,使儒桥成为桐庐乡村旅游的独特风
3、景,儒桥凤凰湾乡村景区达到景美、民富、村悠、业兴的总体发展目标。,导言,一、研究背景二、研究对象三、研究深度四、研究方法,5,一、研究背景,6,儒桥村是桐庐县选定的美丽乡村村落景区创建单位之一,开发背景是: 桐庐已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示范县,正在发展全域旅游; 浙江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美丽经济建设,提出“美丽中国,浙江先行”。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杭州市政府重要发展战略; 分水积极创建省级中心城市,打造风情旅游镇,旅游正处于产业上升期。结合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成为大势。, 二、研究对象 本方案的研究对象以儒桥村为核心,围绕“花溪漂流”建设美丽乡村格局,开展美丽乡村美丽经济建设。如右上图所示。三、研究深度
4、 本方案的研究深度分为: 整体策划:对重点乡村联线开发进行重点研究,提出村、景、农一体化发展的整体策划; 四、研究方法 鉴于从总战出发进行策划编制,技术路线如右下图所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两点: 第一,是通过相关案例研究,总结开发成功的关键要素,寻求分水镇在发展路径、开发策略和项目定位的差异性; 第二,是通过各乡村不同资源因子的分析,寻求产业落地和合理性。,总体规划,7,8,总体策划逻辑,9,技术路线,10,发展背景,第一章 综合分析,一、区位分析二、资源分析三、市场分析四、发展判断五、基本结论,11,儒桥位于桐庐西部,拥有桐庐、千岛湖双向客源辐射,有黄杭高速和302省道相连,对杭州和千岛湖
5、的交通车程约在1.5小时以内。儒桥村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优越便利的交通区位 儒桥地处桐庐、富阳、临安、淳安四县交汇腹地,位于杭州千岛 湖黄山的黄金旅游线上,是桐庐旅游的延伸,杭州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千岛湖有着明显的牵引作用。良好的区位为分水美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山水田园的自然风貌 儒桥村三面环山,地貌类型丰富,山丘、河流、田园高低错落有致,景物秀美。特别是分水江水系婀娜多姿,清澈环绕,为美丽田园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丰富的文化资源 儒桥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曾是范蠡与西施隐居之地。为儒桥乡村旅游开发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基础。,12,一、旅游区位分析,13,儒桥
6、村地理区位简析,二、资源分析,14,全村山水相连,依山傍水; 景区林茂滩平水清,地貌丰富; 儒桥为历史名胜,有较丰富文化遗存; 漂流已启动,有一定市场影响力。,资源特点,儒桥村旅游是以分水镇为核心的桐庐西北旅游片区。从杭州旅游西进的旅游发展格局看,分水是杭州桐庐千岛湖黄金旅游线的上的重要节点;为此,本部分将从分水的“直接依托资源”和“可借特色资源”两大部分剖析分水资源。(一)直接依托资源1、天溪湖 天溪湖度假区是一个集精品酒店、体育休闲运动、养老度假、景观住宅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天溪湖休闲度假区由上海中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是杭州百大城市综合体项目之一,规划用地面积3300亩,总投资1
7、5亿元,于2015年建成。度假区建成后,将成为浙西乃至长三角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休闲度假胜地,对于提升分水旅游接待能力,推动桐庐旅游休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实现旅游业态转型具有重要意义。,15,2、天目溪 天目溪,又称分水江、桐溪、紫溪,全长174km,是富春江上的一条重要支流,天目溪委婉多姿,与富春江比不上主要水流所在地,所以有较大旅游开发空间。3、五云山 风景幽绝,唐代状元施肩吾曾在此读书,山东麓建有“玉尺楼”,怀有石碑,上刻“唐状元施东斋先生读书处”。楼旁池塘名“洗砚池”,池中施读书时种植的荷花,因花瓣和荷叶上沾有施洗砚时洒上的墨水,人称“墨点荷花”。此处被后人视为读书人的吉祥地,历
8、代都办有学堂,今分水中学即设此。,16,(二)可借特色资源 儒桥周边临近区域拥有相当多可依托为我所用的特色资源,以充实分水乡村旅游资源价值与丰度。,1、大溪闯滩风景旅游区 大溪运动休闲旅游区景点。位于分水镇边合村乡,有华东第一漂之美誉,交通十分便利。风景区上接合村乡马鞍水库,左右以流域分水岭为界,总面积2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河紧流窄,风光旖旎,山环水抱,曲曲如屏,以山、林、水、瀑、溪、石为一体,浑然天成的自然风景区,景区四季风貌均有不同特色,奇峰怪石、群瀑叠嶂引人入胜。景区不仅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之优越更是难能可贵,可以与分水旅游联动,成为游客往分水游分水的目的地景区之一。,17,2、农家美食
9、 桐庐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唐、宋、明、清及至当代,都有各具特色和史实印记的美食品牌。在这些美食品牌中,分水美食占有重要地位,乡村旅游全面开放后,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据对分水饮食文化深有研究的王顺庆老师回忆,分水城昔时五里长的老街上饮食店摊多多,颇有名气的有宴宾楼、群贤馆、傅仁和菜馆、二怪饭店、阔嘴面点、聋子馄饨、金荣包子、罗万兴烧饼油条等。厨艺高手有林定隆、吴德为、傅命敦、杨光荣等。他们制作的菜肴、面食或小吃各有特色,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老人们还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分水韵事。,18,分水溪鱼,三、市场分析,(一)基础市场分析,儒桥,在桐庐旅游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靠近5A国家级旅游区千岛湖,又拥有部
10、分独特的资源魅力,已拥有一定旅游市场。随着乡村旅游美丽经济的规模发展,其客源市场将大大拓宽。1、桐庐旅游市场概况 旅游接待人数呈递增趋势,旅游收入增幅明显 桐庐曾是全国旅游的一面红旗,近几年随着县委县政府全域旅游的推进,景区旅游、乡村旅游都有了长远发展,五年间旅游业总收入翻了三番。,经济总量分析 桐庐县2009-2013年旅游统计表,19,省内游客为主要客源市场,江苏上海游客比重逐年加大,家庭自驾游人数呈递增趋势 来桐庐旅游的省内游客仍然是占大部分,和以往数据相比桐庐旅游人数迅速增加。浙江省是桐庐景区的首要目标市场,这是由地理优势决定的。浙江省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几个省市之一,浙江省总体的经济
11、水平较高,并且居民的消费观念超前、旅游需求旺盛。在调查中还发现杭州市区来桐庐旅游的人数占极大比重。除了杭州市区来桐庐旅游的人数有增加外,下属县市和浙江省其他地区来桐庐旅游的人数也逐年攀登。来桐游客所呈现的特点包括旅行距离较短,江浙沪为主流,游客对生态旅游兴趣最高,其出游方式多选择自驾游。 根据对桐庐的问卷调查所得结果,来自浙江的游客所占比例为49%。其次是来自江苏的游客24%,再次是上海地区的游客,占18%。除了上海、浙江、江苏外的国内其它省份的游客只有9%。,20,旅游总人数、人均消费逐年增长,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桐庐县游客接待量增长速度较快,在客源开拓上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产
12、品结构,拓展对国内其他地区旅游市场甚至国际旅游市场吸引力。总体判断,未来桐庐县需提高旅游集约度、提升产品结构方面需进行新的研究。由于特殊区位,吸纳杭州市与上海市的旅游分流,加强与周边区域协作显得愈发重要。分水旅游度假区属于桐庐县的旅游后发地区,应抓住桐庐旅游大发展的重要时机,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分流桐庐的客源市场,推动旅游业快速前进,未来成为桐庐新文化、新休闲、新城市面貌的核心展示区域。,未来杭州旅游西进的发展应丰富游览体验,增强生态和乡村旅游分量,加强产业融合,通过美丽经济开发和市场开拓,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分水旅游应迎合这种需求,农旅合一,美丽经济先行,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加快
13、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客源结构分析:,(二)客源市场定位,21,来儒桥游客可以以桐庐为旅游目的地,也可以千岛湖为旅游目的地,目标客源为自驾游占50%,团队游占50%。市场定位如下:,22,23,24,四、综合判断,25,儒桥旅游有望崛起,潜力显而易见,第二章 发展研究,“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专题研究“乌镇美丽乡村建设”专题研究“华西村美丽乡村建设”专题研究“江南镇美丽乡村建设”专题研究 四大案例成功要素分析,26,“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专题研究Special topics on Anji the beautiful village construction,27,28,安吉地处浙江西北部,北靠天目山
14、,面向沪宁杭。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辖8镇3乡4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安吉区域条件优越,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受上海经济圈辐射。 安吉县生态环境优美,境内层峦叠嶂、翠竹绵延,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是国家首个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全国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 安吉县色产业发展特色显著。“竹业、茶业和椅业”成为安吉的三张名片。第一张名片是“中国竹乡和中国竹地板
15、之都”。 安吉县休闲旅游发展独道,是全省首批旅游经济示范县、长三角首选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被评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 2008年2月28日,安吉召开“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万人动员大会,拉开了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序幕。 从2008年起,安吉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为主要原则,以“环境提升工程、产业提升工程、服务提升工程、素质提升工程”为基本路径,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美丽乡村已成为安吉“中国竹乡”、“全国首个生态县”之后的第三张国家级金名片。 建设中,
16、他们坚持“四美”原则。在尊重自然美上,充分彰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抓自然布局,融自然特色,不搞大拆大建,避免不伦不类。在侧重现代美上,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融现代文明于自然生态之中,体现全方位开放理念,可憩可游、宜商宜居、且安且吉。在注重个性美上,因地制宜,因势引导,因村而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根据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特色、人本文化等不同类别,进行适当分类,每个类别中又错位建设,体现差异化、多元化,少追求洋气和阔气、少搞整村集聚,不搞一刀切,不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做到移步换景、看景辨村,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给人以“十里不
17、同景,人在画中游”的视觉冲击,体现“土洋结合、雅俗共赏”的效果。,29,健全组织,落实推进机制。 全县建立了工作机制,成立了美丽乡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和素质提升”四大工程组,由县领导牵头,主要部门负责,乡(镇)、村成立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实施结对创业共建制度。聘请有关专家担任美丽乡村顾问。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制度,加强工作考核,出台乡镇、部门工作考核办法,使各工作具体化、责任化。举办美丽乡村培训班,对分管领导进行培训。规划在先,明晰目标任务。 在制订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基础上,委托浙江大学编制完成了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对照安吉县建设中国美
18、丽乡村行动纲要和关于2008年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将相关规划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创建任务。2008年,全县共投入规划资金711万元,请设计部门进行了县、乡镇、村的专项规划,实现工业强化、农业优化、集镇亮化、庭院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化工程”建设思路;报福镇提出了实行“一村一规划,一家一美景”,着力打造山水统里、十里景溪、生态汤口等十个特色乡村。 落实政策,激发内在动力。 大力整合支农项目,使各类建设资金优先安排美丽乡村建设。采取了由县农办等五部门牵头的“5+X”办法清理整合建设项目,对支农项目申报、立项、实施、考核验收、资金拨付全面审核把关。实行财政以
19、奖代补,在县级财政已有的支农政策和资金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对纳入中国美丽乡村年度创建计划的村,按照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考核指标与计分办法实行百分制考核,分档考核评定为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对经考核验收达到标准的乡镇、村,实行以奖代补。2008年县乡镇二级财政以奖代补资金7000万元,带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亿元。吸引社会资本1.1亿元,其次,建立200万元专项奖励基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表彰。三,乡镇制订了相应的配套补助激励政策。在建设过程中,县级财政共向乡镇(开发区)预拨启动建设资金1500万元,有效推动了建设进程。 项目支撑,打开良好局面。 全县各级部门把美丽乡
20、村项目落实放在突出位置,分口包装,加大了与上级部门的项目对接和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县各部门努力向省市主管部门争取专项建设项目,乡镇、村主动规划具体建设项目,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合作。各村有了办公综合楼以及各类公共配套设施,引水工程、垃圾处理、公共卫生厕所得到基本解决;城乡差别大幅度缩小。,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举措,30,合作共建,形成浓厚氛围。 对内发动到底,对外宣传到位。全县召开建设中国美丽乡村万人动员大会以后,各部门以创建工作为抓手,结合工作职责,设计工作载体,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5个重点经济部门与乡镇、61个机关部门与美丽乡村创建村开展结对创业活动,结对支援各类建设资金达1186万元。17
21、9家企业结对169个行政村,累计各项公益捐助1900万元。宣传部门积极筹办中国美丽乡村论坛、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安吉行”外宣活动、实施“美丽乡村文化繁荣”工程,引起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和焦点访谈等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开展“美丽家庭”创评、社区广场文化演出、征文评比等活动,激发主体活力;开展“村企心连心、共建美丽乡村”活动;2008安吉中国美丽乡村节,54家中外媒体作了特别报道,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全面提升。 重点突出,初显亮点特色。 一、突出“四大工程”建设重点。突出了环境提升工程建设。围绕“四大提升工程”,乡村道路联网工程、“十万农民饮用水改造”工程、农村医疗服务站、建筑节能
22、、危房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完成。农村特色主导产业、农民专业合作和现代家庭工业、农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得到发展和提升。二、突出区域建设重点。抓点连线成面,扩大示范效应,采取督查考核“倒逼式”推进措施,着力进行2条精品示范带建设。三,突出建设特色和亮点。积极探索和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增强美丽乡村建设。使村庄更为美丽,拓展了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促进工业化、城镇化水平。,31,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32,2013年安吉县接待旅游人次首次超千万,达到104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超百亿,达到102.3亿元,分别增长19.2%,52.4%。 旅游作为安吉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的组成包括游
23、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旅游总收入的高速增长,从安吉县客源结构的变化可窥一二。 2013年游客组成比例中,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散客明显增加,团队游明显减少,节假日尤为明显。杭长高速开通后,自驾游比例上升。客源市场在扩大,长线游如海南、山东、福建等团队客比往年有所增加,短线市场以自驾游为主,江苏、安徽等地增幅明显,其中安徽游客比上一年多了一倍。自驾游客属高端旅游群体,有较强的消费欲望、较高的消费能力。游客结构的这一变化,促进人均旅游消费的迅速增长,进而带动旅游收入增长。消费增长的源泉还是来自高端休闲业态的逐渐丰富。江南天池滑雪温泉为冬季旅游增添活力;鼎尚驿精品酒店、香溢度假村二期、凤凰国际
24、一期、仙龙峡旅游综合体等一批旅游配套新项目已开业运营,为高端休闲注入了新活力。乡村旅游焕发活力。高家堂村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以老树林为代表的乡村精品度假项目兴起,成为承接都市高端人群乡村旅游需求的新型业态。2013年,策划推出“美丽,从此开始”安吉县域旅游品牌形象,相继举办“美丽乡村走遍长三角”等旅游推介会;发行“美丽安吉乐游卡”、旅游护照;开展一系列安吉美食、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推动旅游宣传在沪杭地区进地铁、进超市、进社区、进广场。随着休闲业态的丰富,安吉客源结构、市场悄然改变,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过渡到参与性、体验性的休闲度假。可以预见的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县域旅游经济都会停留在“千
25、百时代”。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调整客源结构,吸引更多高端客源,进一步提升安吉的旅游增量空间?要挖掘更多的潜力市场,另辟蹊径,继续开发旅游新产品、新项目,加大营销力度。首先在客源市场培育上,安吉旅游正在逐步走出沪杭,走进苏皖,现正在努力挖掘如大连、青岛等北方潜力市场,争取让安吉旅游走遍全中国。 从在建的高端休闲旅游项目看空间。确保天使乐园按期开园运营,竹博园东扩、丰华豪生酒店一期、阿里拉度假村、君澜温泉度假酒店建成运营,仙龙峡索道项目、帐篷客酒店、老树林项目二期建成运营。但目前虽有大批旅游项目在建,分析类别可以发现,集聚人气、带动人次的新业态项目并不多,还需着力引进一批对休闲娱乐类等带动性强的上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桐庐 儒桥村 美丽 乡村规划 汇报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9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