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MRI诊断课件.ppt
《肛瘘的MRI诊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肛瘘的MRI诊断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沙市中心医院医院放射科 陈丹,肛瘘的磁共振诊断,1,主要内容,2,一、肛瘘概述及检查方法,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外科常见病,指直肠或肛管因肛门周围间隙感染、损伤(包括医源性)、异物、肿瘤等病理因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异常通道,由原发性内口、瘘管、继发性外口构成 多由肛周脓肿慢性迁延而成,感染慢性期 非手术难以治愈、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长 长期感染刺激可能恶变 与肛周脓肿的区别,3,4,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同一疾病过程的两个阶段,脓肿是肛瘘的早期阶段,是急性发作期;肛瘘是肛门周围脓肿的后期,是炎症的慢性化阶段。,5,瘘管,瘘管包括主瘘道及分支瘘道 主瘘道为肛周或会阴部皮肤至肛管直肠或其邻
2、近位置的管状结构,两端各有一个开口,内口位于肛管上皮粘膜,外口连于肛周皮肤 分支型瘘管自主瘘管在体腔内向周围延伸,肛门腺体分泌的黏液引流出体外受阻形成,包括末端是盲端或达肛周及会阴部皮肤表面的内径小于1cm的条状、管状或线状异常分支;还有内径超过1cm的呈马蹄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脓肿。,6,肛瘘的诊断方法,1.直肠指检 a.对于分型帮助不大 b. 术后复发难以摸清楚2.直肠超声 侵入性检查, 继发感染的患者难以耐受,对操作者依赖性强, 对比度分辨率较差, 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显示较差3.X线、CT瘘管造影 对瘘管通畅、分支少的肛瘘有一定作用,而对肛管内部结构及肠黏膜下病变等的诊断作用有限。,7,M
3、RI检查:因具有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操作简单、重复检查的优势,从多个方位、序列扫描,能够获得理想的图像,与术后病理基本相符,便于临床医师了解患者肛瘘的走行、数目、内口位置、与括约肌关系等,确定合理治疗方案,降低复发率。,8,MRI检查技术,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较好地显示直肠壁各层次组织结构,尤其是肌肉软组织,从而有助于肛瘘的诊断和了解周围炎症侵及的范围,9,扫描序列: 平扫 T1WI、T2WI压脂 矢状位 T2WI压脂 斜冠状位 沿肛管方向平行于直肠长轴的 T2WI压脂 FOV 200,10,横断位 以直肠为中心与肛管垂直的 T1WI轴位 T2WI抑脂,11,增强扫描 对比剂: 钆喷
4、酸葡胺 扫描方法:DCE-MRI 对比剂剂量、速度:10ml对比剂+10ml生理盐水 2ml/s 扫描序列: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 T1WI、T2WI压脂 瘘管造影 将4ml对比剂与16ml生理盐水均匀混合后经瘘道外口注入并充满瘘道 横断位 T1WI 冠状位 T1WI-vibe (1mm薄层扫描) 矢状位 T1WI抑脂,12,解剖学肛管:齿状线至肛缘外科肛管:解剖学肛管 + 齿状线上方1.5cm,即包括肛管直肠环上缘至肛缘范围。,二.直肠肛管解剖,13,14,齿状线:又称梳状线,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由肛瓣和肛柱下端组成,呈锯齿状,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大部分内口所在位置)。肛梳:齿状线向下延伸约
5、1.5cm的幅度,围绕肛管形成环形的 隆起,又称痔环,表面为覆层扁平上皮,深部含有痔外静脉丛,并借致密结缔组织与肌层紧密附着。白线: 肛梳下缘,为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皮下部之间的环形浅沟,称内外括约肌间沟,直肠指检时可扪及。,15,肛管直肠肌肉,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皮下部,深部,肛提肌:,耻骨尾骨肌,髂骨尾骨肌,耻骨直肠肌肉耻骨前列腺肌(或耻骨阴道肌),尾骨肌(坐骨尾骨肌),肛门括约肌复合体,16,17,肛门直肠周围间隙,以肛提肌为界,分为肛提肌以上和以下间隙肛提肌以上间隙骨盆直肠间隙(2个)直肠后间隙直肠粘膜下间隙肛提肌以下间隙肛门周围间隙坐骨直肠周围间隙(2个)肛门皮下间隙,18,
6、肛门内括约肌,19,耻骨直肠肌起源于耻骨联合两侧,形成“吊环”环绕肛门直肠部。,20,21,外括约肌,外括约肌,外括约肌,外括约肌,外括约肌,外括约肌,外括约肌,22,EAS:肛门外括约肌; LM:联合纵肌;IAS:肛门内括约肌; LA:肛提肌; Pr:耻骨直肠肌;Ic:髂骨尾骨肌; V:阴道穹隆; Iom:闭孔内肌,IC,pr,EAS,LM,EAS,pr,IC,IAS,V,23,24,EAS:肛门外括约肌; Pr:耻骨直肠肌;Pc:耻骨尾骨肌;IAS:肛门内括约肌;LM:联合纵肌;Acl:肛尾韧带,25,定位标志:肛缘和肛门钟,26,三 肛瘘分型、分级及MRI表现,27,肛瘘分型,肛瘘 Pa
7、rks 分型,根据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为依据分为:A=括约肌间型(约占70%)B=经括约肌型(约25%)C=括约肌上型(近5%)D=括约肌外型(近1%),28,括约肌间型,术中见肛周10点处可见外口,由外口插入探针,探查窦道,沿外口切开肛瘘瘘管周围组织,沿外口游离肛瘘瘘管,探针探查,找到内口,内口位于后正中线,内口位置较高(高位),29,另一括约肌间型脂肪抑制和非脂肪抑制。瘘位于6点钟方向。,30,冠状位示瘘走向尾侧皮肤,与外括约肌分界清。,31,经括约肌型,以探条经KC位8点处外口进入探查,见内口位于KC位8点距齿状线肛门约1.5cm处肛管,外口附近形成脓肿样改变,切开清除腔内内容物,见瘘管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肛瘘 MRI 诊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