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完整版课件.pptx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完整版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完整版课件.ppt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的时代,图1 唐三彩文官佣,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玩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那么,孟郊为什么这么开心呢?“登科”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它背后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现象又是什么呢?,目录,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科举制,赋税制度:两税法,貳,壹,叁,察举制,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后,他建立了新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其一为察举制,汉文帝时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
2、、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根据材料,归纳汉代的选官制度,汉代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以贤良、孝廉为主要名称,由中央及地方官员进行推举,并经过考核,最后任以官职。,阅读教材P38历史纵横,归纳察举制废除及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据材料所说,汉末以后人口流动加剧,察举制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选官权落到了地方世家大族手里,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曹丕决定革除时弊,他采纳尚书陈群的建议,废除察举制,创立九品中正制。,自主学习,九品中正制,基本流程,1设置中正官,州设大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官;2品评人物,以家世、品行及才能为品评标准,并最终为人物定品;3司徒府复核,吏部将复
3、核结果作为选官标准,中正评定的品级为乡品,其官品必须与之相适应。,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实际上是对察举制的发展。,魏晋南北朝,品评官,察举制,西晋时期逐步演变为以家世为主要选官标准。,科举制,以才能为标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有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材料三: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
4、,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合作探究,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1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2有利于打破阶层之间的隔阂,增强社会阶层间的流动;3有利于古代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4在封建社会后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大都不超过儒家经义的范畴,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士人越来越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完整版课件 隋唐 制度 变化 创新 完整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