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之科学与艺术的对话PPT资料课件.ppt
《陶瓷之科学与艺术的对话PPT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之科学与艺术的对话PPT资料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陶瓷(china)之科學與藝術的對話,科學篇,歡迎你們一同來探索陶瓷之科學與藝術的對話。,科學篇,陶和瓷的中文字義與英文翻譯,中文字義:陶:由較不純的黏土,在高溫下燒製而成。瓷:由較純的黏土,以更高溫的溫度燒製而成。相似點陶和瓷都是由黏土礦物製成。,資料來源:康軒93版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第四冊,鄧美貴主編,2019年2月初版,人類文明演進與關鍵性材料科技圖解,人類物質文明演進,每一個階段的突破與躍進,均與關鍵性材料科技之發明有關。,參考資料:材料科忮綜覽,陳力俊,最後 檢索於1月日, 2019, WWW:iut.nsysu.edu.tw/Iut/Faculty/JYL/hp/%A7%F7
2、%AE%C6%AC%EC%A7%DE%BBP%A4H%C3%FE%A5%CD%AC%A1.pdfl,(10,000B.C.),(6,000 B.C.),2,000 B.C.),(1,000 B.C.),陶瓷發現的關鍵 源於舊石器時代, 始於新石器時代。,原始人的石器,早期原始人將石塊加工出刀刃、刮削或尖鑽等形狀的工具,廣為運用在戰爭、狩獵、漁獵或農耕用途上。,中國美術史課程講義,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http:/aaa.tnua.edu.tw/ykchen/ch_a_h/ch_art_02_index.html材料科技與日常生活,最後 檢索於11月3
3、0日, 2019, WWW:140.114.18.41/mtl/index.html。,史前史用來打石器的工具石子器,考古探索,最後 檢索於8月29日,2019,WWW:nmp.gov.tw/enews/no55/page_03.html,舊石器時代與中石器時代,考古學者根據出土的石器製作,劃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中國美術史課程講義,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http:/aaa.tnua.edu.tw/ykchen/ch_a_h/ch_art_02_index.html材料科技與日常生活,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
4、:140.114.18.41/mtl/index.html。,1.舊石器時代:生產工具以打製石器為主。 當時已經懂得使用火。,2.中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的延續。,中國美術史課程講義,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http:/aaa.tnua.edu.tw/ykchen/ch_a_h/ch_art_02_index.html材料科技與日常生活,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140.114.18.41/mtl/index.html。,陶瓷的出現 是一個偶發事件,人們由枝條編織、外面塗抹泥土的容器,偶然掉進火裡, 之後發現枝條燒掉了、泥殼燒成了硬
5、質的器皿,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美術史課程講義,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http:/aaa.tnua.edu.tw/ykchen/ch_a_h/ch_art_02_index.html材料科技與日常生活,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140.114.18.41/mtl/index.html。,新石器晚期:發明窯,有效提高燒成溫度。 而木材燃燒遣留的灰燼,被覆於土柸上, 經適當溫度就形成 釉,讓陶器的顏色更為多采多姿。,組成陶和瓷的三要素,呂嘉靖(2019):生活陶進階。台北:積木文化。2.陶瓷未來發展與展望 ,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6、 2019, WWW: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9/C0314100033/future.htm,窯,火,釉,組成陶和瓷的三要素,呂嘉靖(2019):生活陶進階。台北:積木文化。2.陶瓷未來發展與展望 ,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9/C0314100033/future.htm,窯密閉的系統形成的壓力,有效提高燒成溫度使熱源充份利用。,火的加溫燒烤,讓原本結構疏鬆的陶土,材料結構發生變 化,由原來粉體顆粒狀的泥土
7、,組成組織緻密的結構。 由於原子 與原子間的結構不易受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改變,表現出強大安 定的結構特性。 。,釉是木材燃燒遣留的灰燼,被覆於土柸上,經適當溫度就形 成。其產生多變之色彩乃成份中金屬在加溫過程中的氧化和還原所 產生效果。,陶瓷製做過程,陶和瓷之製作-原料,資料來源:陶瓷器的製作,國立故宮博物院,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 npm.gov.tw/omniedu/palace_museum/5_d_coursestudy/7_china/0_preface/preface_all.htm,陶藝用坯土;釉料;火侯。,陶和瓷之製作-火候,火侯一般粗陶常在攝氏九百至
8、一千度之間燒成。精緻陶器常需攝氏一千二百至一千二百八十度之間燒成。一般瓷器約需攝氏一千三百二十至一千三百五十度燒成。精緻瓷器及化學用瓷皿常在攝氏一千四百度以上燒成。,陶瓷燒製法 -多媒體中華百科全書 ,最後 檢索於6月24日, 2019, WWW: 140.137.11.168/chinesebook/main-h.asp?id=6994,陶和瓷之製作-原料-陶藝用坯土,資料來源:陶瓷器的製作,國立故宮博物院,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 npm.gov.tw/omniedu/palace_museum/5_d_coursestudy/7_china/0_preface/p
9、reface_all.htm,陶藝用坯土:一般陶藝用坏土可分為瓷土、及陶土。瓷土含鐵量極少,氧化燒結呈乳白色,還原燒結後呈白色。陶土含鐵量多氧化燒結呈淺咖啡色,還原燒結後呈深咖啡色或黑色。,傳統取土之方式:分為採土、 練土和揉土三個步驟。,每年年底二期稻作收割完畢後,與農家談好條件下田取土。,洗土,1.人力練土2.牛隻練土3.機械練土,資料來源:鶯歌陶瓷數位典藏,鶯歌陶瓷數位典藏計劃,最後 檢索於6月24日, 2019, WWW: yingko.mis.cycu.edu.tw/B/m_IndB.asp,傳統取土圖解,陶和瓷之製作-原料-釉料,資料來源:陶瓷器的製作,國立故宮博物院,最後 檢索於
10、11月30日, 2019, WWW: npm.gov.tw/omniedu/palace_museum/5_d_coursestudy/7_china/0_preface/preface_all.htm,釉料:釉藥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鋁、氧化釸和鹼性的氧化物。其功能為防止液體滲透作用,亦有強化器物,彩色裝飾的功能,以及因表面光滑的關係可防止污染等。,釉料主要成份說明表,如果在釉藥裡加入金屬氧化物稱為彩色釉。,陶和瓷之製作-坯體成形,手捏成形:多用於小型陶器,器形不規整。圈泥成形:圈泥法是用泥條盤築成形,泥條有豐富的變化,可塑性多樣,紋理活潑生動,裝飾效果強,很有趣味性,容易學習,先做好底部,再用陶
11、土做成泥條,一層層向上盤築。手拉坏法:首先要選擇適用的陶土,置於拉坏機上,定中心、開洞,再靠置於器形內外兩隻手手指的力量,擠壓泥土,使坏體增高,做成杯、碗、盆、盤、瓶、罐等。其他:泥板法、塑造、製模注漿(倒漿與高壓注漿)、刀模鏇坯與高壓鏇坯等。,資料來源:陶瓷器的製作,國立故宮博物院,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 npm.gov.tw/omniedu/palace_museum/5_d_coursestudy/7_china/0_preface/preface_all.htm,成形製作過程圖解,資料來源:鶯歌陶瓷數位典藏,鶯歌陶瓷數位典藏計劃,最後 檢索於6月24日, 20
12、19, WWW: yingko.mis.cycu.edu.tw/B/m_IndB2.asp,陶和瓷之製作-坏體裝飾與乾燥,陶瓷品的裝飾法,依其過程可分為三階段,即成型時、素燒前,素燒後。其裝飾方法有多種如下: 拍模、印模。貼飾:貼花、接附件(接耳、接把)、法花。刻飾:劃花、刻花、剔花、鏤空。色土裝飾:嵌鑲。 胚體裝飾之後,要陰乾、曬乾、或者是烘乾再進行素燒。,資料來源:陶瓷器的製作,國立故宮博物院,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 npm.gov.tw/omniedu/palace_museum/5_d_coursestudy/7_china/0_preface/preface
13、_all.htm,陶瓷品的裝飾法圖解,資料來源:鶯歌陶瓷數位典藏,鶯歌陶瓷數位典藏計劃,最後 檢索於6月24日, 2019, WWW: yingko.mis.cycu.edu.tw/B/m_IndB3.asp,陶瓷通常以攝氏800度進行素燒,土胚可重疊放置,但不可太重,以避免壓壞下層之器物。大型器物或可燒至攝氏950度以增加硬度,但若燒至攝氏1000度以上,會使陶瓷吸水性差,導致上釉困難,故應避免之。素燒到預定溫度後,停止加熱,讓其自然冷卻,待其降至攝氏300度以下,即可將窯門微開。出窯時,一定得戴手套,以免被燙傷,順序地將坯體取出。,陶和瓷之製作-素燒,資料來源:陶瓷器的製作,國立故宮博物院
14、,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 npm.gov.tw/omniedu/palace_museum/5_d_coursestudy/7_china/2_make/make_all.htm,陶和瓷之製作-施釉與釉燒 (陶瓷之彩衣),施釉 陶瓷之所以有顏色,是因為在上面施上一層釉藥,上釉的方法也有許多種,如果需要上釉的部份是一大片,可以用淋釉法或浸釉法、噴釉法;如果是細緻的部份,則要用彩繪法慢慢塗劃。,資料來源:陶瓷器的製作,國立故宮博物院,最後 檢索於11月30日, 2019, WWW: npm.gov.tw/omniedu/palace_museum/5_d_courses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瓷 科学 艺术 对话 PPT 资料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