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讲解课件.ppt
《内隐记忆讲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隐记忆讲解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隐记忆,近20几年来形成的一个较新的记忆研究领域。20世纪60年代,有人Warrington & Weiskrantz,1974)发现遗忘病人虽然不能回忆刚学过的词,但利用一些特殊的测验任务却发现这些词仍对病人的测验成绩有影响。这表明,被试存在着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其特点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记忆,也没有有意识地去提取它,但它却确确实实地在特定的作业中表现出来了。说明在外显记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即就是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的根本特征是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
2、,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一、内隐记忆的提出,(一)启动效应的研究 启动效应: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通常分为重复启动和间接启动。启动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有词汇确定、词的确认、以及词干或词段补笔。 (二)遗忘症的研究 对遗忘症患者的研究证明:在遗忘症病人身上,和外显指导相关联的记忆任务受到了破坏,而和内隐指导语相关联的启动任务并未受影响。这强烈暗示了内隐记忆作为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的存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又称自动的无意识记
3、忆。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影响较大,而对内隐记忆则影响较小。,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速示辨认和词干补笔的的作业成绩不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或下降很少,再认的作业成绩则下降很多。,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有不同的影响,雅克比和达拉斯(Jacoby Dallas, 1981)发现,学习阶段所用听觉方式呈现材料,测验阶段用视觉方式呈现
4、材料可减弱启动效应,使以单词辨识为指认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降低,而对以再认为指标的外显记忆则没有影响。格拉夫等人(Graf et al, 1985)用单词补全和线索回忆测验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张厚粟等(1989)的实验表明汉字音似的启动效应显著而形似的启动效应则不显著。,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不同 干扰对线索回忆作业成绩有明显的影响 干扰对词对补全作业成绩的影响不明显,二、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由于内隐记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无一种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所有的内围已化现象。目前影响最大、争议最热烈的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说这二种理论。下面我们简要地介绍这二种理论。Tulving
5、等人提出的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认为记忆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几个系统组成的。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PRS(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 system)。Roediger等人则提出迁移加工的观点(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dures approach),认为记忆测验是由各种认知过程构成的,测验之间的不一致反映了不同过程的结果。,13,(一)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Tulving主张人的记忆是由多重系统(multiple memory systems)构成的。该理论认为记忆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组成,而每个子系统又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
6、组成。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统都可能具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在该理论看来,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子系统。1972年Tulving把长时记忆区分为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与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对记忆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1982年,他认为启动效应反映了一种新的记忆系统的功能。,塔尔文提出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并将其细分为字词系统、结构描述系统和概念语义系统。多重记忆系统说能较好地解释遗忘症患者的记忆分离现象,但划分多重记忆系统的标准尚在争论之中。,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1),15,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2),T
7、ulving和Schacter认为,记忆系统的思想来源于多种研究的综合发展:发现遗忘症病人的记忆障碍是高度选择性的,即他们外显记忆很差但内隐记忆正常。海马结构(the hippocampal structures)在获取某类信息中起着关键作用。发现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分离,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分离和陈述记忆与程序记忆的分离。认识到许多记忆形式有时以内隐的方式表现出来。1995年Tulving把人的记忆区分为五大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工作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16,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3),17,(二)迁移加工理论,Roediger等人主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外显
8、记忆与内隐记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是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或过程)不同而已。这种观点包括4个基本假设: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时所要求的认知过程相似或重叠,则测验的成绩好,否则就差;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要求的提取过程不同,结果,这两类测验从学习时不同的加工过程获益也就不同;学习时的意义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映象等加工过程导致大多数外显记忆(回忆和再认等)成绩良好;大多数内隐记忆测验严重地依赖于学习时与测验时的知觉过程的匹配程度。,18,迁移加工理论(1),Roediger区分了某些测验中的知觉基础和另一些测验中传输的语义基础,分别对应于材料驱动(data-driven)过程和概
9、念驱动(conceptually-driven)过程。材料驱动过程是通过呈现的测验材料的信息来发动或指导的,而概念驱动过程则反映了被试主动产生的活动,如精细编码,有意义组织或对材料的重组。虽然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测验都可以包含材料驱动和概念驱动的成分,但对于大多数内隐记忆测验来说,其传输基础看起来是知觉性的,即主要依靠材料驱动的加工过程;相反,对于大多数外显记忆来说,其传输基础看起来是概念性或语义性的,即主要依靠概念驱动的加工过程。因此,内隐与外显记忆测验结果的分离就是由于材料驱动和概念驱动过程的差异造成的,即两种测验之间的不一致反映了不同加工过程的作用。,19,迁移加工理论(2),传输适当程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忆 讲解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