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ppt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卫生学,研究内容生产性毒物、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学有害因素不良气象条件职业性伤害不良体位作业组织安排和管理质-量,分支职业毒理学职业生理学职业心理学职业流行病学人类工效学妇女职业卫生学职业卫生技术职业卫生管理学,常用职业卫生术语,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密闭空间:又称有限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
2、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职业接触限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
3、、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原因: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
4、,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职业病的发生条件和特点,发病条件 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个体的健康情况职业病的特点有明确的病因职业危害的数量决定了职业病的有无、轻重、缓急,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有特定的发病范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大多数职业病上缺乏特效治疗,法定职业病目录1957年14种 1987年9大类100多种 2001年- 10大类115种2013年-10类132种三级预防一级(病因)预防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二级预防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发现三级预防积极治疗,促进康复,工作有关疾病,特点:工作接触的有害因素不是直接的、唯
5、一的因素。不是导致疾病而使疾病加重或增多。切断有害因素的接触,疾病可缓解但不可消除。常见工作相关疾病:行为(精神)和身心疾病:精神焦虑、忧郁、神经衰弱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病:环境空气污染其他,高血压、冠心病、腰背痛等,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呼吸道进入人体途径 消化道 皮肤,化学因素: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中的化学毒物 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粉尘,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物理因素:生产过程所必须,或生产过程中产生 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湿、气压、气流) 噪声 振动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 电离辐射,噪声 振动非电离辐射-高频电
6、磁场 、微波 类神经征 红外线 角膜损伤 白内障 紫外线 皮肤红斑水泡 皮肤癌 角结膜炎 电光性眼炎 激 光 视网膜损伤 角膜损伤 白内障电离辐射-X射线 射线 宇宙射线 职业人群 接触人群 放疗病人 原子弹 核事故受害者 急性 局部和全身损伤 死亡(事故) 电离辐射损伤 慢性 皮肤伤 造血系障碍 (职业人群) 远期 致癌 致 (基因 染色体)突变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 7.冻伤,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 致病微生物 寄生虫 屠宰、皮毛作业接触到炭疽杆菌 畜牧业接触到布氏杆菌 森林
7、作业 能受到带森林脑炎病毒的蜱叮咬森林脑炎 医务工作者生物传染性病源物,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 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不良生活方式,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采光、照明、相邻工段有害因素的影响等)不合理生产过程或不当管理所致环境污染,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中毒: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
8、态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原料 辅料 中间产品(中间体) 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如热分解) 产品 副产品 夹杂物 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生产性毒物的形态与产生,形态: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雾) 气态的物质气态 液态物质蒸发,如有机溶剂 固态物质升华,如溶磷产生磷蒸汽加温、搅拌、通气、超声、喷雾、增大表面积,生产性毒物的形态与产生,液态 蒸汽冷凝 液体喷洒 烟 金属蒸汽冷凝固态 (直径0.1m) 有机物加热或燃烧 粉尘 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直径0.110m)粉状物质的混合、包装,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
9、途径,呼吸道气态、液态、固态 芳香族氨基(-NH2)化合物,如苯胺、萘胺 芳香族硝基(-NO2)化合物,如硝基甲苯,硝基苯皮肤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如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四乙基铅 高浓度汞蒸汽 脂、水两溶性消化道误服,不良卫生习惯等,毒物的体内过程,分布:分布不均匀,铅、氟集中于骨骼,CO集中于红细胞 氧化生物转化 还原 毒性减弱 水解 毒性增强 结合 泌尿道排出 呼吸道 消化道 其他:唾液、乳汁、头发、指甲蓄积慢性中毒,职业中毒的类型,闪电型中毒:吸入高浓度氯气,引起心跳骤停或者喉痉挛,出现电击样死亡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大量吸收进入人体慢性中毒:毒物
10、少量长期吸收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发病情况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迟发型中毒: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时间后,才呈现中毒临床表现毒物的吸收: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但无该毒物所致临床表现,呈亚临床状态,生产性毒物的控制原则,降低毒性 无毒代替有毒 低毒代替高毒 密闭化 降低浓度 自动化 通风排毒 分区隔离工艺布局 有害物质发生源布置在下风侧 有毒气体放散源布置在建筑物上层,易于清扫建筑卫生 防止积尘沾毒 防止二次污染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铅,加热至400500,形成铅蒸汽,形成氧化物,凝集成铅烟铅化合物多为粉末状,不溶于水,溶于酸。醋酸铅、硝酸铅易溶于水 铅矿开采及冶炼接触 其他金属的
11、冶炼,制造合金 融铅作业:制造铅丝、铅管、电缆,铅回收 铅化合物:制造蓄电池、玻璃、颜料、防锈剂、制药、 塑料稳定剂、杀虫剂等临床表现:急性中毒罕见 慢性中毒,铅,降低毒性:锌钡白(硫化锌、硫酸钡)的 、钛钡白(二氧化 钛、硫酸钡)代替铅白(碳酸铅)制造油漆 铁红(氧化铁)代替铅丹(四氧化三铅)制造防预防控制 锈漆 激光排版代替铅字排版 降低浓度: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加强通风,设置吸尘罩,净化排放 个体防护:过滤式防尘口罩 建筑卫生:湿式清扫 管理制度,汞,常温下蒸发,气温越高、空气流动加快蒸发 汞矿开采冶炼 仪器仪表制造接触 塑料、染料工业用作催化剂 含汞药物,用于鞣革、印染 口腔科用银
12、汞填补龋齿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汞蒸汽;摄入可溶性汞盐 多数为密闭空间作业或意外事故临床表现 慢性中毒 口腔-牙龈炎 肾脏损害 其他,汞,降低毒性:离子膜代替汞做阴极 电子仪表代替汞仪表 降低浓度: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预防控制 加强通风,设置吸尘罩、通风橱 汞液面用甘油或硫化钠覆盖,防止汞蒸汽蒸发 个体防护:防毒口罩 建筑卫生:地面、台面等表面光滑; 低处有贮水的汞吸收槽; 碘加酒精点燃熏蒸,形成不易挥发的碘化汞 管理制度:健康监护,刺激性气体,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包括在常态下气体以及在常态下虽非气体,但可以通过蒸发、升华或
13、挥发后形成蒸气或气体的液体或固体物质多数具有腐蚀性,常因不遵守操作规程,容器或管道被腐蚀,发生跑冒滴漏而造成危害 按化学作用,主要是酸、碱、氧化剂,刺激性气体,预防控制 操作预防与控制 :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或降低正常操作过程中的刺激性气体 采取耐腐蚀材料制造的生产设备并经常维修,防止跑冒滴漏 技术措施 生产和使用刺激性气体的工艺应密闭抽风 物料输送、搅拌采用自动化 个体防护- 选用有针对性的耐腐蚀防护用品 职业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各种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健康监护 管理预防和控制 职业卫生管理预防和控制 应急救援 作业场所空气检测 职业安全与卫生培训教育-根据岗位变动和生产工艺变化及时 培训,刺
14、激性气体,现场处理 迅速疏散,脱离有毒作业场所 中毒者迅速转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暖现场急救 处理灼伤及预防肺水肿:用水彻底冲洗污染处,吸氧、静卧、保持安静 对于出现肺水肿、呼吸困难或者呼吸停止的患者,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尽快给氧,有条件的可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 采取上述措施后,送往医院保护和控制现场、消除中毒因素按规定进行事故报告,组织事故调查对健康工人进行预防健康筛检,氯气,高热条件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光气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会发生燃烧爆炸 电解食盐产生氯气接触 使用氯气制造含氯化合物 使用氯气作为强氧化剂和漂白剂 急性中毒 呼吸道症状 眼睛、皮肤灼伤彻底冲
15、洗,弱碱性 溶液冲洗临床表现 呼吸道症状 慢性中毒 皮肤丘疹等 牙齿酸蚀症,氯气,密闭化,自动化 加强局部通风预防控制 设置氨水储槽和喷雾器用于中和氯气 含氯废气经石灰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检修或抢救时戴滤毒罐式或供气式防毒 面具,氮氧化物,俗称硝烟,氮氧化合物的总称。除NO2外,均不稳定,生成NO2作业环境中接触的为几种氮氧化合物的混合物,以NO2为主 制造硝酸 化工工业 用硝酸清洗金属 制造硝基化合物,如硝基炸药 苯氨燃料的重氮化接触 卫星发射、火箭推进 火力发电 作为燃料和爆破 汽车尾气 采矿 焊接 -焊接时的高温能够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结合形成氮氧化合物 谷仓气体,氨气,分子量17.04,
16、密度0.5791g/l,比空气轻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对眼及上呼吸道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合成氨接触 氮肥生产 以氨为原料的各种化学工业 液氨作为制冷剂 火力发电 防治肺水肿和肺部感染处理原则 积极处理眼灼伤 皮肤灼伤迅速用3%硼酸液或清水冲洗, 眼灼伤彻底用3%硼酸液冲洗,窒息性气体,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单纯窒息性气体:无毒或低毒,对空气产生取代和排挤作用,仅在高浓度和有限空间内才有危险性包括氮气、氢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乙炔、二氧化碳等CO2主要起单纯性窒息性
17、气体作用,当浓度超过57倍时,可引起中毒性知觉丧失,化学窒息气体:不妨碍氧进入肺部,使血液对氧的运送、释放或组织利 用氧的机制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细胞缺氧窒息 血液窒息性气体:妨碍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或者分离,如:一氧化 碳,一氧化氮,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苯胺、硝基 苯)蒸汽等细胞窒息性气体:抑制细胞内呼吸酶,如:硫化氢、氰化氢,窒息性气体,CO炼焦、金属冶炼、光气和合成氨制造、火灾现场接触 H2S-含硫矿物、硫化物的还原、动植物蛋白腐烂 CH4-天然气、煤气、沼气、矿井 CO2-工业生产、矿井、地窖 尽快脱离中毒现场,立即吸入新鲜空气现场急救 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实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 出现肺
18、水肿者,有条件的给予足量、短程糖皮质 激素,窒息性气体,预防控制现场处理制定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定期检修设备,防止跑冒滴漏个体防护、警示标识、自动报警装置等职业卫生培训对于高浓度或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场所,应先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通风量不少于环境容量的三倍,佩戴防护面具,并有人保护,有机溶剂,常态下为液体,用作清洗剂、去污剂、稀释剂、萃取剂、化工原料。 30000余种。理化特性: 挥发性、可溶性(水、脂)、易燃性化学结构:同类者毒性相似。氯代烃类多具有肝脏毒性,醛类具有刺激性基本化学结构为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功能团包括卤素(-X)、醇(-OH)、酮(C=O) 、酯(-COO-)、羧酸(-COO
19、H)、胺(NH2-)、酰胺(-CO-NH-),吸收、分布与生物转化,经呼吸道吸收,40%80%滞留于肺 分布于富含脂肪的组织,包括神经系统、肝脏,血流充足的组织,如骨骼、肌肉肥胖者吸收多,蓄积多,排出慢多数可通过胎盘,经过母乳排出代谢转化与毒性密切相关主要以原型呼出少量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排出多数半衰期较短,数分钟至数天。,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皮肤-职业性皮炎,约占总例数的20%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多属于非特异性的抑制或全身麻醉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损害,少数有特异毒性呼吸系统刺激作用,高浓度引起蛋白质变性引起损伤心脏有机溶剂引起心肌对内源性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强肝脏均有肝脏毒性。具有卤素或硝
20、基功能团毒性更强。芳香烃毒性较弱肾脏肾小管功能不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四氯化碳急性中毒可引起肾小管坏死性急性肾衰竭。血液苯可损害造血系统,乙二醇醚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致癌苯 生殖系统大多数可通过胎盘,还可进入睾丸。有些对女性生殖功能和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有不良影响,有机溶剂的预防控制与现场急救,无毒替代有毒,低毒替代高毒密闭化、自动化通风排毒、保证效果、定期维修个体防护职业安全管理 职业卫生培训尽快脱离中毒现场,立即吸入新鲜空气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注意保暖对症处理,生产性粉尘,无机粉尘分类 有机粉尘 混合性粉尘 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理化特性 分散度 硬度、溶解度、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卫生 基础知识 培训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