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课件.ppt
《第八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基本概念,什么是生化降解?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的作用,通过生物转化,将固体废物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组分转化为腐殖肥料、沼气或其他化学转化品,如饲料蛋白、乙醇或糖类,从而达到固体废物无害化的一种处理方法。,生物降解的意义,对城市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实现稳定化、无害化减轻城市垃圾的大量堆积,影响市容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与人类社会化物质循环的统一生产堆肥来施肥、改造土壤,回归农田生态系统将大量有机固体废物通过各种工艺转换成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产生沼气、生产葡萄糖、微生物蛋白质,生物处理的分类,好氧生物处理在提供游离氧的条件下,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使有机物降解、稳定的无害化处理厌氧生物处
2、理没有游离氧的情况下,以厌氧微生物为主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稳定的无害化处理,生物处理的应用,堆肥化固体废物堆肥处理,可生产有机肥,改善土壤性能和提高肥力,维持农作物高效高产。沼气在隔绝空气和保持一定水分、温度、酸碱度条件下,经过多种微生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以甲烷为主的气体混合物。污泥厌氧消化、填埋场生物降解产生沼气,微生物对固体废物的转化,纤维素的生物转化半纤维素的转化果胶质的转化淀粉的生物转化脂肪类物质的生物转化蛋白质的生物转化木质素的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生物转化,分子式(C6H10O5)140010000,有机固体废物的重要成分。分解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降解过程,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C
3、O2+H2O,丙酮+丁醇+乙酸+CO2+H2,丁酸+乙酸+CO2+H2,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氧化酶,丙酮-丁醇发酵,丁酸发酵,半纤维素的生物转化,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含量很高一般由聚戊糖、聚已糖和聚糖醛酸等组成也有由木聚糖、半乳糖或粮醛等组成分解速度比纤维素快,半纤维素,单糖+糖醛酸,CO2+H2O,发酵的种产物,+H2O,聚糖酶,好氧分解,厌氧分解,果胶质的转化,天然不溶性物质,高等植物的主要成分主要由D-半乳糖醛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高分子化合物分解微生物有好氧菌(枯草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厌氧菌(蚀果胶梭菌、费新尼亚浸麻梭菌)、真菌(青霉、曲霉、木霉)和放线菌,原果胶+H2
4、O,可溶性果胶+聚戊糖,原果胶酶,可溶性果胶+H2O,果胶酸+甲醇,果胶酸+H2O,半乳糖醛酸,果胶甲脂酶,聚半乳糖酶,淀粉的生物转化,一种多糖,分子式(C6H10O5)1200异养微生物的能源和碳源,淀粉,糊精,麦牙糖,葡萄糖,CO2+H2O,乙醇+CO2,丙酮+丁醇+乙酸+CO2+H2,丁酸+乙酸+CO2+H2,糊精酶,麦牙糖苷酶,葡萄糖苷酶,好氧分解,厌氧分解,丙酮-丁醇发酵,丁酸发酵,脂肪类物质的生物转化,脂肪,甘油+高级脂肪酸,类脂质,甘油或其他醇类+高级脂肪酸,蜡质,高级醇+高级脂肪酸,+H2O,脂肪酶类,+H2O,磷脂酶类,+H2O,酯酶类,蛋白质的生物转化,生物体的一种主要组成
5、物质和营养物质存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城市生活垃圾分解有两个阶段:胞外水解和胞内分解分解微生物主要有:好氧细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真菌和放线菌,蛋白质,蛋白胨,多肽,氨基酸,蛋白酶(内肽酶),蛋白酶(内肽酶),肽酶(内肽酶),木质素的生物降解,高分子芳香族聚合物,存于植物组织细胞壁中结构十分复杂,最难分解由木质素降解菌先降解为芳香族化合物,再由多种微生物继续分解。,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堆肥化(Composting)在控制条件下,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促进来源于生物的有机废物发生生物稳定作用,使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堆肥废物经过堆肥化处理
6、,制得的成品叫做堆肥。它是一类腐殖质含量很高疏松物质,也称腐殖土。废物经过堆制,体积一般只有原体积的5070%。,堆肥产品质量要求,粒度农用堆肥产品粒度 12mm 山林果园用堆肥产品粒度 50mm含水率 35%pH值6.58.5全氮以N计,0.5%,堆肥产品质量要求,全磷以P2O5计,1.0%全钾以K2O计,10%有机质以C计,10%重金属含量总镉3mg/kg总汞5mg/kg总铅100mg/kg总铬300mg/kg总砷30mg/kg,堆肥作用,土质松软,多孔隙,易耕作,增加保水性、透气性及渗水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保住土壤养分提高保肥能力。螯合作用缓冲作用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有助于根系发育和
7、伸长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作为CO2的供给源,堆肥化系统分类,按堆制方式间歇堆积法连续堆积按发酵所处状态静态发酵法动态发酵法按堆制过程的氧程度好氧法厌氧法,好氧堆肥,什么是好氧堆肥?在有氧条件下,好氧菌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分解。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出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堆肥有机物(含C、N、H、P、S)氧、微生物,CO2、H2O、NH3、PO43-、SO42-,细胞物质(微生物繁殖),能量,分解,随水或气体排入环境,释放或转换为热,合成,+,(异
8、化作用),(同化作用),提供生物合成用,好氧堆肥原理,有机物氧化不含氮的有机物(CxHyOz)的氧化含氮有机物(CsHtNuOvaH2O)氧化细胞质的合成(有机物的氧化、并以NH3作为氮源)细胞质的氧化,好氧堆肥过程,中温阶段 (起始阶段)不耐高温的细菌分解有机物中易降解的葡萄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同时释放出热量使温度上升。温度可达1540。高温阶段耐高温菌迅速繁殖,在供氧条件下,大部分较难降解的有面物(蛋白质、纤维等)继续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出大量热能,使温度上升至6070。降温阶段(熟化阶段)冷却后的堆肥,一些新的微生物借助残余有机物而生长,将堆肥过程最终完成。,堆肥原料,生活垃圾不可堆腐
9、的物质较多,需通过预处理,适当排除,才能作堆能原料。有机垃圾已经经过胃肠系统的充分消化,一般颗粒较小,含有大量低分子化合物-人和动物未吸收消化的中间产物,含水量较高,可直接用作堆肥原料。人和禽畜粪便富含微生物生活系列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堆肥的好原料。农林废物富含碳素,需作预处理,才能作堆肥使用。,堆肥微生物,嗜温菌嗜热菌,堆肥基本工序,野外人工堆肥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垃圾、污泥或粪便按一定配比调配,在野外空地堆成平行条堆人工定期翻动(12次/周)工厂化机械堆肥,堆肥程序,原料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以及含水率和碳氮比调整原料发酵一次发酵周期长达30天以上二次发酵周期一般为20天后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进行
10、必要的破碎处理,间歇式发酵工艺与装置(露天堆肥法),需先预处理根据含水率和碳氮比、确定原料配比。废物堆积后不再添加新料,让其中的微生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使废物转变为腐殖土的产物,然后运出。前期一次发酵大约需5周,1周要翻动12次,经过510周熟化稳定二次发酵,全部过程需要3090天。该法要求场地坚实、不渗水。,100t/d垃圾实验厂处理工艺流程,生活垃圾,磁选手选,振动格筛,一次发酵,磁选,双层滚筒筛,锤式破碎,二次发酵,腐熟堆肥,100t/d,粗大物质去除部分有用物质回收,大于100mm去除送填埋或焚烧,调节水分、通风碳氮比,回收金属,大于40mm填埋或焚烧,1240mm,小于12mm,立式
11、圆筒发酵仓,连续发酵工艺与装置(工厂化机械堆肥),采用成套密闭式机械连续堆制使原料在一个专门设计的发酵器中完成温和高温发酵过程,然后将物料运往发酵室堆成堆体,再熟化。该法具有发酵快、堆肥质量高、能防臭、能杀列全部细菌,成品质量高。连续堆肥法采用的发酵器,一般分为立式发酵器和卧式发酵器。,立式多层圆筒堆肥发酵塔,堆肥过程影响因素( 1 ),有机物含量适宜的有机物含量为2080%,有机物含量过低,不能提供足够的热能,影响嗜热菌增殖,难以维持高温发酵过程。有机含量大于80%时,堆制过程要求大量供氧,实践常因供氧不足而发生部分厌氧过程。,堆肥过程影响因素( 2 ),供氧量供氧不足,大量微生物死亡,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课件 第八 固体废物 生物 处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4384.html